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脛骨
老虎的腿骨
為虎的髕骨。虎骨常見四腿骨,“鳳眼”、“邦骨”最顯著,爪鉤皮毛易辨認,祛風定痛健筋骨。
辛溫,肝、腎。
虎脛骨
身骨頸椎7節,形體粗壯。第1節呈蝶形,第3-7節呈馬鞍形。胸椎13節,第11節棘突極度縮短,第12-13節棘突向前傾斜。兩側聯結肋骨13對,肋骨兩頭圓中間扁,並與胸骨相銜接。腰椎7節,薦椎3節常癒合成1塊。尾堆22-28節,多為雙數。
又稱“四腿骨”。上節均為1根獨骨,明顯棱狀,下節均為2骨合成。前肢上節(肱骨)下端靠近環處側面有一扁長孔,習稱“鳳眼”,下節兩骨(尺骨、橈骨)相似並立,形略扁,主骨較長,呈卡尺形,邦骨(橈骨)略短。後肢上節(股骨)呈圓柱形,能四側放平而不晃動,上端內側有一圓軸稱“股骨頭”,下端有長圓形的凹槽,為膝蓋骨的所在處。下節主骨(脛骨)粗而呈稜柱狀,邦骨(腓骨)較細。前足5趾,後足4趾,均具黃褐色帶有黑色條紋的皮毛,趾端有粗短爪鉤,爪鉤黃白色或灰白色,光滑油潤,爪鉤呈棱形彎鉤狀,向內彎處略平無裂紋,爪鉤呈圓棱狀。
骨質重而堅實,腿骨斷面中空,空隙跟約佔骨的1/3,內見骨髓形似絲絡狀,棕黃色或灰黃色。氣腥濃。
以骨骼大、體重、質堅、淡棕黃色、骨髓見絲瓜絡狀、氣腥濃、無殘肉者為佳;以身小、體輕,灰白色,帶殘肉者質次。
取原藥材,用清水浸漂,冬、春季漂10-15天,夏、秋季漂3-5天,撈起入清水中漂凈,用刀颳去腐肉及筋膜,洗凈,陰乾,鋸成小段。或分開大小個,陰乾。
先將砂置鍋內,武火加熱,至砂滑利容易翻動時投入虎骨段,炒至質酥,表面呈黃色時取出,篩去砂,趁熱投入醋液(虎骨100公斤,用醋20-30公斤)中稍浸,撈起,曬或烘乾,碾碎即可。砂燙后,能使虎骨受熱均勻透徹,發生裂痕;醋淬后,使其鬆脆,易於打碎煎液。砂燙醋浸,可增強止痛效果並去除腥氣。
先取麻油(先取麻油(虎骨100公斤,用麻油20-30公斤)置鍋內,加熱至沸時投入虎骨段,炸酥取出,或塗抹麻油,置火上烤酥取出,碾碎.亦稱“制虎骨”。油炙后,使其質地酥脆,便於粉碎和煎煮,亦可減少腥臭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