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海雕

隼形目鷹科動物

白尾海雕(學名:Haliaeetus albicilla):是大型猛禽,體長84-91厘米。成鳥多為暗褐色;後頸和胸部羽毛為披針形,較長;頭、頸羽色較淡,沙褐色或淡黃褐色;嘴、腳黃色,尾羽呈楔形,為純白色。

活動的海拔高度為2500-5300米。多活動於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澤地帶。棲息於湖泊、河流、海岸、島嶼及河口地區,繁殖期間尤其喜歡在有高大樹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區的開闊湖泊與河流地帶。白天活動,雄鳥和雌鳥的叫聲明顯不同。常單獨或成對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飛翔,冬季有時也有3-5隻的小群在高空翱翔。主要以魚為食,常在水面低空飛行,發現魚後用爪伸入水中抓邊。此外也吃野鴨大雁、天鵝、雉雞、鼠類、野免、狍子等,有時還吃動物屍體。繁殖期為4-6月,每窩產卵通常為2枚。

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和格陵蘭島,越冬於朝鮮、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為波蘭的國鳥。

形態特徵


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的頭、頸淡黃褐色或沙褐色,具暗褐色羽軸紋,前額基部尤淺;肩部羽色亦稍淺淡,多為土褐色,並雜有暗色斑點;後頸羽毛較長,為披針形;背以下上體暗褐色,腰及尾上覆羽暗棕褐色,具暗褐色羽軸紋和斑紋,尾上覆羽雜有白斑,尾較短,呈楔狀,純白色,翅上覆羽褐色,呈淡黃褐色羽緣,飛羽黑褐色。下體頦、喉淡黃褐色,胸部羽毛呈披針形,淡褐色,具暗褐色羽軸紋和淡色羽緣;其餘下體褐色,尾下覆羽淡棕色,具褐色斑;翅下覆羽與腋羽暗褐色。
幼鳥嘴黑色,尾和體羽褐色。不同年齡的亞成體,羽色在深淺上和斑紋的多少上亦有所不同,特別在下體。第一年幼鳥羽基多為皮黃色,以後逐漸變淡,尾由略雜有白色到完全白色,嘴為黃色,體羽接近成鳥羽色需要在5齡以後,而頭要達到典型成鳥的淡黃褐色或沙褐色、蠟膜為黃色則需要8-10年。
虹膜黃色,幼鳥為褐色,嘴和蠟膜為黃色,幼鳥為黑褐色到褐色,腳和趾黃色,爪黑色。
上喙邊端具弧形垂突,適於撕裂獵物吞食;基部具蠟膜或須狀羽;翅強健,翅寬圓而鈍,扇翅及翱翔飛行,扇翅節奏較隼科慢;跗跖部相對較長,約等於脛部長度。雌鳥顯著大於雄鳥。具食肉性或食腐性。
大小量度:體重♂2800-3780克,♀3750-4600克;體長♂840-850毫米,♀860-910毫米;嘴峰♂45-55毫米,♀48-58毫米;翅♂580-589毫米,♀605-690毫米;尾♂320-338毫米,♀ 325-353毫米;跗蹠♂90-94毫米,♀99-106毫米。(註:♂雄性;♀雌性)
(註:♂雄性;♀雌性)
白尾海雕(頭部)
白尾海雕(頭部)
白尾海雕(尾部)
白尾海雕(尾部)
白尾海雕(腳爪)
白尾海雕(腳爪)
白尾海雕(捕魚)
白尾海雕(捕魚)

棲息環境


棲息於湖泊、河流、海岸、島嶼及河口地區,繁殖期間尤其喜歡在有高大樹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區的開闊湖泊與河流地帶。

生活習性


習性

白尾海雕白天活動,單獨或成對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飛翔,冬季有時亦見3-5隻在高空翱翔。飛翔時兩翅平直,常輕輕扇動飛行一陣後接著又是短暫的滑翔,有時亦能快速地扇動兩翅飛翔。休息時停棲在岩石和地面上,有時也長時間停立在喬木枝頭。

食性

主要以魚為食,常在水面低空飛行,發現魚后利用爪伸入水中抓捕。此外,也捕食鳥類和中小型哺乳動物,如各種野鴨、大雁、天鵝、雉雞、鼠類、野兔、狍子等,也吃腐肉和動物屍體。在冬季食物缺乏時,偶爾也攻擊家禽和家畜,如貓、狗、羊等。常通過在空中翱翔和滑翔搜尋獵物。

遷徙

中國黑龍江省和內蒙古大興安嶺地區為夏候鳥,其他地區為冬候鳥或旅鳥。越冬區域北至遼東半島,南至東南沿海、香港和台灣。冬季於10-11月遷來越冬地,春季最晚於3-4月離開越冬地。

叫聲

響亮的吠聲klee klee-klee-klee,似小狗或黑啄木鳥叫聲。

分佈範圍


世界

原產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埃西亞、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喬治亞、德國、希臘、格陵蘭、匈牙利、冰島、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日本、哈薩克、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馬其頓、摩爾多瓦、蒙古、黑山、尼泊爾、荷蘭、挪威、巴基斯坦、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土耳其、土庫曼、烏克蘭、烏茲別克。
旅鳥:孟加拉國、比利時、不丹、塞普勒斯、埃及、愛爾蘭、義大利、黎巴嫩、盧森堡、馬爾他、緬甸、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泰國、突尼西亞、美國。
種群不確定:法羅群島,塔吉克。
白尾海雕分布圖
白尾海雕分布圖

中國

中國僅有指名亞種,已知的分佈地點有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湖北、廣東、四川、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
白尾海雕在中國境內較為罕見, 其中新疆為1992年首次發現的新記錄, 在黑龍江、內蒙古為夏候鳥,甘肅為留鳥,遼寧、河北、北京、山西、寧夏為旅鳥,長江以南、上海、浙江、台灣為冬候鳥。冬季於10-11月遷到越冬地,春季最晚於3-4月離開越冬地。

亞種分化


白尾海雕(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白尾海雕指名亞種Haliaeetus albicilla albicillaLinnaeus, 1758
2.白尾海雕格陵蘭島亞種Haliaeetus albicilla groenlandicusC. L. Brehm, 1831

繁殖方式


白尾海雕的繁殖期為4-6月。通常營巢於湖邊、河岸或附近的高大樹上。巢位和巢都甚固定,在無干擾的情況下,一個巢可使用很多年,在歐洲甚至發現有使用長達26年和30年的,但每年都需要進行維修和增加新的巢材,因此雖然初建的巢直徑不過1m左右,但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巢的結構也越來越龐大,有的直徑達2米,高達1-1.5米。巢多置於樹木頂端枝權上或粗大的側枝上,距地高15-25米,偶爾也營巢於懸崖岩石上。巢呈盤狀,主要由樹枝構成,內放有細小的枝葉和羽毛。每窩產卵2枚,偶爾有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卵為白色、光滑無斑,偶爾帶有少許不清晰的赭土色斑。第一枚卵產出后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換進行,以雌鳥為主,孵化期35-45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後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經過約70天的巢期生活,雛鳥即具有飛翔能力和離巢。

種群現狀


由於環境污染、生境喪失和亂捕濫獵等人類壓力的增加,種群數量在它分佈的大多數地區均已明顯減少。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又進一步受到環境毒素滴滴涕的影響。在1972年禁止使用滴滴涕之前,農民們把這種劇毒的殺蟲劑,大量地噴灑到農田裡。青蛙和小鳥食用了中毒的昆蟲之後,自己又成為白尾海雕的獵物。因為白尾海雕是這一食物鏈的最後一環,所以,這種毒藥在它體內富集得尤其厲害。沉積在脂肪中的滴滴涕,會影響到鈣質的新陳代謝,使得鳥蛋的殼變得非常薄,孵蛋時在母鳥的重壓下,往往會破碎。
由於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分佈於中國境內的指名亞種被列入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21年1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新聞報導


新華社蘭州2018年12月6日電(記者張睿、王銘禹)近日,一位牧民在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皇城水庫內發現兩隻白尾海雕,並由當地攝影家留下攝影資料。這兩隻白尾海雕體形碩大,身體健康,狀態良好。據了解,這是肅南縣有記錄以來首次拍攝到白尾海雕的影像。
白尾海雕是大型猛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白尾海雕成鳥多為暗褐色,後頸和胸部羽毛為披針形,較長;頭、頸羽色較淡,沙褐色或淡黃褐色;尾羽呈楔形,為純白色。白尾海雕活動的海拔高度為2500-5300米,多活動於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澤地帶。在中國主要分佈於內蒙古、黑龍江、甘肅等地。
據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西營河自然保護站站長趙軍介紹,白尾海雕在20世紀80年代就曾在皇城水庫內出現過,且數量不少。但由於之後當地自然環境惡化、水域面積減少,白尾海雕在20世紀90年代一度消失。近幾年隨著祁連山保護區內礦山企業關停、水電站退出等一系列生態保護措施的實施,許多珍稀動物“失而復得”。
“白尾海雕主要以捕魚為食,近年來當地水域面積不斷擴大,魚群充足,所以白尾海雕才會再次回來。”趙軍說。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地處河西走廊中部,位於祁連山北麓,是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大的資源主體,也是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的主戰場。近年來,隨著祁連山生態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野生動物棲息地人為擾動減少,各類野生動物的種類與數量得到恢復性增長,因而吸引了白尾海雕、大白鷺等國家珍稀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