李賀作詩

唐代詩人李賀李作詩的習慣及其的詩歌才華

《李賀作詩》講述了唐代詩人李賀李作詩的習慣及其的詩歌才華,表達對李賀的讚美。

原文


版本一

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后。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湜①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詩,援筆輒②就③如素構④,自名曰《高軒過》⑤,二人大驚,自是⑥有名。
為人纖瘦,通眉,長指爪,能疾書。每旦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⑧,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未始先立題然後為詩,如他人牽合⑨程課⑩者。及暮歸,足成之。非大醉、弔喪日率⑾如此。過亦不甚省⑿。母使婢女探囊中,見所書多,即怒曰:“是兒要嘔⒀心乃已耳!”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
以父名晉肅,不肯舉進士,愈為作諱辯,然卒亦不就舉。賀亦早逝,故其詩歌世傳者鮮焉。
(選自《新唐書·文藝下》)

版本二

李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嘔出心始已耳。”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
(選自唐·李商隱樊南文集》)

註釋


1.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國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2.輒(zhé):立即,就。
3.就:完成。
4.素構:早就構思好的。
5.《高軒過》:(雜言古詩)題目名。意思是高貴的車子來臨,指韓皇二人來訪。
6.自是:從此。
7.旦:早上。
8.從小奚奴:帶著小奴僕。奚奴:童僕,奴僕。
9.牽合:牽強符合。
10.程課:定額;定限;固定的格式。
11.率:一概、一律、全部。
12.省:反省。
13.嘔:吐。

譯文


版本一

李賀,字長吉,是鄭王的後代,七歲就能寫文章,韓愈、皇甫湜開始聽到還不相信,李賀拜訪他們時,(他們)讓李賀寫詩,李賀提起筆馬上就能寫好,並且就像早已構思好的一樣,他自擬題目為《高軒過》,二人大吃一驚,李賀從此就出了名。
(李賀)長得單薄削瘦,雙眉相連,手指很長,能快速寫出詩文來。每天清晨太陽剛剛初升時,就騎著一匹瘦弱的馬,帶著一個小童僕,背著破爛不堪的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詩句,就寫下來投入錦囊中。他不曾有過先確定題目再寫詩的事,就像他人牽強附和舊章法一樣。等到晚上回來,就整合成一首詩。若非大醉時或弔喪的日子他都是這樣,過後也不怎麼反省(這樣做對身體的傷害)。他的母親讓婢女拿過錦囊取出裡面的草稿,見寫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這個孩子要嘔出了心肝才算完啊!”。長吉讓婢女取出草稿,研好墨,鋪好紙,把那些詩稿補成完整的詩,再投入其他袋子中。
因為他的父親名晉肅(“晉”與“進”同音)終身不得登第,韓愈為他作《諱辯》辯解,但是最後仍然不是舉人。因為李賀早逝,所以他的詩歌很少有世代傳頌的。

版本二

李賀長得纖細削瘦,雙眉相連,手指很長,讀書很努力,寫文章速度很快。每天早上出門,與朋友們一同遊玩的時候,李賀不會先擬好題目再來作詩,不會像其他人那樣牽強附和古人的詩作,也不會被格式所限制。常常帶著小書童,騎著瘦驢兒,背著一個破破爛爛的書囊就出門了,遇到有靈感了,就馬上記下來,放在書囊里,等晚上回去的時候,老夫人讓婢女去查看書囊,發現李賀寫了很多。老夫人就感慨說:"這孩子非得把心嘔出來才肯罷休啊。"準備好油燈和食物后,李賀便讓婢女拿來書囊里的詩稿,研好墨疊好紙,把詩補充完之後,就放入另一個書囊中。

李賀簡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李賀
李賀
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昌谷,27歲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