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島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轄島

三平島隸屬於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位於北緯36°29′、東經120°59′,栲栳灣與橫門灣之間,與陸地最近距離約2.3公里。東西長約1.3公里,南北最寬約0.5公里,面積約0.1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2.28公里。高潮時呈現三個島,自西至東稱:大島、二島、三島。大島佔全島面積的80%,最高點14.5米,有瞭望台;二島最高點12米;三島低小。大島、二島地勢較平坦,大島的西部為農作區,有耕地約70畝,水井一眼。大島東部和二島上草木繁茂,望之青翠,故曾名青島、小青島。

歷史沿革


三平島位於即墨市東部海域,田橫島東北7千米處,總面積約0.18平方公里,隸屬於即墨市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島上有耕地70餘畝,還有一口可供30人飲用的水井。三平島原名青島,因草木葳蕤、鋪青疊翠而得名。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島特別市正式定名后,因此島與青島市重名,故改稱“小青島”。該島退潮時,島民可以在海島之間行走,但是海水一旦漲潮,三平島就會海水分隔變成三個小島,為大島、二島和三島,因三個海島海拔不高,地勢平坦,所以在1984年海島普查時,正式定名為“三平島”,以區別市區之小青島。
三平島
三平島

地理環境


三平島(大島)
瞭望塔
瞭望塔
大島是三平島的主島,面積最大,故名大島。該島位於北緯36°29′17″,東經120°59′10″,面積0.1535平方公里,距陸最近點2.3公里,最高點海拔25.9米,岸線長1.65公里。
大島呈三角形,東部為隆起的高地,頂有瞭望台一座,西部為耕地約4.7公頃,分屬周戈庄村黃龍庄村
該島周圍水深1~4米,多為泥沙底質,水中有機營養豐富,藻類生長繁茂,盛產烏賊魚和黃姑魚,島西北海域有蛤蜊生長棲息。島周圍還是良好垂釣場所,主要品種有黃姑魚、鱸魚、黑鯛白鰻等。此外,還有刺參分佈。
大島屬中生代侏羅紀地層,表層為棕壤,土質肥沃。島上植被覆蓋率為90%,西部為農作物,東部生長豆科牧草,東端有少量黑松、刺槐。產柴胡、蒲公英、防風及蜈蚣等中藥。
三平島(二島)
三平島二島
三平島二島
二島面積在三平島三個島中排名第二,稱之為二島,該島東靠三島,西臨大島,呈四邊形,位於北緯36°29′19″,東經120°59′33″,面積0.0200平方公里,岸線長0.59公里,最高點海拔16米,距陸最近點2.4公里。
二島與大島之間隔有一條寬約80米的潮溝,高潮時潮溝水深約2.5米,溝底為沙礫灘。二島南北兩側水深1-5米,多為泥沙底質,水質營養豐富,藻類叢生,盛產烏賊魚、黃姑魚、可釣到鱸魚、黃鯛、白鰻等。
三平島(三島)
三島面積在三平島三個島中最小,稱之為三島,位於北緯36°29′17″,東經120°59′47″,面積0.0032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8.2米,距陸最近點2.71公里,岸線長0.29公里。
三島與二島東西相鄰,兩島之間隔一條約100~150米寬的潮溝,高潮時潮溝水深約3米,底部為礁石和礫石。三島周圍水深約2~5米,多為泥沙底質,水質營養豐富,盛產烏賊魚和黃姑魚,東側可釣到鱸魚、白鰻等,還有刺參分佈。

自然資源


據史料記載,清光緒年間,周戈庄劉仕東曾攜全家進島耕作。島上有水井一眼,簡易住房數間,但沒有常住居民。島西北建有養殖場一處。
該島有轉為有居民海島的條件,早在明萬曆年間,即墨縣許鋌庄在《地方事宜議》中曾論及“即墨縣海島之可往人者,首提青島”,即指三平島。該島為已開發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種類包括:漁業、公共服務、可再生能源、農林牧業和歷史文化遺跡。目前,島上有養殖看護房,周圍有大量養殖池;島南側有簡易風力發電設施;島頂平坦處有耕地;島頂平坦處有大地控制點,島中央有廢棄的瞭望塔;島上有文君廟。
二島地勢平緩,屬中生代侏羅紀地層,表層為棕壤,土質肥沃。島上植被覆蓋率約90%,西部有稀疏黑松,野草叢生,多屬豆科植物,是優質牧草,產柴胡、防風、蒲公英、蜈蚣等到十餘種中藥材。春秋季節有黃鸝等鳥類在此棲息。近海域產鱸魚、海參、石花菜等。
該島為已開發無居民海島,常住人口3人,開發利用種類包括:漁業,可再生能源,農林牧業。島周圍有養殖池,有耕地,有風力發電設施,淡水取自三平大島。
三島呈橢圓形,屬中生代侏羅紀地層,表層為棕壤。島上植被覆蓋率約50%,主要生長山草,間有少量黑松、刺槐。

人口民族


三平島雖然進入國家海洋局公布的無居民海島名錄,但三平島上還是有8個住戶,共14人,主要來自即墨田橫和鰲山衛兩地。

社會


島上的人們除了每天定時地為海參池開閘換水,查看海參、鮑魚的生長情況外,島上人家有大把空閑的時間,但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使島民的業餘生活相對枯燥一些。雖然三平島距離陸地僅有2.3公里,但是由於居住的人太少,因此一直沒有通上電,也沒有網路,家家戶戶的房頂上都頂著一隻大風車,風大時儲存的電夠看一集電視劇,但如果無風天氣,連一隻燈泡也帶不起來。
島上生活單調,島民們就想用各種方法來打發時間,除了和老伴鬥鬥嘴,打打魚外,平整土地種些農作物也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內容。

文化


三平島上有一座磚砌的非常小的文君廟,根據碑文記載,清朝時一批趕考的南方學子在海上遭遇大風浪,迷失方向後遇到文君爺指引方向來到三平島上避風,學子在中榜之後感謝文君爺卻找不到他,只好在三平島上建造廟宇表示感謝。新的廟宇是2005年由一些南方人出資建成的,廟裡至今還存放著清朝時的石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