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莖枯病
蘆筍莖枯病
蘆筍莖枯病圖冊
蘆筍莖枯病的癥狀主要表現在莖、側枝或葉子上。發病初期病原菌感染植株,形成紡錘形的深棕色的傷痕,病斑梭形或短線形,周圍是親水的邊緣,呈現水腫狀。隨後病斑傷痕不規則地擴展開來,逐漸擴大,中心部凹陷,呈赤褐色,斑中最後變成灰白色,其上著生許多小黑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待病斑繞莖一周時,被侵染的莖、枝便乾枯死亡。病莖感病部位易折斷。在雨季,從成熟的分生孢子器上放出的器孢子被雨水衝出,對緊靠土壤的蘆筍莖基部造成繼發性感染。由於器孢子的大規模感染,整個莖的基部馬上就布滿了傷痕。患病的植株一下子就突然變黃了、枯萎了並最終死掉了。
蘆筍莖枯病的致病病原菌為天門冬莖點黴菌,廣泛的存活在自然界中,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就會廣泛傳播。莖枯病的大量發生要有幾個條件相互吻合,大量的病原菌是發病的首要條件;病原菌的侵染和傳播需要濕度,包括降雨和澆水;另外空氣流通情況和溫度高低對病原菌的侵染和傳播影響很大;最後病原菌的侵染的最初載體是大量的蘆筍嫩莖和實生幼苗。這幾個因素吻合在一起,莖枯病就會大量發生。
1.抗性差面積大:蘆筍栽培的主要品種都不是一代品種,佔總面積80%,抗病性能逐年降低,一旦環境適宜,將大面積發病。
2.條件好利發病:病菌生長的溫度範圍是16-35℃,適溫23-26℃。在35℃以上或10℃以下,分生孢子不萌發。春季氣溫的高低與發病早晚密切相關。尤其是7、8、9月份高溫高濕,正是蘆筍營養生長階段,也是病菌侵染傳播高峰期。病株率基本是隨降雨次數的增加而增加, 每次雨後10天,田間就出現一次發病高峰。
3.重N肥輕磷鉀:氮肥用量過多,營養生長過旺,大部分筍農為追求眼前利益,重施N肥或只施N肥,使筍株生長茂密,莖桿細胞壁嫩而薄,病菌極易入浸。據調查施N、P、K三元素複合肥,發病株率僅佔10%,僅施尿素,發病株率佔58%。
4.清不淨髮病重:多數農戶都及時清園,但仍有部分農戶不清園或清園不徹底不及時。據調查剷除蘆筍枯枝,並清出地外燒毀,真正做到了徹底清園,第二年發病僅佔5%。春季3月份封壠前才清園的,發病株率為58%。
蘆筍莖枯病的致病病原菌為天門冬莖點黴菌。該菌以分生孢子或菌絲在病殘株上或土中越冬。來年再由孢子器中飛出分生孢子通過雨水和耕作工具等多種傳播途徑,初次侵害嫩莖以後從成熟的分生孢子器中放出的孢子被雨水衝出,借氣流及雨水反濺,對蘆筍莖基部造成繼發性感染。病菌於莖幼嫩時最易入侵,一般在嫩莖長出10天感染率最高。在蘆筍整個生長季節,浸染周期平均10-12天,病菌可進行10多次反覆侵染病害在一年中消長可分兩個階段:一是病害擴展期,即開始發病的30-40天內。此期病株率尚低,病情發展緩慢;二是病害嚴重期,即發病40天以後。田間病株率達40%以上,此期約從7月下旬或8月份開始,同時筍叢逐漸變密,加上雨季來臨,給病害發生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因而壓低前期病情,對控制後期發病有很大作用。
蘆筍莖枯病
1.減少病原菌是防治蘆筍莖枯病的首要,一般來說新筍田發病較輕,老筍田菌源基數大,發病早而重。新筍田的病菌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種子帶菌;二是老筍區的病菌隨風或雨水傳播而來。因此保持蘆筍田間的清潔衛生,去除田間老的莖梗和患病的植株,並將病株迅速曬乾、燒毀,對於減少病原菌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是最重要的疾病控制措施。已感染了莖枯病的地塊,要特別注意冬季的清園和根茬滅菌。由於莖枯病病原菌能在病殘株上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菌源,因此,為了減少病源,冬季清園時,一定要徹底、乾淨,將病枝落葉清除出筍田,晾乾並集中燒掉。清園最好提前到11月底進行,結束后再用500倍45%多菌靈藥液、0.4%波爾多液(即0.2公斤硫酸銅+0.2公斤生石灰+50公斤水)進行土壤消毒。
2.要搞好夏季筍田的管理,減少發病因素,雨季要注意排澇,防止大田積水。要適時中耕除草並及時清除病莖,控制筍田的母莖留量,一般1.2莖粗的母莖每15平方米不超過120個,多餘的要疏掉。定植后第二年的筍田切忌套種其它作物,以防田間郁蔽、通風、透光不良。合理調整採收期,使嫩莖大量出土與梅雨期錯開,多餘的或病劣嫩莖應及時拔除,從而減輕病菌感染和推遲發病。
4.藥劑防治應貫徹“防重於治”的原則,嫩莖抽發后要及時噴葯,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噴葯一定要均勻,以噴灑嫩莖、莖枝為主,切不可只噴枝葉。發病初期5-7天噴一次,發病高峰期1-3天噴一遍。噴葯后4小時內遇雨,應重噴。為避免產生抗藥性,可選用2-3種藥劑輪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