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華嚴寺的結果 展開

大華嚴寺

位於福建泉州的晉代寺廟

“天下名山僧佔多”。浮山遠在晉梁時代(266—557)就建立了寺廟,時為“浮山寺”,后毀於兵燹。陳隋年間(557—618),浮山成為佛教天台宗智顗大師的道場。趙宋以後,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圓鑒大師禪揚佛法的聖地。

目錄

簡介


大華嚴寺
大華嚴寺
宋朝天禧年間(1017—1021),河南鄭州名僧遠祿來此住持,是為浮山第一代開山禪師,宋仁宗賜號園鑒大師,又賜寺名“大華嚴寺”。歐陽修慕名而來,請園鑒說法,園鑒以弈棋作比,說明佛教原理。遠祿坐化后,建塔會聖岩,塔銘為范仲淹所撰,現存塔系明朝重修。隨著浮山寺更名為“大華嚴寺”,浮山進入了佛教的鼎盛時期。到了明朝萬曆年間,明神宗下詔,頒賜“藏經、袈裟”,如今聖旨碑尚存。清康熙年間,無可大師(即明清之際的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主持華嚴寺。歷史上,這裡曾經寺廟、塔院林立,數度繁盛,高僧輩出,成為馳名中外的佛教叢林。同時,浮山又是我國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在此修法學道之人,漢有左慈,宋有張同之,明有雷鯉等。明清之際,農民起義軍陳友諒張獻忠等久踞浮山,佔山為寨,太平軍也以此山為根據地,與清軍在山下多次惡戰,華嚴寺幾乎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