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水

長江流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西漢水,下游也稱犀牛江、濁水,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4°30′~106°04′,北緯33°16′~34°31′間,為長江支流嘉陵江一級支流,發源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南部西秦嶺齊壽山(古名嶓冢山)。流經天水市秦州區、禮縣、西和縣、康縣成縣,在陝西省略陽縣注入嘉陵江,全長212公里,流域面積10107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有漾水河、峁水河、永坪河、洮坪河、清水江、太石河、平洛河、窯坪河、石峽河、洛峪河等。

西漢水,在地質年代,曾經是漢江的源頭,原來由於四川盆地的水系溯源侵蝕,切開了西漢水與川水的分水嶺,將漢江上游的西漢水襲奪為嘉陵江的上游。

西漢水為嘉陵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也是嘉陵江乃至整個長江流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西漢水上游是秦人的發祥地。禮縣紅河、鹽官一帶的古西犬丘地區,曾是秦人早期的都邑所在。據考,西漢水也是古代天水名稱的來源。

河流形態


西漢水
西漢水
西漢水(又名犀牛江,得名於犀牛寺、犀牛潭的傳說):發源於甘肅省天水縣西南的齊壽山,流經甘肅省西和、禮縣、成縣,康縣,入略陽縣境,岸寬150餘米,經西淮壩、葯木院至徐家坪鄉兩河口匯入嘉陵江。境內流程47.5千米,縣境流域面積227.13平方千米,平均比降1.05‰。河溝密度每平方千米1.09千米。年平均流量56.38秒立米,年徑流量17.78億立米。水力蘊藏量3.48萬千瓦。據鐔壩水文站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5020秒立米(1984年8月)。多年平均侵蝕模數每平方千米2290噸,年輸沙量2191萬噸,是嘉陵江泥沙的主要來源。
嘉陵江西源右岸支流西漢水(古名犀牛江),流域面積約為10107平方公里,河長289公里,平均坡降4.0‰,水能理論蘊藏量27萬餘千瓦。屬高、中山地帶,西北面高於東南面。上游流域東側干支流發源地一帶,間有黃土丘陵,海拔約1750~2000米;北側與黃河渭河水系相鄰,分水嶺西高東低,西側支流清水江發源地山峰五個咀海拔3550米,在此與白龍江分界。中游流域內山峰海拔約2000~2500米,下游流域山勢逐漸降低,與支流窯坪河匯口間山峰海拔1414米。
西漢水有南北兩源,南源發源於甘肅天水縣大門鎮之寨子山海拔1920米,俗稱南河;北源為正源,發源於甘肅省天水市平南鄉萬壽山,於天水鎮前與南源南河匯合后始稱西漢水,在陝西省略陽縣匯入嘉陵江。西漢水右岸支流清水江,流域面積1638平方公里,由西向東,略成長條形,在禮縣匯入西漢水,幹流長83公里,平均坡降超過17‰。
西漢水水係為樹枝狀分佈,干支流分別向東、西伸展,主要支流向西,主幹向東彎曲。流域面積大於300平方公里的一級支流有9條,其中大於500平方公里的有6條。

保護利用規劃


西漢水發源於甘肅省天水市平南鎮,西漢水全長約289km,天然落差1165m,平均比降4.00‰,流域面積10107km,多年平均徑流量約17億m,多年平均含沙量15.8kg/m。
流域治理開發任務為水土保持、灌溉與供水、防洪、發電等。
冬、春季的西漢水
冬、春季的西漢水
流域地形以山地為主,僅西和縣 長道鎮至鹽官鎮一帶分佈有平坦川地,流域黃土分佈較廣,由於林木砍伐過快及盲目開荒,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是嘉陵江泥沙的主要來源。應加強水土保持生態與環境建設,在下遊興建控制性水源水庫並結合提水與引水工程建設發展農業灌溉、保障城鄉供水,並安排適當防洪庫容,結合堤防與護岸工程,形成堤庫與護岸相結合的防洪體系,因地制宜開發水能資源等。
西漢水河道順直,坡降較緩,引水式開發不利,考慮以壩式為主,個別採用混合式開發。順利峽以上,天然來水量小,缺乏良好壩址,且淹沒損失較大,故水能資源開發主要在順利峽以下河段。順利峽以下河段規劃裝機122.9MW,其中西淮壩、葫蘆頭電站已建,裝機容量9.91MW;規劃興建的雙廟崖樞紐,正常蓄水位780m,總庫容3.8億m,防洪庫容1.2億m,裝機容量74MW,可提高幹流防洪能力,緩解略陽縣城防洪壓力。

西漢水與天水


西漢水
西漢水
西漢水——“天水”的發源地
田佐“天水”一名,始於何時,所名何由,向為學者所關注。或“湖水”說,或“五行”說,或“河水”說,等等,紛紜莫辨,難衷一是,但大都欠較強說服力。翻閱有關資料,竟發現“天水”一名與西漢水有著難以割裂的關係,故不揣簡陋,亦以一管之見,就教於各位同仁。
漢水與“天水”的關係
山海經?西山經》:“嶓冢之山,漢水出焉”。
《水經》:“漾水出隴西氐道縣嶓冢山,東至武都沮縣為漢水”。
酈道元《水經注》云:“諸言漢者,多言西漢水”。又引闞云:“漢或為漾”。
上引諸說,可歸結為漾水即漢水,古稱“漢”,而《水經》的“漢水”或“漾水”,亦即今之西漢水。
何謂“漢”?《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漢”,指天河、銀河,所謂雲漢、天漢者也。在先秦,“漢”是天河、銀河的專稱名詞。
這裡便牽出一個問題:古人為什麼會把發源於冢山的水稱作“漢”呢?為說明此問題,我們不得不從遠處著筆。
在人類的初期,人們的方位觀念並不像現在一樣,有東、南、西、北、中、上、下、左、右等等,那時的人由於生產生活實踐的狹隘,形成了認識上的極大局限,他們以太陽為標準,只知日出日落,故在他們的方位觀念中,只有東、西兩個方向。太陽從東方地平線升起,到西邊的高山中落下,自然,西邊的高山就是太陽居住地“天”(天字甲骨文象正立的人頭上方有一塊方形天空。許慎以小篆已變形的字形解作“顛”,與初意不符),亦即至高無上的地方。古籍中多以“天門”在西北方,很能說明些問題。那時,華夏民族的初祖們活動區域的最西緣就是今天的西漢水流域上游地區(古稱西垂)。而雄偉高大的冢山雄居“西”地,那麼,其最高端是否就是當時人們觀念中的“天”呢?回答是肯定的,《山海經》、《淮南子》中有許多關於天帝的記述,均與嶓冢山有關,可為證。為此,則發源於“天”的水,自然可稱為“天上之水”,簡稱“天水”。
這個時期的“天水”,不是地名,而是專指漢水,亦即西漢水。至於“維天有漢,則可視為居住在關中平原地區(或西漢水流域以東地區)人們對西漢水發源的認識,當亦不假。
“天水”與“天水家馬”鼎的關係
一九七一年底,禮縣永興鄉蒙張村在搞農田基建時,掘得一秦墓葬群,所出器物被在場群眾哄搶一空。次年春,縣文化館幹部馬從善到蒙張村徵集到一批秦時期的貨幣、兵器、青銅器等文物,其中最具歷史價值的便是“天水家馬”鼎。該鼎青銅質地,高22.5厘米,口徑22厘米,重4.5公斤。蓋表、腹上部各陰刻篆隸書十三字:“天水家馬鼎容三升並重十九斤”,該器被專家學者考證為秦器,名為“天水家馬”鼎,現藏禮縣博物館。
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載:“太僕、秦官,掌輿馬,有兩丞,屬官有大廄、未央、家馬三令,各五丞一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家馬為馬”。“家馬令”是秦初設置的僅次於太僕的高級馬政官職,其級別與大廄、未央二令平,是朝廷委任的重官。對“家馬”解釋,顏師古云:“家馬者,主供天子私用,非大祀、戎事、軍國所需,故謂之家馬”。可知,“家馬”是天子私家之馬。
西漢水上游,為古西垂地,土地肥沃,水草豐茂,又有鹽井,是非常理想的繁畜之地。這裡出產的馬匹高大雄健,耐力持久,在上古時期,既可為優良的戰馬,又可為優良的運載工具。嬴人非子曾在此為周王室牧馬,“馬大蕃息”,被周孝王封為附庸,邑於“秦”,足見其地產馬條件的優越。直至如今,該地域的鹽官騾馬仍飲譽全國。秦人在這裡設品質要求極高的皇家家馬牧場,有其內在的必然性。
此時的“天水”,已成了地域(牧場)名,但不是行政區域。而且必須說明,“天水家馬”鼎的銘文是“天水”一詞的第一次出現,由此,“天水”一名的產生至晚可上推到秦代。
《南山妙勝廨院碑》與“天水”的關係
一九九0年,在禮縣紅河鄉草壩村出土了一通宋代《南山妙勝廨院碑》,碑高95厘米,厚12厘米,豎書小字共28行700餘字。碑文稱:“秦州南山妙勝院,敕額古迹,唐貞觀二十三年賜額昭玄院、天水湖”,宋太祖建隆元年賜敕改“妙勝院”,將“天水湖”改為“天水池”;元符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秦州經略安撫使周渤夜夢該院降龍尊者具天水池,特奏朝廷,“大觀元年八月十二日降御封香,令則近禱於天水池佛殿焚香”。九月六日聖旨降到,敕皇天水池佛殿賜“惠應殿”,宣和三年正月十九日奉旨將“惠應殿”改為“法祥殿”。據以上碑文,足見宋代從皇帝到地方各級官吏對妙勝廨院的重視,也可以看出當時妙勝院的規格、盛況及影響,說明“天水湖”所在之處應是一個宗教和文化活動的中心。
那麼,妙勝廨院在何處呢?當然,石碑出土之處最能說明問題,而碑文又有明確記載:“南山妙勝廨院,在天水縣茅城谷,有常住土田”。宋代天水縣治在今天水市秦州區天水鎮,轄境包括今禮縣東部地區。“茅城谷”即“峁城谷”,即今之流徑禮縣紅河鄉全境和鹽官鎮、馬河鄉部分村莊的峁水河谷地帶。峁水河發源於禮縣紅河鄉,南流注西漢水,全長約四十里。該河谷古遺址很多,有學者考證,西縣故址即在此河谷內的岳、費家莊一帶。筆者曾在該碑出土地草壩工作多年。當地群眾傳說:古時候,草壩地區有個很大的寺院,西起劉家溝(馬河鄉屬),東到草壩村(紅河鄉屬)山根,有五里長的長廊,有三百多和尚。而且還說,在草壩村有一塊石碑,“文革”前還在,“文革”中有人怕被毀,便砌在了一農家牆內。我當時想看這通碑,無緣見到。后該碑從牆內出土(此碑即《南山妙勝廨院碑》),可見傳說之不謬。傳說與碑文相證,可知妙勝廨院確在草壩村一帶。南山妙勝廨院在峁水河流域,那麼,“天水湖(池)”自然亦當在此地。趙文匯先生考證此湖在草壩村東南頭,可備一說。
此時的“天水”,成了湖泊(池)名,該湖所在地自晉至清隸秦州,其地望,當在禮縣紅河鄉草壩村附近。
“天水”一名起源於西漢水上游,其地望當在東北起自峁水河谷,西南至大堡子山,即今禮縣的紅河鄉、鹽官鎮、永興鄉祁山鄉一帶,其起始時期至晚當在秦末。只是到了漢武帝三年,從隴西郡分析出十六縣置郡時,便將“天水”用為郡名。從那時起,“天水”才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域名。直至東漢時期,仍在西漢水上游設有“天水關”(今秦州區天水鎮),為諸葛亮收服姜維之處。
史學界及地學界認為西漢水在過去為漢水上游。
在地名中也有一些線索可以印證該說法。例如在陝西和甘肅都有嶓冢山,有可能是西漢水改道后,後人依記載溯漢水新源而命名;漢中位於今漢水源頭位置,如果計入西漢水,則漢中才名副其實。
20世紀30年代初,趙亞曾黃汲清等認為漢水江源一帶與鄰近嘉陵江上游流域過去可能存在河流襲奪現象;后李承三、周廷儒等就襲奪問題提出進一步看法;50年代,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漢江工作隊在漢江流域進行野外地理調查的時候,工作隊的學者也基本上認同河流襲奪的觀點。自此,河流襲奪說成為嘉陵江上游變遷的基本解釋。
據周宏偉研究,在漢初以前,公元前186年武都道大地震,震中約在今陝西略陽、寧強一帶,造成陝西寧強漢王山一帶山體發生大滑坡,山體滑坡阻斷古漢水,並在古漢水上游形成規模巨大的堰塞湖,漢書有“天池大澤”之語(《漢書·地理志》)。至前161 年,堰塞湖水南向溢流而奪古潛水河道下泄,又在龍門山以北的陽平關谷地形成新的“大澤” 。隨著堰塞湖、“天池大澤”和龍門山以北“大澤”的相繼消失,到約8 世紀,嘉陵江“襲奪”古漢水上游的歷史過程完成。因此周宏偉認為,古漢水上游的水系變遷不是由於河流的溯源侵蝕造成的河流襲奪,而是大地震導致河道堵塞后堰塞湖水發生溢流侵蝕的結果。

水電項目


新華網甘肅頻道消息 西漢水流域河段水電項目開發規劃報告日前通過審查。專家認為該規劃報告及工程勘測設計成果符合國家及行業現行有關規程、規範要求,達到初設階段工程勘測設計深度要求。西漢水為長江支流,發源於天水市西秦嶺的仁壽山,流經天水、隴南等地。是嘉陵江的源頭之一。這項由甘肅電投大容電力公司投建的水電開發項目位於成縣境內。項目將對西漢水流域規劃河段分7個梯級開發,總利用落差308米、規劃總裝機容量10.13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41950萬千瓦時。

形成變遷


西漢水
西漢水
據考證,西漢水,在地質年代,曾經是漢江的源頭。《漢書》以西漢水某一支流為漾水。《水經》以西漢水上源為漾水《辭海》也說:“漾水,古水名。古人說,以西漢水為漢水之源。
早在20世紀50年代,地質專家在勘查寶成鐵路略陽和寧強段地形時,就注意到那裡的古河道遺跡是連接漢水和西漢水的故河床,漢水的發源地應該是西漢水的源頭甘肅省天水境內的嶓冢山。按照史學家和地質學家分析推測,漢水與古時的西漢水曾在陽平關相連。西漢水和漢水分流的年代大約在南北朝,分流的原因有三種可能性:第一個可能是戰爭割據中人為改道,使得西漢水流入嘉陵江;第二個可能更久遠,專家推測是地質結構中岩石浸溶凹陷導致發生河床改道(《甘肅省志·水利志》載:由於四川盆地的水系溯源侵蝕,切開了西漢水與川水的分水嶺,將漢江上游的西漢水襲奪為嘉陵江的上游。);最後的可能則是地震裂隙造成斷流改道。所以說,西漢水就是當年漢水的上游。因為河流改道,漢水的上游被截斷了,改流到嘉陵江。 “漢中”也從漢水偏中的位置,變成了位於漢水的源頭地區。
因為年代久遠,後人不知道發生的變故,牽強附會先秦文獻,把原來真正的漢水源頭的地名(嶓冢、漾水等)用在了後來漢水的源頭地區。於是出現了山、河、城鎮同時同名的現象。

名稱由來


西漢水,原來應當也現代的漢江統稱“漢水”,《山海經》:“嶓冢之山,漢水出焉”,指的應當也是天水的嶓冢山,即西漢水,也是漢水的源頭。西漢水名稱應當是改道后以方位改稱的。具體改名時間暫無考。
另外,西漢水在下游康縣、成縣、略陽境段稱“犀牛江"。與康縣周家壩鎮支流平洛河與西漢水匯合處的犀牛潭有關。相傳,這是古代犀牛出沒之處。當地有一個犀牛助少年成為將軍的傳說。為紀念這一神奇的犀牛,人們把這潭水匯入的大江稱為“犀牛江”。又修建了規模宏大的“犀牛寺”。甘肅省通志中還有一段記載,其意是:周世宗顯德三年(公元956年)天子令地方官修建犀牛寺,宋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再令修建犀牛寺廟,宋神宗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將其聖旨全文刻於寺內石碑。
另外,河口段略陽縣有“濁水”的稱謂,無考。在禮縣也有鹽官河之稱,蓋因流經鹽官鎮。

幹流概況


西漢水,發源於甘肅省天水縣西南部秦嶺山脈(西秦嶺)的齊壽山(《西和縣誌》:天水市秦城區齊壽鄉寨子山)。由東向西流經甘肅省天水、西和、禮縣、成縣、康縣及陝西略陽等縣,在略陽縣匯入嘉陵江。河流長度記載不一,差距較大,《甘肅省志·水利志》《康縣誌》記:全長212公里,流域面積為9659平方公里。(此為省級資料,為準)《禮縣誌》記:幹流總長為177.2公里,流域面積6874.3平方公里。天水市《秦城區志》記:全長212公里。《西和縣誌》記:西漢水總長260公里,流域面積5941.77平方公里。《成縣誌》記:甘肅省內之流程為212公里,流域面積9657平方公里。
其中:甘肅省內流程205.6公里,流域面積9569平方公里;陝西省境內(即略陽縣)流程47.5公里,流域面積227.13平方公里。

天水段

天水秦州區,是西漢水的發源地,發源於齊壽山(古名“嶓冢山”,據《甘肅新通志載》:“嶓冢山在州西南六十里,亦名雲台山,俗名齊壽山。為分水嶺,水西流為西漢水,北流為赤峪河。”)西麓,秦州區境內長26公里。由齊壽鄉向西經平南、天水鄉,於天水鄉咀頭村附近出境至禮縣,禮縣鹽官段稱鹽官河。

禮縣段

在禮縣,西漢水從鹽官鎮羅堡村進入縣境內,沿途經鹽官鎮、回族鄉、祁山鄉、永興鄉、燕河鄉、城關鎮、石橋鄉、江口鄉、龍林鄉、雷壩鄉、肖良鄉等11個鄉(鎮),在肖良鄉桃林寺村進入西和縣大橋鄉境內,禮縣境長104.1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0.9秒立方米。順利峽設有省級水文站。
西漢水從東北流入縣境,在5公里的鹽官鎮十字路村先會寬川河,又前流,在新中川(上磨村)會峁水河(又名紅河)。西漢水又東西流,沿途會諸毛支流,鹽官鎮右會燕麥溝水,在左家磨(新集村)會左來的黑鷹溝水,右來的周家河水,在祁山鄉何家台左會早陽溝水,祁山堡左會西和縣大柳鄉川口河水,諸水相會前流。西漢水又東西流,在永興鄉蒙張村會東北流來的西和縣漾水河。西漢水又東西流,過大堡子峽,在永坪鄉平泉村會東南流入的永坪河。西漢水又東西流,縣城燕河鄉水口村會東南流入的燕子河,在湫山河中游羅壩建有苗河水庫,有效庫容500萬立方米,既蓄水灌溉,又能發電。
西漢水在縣城轉向西南流,石橋鄉高寺村會谷峪河。西漢水西南流,進入鐵籠山峽,在江口鄉彭崖村會洮坪河。西漢水又西南流,在江口鄉王台村會碧玉河。西漢水又西南流,經龍林鄉潘坪村會韓家河(源於太塘喜家灣),沿途匯諸溪流水,在龍林鄉榆樹坪村會鄧家河(白關河)。西漢水又西南流,在雷壩鄉會清水江(河)。西漢水從雷壩轉向東南流,在肖良桃林寺村出縣境,流入西和縣大橋鄉;太石河,在西和縣大橋鄉河口注入西漢水。

西和縣段

在西和縣,西漢水向西南流,於蒿林鄉盧家莊入境。又東南流,至大橋鄉桑家河村流入成縣、康縣界。西和縣境內長36,8公里,流域面積194,91平方公里,比降3.5%。

康縣段

西漢水東南流,於康縣太石鄉王寺溝入境,經太石、豆坪、李山、寺台、雲台、迷壩6個鄉於迷壩李家河出境,至陝西省略陽縣。主幹流由西北逐漸折向東南,橫貫康縣北部,構成了康成兩縣的天然分界線。康縣境區段長76公里,佔總長度的36%。康縣境內集水面積1033.25平方公里,佔總流域面積的18.3%。縣境區段海拔730~974米,平均坡度0.00313。

成縣段

西漢水,於原蘇園鄉敞河壩進入成縣境,西南流至鐔壩、建村李家河出境,入陝西省略陽縣。西漢水在成縣境內之流程為84公里,佔總流程的40%,為成、康兩縣之天然界河。成縣境內西部和南部徑流俱匯入該河,年徑流百萬立方米以上的支流計17條,主要有:六巷河、紙坊河、黃陳河、兩河口溝及代溝等。流域面積469.2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27.8%,占省內西漢水流域面積的4.4%,自產水多年平均年徑流1.06億立方米。流域人口1980年58781人,佔全縣人口的29%,人口密度140人/平方公里。西漢水橫切西秦嶺,奔騰於黃土溝壑之間,流域覆蓋條件差,水土流失嚴重。年平均輸沙量41.8萬噸,年侵蝕模數1000噸/平方公里。

略陽縣段

西漢水,在略陽也稱濁水,流經甘肅省西和、禮縣、成縣,入略陽縣境,岸寬150餘米,經西淮壩、葯木院至徐家坪鄉兩河口(《甘肅水利志》稱焦家溝)匯入嘉陵江。略陽境內流程47.5公里,縣境流域面積227.1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05‰。河溝密度每平方公里1.09公里。年平均流量56.38秒立米,年徑流量17.78億立米。水力蘊藏量3.48萬千瓦。

水文特徵


徑流

據《甘肅省志 水利志》,西漢水年平均徑流量16.7億立方米。
據禮縣順利峽水文站資料記載:多年流量為10.9秒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是1963年6月5日,實測流量為1340秒立方米,最小流量是1972年12月15日,實測流量僅為0.23秒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4671.82萬立方米,縣境內多年平均流量為21.78秒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68777.07萬立方米。
據西和縣水文資料,西和縣段自產水平均流量為0.93立方米/秒,平均徑流量2946,72萬方米。年平均輸砂量35.444萬噸,平均侵蝕模數1818.46噸/平方公里。1976~1982年,大橋水文站實測平均流量24.2立方米/秒,1979年7月1日實測洪峰流量1290立方米/秒。
據成縣鐔壩水文站控制斷面資料系列21年實測,多年平均流量為4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徑流為15.14億立方米。豐水期7~10四個月徑流量占年徑流的57.1%,多年平均最小流量8.3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最大流量796.6立方米/秒,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1964年約1830立方米/秒,百年一遇洪峰流量4322.3立方米/秒,洪峰一般在降雨後的25小時左右形成。
康縣段資料,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5.14億立方米,每年平均流量47.9立方米/秒,豐水期7~10月,枯水流量(歷年12月至翌年2月)16.6立方米/秒。西漢水流域在成境內區段海拔724~970米,平均坡度0.003,在出境點處,多年平均流量52.80立方米/秒,年徑流15.58億立方米,水利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按成、康兩縣平均計算,本縣為6.4萬千瓦,可開發量2萬千瓦。

水質

據成縣誌資料,西漢水平均水溫12.4℃,水質良好,礦化度低。年平均離子總量32.5毫克/升,平均PH值8.3。屬微硬水,可作為生活灌溉用水。

泥沙

流域內西和、禮縣為黃土丘陵溝壑區,植被差,水土流失嚴重,河道兩岸是泥石流發育地帶。是長江流域唯一的一片黃土高原區。
據《甘肅省志 水利志》,西漢水年平均輸沙量2190萬噸,侵蝕模數2290噸/年·平方公里。
據鐔壩水文站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5020秒立米(1984年8月)。多年平均侵蝕模數每平方公里2290噸,年輸沙量2191萬噸,是嘉陵江泥沙的主要來源。
據禮縣順利峽水文站資料記載:河流泥沙嚴重,多年平均為307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模數為311.7噸砰方公里,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072萬噸/年。
康縣段資料,徑流多年平均含沙量為13.42公斤/立方米,最高達578公斤/立方米。年平均輸入。沙量2030萬噸,是康縣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主要支流


西漢水所容支流,總共71條,分為一、二、三、四級。一級支流有19條:峁水河、汪川河、黑鷹溝、早陽溝、燕麥溝、楚河子、漾水河、永坪河、庄韓河、燕子河、谷峪河、瑤峪河、洮坪河、張家石溝、碧玉河、韓家河、鄧家河、清水江、太石河。
二級支流有40條:郭家河、花石河、寬川河、石溝里、野人溝、直溝河、吊壩溝、姜坪河、王家河、崖城河、子岔河、劉家河、河壩河、康溝里、雪溝里、橡林溝、大北河、響河溝、崖坊溝、正溝里、老趙溝、野仙溝、蔡家溝、種子溝、小峪河、殺蟒河、大溝里、幸福溝、菜籽溝、榆樹溝、銓水河、何家磨河、竹蹭河、自家河(沙金河)、南峪河、菜子溝、王家河、焦家河、板溝下溝、高崖峪河。
三級支流有10條:付乎溝、潘家河、韓家河、楊家河、王家溝、麻林溝、路方溝、楊壩河、何家溝河、吳家河。四級支流有2條:三座山溝、洞溝里。
較大的支流有:
南河(古名蘭渠溪水),西漢水南支,又稱大門河,發源於大門鄉東部峰火山(海拔2017米),自東南流向西北,經大門、徐家峽,至天水村西匯入西漢水。
汪川河,發源於汪川鄉境內的大山樑,自東南流向西北,經柏母、劉駱、閻集、汪川,於萬家莊附近出境匯入西漢水。
雙閆河,發源於秦州區牡丹鄉咀頭,自北流向南,經華岐至天水鄉龍頭寺附近匯入西漢水。
稠泥河(古名資水),自篆咀分為東西兩支,東支發源於秦州區王家大山,自東北流向西南,經草川、牡丹,至篆咀與西支合。西支為主流,發源於楊家寺鄉北部簸箕灣梁南麓白家溝,由西北流向東南,至篆咀與東支合,經大柳樹村、白家村至天水鄉境內的劉家磨村匯入西漢水,主河長26公里,流域面積164.4平方公里。
峁水河,即《水經注》楊廉川水。源頭有二支:北支(北河)源於秦州區楊家寺鄉蘆子灘北蘆子溝,自北向南流經史家河、彭家莊、宋家莊,至楊家寺村與西支匯合。西支(西河,即《水經注》認定的楊廉川水源頭,一般行政地圖不載。)源於楊家寺鄉劉家大庄西部山溝,自西向東經土盆子、馬河灣、田家莊,至楊家寺村匯入峁水河,南流經中川,至士子村附近出境入禮縣紅河鄉,向東南流會花石河(源於該鄉霍家川),二水合流經小高家村峽谷。1958年在此建水庫一座,回水岳家村,形成一個庫容12512萬立方米的紅河水庫,節制流量,蓄水灌溉。又東南流經草壩鄉課寨村,又會馬河鄉劉家溝河(始該鄉八廟溝),再向前流5公里入西漢水,全長37.5公里,流域面積244.1平方公里。秦州區境內主流長15.5公里,流域面積92.75公里。
漾水河,《水經注》稱建安川水,發源於西和縣河口鄉鐵古坪。由南向北,流至何壩匯南峪水,至十里鋪新城,橫嶺水流入;至趙五鄉孟磨村,趙五河注入;至漢源鎮花園村,任河注入;至漢源鎮北關,白水河注入;至張磨村,盧家河注入;至麻池壩,玉泉河注入;至西峪坪,蘇家河注入;至杜河村,稍峪河注入;至張劉村,張劉河注入;至王崖村,水磨川河注入,呈羽狀水系,至禮縣永興鄉峽口村進入禮縣,在蒙張村注入西漢水。全長47,4公里(《禮縣誌》:50.8公里),流域面積617.97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0‰,多年平均流量2.0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6461,23萬立米。年平均輸砂量195.856萬噸,平均侵蝕模數3169.34噸/平方公里。
永坪河,發源於禮縣固城鄉川草梁,流經永坪街道村,右會八圖水。左會馬家溝水,兩水相會,前流該鄉平泉入西漢水,全河長42.8公里,年徑流量3586.5萬立方米。
燕子河,發源於岷縣閭井鄉雙燕山,全河有三個支流,一是湫山河,源於岷縣,自該鄉西北白崖村入禮縣境,在羅壩田河村會崖城河;二是崖城河,源於崖城鄉木樹關,在羅壩鄉田家河村會湫山河;三是張馬河,源於崖城鄉單家山,在燕河鄉高家莊會燕子河,全河長77.5公里,縣境內長為53.7公里,年縣境徑流量8230.8萬立方米。
谷峪河,發源於禮縣羅壩鄉郭家山,流經羅壩鄉長草、吊草、過樺皮山,進入石橋鄉魯班石村、張家水灘等地,從高寺頭入西漢水,全河長28.3公里,年徑流量1582.9萬立方米。
洮坪河,發源於禮縣上坪鄉分水嶺,沿途會上坪、洮坪二鄉諸支流為一水,流至江口鄉彭崖村注入匹漢水。河全長65公里,年徑流量為11479.9萬立方米。河水兩岸均為森林區,植被好,水土流失少,河水常年清澈見底。又在該河徑流的洮坪康河村建有發電站一座,供當地和縣城用電。
碧玉河,發源於禮縣中壩鄉白松壩,流經中壩鄉全境,匯諸溪流為一水,經黃河、瓦房、梁坪、集場壩、崖后、中壩、黑池廟、玉家峽等村,出水口為江口鄉王台村注入西漢水,河全長26.0公里,年徑流量3238.3萬立方米。
鄧家河(白關河),發源於禮縣白關鄉陽坡里,匯諸溪流水,流經白關、龍林兩鄉,在龍林鄉榆樹坪注入西漢水,河全長27.8公里,年徑流量為1939.9萬立方米。
清水江(河),發源於宕昌縣興化鄉月亮崖,自銓水鄉九林子入禮縣縣境,沿途匯銓水河、何家磨河、竹蹈河、自家河(沙金河)、南峪河、菜子溝河王家河諸支流,流經銓水、灘坪、雷壩三個鄉,在雷壩關上村注入西漢水,雷壩2里處建有大潭電站一座,電供當地居民使用,河全長89.1公里,縣境長38.7公里,年縣境徑流量20160.0萬立方米。
太石河,《水經注》稱倉溪水。發源於武都縣金昌鄉馬上溝,由西向東流經禮縣山峪鄉,沿途匯焦家溝、板溝下溝、高崖峪河等河水,經西和縣太石河鄉、大橋鄉,匯銀杏鄉諸水,在蔚家河口匯入西漢水。太石河全長55,9公里,流域面積411.7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5‰。多年平均流量2.6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繭8319.02萬立米。縣境長為13.2公里,西縣境內流程27.7公里,流域面積147.8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0‰。自產水多年平均流量0.8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762.72萬立方米。年平均輸砂量18.102萬噸。平均侵蝕模數1224,77噸/平方公里。
石峽河,《水經注》稱橫水。發源於西和縣橫嶺山,向南流至頁水河村與頁水河交匯。“頁水河”,《水經注》稱“龍門水”,“水出西北龍門谷(淵潭村北)、東流與橫水匯,東北窮溪即水源也。又南運龍門戍(坦途關)東,又東南入洛漢水(六巷河)”。至敞河壩東南注入西漢水,即《水經注》“匯總兩川,單流納漢”之謂。水系呈樹枝狀。全長38.9公里,流域面積398,32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0%。,多年平均流量1.74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5523.42萬立方米。枯水期流量。.1立方米/秒,年平均輸砂量76.509萬噸,平均侵蝕模數1921.23噸/平方公里。1984年8月3日,洪水流量達100立方米/秒。
洛峪河,發源於西和縣河口鄉李坪村,向東南流至洛峪街口,花園河注入;至喜集村,銅廠河注入;至仇池山北麓注入西漢水。呈樹枝狀水系,全長34.4公里,流域面積212.9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3%。,多年平均流量0.91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869.6萬立米。枯水期流量只有。.1立方米/秒。1984年8月3日,洪峰流量達50多立方米/秒,出現了歷史上罕見水害.年平均輸砂量51,065萬噸,平均侵蝕模數2398.14噸/平方公里。
大柳河,《水經注》稱雞水,發源於西和縣大柳鄉傅家山莊,由南向北於長道鄉寧家村注入西漢水。全長17.17公里,流域面積64.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0%。,多年平均流量。.1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607.66萬方米。年平均輸砂量23,294萬噸,平均侵蝕模數3639.64噸/平方公里。
平洛河,為嘉陵江二級支流。發源於武都縣米倉山體,於康縣望關鄉葉灣入康縣境。流經望關、平洛、豆坪3個鄉,於豆坪鄉周家壩以下1.3公里處匯入西漢水。金長68.2公里,本縣區段長36公里,佔全長的53.3%。集水面積898平方公里。主幹流海拔894N2339米。
長壩河,系平洛河主要支流之一。發源於康縣長壩南部萬家大梁山系石家溝,幹流走向自南北折向東西。流經長壩、望關兩鄉鎮的8個行政村,於望關匯入平洛河。全長25公里,海拔1115~1850米。主幹流平均坡度0.0245。集水面積111平方公里。流域中上游植被良好,平均自然覆蓋率25.15%。除汛期短時水流渾濁外,年內絕大多數時期水流清澈。水質礦化度低(小於0.5克/升)。長壩鎮花橋至段庄區段沖積粗礫石河漫灘發育,河谷開闊,有大面積壩地分佈。幹流中下游右岸區段,汛期常有泥石流下泄,造成沖積堆,危機河道泄洪安全,並對河谷中農田、道路的正常耕作使用造成一定影響。
大堡河,大堡河位於康縣北部,發源於康縣萬家大梁北麓石灰岩山體。流經長壩、鞏集、大堡、寺台4個鄉鎮的15個行政村,於寺台鄉吳家河口匯入西漢水。金長28公里,海拔861~1560米。主幹流平均坡度0.0223。兩岸群山環抱,集水面積167平方公里。主河道北東走向,呈“一"字型分佈。
窯坪河,發源於康縣萬家大梁中段北麓,流經雲台、大南峪2鄉的13個行政村,於大南峪鄉窯坪出境入陝西省略陽縣木瓜園、葯木院鄉匯入西漢水,是西漢水下游的重要補給支流。金長52.5公里,本縣區段長281.5公里,佔總長度的54.6%。海拔879~1400米。平均坡度0.0132。南部萬家大梁、陳家大梁、大山樑,北部雞冠山樑陳列兩岸,鑄成南北分水嶺。幹流兩岸支流眾多,橫切山體,長度均在5公里以上。

治理開發


灌溉

1950年代前,西漢水傍河近水居住的農民,為避洪水災害,各自為政,對山溝、河流的險要處築堤防洪,沿西漢水干、支流的永坪、城關、龍林、大灘等地的部分農戶利用水磨渠道,浸園灌田,種植水稻、棉花、蔬菜。
1950年代,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群情奮發,期待著興修水利,發展農業。1953年,鹽官鎮組織農民開挖水渠,引峁水河澆灌中川村農田200餘畝,當年高產,定名為“豐產渠”。1954年由縣人民政府建設科主持,修建城關至石橋渠道,引燕子河水澆灌農田5000餘畝,按開建年限命名為“五四渠”。1956年開石嶺至聖泉渠道,因該年為農業合作化的關鍵年,故名為“關鍵渠”。1957年用土法上馬修建紅河水庫,次年底大壩合攏,至此打下了禮縣水利建設的基礎。但在1956年盲目興建“百眼井、塘、壩、窖”,1958年大搞水利工具改革,因當時財力、物力困難,憑熱情幹勁辦事,脫離現實條件,其結果形成了枯井於塘,徒勞無益。
1960年代初期,人民生活困難,中期受“文革”干擾,水利工程建設卻穩步發展,1962年至1965年,在鹽官繼續開引紅渠,並採用柴油機組,搞機、電排灌;在永興、城關、江口等地利用河道落差修建水輪泵站,這些工程和措施的成功抗禦了1966年的春旱和1969年的全年大旱,對當時的農業生產起到了應有的作用。1976年建成,同期還在舊城建成了西漢水渡槽,使燕子河水南調,解決了“六六”渠水源,使橋、水兩通,方便了行人。
主要灌溉工程有:
天北渠,位於西漢水流域天水鄉境內,1958年始建,設計進水0.2立方米/秒,灌面1500畝,灌溉廟坪等六村川地。該渠因倉促上馬,土建輪廓基本形成后河床變遷,無法引水,形成廢渠。1988年重新設計,列入復修,1989—1990年兩次投資1.5萬元,已完成漿砌石渠50米,維修塌方5處,清淤2處,修泄水閘2處,可灌農田1000多畝。
紅河灌區,從1962年開始至1988年底建成東、西、南,總4條幹渠、長38公里,其中高標準襯砌25公里,設計引水流量3秒立方米,實際過水15秒立方米,斗渠92條,長38.9公里,建築物464座,灌溉範圍包括:鹽官、草壩、祁山、民族4個鄉(鎮)的18個村的川地。設計有效灌面2萬畝,實際1.8萬畝,保灌1.5萬畝,實灌最多1.8萬畝(1975年),最低0.21萬畝(1985年),從1982年開始徵收水費,最多年收0.8萬元,最少0.2萬元,灌區糧食畝產比旱區高50至100公斤。
苗河水庫灌區,灌溉區域,包括羅壩、燕河、城關、石橋4個鄉(鎮),從1950年代開始,陸續建成,累計國家投資210萬元,設計有效灌面2萬畝,實際1.4萬畝,保灌1.2萬畝。配套乾渠2條總長20多公里,一是“五四”渠,從楊磨村進水繞過縣城到石橋鄉田河村為止;二是“六六”渠,從水口村引水,通越赤土th渡槽,使北水南調,澆灌漢水以南的東台、乾溝、聖泉等村農田。這兩條渠道終年通水,四季可灌,由於灌區農民不斷進行耕作改制,提高灌溉效益,糧食畝產達千斤以上,經濟作物收入近千元左右。
晚家峽水庫灌區,配套乾渠3條,全長21公里;支渠17條,全長7.9公里。干支渠全部襯砌,有效灌溉面積。
黃江水庫灌區,配套乾渠2條,全長11公里。有效灌溉面積2800畝,保灌面積2200畝,養魚水面600畝。
賈壩水庫灌區,設計灌溉面積0.15萬畝,設計保證灌溉面積0.1萬畝。

蓄水

紅河水庫,是灌溉、防洪、養魚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位於禮縣城東北方向40公里處的紅河鄉石溝村。攔蓄紅(橫)河水,上游水系發源於蘆子溝、土棚子、尖山子等三個地方,屬西漢水一級支流:控制流域面積167平方公226禮縣誌里。1957年,12月22日開工興建,次年9月大壩合攏,1959年1月5日竣工。因庫址選在石溝與石嘴兩村之間,原定名為雙石水庫。1958年改名為紅河水庫"。時壩高26米,庫容1252萬立方米,防洪標準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年一遇校核。
1975年批准擴建。1976年3月13日動工,1979年12月底全面竣工。擴建後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設計,500年一遇校核。大壩增高到30米,長361.4米,頂寬6米,高程為230米,並設1.2米高的防浪牆;壩底寬186.5米,長180米,引壩長102.59米,背水面草皮護坡,迎水坡為砌石襯護,總庫容1475萬立方米,死庫容610萬立方米,興庫容865萬立方米。
苗河水庫,是一座防洪、灌溉、養魚、發電綜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庫,位於縣城北面30公里處的羅壩鄉苗河村。其地兩山對峙,中有峽谷,地質結構完整,是一處得天獨厚的庫址。1973年由天水地區水電處勘測設計,1974年4月動工興建,1976年9月竣工,攔蓄燕子河水,控制流域面積為421平方公里,總庫容800萬立方米,有效500萬立方米。按5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500年一遇校核。建庫時國家投資280.75萬元。在大壩左側的山體岩石上,開穿鑿輸水隧洞一道,長190米,出水口設放水豎井,內安人工、電動兩用閘門,操作靈活方便,最大輸水量30立方米緲,溢洪道建在大壩右側,為開敞式結構,最大泄洪量836立方米緲。1983年國家又投資38萬元,對大壩進行了加固工程,提高了抗震能力。
晚家峽水庫,位於西和縣城以西5公里的晚家峽,屬嘉陵江水系,西漢水流域,漾水河支流,姜席河下游。1959年4月設計,1960年1月施工,1965年竣工,1979年進行樞紐工程防震加固。水庫上游控制流域面積62平方公里。主體工程由大壩、溢洪壩、輸水涵洞三部分組成。大壩為粉質粘土均質壩,壩高32.6米,溢洪道為開敝式明槽,輸水涵洞為無壓半圓拱式。原設計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為500年一遇。大壩防震加固后,把校核標準提高到千年一遇。總庫容1034.74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98.32萬立方米。晚家峽水庫系調洪蓄水、灌溉、養魚、發電的綜合性水庫,0.6萬畝,養魚水面900畝。
黃江水庫,位於西和縣境以南15公里處的何壩鄉黃江峽口,屬嘉陵江水系,西漢水支流,漾水河上游。1959年3月施工,1960年3月建成。1980年又進行大壩防震加固,水庫上游控制流域面積24.4萬平方公里。主體工程由大壩、溢洪道、涵洞三部分組成。大壩為土石混合壩,壩高32.76米。溢洪道為開放敝式明槽,涵洞為無壓半圓拱式。該庫按5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總庫容436.27萬立方米,興利庫容92.13萬立方米,死庫容194.13萬立方米,防洪庫容150萬立方米。黃江水庫系調洪蓄水、灌溉、養魚的綜合性水庫。
賈壩水庫,位於成縣索池,犀牛江支流上,控制流域面積 4.9平方公里,總庫容122萬立方米,興利庫容68d萬立方米,實際蓄水能力68萬立方米。

水電

1985年至1987兩年,禮縣利用國家投資和貸款90餘萬元,苗河水庫建成壩后電站1座,裝機500千瓦,年發電達250萬度,產值達8萬元左右。
成縣境內西漢水流域,小水電工程很多。計有:張坪塘、山後塘、花崖塘、孔窯塘、陽灣塘、竹溝塘、曹庄塘、嚴坪塘、大坪塘、西坪塘、土蒿塘、徐山塘等10餘座,大都建於1970年代,由於各種原因,保留下來的不多。
葫蘆頭水電站,位於陝西省略陽縣境內的嘉陵江支流西漢水幹流上,壩址位於西淮壩鄉下游11公里處,距下游略陽縣城42公里。廠房建於壩址下遊河彎山後2.5公里處,大壩為重力式溢流閘壩,壩頂長197.6米,最大壩高43米,壩頂高程703.0米,水庫蓄水量達1000萬立方米。
晚家峽水庫引水式電站,裝機容量75千瓦,年發電量為4萬度。

礦產資源


西漢水
西漢水
西漢水成縣段河床儲有金礦,西漢水金礦,全長12770米,礦砂量為806萬立方米,砂金平均品位為0.3663克/立方米,砂金D級估算儲量為2.27噸。

歷史文化


考古發現證實,距今約6000多年前,中國的先民們就已在西漢水流域繁衍生息,並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2004年,北京大學、國家博物館、西北大學、甘肅考古所、陝西考古所5家聯合考古隊又對西漢水上游地段進行了考古調查。發現西漢水上游的98處遺址包含了各個時代的文化。其中,仰韶時代文化遺址61處,龍山時代文化遺址51處,周秦時代文化遺址37處,寺窪時代文化遺址25處,常山時代文化遺址18處等。
史料記載可追溯到夏代。大禹“冢導漾”,疏導的就是流經禮縣的西漢水。先秦從戍邊、養馬、授封,到壯大、富強、發達,再到遷都、東進、稱雄,最後由秦始皇統一全國,建立了第一封建大帝國,西漢水功不可沒。因此,西漢水上游流域被稱為“秦人的發祥地,秦文化的淵源,秦人最後統一全國的搖籃”;三國時,諸葛亮“六齣祁山”等傳說都發生在西漢水流域。
西漢水源頭齊壽山,古名崦嵫山,也稱壽丘,史載是軒轅黃帝的誕生地,因為這兒也是唐高祖李淵的祖塋地,所以李氏皇帝取“與天齊壽之意”把崦嵫山的名字改稱為齊壽山。
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漢將樊噲在北水(今西漢水)之北擊敗西縣縣丞。二年,漢騎都尉靳歙周勃等率軍攻上邦,西擊章平軍,平定隴西六縣,取得了東向關中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