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聚

民族英雄

陳徠星聚(1817~1885年),字耀堂,河南臨潁縣台陳鎮陳村人,清朝光緒年間率領台灣人民抵禦法國侵略者,取得了台北保衛戰的勝利。同治十年(1871)年曾任台灣淡水同知,五年後又調任漉港同知,光緒四年(1878)升任台北知府。史料記載他性情剛毅,急公好義,體恤民情,勵志圖強,熱愛祖國,在中法戰爭中,英勇保衛台北,對祖國人民作出了卓越貢獻,是一位深受台灣人民愛戴的民族英雄。1885年,陳星聚因勞累過度,病逝台北知府任內,享年69歲,台北各界人士聯名奏請清政府追封他為三品道台御賜祭葬如列。

個人生平


1853年河南境內捻軍起事,他督率鄉團與捻軍人士對抗,亂平后,因功授知縣。
1871年,他奉命赴台擔任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掌管今從新竹到基隆的台灣北部行政軍事工作。其中,該管轄地的三角涌、大嵙崁內山處,多有盜賊,劫殺頻仍,前任同知以是被劾。陳星聚以懸賞方式緝捕,親赴山區,后遂獲盜賊賊首吳阿來,並予以捕殺。之後,兩度擔任淡水同知的他,任內時間連同代理,共約達五年,政績頗佳。
1875年,光緒帝正式批准台北建府,他則為籌建府城要員。
1878年,台北正式建府,裁掉淡水同知官署,他隨之調任中路撫番同知,不久后,因試署的台北知府林達泉驟逝,他升任台北府知府,因此亦有人稱他為台北首任知府。而其台北府管轄區域,則約為今台灣宜蘭、基隆、台北縣市與新竹縣市,是整個北台灣的地方父母官。
他輾轉擔任台北知府約七年,也為台北城的真正督工建造者,后歷經中法戰爭的台北西仔反戰役,也頗有戰功。1885年,於中法戰爭和議后不久,於知府任內去世。

人物事迹


陳星聚,公元1817年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先後中過秀才,舉人。47歲被任命為福建省順昌縣知縣。
在他出任縣令期間,憂國憂民,辦事認真,是老百姓衷心擁戴的父母官。調任閩縣縣令后,為政清廉,政績斐然,博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評。光緒初年,陳星聚被調往台灣,任鹿港、淡水同知,不久又擢升為台北知府。
當時正是中華多難之秋,英、美、法、日等帝國主義者紛至沓來,蹂覦我國東南沿海。寶島台灣物產豐富,自然也成了侵略者垂涎、覬覦的對象。陳星聚上任伊始,便召集民工,修築加固台北城池。中法戰爭爆發后,他又積極購置武器,擴充軍隊,隨時準備迎戰入侵之敵。1884年8月,法帝國主義出兵進犯基隆。9月,基隆被攻陷,法軍旋即兵分兩路,進攻淡水、台北,並封鎖了台灣與大陸的交通。陳星聚,早已置生死於度外,下決心與台北共存亡。他命令妻子帶領闔家老小10餘口,團團圍坐在府衙後花園的水井旁邊,一旦城池陷落,即舉家殉國,決不受辱。台北軍民在他的激勵之下,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終於擊退了法軍的進攻,取得了台北保衛戰的勝利,為中國人民譜寫了一曲響亮的正氣歌。
不幸的是,陳星聚由於夙夜憂勤而積勞成疾,背上生了毒疽,疾病纏身,於公元1885年去世。
陳星聚於同治三年到順昌任知縣,據《順昌縣誌》記載:他“興利除弊,政績頗多”。他在閩縣任知縣時,洋人要在閩縣海口強築炮台,嚴重威脅我國海防安全,陳星聚雖官小職微,卻敢提出抗議,據理力爭,加以制止,因而得罪洋人,被清朝政府調往仙游。同治十年陳星聚任古田知縣,《古田縣誌》記載,他“甫至,厘剔糧胥,積弊豁然清。試童子軍,關防嚴密,無敢作奸”。
陳星聚到台灣后,外出巡視,發現當地有收“埋葬稅”的陋規,就是人死以後,都得交重稅才能安葬,否則罰款判罪。很多人由於交不起“埋葬稅”,只好讓屍體在家裡存放多年,腐爛發臭;有些窮苦人家,甚至放幾具屍體都不能埋葬。陳星聚查明之後,下令廢除“埋葬稅”,並規定:凡家中存放屍骨者,限三天之內一律運出埋葬,不交“埋葬稅”,過期不埋者,加重罰款;以後死人埋葬,一律不交“埋葬稅”。這種為民造福的措施,得到了台北人民的擁戴。
當時,清政府腐敗無能,英、法、俄、日等帝國主義紛紛入侵中國。陳星聚看到洋人氣焰囂張,步步進逼,清朝政府奴顏婢膝,喪權辱國,甚為憂憤,於是省簡政務,集中精力,修築、加固台北府城池。中法戰爭爆發后,他又竭盡全力籌集款項,購置武器彈藥,招募青壯年,擴充軍隊,準備一旦戰爭擴大到台灣時,堅守台北。法國侵略軍在諒山戰敗后,惱羞成怒,又加派海軍進攻福建、台灣。光緒十年8月,法國海軍第一次進攻吉隆,一度登陸,即被趕下海去。9月,法軍第二次進攻基隆,10月1日基隆失守,他們又兵分兩路,進攻台北和淡水,台灣與大陸海運交通被隔絕,形勢十分危險。這時,年已68歲的陳星聚義憤填膺,無所畏懼,決心與台北共存亡。他讓妻子、兒女坐守在後花園水井旁邊,準備城破后即全家投井殉國,他本人則日夜守在海防前線,激勵士氣,督戰指揮,英勇抗擊法國侵略軍。幾經生死搏鬥,終於打退了法軍的猖狂進攻,守住了台北,為祖國爭了光,為人民出了氣。但是,清朝政府卻在鎮南關大捷之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條約》,這使他十分氣憤,同時,他由於勞累過度,背部毒癰發作,遂氣憤而死,終年69歲。台北各界人士對陳星聚十分敬仰,在台北為他修建了一座“陳公祠”,年年追悼祭祀。同時,還聯名奏請清政府,要求對他旌表晉級。清朝政府追封他為三品道台“御賜祭葬如例”。他的遺體由海運轉水運至西華逍遙鎮,又轉陸運到臨潁縣故里孝台村安葬,也就是今日的陳星聚紀念館所在地。
陳星聚在外做官20多年,對家鄉人民十分關愛。據《臨潁縣誌》記載,“光緒三年大飢,道饉相望,星聚捐谷千石,又賑本鄉數百石”。因此,臨潁家鄉的人民親切稱呼他為“陳官”,“陳官”的美名至今在民間盛傳不息,津津樂道。因他在台北為官,又追封為“道台”,為了紀念他,就把他的家鄉陳村改為“台陳”,即現台陳鎮所在地。
陳星聚墓猶在,臨潁縣政府曾撥款加以修繕保護。如今,在台灣的陳星聚後代人仍與他的家鄉保持著密切的聯繫,關心著家鄉的發展變化。

個人紀念館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昨日蒞臨臨潁縣台陳鎮出席民族英雄、清朝台北知府陳星聚紀念館落成典禮。自稱“河洛子孫”的宋楚瑜對“各位鄉親”深情表白--“我宋楚瑜祖籍在河南”。鑼鼓震天響,春雨細無聲,潁川大地昨日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備受海峽兩岸關注的民族英雄陳星聚紀念館迎來開館盛典!在陳星聚的故里--漯河市臨潁縣台陳鎮台陳村,鄉親們載歌載舞,喜迎尊貴的台灣客人--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一行。
上午10時20分,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及夫人陳萬水,副主席張昭雄及夫人李芳惠一行,在海協會副會長王富卿,省政協主席王全書,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儲亞平,副省長宋璇濤等陪同下,來到陳星聚紀念館前。10點半,落成典禮開始。
宋楚瑜:“我祖籍在河南”
“陳星聚先生不愧是愛國的典範,他在任清朝台北知府期間做出的許多貢獻,讓我們常常懷念著河南的鄉親!”在即席講話中,宋楚瑜深情地表達了他對這位河南鄉親的敬仰。
宋楚瑜說,當年陳星聚在任台北知府期間,率領台灣鄉親保家衛國,並做出了許多重大興利除弊的貢獻。河南和台灣之間有深厚的淵源,80%以上在台灣的同胞,他們的祖先都來自河洛。
徠”我的人事資料很清楚地說明,我宋楚瑜祖籍在河南,出生在湖南,現在在台灣打工。跟很多勞力在外面打工一樣,楚瑜從來沒有忘記過家鄉!“--宋楚瑜動情的話語,引來雨中鄉親感情上的強烈共鳴,掌聲熱烈地響起來。
宋楚瑜深有感觸地說,這次到河南來,感受到河南到處都是歷史,河南正在書寫新的歷史。河南不僅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也是全國最大的農業省、全國糧食產量最大的省。這種新的歷史說明,河南所有的鄉親奮發向上,非常了不起,河南和我們國家的發展定會更上一層樓,只要河南不斷創造新的奇迹,就能成為我們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骨幹。
”我們期望陳星聚先生愛國的精神,成為帶動兩岸互相交流的平台,更是未來台商在這邊繼續建設的媒介。“宋楚瑜表示,參加這樣的活動,不僅緬懷過去的先賢,更要一起為兩岸的未來加油,兩岸是生命的共同體,要共生,未來更需要共榮。
”各位鄉親,不要忘記宋楚瑜也是從河南分支出去的,我們都是一家人!“話音剛落,掌聲再次雷動。
王全書:搭建豫台橋樑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省政協主席王全書在致辭時,用一首古詩表達了參加典禮的欣喜之情和對宋楚瑜一行的熱烈歡迎。
他說,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剛剛落幕,又在這裡隆重舉行陳星聚紀念館落成典禮,這是河南省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一大喜事、一大盛事,受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同志委託,他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向陳星聚紀念館的落成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社會各界表示由衷的祝福,向陳星聚的後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陳星聚是台灣人民的驕傲,也是河南人民的自豪。“王全書說,豫台兩地文化相通,血脈相連。河南作為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百家姓中70多個姓氏都發源於此,在台灣不論是客家人還是”河洛郎“,都認為自己的根在河南,河南人在台灣不完全統計有50多萬人,台屬及與台灣有關係的人員達100多萬。
王全書說,近幾年來,我省先後組織開展了大台商河南尋根之旅、河南佛教少林功夫訪問團、中原文化寶島行等文化交流活動,前來河南投資旅遊、尋根問祖的台胞快速增長。陳星聚紀念館的落成,既為緬懷民族英雄不朽歷史功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供了平台,也為加強豫台兩地互動互利、共贏共榮搭建了橋樑。
王全書透露,由豫台兩地藝術家聯合打造的大型豫劇《台北知府》,正在爭取早日赴台巡演。
三鞠躬 緬懷保台英雄
典禮上,宋楚瑜及夫人陳萬水,張昭雄及夫人李芳惠,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海協會副會長王富卿,王全書、儲亞平、宋璇濤及漯河市委書記靳克文等,共同為紀念館落成剪綵。
儀式結束后,宋楚瑜一行在省市領導的陪同下,興緻勃勃地參觀了陳星聚紀念館。在陳星聚陵墓前、陳星聚塑像前,宋楚瑜等三鞠躬,表達對這位抗法保台英雄的崇敬和緬懷。在紀念館,宋楚瑜還和陳星聚第五代後人親切交談,併合影留念。在陳星聚生平陳列室,宋楚瑜揮筆題詞:”惠澤兩岸,保家衛國,親民至善,河南榮光。“
在省委書記徐光春的關心重視下,漯河市開始修建陳星聚紀念館。陳星聚紀念館規劃佔地面積17360平方米,南北長248米,東西寬70米,修建了享堂、石牌坊、正門、掖門、生平陳列室、石橋及停車場等。一期工程共投資1500萬元。

對台交流基地


2010年5月20日電5月20日,涼風徐徐,晴空萬里,一個為遊客展示璀璨奪目的台北歷史文化風情圖,使我們得以走近台北、了解台北的陳星聚紀念館-----河南對台交流基地陳星聚紀念館正式揭牌。河南省台辦主任宋麗萍、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徐立德等參加了儀式。
據了解,陳星聚紀念館一期工程於2008年6月動工興建,佔地面積17360平方米,總投資1500萬元,歷時9個月,修建了牌坊、正門、掖門、西配殿、石橋、饗堂等主體工程及停車場等配套項目,於2009年3月31日成功舉行了落成典禮,並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等中央、省級領導親臨紀念館進行視察。
2009年10月二期工程動工,臨潁縣委、縣政府把陳星聚紀念館二期工程作為全縣重點工程,高標準高質量進行建設,工程總投資800萬元,二期工程把豐富紀念館文化內涵、提升紀念館文化品位作為建設重點,歷時7個月完成了主體工程建設和布展工作。陳星聚紀念館二期新建了貴賓接待室、東配殿、東西碑廊,設置了陳星聚主題雕塑、青史林、岩疆鎖鑰石匾。在此基礎上,增添了台北歷史文化展室。為遊客展示了一幅璀璨奪目的台北歷史文化風情圖,使我們得以走近台北,了解台北的歷史、台北的今天、台北的風情以及感受到濃厚的豫台情緣。據了解,截至目前,陳星聚紀念館共吸引省內外15萬遊客來此參觀,其中有3000多名台商台胞,陳星聚紀念館為兩岸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個嶄新的平台。
1997年電視劇《一品夫人芝麻官周紹棟飾演陳星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