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子鎮

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下轄鎮

根子鎮地處茂名市茂南區東北部,高州市東南部,北亞熱帶,屬丘陵地帶。該鎮盛產荔枝,馳名千里,是“國家白糖罌白臘荔枝生產基地”.“國家荔枝標準化示範區”,被譽為中國荔枝第一鎮、中國荔枝之鄉,2014年又評上廣東特色新一代“嶺南魅力名鎮”。

根子鎮也是歷史名人潘茂名的故鄉。西晉末年,在今高州根子浮山一帶有位道士潘茂名,他學易明詩,治病救人,后得道成仙,於西山(今觀山)駕石船飛升仙游而去。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把他活動過的地方叫茂名。歷史上的潘州、茂名縣,今天茂名市名的由來,無不與之陳陳相因。

徠2000年2月19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同志親臨視察根子鎮,並在紅荔閣親手種植金蜜荔,還訪問了農戶。中央及全省市許多領導親臨視察指導工作,也有不少專家、學者、港澳台同胞和外國客人前來考察、觀光。

根子鎮入選2018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

2008年全鎮工業企業310家,產值1.68億元,鄉鎮企業1718家,從業人員達6333人。

地理環境


根子鎮地處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東北部, 茂名市高州市東南部,距水東港40公里,到湛江機場120公里。 與市分界、泗水、謝雞、新垌鎮接壤,毗鄰電白區霞洞、黃嶺、林頭等鎮。根子地處北亞熱帶,屬丘陵地帶,全鎮總面積87平方公里,該鎮下轄17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56367人(2017年)。
根子鎮
根子鎮

交通


該鎮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公路密度為5.6公里每平方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是茂名市第一個實現鎮村公路硬底化的鄉鎮。於2015年底開通包茂高速、2017年底開通汕湛高速(雲浮-湛江段)。已經規劃或正在建設的有深茂高鐵等。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形成了以果、菜、養殖為支柱的農業生產基地。

自然資源


該鎮擁有豐富的石英石鉀長石高嶺土、石灰岩、花崗岩、金礦、銀礦、硫等10多種礦藏和優質礦泉水資源。

行政區劃


下轄村居委會

名稱電話區號
根子居委會0668
水貝村委會 0668
浮山村委會 0668
高科村委會 0668
官垌村委會0668
東坑村委會0668
舊田村委會0668
茅坡村委會0668
元壩村委會0668
柏橋村委會0668
南邦村委會0668
到灣村委會 0668
公垌村委會0668
田心村委會 0668
上坑村委會 0668
高田村委會 0668
立石村委會0668
中間堂村委會0668

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該鎮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999年,全鎮社會總產值10.3億元,工農業總產值6.3億元,人均純收入5215元,連續六年被高州市評為“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十強鎮”,1998年被評為“全國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先進單位”和“全國農村黨員、幹部實用技術培訓先進單位”。
根子鎮
根子鎮

農業

2008年全鎮水果總面積達8萬多畝,總產量3.8萬噸,產值1.9億元。荔枝種植有2000多年的歷史,以“六之最”而馳名中外,被國家技術監督局定為國家荔枝標準化示範區,被譽為“中國荔枝第一鎮”。
全鎮荔枝面積7萬畝,投產面積6.7萬畝,總產量2.8萬噸,產值達1.58億元。積極抓好農業內部結構調整。
2008年實行“稻一稻一菜一菜”的耕作制,建立以東西、南北公路走向的五大北運菜生產基地,全鎮冬種北運菜1.2萬畝,產量2.36萬噸,產值2361.1萬元。重視和支持養殖業,養殖業穩步發展。
2008年全鎮共出欄生豬5.3萬頭,三鳥243.6萬隻,實現產值1億元。確立“以農業為基礎,以農促工,實行農、工、技、貿一體化”的發展路子。農副產品加工工業發展較快,成為粵西地區最大的圓肉和紅煙生產加工基地。

工業

2008年全鎮工業企業310家,產值1.68億元,鄉鎮企業1718家,從業人員達6333人,產值5.27億元,上繳國家稅金828萬元。

第三產業

以荔枝文化為依託,加快旅遊景點設施建設。通過鎮政府的不斷努力,不斷投入,已初具規模,形成了荔枝貢園、柏橋中心村、紅荔閣、浮山嶺四大旅遊景區。紅荔閣是“茂名市鄉情一日游”景點,被茂名市評為“十大旅遊景區”之一,被省推介為生態農業旅遊風景區。隨著農業旅遊景區的建設更加科學、完善,上檔次、上水平並初具規模,旅遊觀光的遊客、學者、中小學生越來越多,已達100萬人次,有力地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2017年已啟動浮山國家5A級旅遊區。

特色產業

根子鎮是“國家白糖罌、白臘荔枝生產基地”、“國家荔枝標準化示範區”。2000年2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親臨視察,並在觀荔亭親手種植金蜜荔。
根子鎮以荔枝“六最”馳名中外,成為“中國荔枝第一鎮”。
歷史最久。在秦朝末期就有荔枝生產。柏橋村有個貢園,樹齡多在500年以上,被譽為“荔枝博物館”。據史載,唐朝高力士貢奉給楊貴妃品嘗的荔枝摘於此園,因此根子被稱為“大唐荔鄉”曾任清朝兩廣總督詩人阮元也因此有“新歌初譜荔枝香,豈獨楊妃帶笑嘗。應是殿前高力士,最將風味念家鄉”的佳句。
面積最大。地處丘陵地區,氣候和地形都最利於荔枝生長,已形成了一望無際的荔海,面積已達7萬畝,是荔枝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
產量最高。荔枝管理實行科學化,年年豐產,掛果面積逐年增長,1999年產量2.2萬噸,且年產量以20%速度遞增。荔枝產量為全國鄉鎮之最。
品質最優。種植荔枝得天獨厚,品質優良,品種有白糖罌、白臘、黑葉妃子笑桂味三月紅糯米糍等十多個,白糖罌、白臘、黑葉為當家名優品種。白糖罌被評為廣東省早熟優質荔枝第一名,被第三、四屆中國農業博覽會評為“中國名牌產品”。
成熟最早。荔枝每年5月初開始成熟,5月中下旬開始上市,比其他地區早熟20-30天,是全國荔枝成熟最早的產區。
市場最廣。荔枝銷往全國各大中城市,出口港澳及國外。

代表人物


潘茂名:西晉高涼人,為嶺南道教先驅。約生於太康至太熙年間(281~290年),世居浮山下(今高州根子鎮),民間傳說,他以丹藥濟世,撲滅瘟疫;以石船飛渡,救民於水患。地方官吏得知后,上奏朝廷,詔其下山出仕。但“累征不起”。經派員查訪,才知他已丹成飛升,只留下一隻丹灶、一條石船於潘山。
何錫祥:(1951~1979年),高州根子鎮人。何錫祥於1968年4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士,先後升任班長、連指導員。1979年2月17日,何錫祥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帶領一連戰士進擊同登西側的伯良越軍。越軍火力太猛,幾攻未克。何錫祥便帶領九班戰士,迂迴到越軍陣地近側攻擊,迫使暗堡里的越軍逃跑,接連拔掉越軍2個火力點,為大部隊進擊鋪平了道路。團黨委給他記三等功,並通報全團。諒山戰鬥開始,何錫祥率領一連擔負攻佔和守衛奇窮河畔巴別西側無名高地,截斷越軍退路,阻擊越軍增援任務。3月1日,一連攻克了無名高地的北半部,后佔領整個高地。何錫祥又指揮一連擊退越軍10多次的反撲,固守陣地。當時一連彈藥無幾,團部命令連隊撤回無名高地北半部,但戰士誰也不肯先撤。何錫祥命令戰士撤退,他和排長湯沛金沉著還擊越軍的反撲,高聲說:“同志們,一定要守住陣地,堅持就是勝利!”後來不幸中彈犧牲。1979年9月,中央軍委授予何錫祥烈士“戰鬥英雄”稱號,授予他所帶領的連隊“英雄連”稱號。
根子鎮
根子鎮

人口民族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51258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57159
30366
26793
家庭戶戶數15716
家庭戶總人口(總)56888
家庭戶男30193
家庭戶女26695
0-14歲(總)21781
0-14歲男12843
0-14歲女8938
15-64歲(總)29673
15-64歲男14745
15-64歲女14928
65歲及以上(總)5705
65歲及以上男2778
65歲及以上女2927
戶口當地住在當地55255
56367人(2017年)。

獲得榮譽


2徠021年1月6日,被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為第二批廣東省旅遊風情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