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刻
墨子刻
墨子刻(ThomasA.Metzger),1933年出生於德國的一個猶太家庭,其祖父是一位富有的商人,父親則是一位哲學家,曾師從現象學大師胡塞爾。二戰期間因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迫害,墨子刻全家移居美國,定居波士頓。他在芝加哥大學獲得本科學位,自美國陸軍樂隊服役后,又進入華盛頓喬治敦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並最後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現為知名中國學家、任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墨子刻(ThomasA.Metzger),中國學家、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他1933年出生於德國的一個猶太家庭,其祖父是一位富有的商人,父親則是一位哲學家,曾師從現象學大師胡塞爾。由於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迫害,墨子刻全家移居美國,定居波士頓。
20世紀50年代,墨子刻於芝加哥大學就讀本科學位時曾傾心於毛澤東思想,並深受斯諾《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一書的影響,於此時開始學習中文,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國。芝加哥大學畢業后,他曾在美國陸軍樂隊服役,后入華盛頓喬治敦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攻讀碩士學位,由於受到拉鐵摩爾的影響,他對中國的邊疆問題極感興趣,其碩士畢業論文就是關於中國對蒙古的政策。
碩士畢業后,為進一步研究中國歷史,他又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成為費正清教授的第一代弟子。正是在費正清的指導下,墨子刻開始研究清代制度史,例如陶澍的改革、兩淮的鹽法等,並進而探索官僚制度,最終以《清代官僚體系的內在組織》作為其博士論文的題目。在做博士論文期間,他深入研究《大清會典》、《處分則例》等史料,了解到清代的官僚組織並不像很多人所認為的那樣,是一個腐敗、無能的機構,而是一個頗有效率和彈性且具有改革動力的機構;他認為改革動力的源頭是清朝官員們“以天下為己任”的儒家精神。他於1967年獲哈佛大學歷史與遠東語言系博士學位后,其博士論文於1973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
墨子刻長期以來對“中國往何處去”的關懷是其逐漸深入探索中國思想文化的根本動力。他對中國歷史的研究和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與尊敬合而為一,他曾說中國文化為他帶來精神上的安慰。但他在推崇中國文化的同時,也帶有批判性,尤其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烏托邦精神的批判。通過中西政治傳統與知識傳統的對比,墨子刻對受到西方衝擊的中國近代思想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