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遷
五代十國時期的左右軍都軍使
李景遷(919年-937年),景遷,字子通,五代十國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誥)的第二子。生前隨義祖父徐溫姓,為徐景遷。
升元元年(937),徐知誥即位,追封高平郡王。保大初年(943),李璟(徐景通)即位,追封李景遷楚王。
935年,加封同平章事、知左右軍事。南唐重臣宋齊丘忌恨李璟(徐景通),欲與李景遷結黨,於是推薦陳覺為李景遷的教授。宋齊丘參決朝政,多為不法,嫁禍給李璟,而盛讚李景遷。於是李昪招李璟至金陵(今南京),授鎮海軍節度副使,任命李景遷為太保、平章事,代理國政,有奪嫡之嫌。
936年,因患病罷官,任諸道副都統,以其弟李景遂代理輔政。
937年六月,景遷去世,年十九歲,謚號“定”,葬於飲馬池之陽。早卒無後。起初,術士皆說李景遷貴不可言,且為諸子中最長壽,所以李昪在諸子中最愛李景遷,這時候才知道術士說的都是假話。
升元元年(937),李昪(徐知誥)即位,追封李景遷為高平郡王。保大初年(943),李璟(徐景通)即位,追封李景遷為楚王,命江文蔚做墓碑碑表。
李昪在繼承人的問題上舉棋不定,造成南唐王朝高層人心渙散、離心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