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遠在晉梁時代(266—557)就建立了寺廟,時為“浮山寺”,后毀於兵燹。陳隋年間(557—618),浮山成為佛教天台宗智顗大師的道場。趙宋以後,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圓鑒大師禪揚佛法的聖地。宋朝天禧年間(1017—1021),河南鄭州名僧遠祿來此住持,是為浮山第一代開山禪師,宋仁宗賜號園鑒大師,又賜寺名“大華嚴寺”。
浮山寺
“天下名山僧佔多”。
歐陽修慕名而來,請園鑒說法,園鑒以
弈棋作比,說明佛教原理。遠祿坐化后,建塔會聖岩,塔銘為
范仲淹所撰,現存塔系
明朝重修。隨著浮山寺更名為“大華嚴寺”,浮山進入了佛教的鼎盛時期。到了明朝
萬曆年間,明神宗下詔,頒賜“藏經、
袈裟”,如今聖旨碑尚存。清康熙年間,無可大師(即明清之際的思想家、科學家
方以智)主持華嚴寺。歷史上,這裡曾經寺廟、塔院林立,數度繁盛,高僧輩出,成為馳名中外的佛教叢林。同時,浮山又是我國
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在此修法學道之人,漢有
左慈,宋有張同之,明有
雷鯉等。明清之際,農民起義軍
陳友諒、
張獻忠等久踞浮山,佔山為寨,
太平軍也以此山為根據地,與清軍在山下多次惡戰,華嚴寺幾乎蕩然無存。
浮山,坐落於
皖江北岸的
樅陽縣,南臨
白盪湖,西鄰
菜子湖,南望
九華,北靠
長江,山水渾然一體,猶如一葉輕舟漂於水面,有“海上蓬萊”之美譽。浮山火山噴發形成大小洞穴500個之多,奇峰、怪石、
巉岩、幽洞構成了浮山四大奇觀。山色蒼秀,岩嶂壁立,關口險隘,河湖環繞,景色絕佳。
浮山寺
浮山是一座沉睡億年之久的古火山,由富含鈉、鉀的
火山岩組成。雖經大自然改造,仍保留其完整性與典型性。該火山岩盆地位於地質上稱為
淮陽古陸、張八嶺古陸及
江南古陸之間的下揚子沿江火山岩帶內。在距今約1.4億年至1億年的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近4000萬年中,曾幾度噴發,中間還有一次
岩漿入侵活動,形成了如今奇特的火山地貌。據專家介紹,浮山火山爆發方式類似於義大利維蘇威火山公元79年8月24日的爆發情景,連續兩次噴發,形成兩個流動單元,整體冷卻。如此形成的岩石構成現在浮山主要景觀--
陡崖、疊嶂、岩洞、龜裂紋、柱狀節理、噴氣孔等。其
地質構造全國罕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是國內中生代粗面質火山岩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堪稱一座“天然火山地質公園”。浮山古火山是研究長江中下游郯廬斷裂地殼深化過程的天然記錄,是研究深部地殼、
地幔的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