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健康

情緒健康

情緒健康有許多不同的定義,但通常是指一個人能夠保持的幸福心理和情緒水平。它與心理健康是同義詞,意味著一個人通常都很快樂,並且沒有精神或情緒障礙。另一方面,這個詞也特別用於描述一個人通過情緒正確表達自己的能力。

概述


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指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病和不虛弱,而且是身體、心理、社會三方面的完滿狀態。”為此每個人要想身體健康,必須要具有健康的情緒。良好的健康情緒體現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之中,如“人逢喜事精神爽”、“笑一笑,十年少”等這都是對良好情緒功能的肯定,若遇事過於產生悲傷,甚至產生“敷衍”的活下去的情緒,這種活法情緒是有害的,所以說人應學肝“自作多情”,這同人體健康密切相關。因此有人提出貴在七樂,即:寬以為樂、動中取樂、靜中得樂、愛好多樂、知足常樂、天倫之樂、健康是樂。這七做到了就有利於健康。
而不良的喜、怒、憂、思、悲、驚、恐情緒就有損健康。如過喜情緒會傷心,這是因為過喜突然大笑則使心臟病患者引起心臟停止而死亡;久思情緒會傷脾,是因為久思使人氣血阻滯,飲食難消、胸悶、用費滿;暴怒情緒會傷肝,是因為發怒時交感神經興奮,使血壓升高,而副交感神經受到抑制,影響消化功能,則會出現頭暈頭痛或胸悶、肋痛等;悲、憂情緒會傷肺,因為悲憂使人氣魄不足,情緒低落、胸悶、氣短乏力;驚、恐情緒會傷腎,因驚恐使人腎氣不固
心腎不交,以致大小便失禁或是心空虛、神無所附而慌亂失措。所以說健康身體與健康情緒有密切關係。

負面影響


缺乏情緒健康會導致一系列問題,如抑鬱,焦慮和憤怒等。抑鬱的人總是遭受負面情緒折磨,並且感覺愉快情緒總是很短暫,或完全達不到。不能表達情緒的人往往容易通過憤怒表現出來,他或她會感覺與世界幾乎隔絕,好像沒有人理解或關心一樣。此外,這樣的人往往更容易曲解其他人的情緒,並進一步導致問題。
一些心理學家把不好的情緒健康視為社會標準的結果,因為它要求人們必須盡量讓情緒保持私有。確實,大多數人在把任何深層次情緒與家人和親密朋友以外的人分享時都會感覺不舒服。也正因為此,很多人壓抑並忽視自己的情緒,從來不承認或處理這些帶來麻煩的事情。此外,由於很少談論情緒,大多數人只有很少的辭彙用於向其他人表達這種感覺。
很多心理學家認為,情緒健康不良是由忽視情緒狀態導致的結果,並且這樣做還會使健康或相關問題更加惡化。例如,不承認人際關係的小擔憂或消極感覺,會最終發展成嚴重焦慮或對其他人的深度憤恨等。有這種感覺的人往往很難找出確切原因,因為這些負面情緒的來源在開始就被徹底壓抑住了。

影響情緒的因素


健康和諧的氛圍能促進中學生良好情緒情感的發展,家庭和睦,老師和藹,同學合作,社會和諧,使中學生有適當的機會表達愉快的情緒,宣洩不良情緒,培養抵抗挫折的能力。
外界環境也會引起情緒的變化。素雅整潔的房間,光線明亮、色彩柔和的環境,使人產生恬靜、舒暢的心情。相反,陰暗、狹窄、骯髒的環境,給人帶來憋氣和不快的情緒。擁擠、繁亂、嘈雜的環境會使人緊張心煩,陰森、陌生、孤寂的環境會使人驚恐不安,而優美的田園風光、湖光山色則令人神采飛揚。
例如,英國,過去常常有人在倫敦一條黑色的伯列費爾橋跳河自殺。當用藍色刷過橋之後,跳河自殺的人減少了一半。
美國加州,一座監獄的看守長為犯人尋釁鬧事而苦惱。有一次,他偶然把一夥狂暴的犯人換到一問淺綠色的牢房裡,奇迹就發生了:那些原來暴跳加雷的犯人,就好像服用了鎮靜劑一樣,漸漸平靜下來,看守長由此受到啟發,便把囚室漆成綠色,於是犯人鬧事事件隨之減少。

健康的情緒標誌


情出有因

任何情緒,情感的產生與發展必須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例如,可喜的現象引起歡樂的情緒;不幸的事件引起悲哀的情緒;挫折引起沮喪的情緒等等。無緣無故的喜、怒、哀、樂,莫名其妙的悲傷、恐懼,就不是情緒健康的表現。

表現恰當

一定的刺激會引起一定的情緒反應,反應和刺激應該相互吻合,例如因成功而喜悅,因失敗而痛苦,該高興就高興,該悲哀就悲哀。假如失去親人還哈哈大笑,或者受到挫折反而高興,受到尊敬反而憤怒,則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

反應適度

情緒表現的持續時間和強烈程度都應適當,不能無休無止地沒完沒了,也不能過分強烈或過於冷漠。刺激強度越大,情緒反應就越強烈;反之,情緒反應也就越弱。如果微弱的刺激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則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

情緒穩定

情緒穩定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活動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也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的協調。一般來說,情緒反應開始時比較強烈,隨著時間的推移,反應逐漸減弱。如果反應時強時弱,變化莫測,經常處於不穩定狀態,則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

心情愉快

以愉快的心境為主,積極情緒多於消極情緒。如果一個人經常情緒低落,愁眉苦臉,心情鬱悶,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能自我控制

健康的情緒是受自我調節和控制的。情緒健康的人,應是情緒的主人,可把消極的情緒轉化為積極的情緒,也可把激情轉化為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