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坊鎮

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下轄鎮

鄧坊鎮是廣東省南雄市下轄鎮,該鎮是粵北革命老區,東鄰油山鎮、黃坑鎮,南通湖口鎮,西接珠璣鎮、梅嶺,北望江西大余縣。鎮政府所在地鄧坊墟距市區雄州26公里,國道G323擦邊而過,縣道湖鄧線(X341)、黃鄧線(X360)、梅鄧線(X360)、油鄧線(X341/X846)穿境而過,交通便利。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鄧坊鎮常住人口為8478人。

歷史沿革


鄧坊鎮轄境明代屬望梅鄉楊律都。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屬楊律一都。
清咸豐四年(1854年),廢都建約。
民國時期,屬鎮平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經數次分並。
1957年,建立鄧坊鄉。
1958年,屬火箭(黃坑)人民公社
1962年,建立鄧坊人民公社。
1984年,改為區。
1986年,改區為鄉。
1994年6月,改為鎮。
2001年12月鎮鄉調整,油山鎮的4個村委會划回鄧坊鎮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鄧坊鎮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
鄧坊社區鄧坊村里源村赤石村洋西村
赤馬村馬戰村茶頭背村上湖村蘭田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鄧坊鎮中心位置約在北緯25°16′12″,東經114°26′35″,地處南雄市北部,東鄰油山鎮,南鄰黃坑、湖口鎮,西鄰珠璣鎮,北與江西省大余縣接壤。行政區劃面積118.0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鄧坊鎮轄境屬半山區丘陵地帶,最高山峰850米。地質屬燕山期花崗岩體及寒武紀、震旦紀變質岩體。土壤屬花崗岩紅壤、紫紅色泥質砂岩,有少數白沙泥田。

氣候

鄧坊鎮平均氣溫17℃,年降雨量1530毫米。

水文

鄧坊鎮境內河流有2條:一是鄧坊水,發源於上楊梅村,流經里元、鄧坊、許村后匯入湞江。河床平均坡降6.08‰,總落差638米,集雨面積80.5平方公里,年徑流量0.624億立方米,上游建有楊梅水庫。二是洋西坑水,發源於洋西村旱田,集雨面積15.3平方公里,河長6.91公里,坡降25.7‰。

自然資源


鄧坊鎮林地面積3704.3公頃,松香基地1666.67公頃,木材蓄積量122368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8%。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8年末,鄧坊鎮戶籍人口16851人。
2021年5月25日,南雄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鄧坊鎮常住人口為8478人。

經濟


鄧坊鎮
鄧坊鎮
鄧坊鎮耕地面積1240.26公頃。2004年,水稻播種面積1263.33公頃,總產9797噸。種植黃煙480公頃,總產979噸,收購量460噸。種植花生266.67公頃,總產893噸。生豬飼養量46750頭,出欄量21563頭。耕牛存欄量3214頭,三鳥出欄量161178隻。漁業產量755噸。全鎮財政總收入56萬元,總支出54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109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526萬元。
1992年,鄧坊鎮工農業總產值3777萬元。其中工業產值742萬元,佔總產值的20%;農業產值3035萬元,佔總產值的80%。農村人均收入1096元。全鎮有工業企業283家,其中鎮辦企業32家、村辦企業57家、個體企業181家、聯辦企業12家工業企業有水電站、農機修配廠、紅磚廠、優質米加工廠、腌漬廠、辣椒醬廠、鐵木社、車縫廠、竹木製品工藝廠、建築隊。農業以糧、煙為主,已形成優質稻、花生,水果、蔬菜、“三鳥”、畜牧、水產、香菇、竹木等“三高”農業商品生產基地。1992年的農業總產值中,種植業佔40.62%,畜牧業佔18.05%,林業佔0.64%,副業佔38.86%,漁業佔1.83%。
2013年,鄧坊鎮國民生產總值2.73億元,同比增長13.1%;全鎮糧食種植面積2.88萬畝,預計全年糧食產量1.21萬噸;黃煙種植面積5267畝,收購14727擔,收購資金達到1801萬元;蔬菜、瓜類種植面積6250畝,產量10567噸。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總投資1716萬元。

交通


鄧坊鎮
鄧坊鎮
鄧坊鎮有梅(嶺)鄧(坊)公路貫境而過,東南端在許村與省道1950線雄(南雄)信(豐)公路相接,北端與國道323線相通。
鄧坊鎮至南雄市區26公里、韶關129公里,至江西信豐縣城59公里、贛州市148公里。鎮內公路有縣道3條,共長38公里;鎮道10條,共長46公里,已實現水泥硬底化;村道12條(段),共長30公里。

社會


基礎設施

2004年,鄧坊鎮固定電話裝機數量1486部,行動電話擁有量1025部。

教育事業

鄧坊鎮
鄧坊鎮
1992年,鄧坊鎮有成人中心學校1所、中學1所、完全小學6所、教學點4個、幼兒園1所,在校學生257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8%。
2004年,鄧坊鎮鄧坊鎮有中學1所、小學10所,教師16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8%。

文化事業

1992年,鄧坊鎮有文化娛樂場所39個。群眾文化生活有舞龍、舞獅、鑼鼓、琴棋書畫、文學創作、攝影等。

醫療衛生

2004年,鄧坊鎮醫療保健設施有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站8個。

社會保障

2004年,鄧坊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228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01人。

文化


地名由來

相傳因鄧公文在此開基經營磨坊而得名。
圩市文化
鄧坊鎮優質黃煙種植基地一角
鄧坊鎮政府駐鄧坊新墟。相傳明末清初,有苟石村鄧公文在鄧坊河邊開基經營磨坊業,以後漸成集市,故稱鄧坊墟。因該墟在河邊,規模小,交通不便。1980年前後,在距老圩約500米的山岡上建鄧坊新墟。

地方特產

鄧坊優質米
鄧坊優質米以本地生產的優質稻穀10多個品種加工配合而成。營養豐富、氣味清香、軟滑可口。
酸蕎頭
酸蕎頭採用本地生產的蕎頭加工製成。特點是爽、甜、酸適口,具有健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