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周福生的結果 展開

周福生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周福生,男,廣東省惠來縣圖田村人,1975年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醫療系,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脾胃研究所副所長,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二內科副主任,內鏡室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擅長脾胃、肝膽、內科雜病、老年性疾病等。

個人經歷


早年經歷

1975年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醫療系。

工作經歷

大學畢業后留校至今,1998年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內科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一直從事教學、醫療、科研工作。曾先後進修於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神經內科,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

科研成就

周教授長期致力於中西醫結合內科的教學工作,深受學生好評。目前培養博士生5名,碩士研究生18名,科學研究一直堅持以脾胃虛實病證辨證論治規律及其病理本質為方向,取得多項研究成果。先後作為主要人員參與國家“七五” “八五”攻關課題,並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並獲得各級獎勵多項。參與“和胃片”、“胃熱清膠囊”、“胃腸寧”、“腸炎靈”、“胃炎消”、“順激合劑”等治療脾胃病有效中藥新葯研究與開發,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尤其擅長脾胃病證—胃、腸、肝、膽、胰疾病的中西醫診治,如萎縮性胃炎、潰瘍病、消化道出血、乙肝、脂肪肝、肝硬化腹水、胰腺炎、腸易激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克隆病等,同時擅長胃腸鏡檢查及內鏡下治療術。發明專利1項。

獲得榮譽


1983年“以負荷唾液澱粉酶活性變化作為觀察脾虛的指標”獲廣東省高教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6年“和胃片治療消化性潰瘍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廣東省高教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年被評為廣東省優秀中青年中醫藥、中西醫結合工作者。
1999年“脾虛證辨證論治規律研究”獲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一等獎。
1999年“胃炎消治療胃癌癌前病變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0年“脾虛證辨證論治的系列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4年“中藥康泰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研究”獲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7年“疏肝健脾安神和胃法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綜合療效評價及應用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8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李時珍醫藥創新獎。
2003年、2007年、2009年、2010年分別獲得廣州中醫藥大學優秀科技工作者及科技管理工作者榮譽稱號。
2002年獲廣州中醫藥大學新南方優秀教師獎。
2010、2012年獲廣州中醫藥大學優秀博士后合作教授榮譽稱號。

社會任職


廣州市白雲區第十三、十四屆人大常委。

社會活動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脾胃方向學科帶頭人。歷任廣州中醫藥大學脾胃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全面工作),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二內科副主任、內鏡室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國家教育部、中華醫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廣東省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國家和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葯評審專家,廣東省醫學會、廣州市醫學會醫療評審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肝臟病學會常務理事、中醫藥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脾胃消化專業委員會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