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北京油雞的結果 展開

北京油雞

雉科動物

北京油雞,北京市房山區、懷柔區等9個區的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北京市地面相對平坦,山前氣候溫和,地表水源充足,土質肥沃,為北京油雞提供了飼養環境。北京油雞是肉蛋兼用型雞種,體軀中等,具備羽黃、喙黃、脛黃的“三黃”特徵,其肉質優良,含胸肌肌內脂肪,雞蛋含脂肪酸等營養物質。

2020年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北京油雞”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地分佈


北京油雞,原產地為北京郊區海淀、定安門、德勝門一帶,地勢平坦,水源充足,土質肥沃,農業生產以糧菜
北京油雞
北京油雞
間作為主,是北京油雞最佳的生長環境。據文獻記載,清朝時期,李鴻章曾將此雞貢奉給慈禧太后,從此,慈禧太后非油雞不吃。1988年愛新覺羅·溥傑為北京油雞題寫新名“中華宮廷黃雞”。
北京油雞以肉味鮮美、蛋質佳良著稱,其鄰近地區,如海淀、清河等也有一定數量的分佈。據1980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調查統計,產區約有3萬餘只。50年代期間,北京油雞也曾輸出到東歐國家。

體型外貌


北京油雞體軀中等,羽色美觀,主要為赤褐色和黃色羽色。赤褐色者體型較小,黃色者體型大。雛雞絨毛
北京油雞
北京油雞
呈淡黃或土黃色。冠羽、脛羽、髯羽也很明顯。成年雞羽毛厚而蓬鬆。公雞羽毛色澤鮮艷光亮,頭部高昂,尾羽多為黑色。母雞頭、尾微翹,脛略短,體態墩實。北京油雞羽毛較其他雞種特殊,具有冠羽和脛羽,有的個體還有趾羽。不少個體下頜或頰部有髯須,故稱為“三羽”(鳳頭、毛腿和鬍子嘴)。通常將這“三羽”作為北京油雞的主要特徵。大多數北京油雞比一般雞多出一個趾,也就是五趾。
京油雞的體軀中等,其中羽毛呈赤褐色(俗稱紫紅毛)的雞,體型較小;羽毛呈黃色(俗稱素黃毛)的雞,體型略大。初生雛全身披著淡黃或土黃色絨羽,冠羽、脛羽、髯羽也很明顯,體渾圓,十分惹人喜愛。成年雞的羽毛厚密而蓬鬆。公雞的羽毛色澤鮮艷光亮,頭部高昂,尾羽多呈黑色。母雞的頭、尾微翹,脛部略短,體態墩實。其尾羽與主、副冀羽中常夾有黑色或以羽軸為中界的半黑半黃的羽片。
北京油雞具有冠羽和脛羽,有些個體兼有趾羽。不少個體的頜下或頰部生有髯須,因此,人們常將這"三羽"(鳳頭、毛腿和鬍子嘴)性狀看作是北京油雞的主要外貌特徵。冠型為單冠,冠葉小而薄,在冠葉的前段常形成一個小的"S"狀褶曲,冠齒不甚整齊。具有髯羽的個體,其肉垂很少或全無。頭較小。冠、肉垂、臉、耳葉均呈紅色。眼較大,虹多呈棕褐色。喙和脛呈黃色,喙的尖部微顯褐痕。少數個體分生五趾。赤褐羽油雞,羽色深褐,冠羽大而蓬鬆,常將眼的視線遮住。這種雞主要分佈在安定外的北頂、小關、大屯等地區。黃羽油雞的羽色呈淡黃或土黃色,主要分佈在海淀區大鐘寺一帶。相傳北京油雞尚有豇豆白色、黑、白和灰色羽毛的類型,但目前已很難見到。
成年雞的體重和體尺
性別體重(g)體斜長(cm)胸深(cm)龍骨長(cm)骨盆寬(cm)脛長(cm)
2049±35.7020.2±1.6512.5±0.1012.8±0.119.19±0.119.13±0.08
1730±17.6016.34±0.1310.7±0.089.6±0.107.86±0.088.39±0.07

品種形成


北京油雞這一品種距今已有250餘年的歷史。北京是元、明、清等王朝的都城,特別是明、清兩代的王公貴族,對於品質特優的禽產品的需求,是促使北京家禽良種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產區位於京都的近郊,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和水稻等.這就使油雞的形成具備了良好的物質條件。當地農民長期參與城鄉間的集市貿易,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雞肉、蛋品和觀賞愛好等方面的特殊需要,逐漸積累了雞的繁殖、選種和飼養管理等經驗,經過長期選擇和培育,從而形成了這一外貌獨特、肉蛋品質兼優的地方優良雞種。
建國前,北京油雞剩餘不多,瀕於絕種。50年代初期,北京農業大學曾以油雞為母本,開展了雜交育種的研究工作。

生產性能


北京油雞的生長速度緩慢。屠體皮膚微黃,緊湊豐滿,肌間脂肪分佈良好、肉質細膩,肉味鮮美。母雞7月齡左右開產。公母配比1:8~10,受精率80%以上。有明顯的就巢性。雛雞成活率97%,雛雞死亡率2%,年產蛋量120枚,蛋重54g,蛋殼顏色為淡褐色。
北京油雞外形獨特,生活力強,遺傳性能穩定,雞肉品質和蛋質優良,是我國一個非常珍貴的地方雞種。
成年雞屠宰測定,公雞半凈膛率83%左右,全凈膛率76%左右;母雞半凈膛率70%左右,全凈膛率64%左右。年產蛋總重約7千克。少數個體的蛋殼淡紫色。

產肉性能

其初生重為38.4g,4周齡重為220g,8周齡重為549.1g,12周齡重為959.7g,16周齡重為1228.7g,20周齡的公雞為1500g、母雞為1200g。該雞採食量也較少,從初生到8周齡,平均每隻日採食量尚不足30g。
雛雞的長羽速度較慢。8周齡時,羽毛尚未長齊。但該雞的第二性徵表現較早,在4齡時即可較明顯地區分公母。選用原產地農村條件飼養的成年雞進行屠宰測定,其結果表2。
成年雞的屠宰測定:
性別體重(g)半凈膛屠宰率(%)全凈膛屠宰率(%)
176083.576.6
164070.764.6

產蛋性能

性成熟期較晚,在自然光照條件下,公雞2-3月齡開啼,6月齡后,精液品質漸趨正常。母雞7月齡開產,開產體重為1600g。在農村放養條件下,每隻母雞年產蛋量約為110個,當飼養條件較好時,可達125個。平均蛋重為56g。每隻母雞的年產蛋總重量約為7kg。蛋殼褐色,有些個體的蛋殼呈淡紫色,素有"紫皮蛋"之稱,蛋殼的表面覆布一層淡的白色膠護膜(俗稱"白霜"),色澤格外新鮮。蛋殼強度為3.13kg/cm。蛋殼厚度為0.325mm.蛋形指數為1.32。鮮蛋的哈氏單位為85.4。蛋的品質的各項指標均達到較高的水平,深受群眾喜愛。

繁殖性能

一般在每年的3-7月份進行繁殖,由孵化場從農戶中收購種蛋,採用電氣孵化,推廣種雛。也有少數農戶經營季節性的炕孵。在采留種蛋期間,雞群的公母比例一般為1:8-10隻。農村的種蛋,受精率均在80%以上。專業場的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可超過90%。
北京油雞有明顯的就巢性,一般出現在5--月份,而以7月份為最多。就巢的持續期,短者為20d左右,長者可達2個多月。雛雞的生活力較強,在正常的飼養管理條件下,2月齡的成活率均可達到95%左右。

飼養管理


北京油雞素以肉味鮮美、蛋質佳良著稱,其鄰近地區也有一定數量的分佈。據傳說,北京油雞、在清朝中期即已出現,距今至少有250餘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前,北京油雞剩餘不多,瀕於絕種。50年代初期,中國農業大學曾以油雞為母本,開展了雜交育種的研究工作。自7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相繼從民間搜集油雞的種雞,進行了繁殖、提純、生產性能測定和推廣等工作,從而使這一品種得以保存。

養殖基礎

北京油雞可以採取散養的方式餵養,但以選地勢高,朝南向陽,通風換氣條件好的林果地為好。林果地內搭建簡易育成雞舍,選背風乾燥處用毛竹、木頭等紮成雙坡或單坡頂棚架,高2米左右,用石棉瓦蓋頂和彩條編織塑料布圍牆。舍內地面平整,條件好的用水泥鋪面。北京油雞的日常管理,要有充足的清潔飲水和優質的飼料,以及良好的通風、體重和墊料管理顯然是獲得優質種蛋的重要因素。根據走訪多家養殖戶的經驗,在雞群生產性能不理想的雞場,種雞的一些基本需求通常被忽視。雛雞可喂些整粒的小米,適當摻些粉料。肉用仔雞除了飼餵全價的混合粉料外,要盡量多喂些種植的牧草餵養,小規模養雞,可在夏秋季節,適量選用一些莖葉類牧草葉片,如hn-mc菊苣、hn-mc墨西哥玉米草,hn-mc苦蕒菜、hn-mc俄菜乃至小白菜、甘薯葉等,鍘碎哺雞,促使營養均衡吸收。促其多吃快長。青年母雞喂顆粒飼料和草料均可,但在產蛋前要限制顆粒料的用量,一般以顆粒飼料和草料各占 1/2 為宜。成年母雞最好全用混合粉料,不用顆粒料,以免採食太多,使之過肥,影響產蛋。

技術優勢

北京油雞是華北平原唯一列入中國家禽品種志中的地方雞種,而且也是我國原產於大城市郊區的優良地方雞種。與柴雞相比,北京油雞具有毛色一致、標識明確、遺傳穩定、生產性能高、肉蛋品質優良等優點。通常,油雞的生產性能要比柴雞提高30%-40%,是柴雞養殖更新換代的優良品種。

成活率高

雛雞的抗病力較強,在正常的飼養管理條件下,2月齡的成活率均可達到95%左右。

採食量少

油雞早期生長雖然較慢,但是此期採食量也較少,因此飼料報酬較高。8周齡育雛期間,平均採食量不到30克,平均每隻雛雞共消耗飼料1.6公斤,飼料報酬為1:2.98。

易於飼養

北京油雞對各種養殖方式都能很好地適應,既可以規模化飼養,也可以小規模庭院養殖;既可以籠養,也可以在果園、林地、山坡散養。北京油雞理想的養殖方式為散養,在散養過程中,商品雞可以採食野草、昆蟲、草籽等作為食物補充。

獲得榮譽


2005年,北京油雞被北京市政府認定為首批9個“北京市優質特色農產品”之一。
2013年,北京市畜牧總站建立畜禽遺傳資源種質庫。
2017年,北京油雞被北京市農業局列為50項農業文化遺產之一,且位列榜首。
2020年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農業部批准對“北京油雞”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20年5月29日,北京油雞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
2020年7月底,“北京油雞”正式成為了繼“北京鴨”之後,第二個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的畜禽產品,並在8月初對外公布。
2020年8月,北京油雞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隸屬燕山山脈余脈,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平原海拔在20~60米。該市山區面積約佔62%,平原區面積約佔38%。其山地環繞的地形,為純種北京油雞的閉群自然選育和性狀特徵的保留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封閉環境。北京油雞較早分佈飼養於朝陽區的大屯、窪里兩鄉,該區域地勢較為低洼,地面相對平坦,有利於養殖北京油雞。

氣候情況

北京油雞產區北京市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嚴寒和酷熱時節適中。平原地區年平均溫度為11~13℃,冬季平均溫度為﹣4~﹣5℃,最冷時﹣7~﹣13℃。年平均降雨量500~600毫米(平原地區),為華北地區降雨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夏季降水量約佔年降水量的3/4。全市年日照時數2000~2800小時,太陽輻射量為全年112~136千卡/平方厘米。山前平原溫暖適中的氣候特點,進化出了北京油雞“三毛”(鳳頭、鬍鬚和毛腿)和肌間多油的品質特徵,能夠適應北京地區冬季較為寒冷的氣候。

水文情況

北京市屬海河流域,是300萬年前由永定河潮白河沖積形成的傾斜平原;從東到西分佈有薊運河、潮白河、北運河、永定河和大清河5大水系,官廳水庫和密雲水庫是市區地表水的兩大水源。水質清潔,山前淺層的地表水滋養北京油雞的生長。

歷史淵源


北京油雞又被稱為中華宮廷黃雞,原產地北京地區,有史料記載的養殖史已有300多年。
北京油雞原產於北京市近郊的安定門和德勝門外一帶,以朝陽區所屬的大屯鄉和窪里鄉最集中,鄰近的海淀、清河等地也有分佈。北京是元、明、清等王朝的都城,對禽產品有特殊的需求,經長期的選擇和培育,形成了這一外貌獨特的地方品種。
20世紀50年代初期,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曾以北京油雞為母本,開展了雜交育種的研究工作。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相繼從民間搜集北京油雞的種雞,從而使這一品種得以保存。
1995年,北京市畜牧研究單位在北京油雞品種內建立了快羽和慢羽品系。

生產情況


2019年,北京市存欄北京油雞53.6萬隻,其中種雞存欄27.3萬隻,北京地域範圍內商品代北京油雞存欄26.3萬隻,年出欄商品代油雞131萬隻,年產蛋量4070噸。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北京油雞地域保護範圍為:北京市所轄昌平區的馬池口鎮大興區的榆垡鎮;房山區的燕山街道、琉璃河鎮青龍湖鎮、城關鎮、石樓鎮、竇店鎮、周口店鎮、長溝鎮、大石窩鎮;懷柔區的渤海鎮、九渡河鎮、懷北鎮、橋梓鎮、廟城鎮、琉璃廟鎮、湯河口鎮;門頭溝區的清水鎮;密雲區的穆家峪鎮、河南寨鎮、高嶺鎮、西田各庄鎮、北庄鎮;通州區的馬駒橋鎮;順義區的張鎮;延慶區的劉斌堡鎮,共計9個區27個鎮(街道)。地理坐標範圍為東經115°42′~117°24′,北緯39°24′~41°36′ 。

質量技術要求

北京油雞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20-01-2781 。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與要求
產地選址應參照國家相關規定,避開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人口密集區等環境敏感地區。產地環境應符合以下要求:國家標準GB 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15618《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和農業部標準NY/T 388《畜禽場環境質量標準》。
2、品種
飼養的北京油雞應從具備“種畜禽經營許可證”和“動物防疫合格證”的種雞場引進,符合北京油雞品種特徵、品質良好的健康雞群,標準參照北京市標準DB11/T404《北京油雞》執行。
3、生產控制
3.1、投入品
飼料應符合國家標準GB 13078《飼料衛生標準》,添加劑、獸葯等其他投入品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要求。
3.2、飼養管理
按用途區分肉用北京油雞和蛋用北京油雞。飼養過程中要做好各項生產記錄:存欄、死淘、耗料、飲水、產蛋率、破蛋率、舍溫等情況。因北京油雞羽毛厚、體型肥,夏季應加強防暑降溫工作。
3.2.1、肉用雞飼養
肉用北京油雞劃分為三個飼養階段:育雛期(0~6周)、生長前期(7~11周)、生長後期(12周~出欄上市)。公雞出欄日齡在100天以上,體重大於1.6千克,母雞飼養120天以上,體重大於1.4千克。飼餵、光照、飼養密度及管理參照《北京油雞飼養管理技術規程》(DB11/T 1378)執行。
3.2.2、蛋用雞飼養
蛋用北京油雞劃分為三個飼養階段:育雛期(0~6周)、育成期(7~18周)、產蛋期(19周~淘汰)。飼餵、光照、飼養密度及管理參照北京市標準DB11/T 1378《北京油雞飼養管理技術規程》執行。
3.3、冠羽修剪
北京油雞的冠羽較長,因此當生長過程中冠羽過長影響到採食或飲水時,應對冠羽進行修剪。
4、產後處理
肉用北京油雞出欄日齡在100~120天,公雞體重達到1.6千克以上,母雞體重達到1.4千克以上。產後處理參照國家標準GB 16869《鮮、凍禽產品》執行。蛋用北京油雞所產雞蛋應及時收集,存放在0~25℃的專用儲藏室。
● 質量安全規定
北京油雞的養殖,要求生產、銷售嚴格執行北京市標準DB11/T 404《北京油雞》、DB11/T 1378《北京油雞飼養管理技術規程》、國家標準GB 16869《鮮、凍禽產品》、GB 16548《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生物安全處理規程》、GB 18596《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國家、地方標準。

專用標誌使用

● 包裝標誌使用
北京油雞生產地域範圍內的北京油雞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者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北京市畜牧總站”提出申請,經產品檢測和現場認定后,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議,按照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即北京油雞字樣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標識印刷須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設計使用規範手冊》要求,任何人不得冒用。
● 標誌使用規定
專用標誌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實行公共標識與地域產品名稱相結合的標註制度。專用標誌的使用具體依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規範》執行: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持有人“北京市畜牧總站”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①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②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④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議,在協議中明確使用的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①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②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③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地理標誌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6、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