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僧團
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僧團
新中國成立以來,為了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少林武術,滿足社會上對少林武術的要求,1987年由釋永信法師發起,少林寺成立了少林武術隊。1989年,少林武術隊正式更名為少林寺武僧團。它在形式上仿照了歷史上的僧兵體制,但職能轉變為通過展示少林功夫,達到弘揚祖國傳統武術文化,宣傳少林禪宗正法的目的。
少林寺武僧團的前身是少林寺僧兵,歷史上曾因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有功,唐王頒詔少林寺擁有僧兵的特權。在少林寺發展規模最大的時期,寺院常備僧兵達到千人以上,多次應詔為國抗敵立功。少林僧兵在明代的征戰活動,特別是抗倭戰爭中,屢建奇功,為少林寺、少林僧兵、少林功夫贏得了巨大的名聲。
1989年6月2日至10日,這是少林寺武僧團第一次外出演出。1990年12月27日,應日本武術協會邀請,以釋永信法師為團長的少林寺佛教文化訪問團訪問日本東京、京都、大阪、橫濱等城市。訪問團在日本國家電視台、南韓學校、東京杏林大學等處舉行了十餘次少林功夫展演。
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僧團團員訓練現場
關於少林僧兵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隋末時期。隋煬帝時,由於連年的戰爭,加上荒旱,農民起義紛起,擁有龐大莊園的少林寺成了饑民、山賊及起義軍進攻的對象,大業末,起義軍攻入少林寺,把寺院燒得只剩下一座孤塔。在此情況下,寺僧為了保護少林寺,於是開始組織武僧,與起義軍對抗。此事載於裴漼《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中:“大業之末,九服分崩,群盜攻剽,無限僧俗。此寺為山賊所劫,僧徒拒之,賊遂縱火焚塔院,院中眾宇,倏焉同滅。贍言靈塔,巋然獨存。”
在與起義軍進行的戰爭中,“寺僧拒之”僅僅是帶有僧兵性質的武裝組織出現了端倪。此後,由於戰爭的擴大,少林寺被迫大規模組織僧兵武裝,來保護少林寺及龐大的田產,以避免重蹈寺院被焚的覆轍。唐武德二年(619年),原隋大將王世充廢越王楊侗,擁兵東都洛陽,自立為皇帝,國號為鄭。王世充佔據嵩洛一帶后,用其侄王仁則為將,率重兵駐守少林寺西北五十里的柏谷塢。這裡原是隋文帝賜封少林寺百頃良田的所在地。王仁則不僅侵佔了少林寺的封地,而且在那裡建了一座軍事重鎮,名叫轅州城,並想“乘其地險”對抗李唐王朝。
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高祖李淵發詔書,命其子陝東道行台、上柱國、秦王李世民總統諸路軍馬東征王世充。武德四年(621年)四月,李世民與王仁則在嵩洛一帶激戰正酣,在這關鍵時刻,少林寺志操、惠瑒、曇宗十三武僧等,因不滿王仁則霸佔少林寺封地,於四月二十七日“率眾以拒偽師,抗表以明大順”,乘夜間攻入王仁則大營,一舉生擒王仁則,並將其獻於李世民。少林武僧的舉動給唐軍以極大的支持和鼓舞,不久李世民乘勢擊敗王世充,平定了中原最大的割據勢力。
在以曇宗等十三武僧為首的僧兵將王仁則獻於李世民后,李即於四月三十日發布了《告柏谷塢少林寺上座書》,對少林僧兵的功勞大加讚譽:“法師等並能深悟機變,早識妙因,克建嘉猷,同歸福地,廊茲凈士,奉順輸忠。”李世民還對少林僧兵“賞物千段”,同時還要給參戰武僧封官加爵,但寺僧“只願出家,行道禮拜,仰報國恩,不取官位”。其後李世民又對少林寺“頻降璽書宣慰,賜地四十頃,水碾一具”。參戰有功的十三武僧雖不受官,但均受封賜,曇宗還被封為“大將軍僧”。少林僧兵助李世民的舉動,不僅使少林寺以武勇聞,而且使少林僧兵從此名揚於天下。正如明徐學謨詩云:“怪得僧徒偏好武,曇宗曾拜大將軍。”據唐《賜田牒》碑所載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敕授的少林寺立功僧如下:
上座僧:善護
寺主僧:志操
都維那僧:惠瑒
大將軍僧:曇宗
同立功僧:普惠、明嵩、靈憲、普勝、智守、道廣、智興、滿、豐。
在少林僧兵得到李唐王朝的大力封賞后,少林寺院也被“兼承寵賜”,成為天下名剎。由此,少林寺不僅有了僧兵,而且得到了眾多優厚的待遇,這為以後少林僧兵龍躍於沙場奠定了基礎。
嵩山少林寺武僧團開設:歷史、地理、外語、中醫和佛學五門課程,均由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師任教。從最簡單、最基礎的理論學起。課程由教務長統籌安排。全體團員必須遵守以下制度——
1、提前進入教室,由教練負責點名。上課鈴響,歸位端坐,保持肅靜,等候教師上課。教師步入講台後,全體起立,合十問訊,老師還禮后,統一就座。下課鈴響後,老師喊:“下課”全體起立,合十問訊,老師還禮后,方可離開教室。
2、按時上課,不得遲到、早退和曠課。
3、上課期間,要認真聽講,作好筆記,不準大聲喧嘩,交頭接耳。不準看與本堂課無關的書籍和作其他的小動作。請教問題要先舉手,老師同意後方可起立發言。確保良好的課堂秩序。
4、保持教室清潔、不得把茶杯、飲料和食品帶入教室。不得亂扔果皮、紙屑和其他廢棄物,團員要輪流值日,打掃教室衛生。
少林寺武僧在美國哈佛大學展示少林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