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陽

鄔陽

鄔陽鄉建制於1989年6月,是恩施自治州最為年輕的一個鄉鎮。該鄉位於鶴峰縣境東北邊界,距縣城59公里,與宜昌市五峰縣牛庄鄉接壤,與本州的建始縣官店鎮、巴東縣金果坪鄉相鄰,俗稱“一腳踏三縣”。

基本介紹


鄔陽鄉轄16個村,14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687人。全鄉國土總面積1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062畝。境內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無霜期280天以上,最高海拔1849公尺,最低海拔375米。境內咸盈河、岳家河、高橋河等多條河流於此匯流清江,水流量大,蘊藏著可開發水電資源達5萬千瓦;礦產資源豐富,有儲量330萬噸的鳳凰煤礦、三元煤礦、金雞煤礦,有儲量豐富紅岩河、栗子鐵礦。
動植物種類繁多,盛產茶葉、板栗、魔芋、棕片等特產及黨參、天麻黃蓮、杜仲、黃柏、當歸、續斷、雲木香、木瓜、貝母等各類名貴中藥材;畜牧業以生豬、山羊、山雞等為主導;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多種國家保護動物,如華南虎、錦雞、獐、野豬、麂子、八哥、草魚、鯉魚、岩巴魚、螃螃等。全鄉板栗發展面積現已達到3.2萬畝,人平近2畝。鄔陽茶葉香味獨特,採摘季節早,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由鶴峰騎龍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騎龍”牌名優茶,深受消費者青睞,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2006年末全鄉共有茶園面積9933畝,其中無性系茶園面積1500畝。煙葉種植面積每年穩定在3500畝左右。魔芋種植面積6003 畝。2006年生豬飼養量19628頭,山羊飼養量2188隻。
幾年來,結合國家實施“整村推進”、扶貧搬遷、農村能源建設、鄉村道路建設、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等工程機遇。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從根本上得到改善。農民收入不斷提高,2006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5302萬元,全鄉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1559元。交通、通訊、能源事業的長足進步,創造了更優的經濟發展環境,為全方位招商引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鄉村風貌


1、鄉鎮掠影及地理特徵
鄔陽鄉位於鶴峰縣境東北邊界,湖北省的西南角,距縣城59公里,與宜昌市五峰縣牛庄鄉接壤,與恩施州的建始縣官店鎮、巴東縣金果坪鄉相鄰,俗稱“一腳踏三縣”。全鄉國土總面積193平方公里,境內地形複雜,地表切割深、坡度大,群山矗立,層巒疊嶂,最高海拔1849公尺,最低海拔375米,是高山、二高山、低山三者兼有的地區;溪澗縱橫,咸盈河、岳家河、高橋河等多條河流匯聚於此,流入清江,水流量大,可開發資源潛力大,全鄉可裝機5萬千瓦;氣候溫和濕潤,,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500cm以上,無霜期280天以上,;土層深厚,富含豐富的鈣、鐵、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動植物種類繁多,盛產茶葉、板栗、魔芋、棕片、桐油、生漆等特產及各類名貴中藥材(如黨參、天麻、黃蓮、杜仲、黃柏、當歸、續斷、雲木香、木瓜、貝母等),畜牧業以生豬、山羊、山雞等為主導畜牧產品;礦產資源豐富,有儲量330萬噸的鳳凰煤礦,有三元、金雞的露天煤礦,有大明岩的萬年硅礦,鳳凰村的金礦等;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多種國家保動物,如華南虎、錦雞、獐、還有野豬、麂子、八哥、鵲、草魚、鰱魚、鯉魚、岩巴魚、蟹、螃螃、螺螄、泥鰍、青蛙等。全鄉轄16個村,14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690人,其中:農業戶數4210戶,農業人口14956人,勞動力6341人,少數民族佔50%。近年來,通過狠抓以發展板栗、煙葉、茶葉、畜牧、魔芋等特色產業的產業結構調整,農民收入逐年升。 2、人文風采
鄔陽有著厚重的歷史淵源,很久很久以前,鄔陽十字花河裡有一個洞叫龍洞,裡面有一頭犀牛,經常出入於龍洞,危害當地百姓,使地方民不聊生,雞犬不寧,周圍至今人煙稀少,相傳有一道徒倆為了拯救當地百姓,與犀牛發生了一場生死搏鬥。道徒倆選好了黃道吉日,一塊來到了龍洞,並明確分工,師傅斗犀牛,徒弟敲鑼鼓,師傅告誡徒弟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鑼鼓是不能停的,於是師傅脫掉草鞋,進洞雲了,進洞不久,兩隻草鞋就開始打起來了,就像他師傅和犀牛一樣打得難分難捨,最後兩隻草鞋競飛升起來,徒弟也看呆了,手中的鑼鼓也停了,突然,兩隻草鞋都落下來了,徒弟才記起敲鑼鼓,但已經晚了,洞中的鮮血已流出來了,師傅已慘死在犀牛的腳下,但犀牛也因受到重創再也沒有危害人間了。
邪片戰鬥時期,從這裡走出了著名抗英民族英雄陳連升及其子陳長鵬。1839年1月,湖廣總督林則徐受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陳連升和他的兒子陳長鵬隨行。陳連升到達廣東后擔任九龍官涌營參將。7月,中國水師巡邏船3艘在九龍海面巡弋,忽遭英國艦隊襲擊。陳連升從望遠鏡里看到中國水師奮勇還擊,但逐漸不支,便立即下令發炮支援,從清晨到黃昏,激戰10多個小時。英軍傷亡慘重,1艘雙桅船被擊沉,其餘逃竄。道光帝聞報,降旨嘉獎參戰有功人員。陳連升晉陞為三江協副將,調守“虎門第一隘”沙角炮台。1940年8月,英艦侵入磨刀洋,陳連升為鞏固南疆,一同報請水師提督關天培派兵增強防守,一同自己添置大炮,埋設地雷,隨時準備痛殲來犯之敵。英軍見廣東防守嚴密,無懈可擊,乃北上攻佔浙江定海,竄擾天津。清廷驚慌失措,革去林則徐職務,派直隸總督琦善南下媾和。琦善到廣州后,責陳連升“擅開連釁”,要給以處罰來討好洋人,這個消息激起了廣東軍民的義憤,數千人自發到欽差衙門請願。琦善難犯眾怒,被迫收回成命。但仍下令不準擅自向英軍開炮,還強令拆走全部木排鐵鏈,裁減兵船三分之一,遣散船工水勇,從各方面削弱陳連升部隊戰鬥力。1841年1月7日,正當琦善卑躬屈節與英方反覆“談判”之際,英軍以陸軍少校伯麥為司令,指揮兵船20多艘,陸戰隊2000多人,從穿鼻灣登陸,分兵進攻虎門門戶沙角、大角炮台,自清晨至下午,共施放炮彈千餘發。陳連升指揮反擊,一次又一次擊退敵人進攻。英軍從正面屢攻不上,利用漢奸帶路,偷越後山夾攻。清軍雖腹背受敵仍毫不畏懼,陳邊升率炮台守軍600多人浴血奮戰,激戰竟日,傷亡甚重,火藥消耗殆盡,英軍乘虛而入。陳連升抽出腰刀,沖入故陣,士兵亦隨陳與敵軍肉搏。肉搏中,陳連升不幸中彈,壯烈犧牲。陳長鵬見父親陣亡,悲憤中挺戟大呼,衝進敵群,砍殺數敵,自己受傷10餘處,最後投海捐軀。英軍恨陳連升堅守不屈,臠割其屍,並將坐騎黃驃馬擄去香港。後傳此馬悲鳴不已,遙望大陸絕食而死,時人稱為“節馬”。廣東人民為了紀念陳連升,建造了英雄專祠,立了“節馬碑”,保存了陳連升部使用過的大炮。恩施州府並於2003年在清江橋邊建起了連升廣場。
陳連振(1879~1931),又名陳年振、陳海生,清末秀才,鄔陽關人,土家族。陳宗瑜(1900~1929),又名陳宗禹,陳連振的大兒子。陳氏父子為人正直,性情豪爽,嫉惡如仇,好打不平。1924年秋,建始官店土豪黃協臣以收租為名,污辱佃戶尤寡婦,致使尤氏含恨自縊。陳連振聞訊趕去,目睹慘狀,奮筆代寫狀詞,曆數黃協臣欺壓百姓的罪惡,上告縣衙門。官府判黃協臣負現受害人的全部安葬費用。自此與黃協臣結怨。次年9月,黃唆使一隊官軍竄到陳連振家中尋釁搶劫,毆打陳連振,陳宗瑜忍無可忍,用梭標刺死匪兵一名。陳連振因此被捕入獄。為了贖人,家中四處借貸,還典當了僅有的10餘畝水田,才湊齊800塊銀元,將陳連振贖回。不久,又遇官店軒防大隊長曾飛武仗勢欺人,霸佔民女,陳連振父子不畏強暴,仗義相助,將曾飛武殺死在筵席上,群眾拍手稱快。官府聞報,派兵“進剿”鄔陽關,揚言“殺絕陳家”。陳連振父子被迫於1926年12月以“神兵”名義組織由鶴峰、巴東、建始三縣邊境地區一百多窮苦青年參加的農民自衛武裝,提出“抗捐抗稅,抗枎抗兵”,決心與豪紳惡霸對抗到底。由於缺乏武器,特別是缺乏正確的思想指導和嚴密的組織紀律,自衛軍一年之內,幾陷絕境。灣潭老官廟戰鬥中,陳連振次子陳宗元和數10名“神兵”遇難。1928年5月,中共地下黨員徐錫如向賀龍彙報了鄔陽關神兵情況,賀龍立即作出“改造神兵,擴大武裝”的指示。徐錫如到鄔陽關與陳連振父子取得聯繫,又先後派共產黨員范松之、吳琛、覃蘇、劉植吾等人到“神兵”中擔任副大隊長、正副中隊長等職,加緊教育爭取“神兵”的工作。
1928年7月,由覃蘇介紹,陳宗瑜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2月下旬,賀龍率工農革命軍轉戰鄂西南,在攻下建始縣城以後,於1929年1月2日到達鄔陽關斑竹園。陳連振、陳宗瑜連夜趕去與賀龍見面。賀龍向他們宣講革命道理,分析湘鄂邊鬥爭形勢,提出收編神兵,陳連振欣然答應。1月3日,神兵大隊正式改編為中國工家革命軍第2特科大隊。賀龍授旗,任命陳宗瑜為大隊長,覃蘇為副大隊長。同時,發布進攻鶴峰縣城的命令。
1929年1月7日夜,以特科大隊為前鋒,工農革命軍攻關奪隘,消滅沿途之敵,進低鶴峰城北門外。守敵憑藉威風台古城堡頑抗,工農革命軍屢攻不克。陳宗瑜仍以“神兵”裝束,在火力掩護下揮舞手中大刀,奮不顧身,躍上城牆,手刃敵兵數人,打開缺口,使紅軍迅速佔領威風台及縣政府。
1929年3月,湘鄂西民團總指揮王文軒聯合湖南石門、桑植,湖北五峰長陽、恩恩、建始、巴東、鶴峰等縣團防武裝4000多人,發動了對鶴峰功區的第一次“圍剿”,在鶴峰紅魚溪受到陳宗瑜部伏擊,王文軒被打死,所部敗退南渡江,第一次“圍剿”宣告破產。
1929年夏,工農革命軍在鶴峰縣城改編,特科大隊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四團,陳宗瑜任團長。6月14日陳宗瑜率紅四團參加了紅軍再克桑植的戰鬥。1929年10月6日,紅四軍在章耳坪與敵遭遇,受到前後夾擊,賀龍及軍部處境十分危險。陳宗瑜為掩護大部隊撤退,與一團團長賀桂如協同作戰,全力搶佔制高點土地埡,不幸犧牲,時年29歲。此時,陳連振已年過半百,正率“大道會革命軍”駐防鄔陽關,得知宗瑜戰死,毅然回到主力部隊擔任紅四軍第五路軍指揮,成為當時紅軍中年紀最大的指揮員。1930年4月,他率部參加殲滅五峰軒防孫俊峰部的戰鬥。賀龍率紅軍主力東下洪湖以後,五路軍在湘鄂邊多次獲勝,愈戰愈強,有力地保衛湘鄂邊根據地。
1931年1月,在傾冒險主義路線執行者取消第五路軍,以莫須有罪名在走馬坪處決陳連振及五路軍幹部14人。
1933年1月,紅三軍返回湘鄂邊,賀龍親到鄔陽關開群眾會,為陳連振等人平反。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鬥時期,賀龍元帥七進七出鄔陽關,收編了陳連振、陳宗瑜父子領導的農民武裝神兵大隊,成立革命武裝“特科大隊”,陳氏父子領導這支隊伍,馳騁湘鄂邊,戰功卓著,被蘇區人民譽為“鐵殼大隊”,父子倆均血灑疆場,寫下了湘鄂邊革命鬥爭史上濃墨重彩的篇章。
鄔陽人民世代沿襲著勤勞勇敢,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為鄔陽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人文環境。
3、風俗習慣
鶴峰民風淳厚質樸。土家族、苗族、漢族等主要聚居民族的習俗傳統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形成了既具有中華民族共有的民俗內容和形式,又具有本地少數民族的風俗和特徵,其語言、服飾、飲食起居、節日禁忌、婚喪嫁娶等方面尤為突出,頗具傳奇色彩,為古今民俗家所重視。
跳喪舞 俗稱跳喪舞,是古代馬人的原始葬俗祭祀舞蹈,流行在龔家埡以北的鄔陽關、金雞口一帶,屬於清江文化。相傳巴人始祖廩君死後,部落先民圍著死者唱歌跳舞,為其歌功頌德,后成為巴人後裔的一種葬俗,相沿至今。跳喪時在棺前的空場上,兩三人一組,由一個掌鼓領唱,舞者合著鼓點、音韻,邊唱邊舞。歌詞多為四言七字,也有一段五句的,每唱完一句最後和聲:“跳撒葉兒嗬喂”,因而也有把跳喪叫做跳“撒葉兒嗬”的。格局一般有跳喪、搖喪、四人穿喪、退喪、踐喪和哭喪等項。曲牌有:么女兒嗬、懷胎歌、長聲號子、螃蟹歌、打啞謎子、啞呀呔等。舞蹈動作有鳳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癢、狗吃月、燕兒銜泥、么妹篩蘿、猛虎下山、耍五巾、狗舂碓等。
嗩吶民間吹奏樂器,流行全縣,嗩吶藝人(又稱八仙)自稱與圍鼓同時興起。解放前嗩吶是結婚喜慶必不可少的吹奏樂,與長號、短笛組成樂隊,長號曰大樂,嗩吶稱中樂,短笛為細樂,由禮生指揮演奏,曲禮結束后,於門外置一桌,八仙在這裡吹奏迎賓。解放后,由於婚慶習俗的變化,嗩吶多與圍鼓配合演奏。目前流行的嗩吶曲牌有80多支,常用的如《連升三級》、《鬧新房》、《娘哭女》、《東方亮》、《滿堂紅》等。
開臉 陪十姊妹 土家族姑娘在出嫁的頭天晚上,須將臉上的汗毛扯凈,將頭髮在腦後梳成圓髻插上玉簪,叫做“上頭”。然後設宴由9名未婚女子陪“十姊妹”。
哭嫁 哭嫁是土家族一種古老婚俗。有嫁前半個月就開始“哭嫁”的,也有嫁前一日“哭”的。“哭嫁”時唱《哭嫁歌》,內容主要是傾訴爹娘的哺育之恩,兄弟姊妹的手足之情,對家鄉的依戀,對祖先的追懷,以及哭自己的身世和罵媒人等。“哭嫁”時有1人獨哭,有姐妹、哥嫂、母親、親友陪哭,有晚上圍著火炕哭,也有整天挽手牽衣抱頭痛哭。哭時,時而低沉、悲切,時而高亢、歡欣。解放后,這一習俗已逐漸消失,但在邊遠農村偶爾得見。
迎親 攔門 喜期的第二天,男方由“都管”帶領取親隊伍去女家“迎親”,此時,女家將大門關上,僅留一縫,女家的“朝堂”先生與男方的“行路都管”於大門內外一問一答,互相盤詰,然後,大開中堂,鼓樂齊鳴,鞭炮轟響,“行路都管”高賀“恭喜”。
祝壽 又叫做生。舊時,父母去世後年滿六旬者,才能“做生”,年事愈高,則禮節愈為隆重。兒孫、親朋,攜帶壽禮登門祝壽,也有送壽幛、壽聯和字畫的。現在“做生”已成時髦,36歲的人也“做生”。
隨著社會的進步,民風習俗也不斷變異。解放后,提倡破舊立新、移風易俗,落後,腐朽的陳規陋習逐漸淘汰。1978年以後,“五講四美、三熱愛”(講衛生、講文明、講禮貌、講秩序、講道德;心靈美、行為美、環境美;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活動的開展,全縣新人新事新風尚不斷湧現,給人們的精神面貌、風情習俗注入了社會主義的時代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