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蘅
劉傳蘅
劉傳蘅(1908-1986.2.10)崑劇演員。原名順斌。江蘇蘇州人。1921年入崑劇傳習所,師承沈月泉、尤彩雲。工旦角,后又受教於王益芳、林樹棠等京劇名角,練就一身跌扑功夫與“插刺”絕技,成為“傳”字輩中唯一的刺殺旦。1930年其自排的《紅線盜盒》(飾紅線)演出后,大受歡迎。1951年受聘於中南文工團任舞蹈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將崑劇表演藝術的精華吸收到我國民族舞蹈中去,經探索取得了成果,引起舞蹈界的重視,曾應邀至廣東、廣西、江蘇等他講學。歷任武漢市文聯副主席、中國舞蹈家協會湖北分會名譽主席、武漢歌舞劇院藝術顧問等職。
代表作品《漁家樂·刺梁》(飾鄔飛霞)。
科班院校:蘇州崑劇傳習所 傳字輩 學生
劉傳蘅(中)與學生韓義敏、周英英合影
劉傳蘅出科后,轉入新樂府昆班。1930年4月,在林樹棠指導下,自排《紅線盜盒》(飾紅線)在上海“大世界”獻演,大受歡迎。翌年,演出本發表在上海大東書局出版的《戲劇月刊》上,編者按稱:“近日,新樂府劉傳蘅主演此劇,頗能出神入化”云云。不久,部分師兄弟合股組建仙霓社時,他是發起人之一。長期隨社流轉演出於滬、蘇及杭、嘉、湖一帶。20世紀40年代初仙霓社報散后,一度業小販糊口。后搭入上海冶兒精神團,擔任演員兼教師。1947年經周傳瑛等引薦,參加國風蘇劇團為演員。1951年4月17日,曾在蘇州參與新中國成立后首次“崑劇觀摩演出。”同年8月,赴漢口出任中南文工團(后改名為武漢歌舞劇院)舞蹈教師,在對演員日常基訓中所編排的女子古典舞身段組合(包括花旦雲帚、團扇、趟馬等表演程式),以及與新文藝工作者合作編導的大型古典民族舞劇《槐蔭記》、古典舞蹈《遊園》、《思凡》等,探索將崑劇傳統表演藝術的精華融化到民族舞蹈中去,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引起了各地舞蹈界的重視,曾先後應邀至廣東、廣西、江蘇等省講學。
劉傳蘅於1958年12月參加中國共產黨。由於工作成績卓著,多次被評為武漢市先進工作者,1960年曾出席湖北省和全國文教群英會。歷任武漢市文聯副主席、中國舞蹈家協會湖北省分會名譽主席、武漢歌舞劇院藝術顧問等職。1981年11月,返回故鄉參加崑劇傳習所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獲紀念匾。
1982 年3月,應邀赴寧為江蘇省崑劇院武旦吳美玉等傳授《紅線盜盒》。在授戲前,傳蘅已作了充分的準備,不僅對腳本的枝蔓作了刪節,使情節更集中,還選換了一些與劇中人性格、年齡相適應的曲牌,尤其是將主角紅線原使用的“雙劍”改為“雙刺”,以便將王益芳師所授“攮刺”絕技更好地傳於後代,並應用於當今崑劇舞台。是年5月,他榮獲“兩省一市崑劇會演”大會頒發的榮譽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