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陽縣鄭場鎮

綏陽縣鄭場鎮

鄭場鎮位於貴州省北部、大婁山脈中段,位於遵義市腹心地帶,地理位置為縣境南部,東北面與小關鄉、大路槽鄉接壤,西南與洋川鎮風華鎮相鄰、南接遵義縣永樂鎮、新舟鎮,西南與匯川區毗鄰。

基本情況


鎮人民政府駐鄭場下街,距綏陽縣城17公里,距遵義市人民政府55公里。全鎮99.8%為漢族,0.2%的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穿青族、土家族等民族。人口分住在379個村寨。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287人。
鄭場鎮總面積152平方公里,2006年年末全鎮總人口4.440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2326萬人,非農業人口2074人。總耕地面積3.0019萬畝,其中1.8779萬畝,土1.1007萬畝。
鄭場鎮在綏陽的15個鄉鎮中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該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尤其畜牧業在全市都享有盛名。近幾年,鄭場鎮以畜牧養殖營銷協會為載體,迅速發展了瘦肉型優質外三元豬。使鄭場鎮一躍成為綏陽縣的畜牧強鎮。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已達2135元。為對接綏陽縣“旅遊興縣、畜牧強縣”的戰略目標和搶抓新舟機場起用的歷史機遇。鄭場鎮正準備引進外資,著力打造以卧龍寺和萬里水庫景區為重點,與沙灘文化形成連線的品牌旅遊景點建設。將鄭場鎮集鎮建設的功能定位為“市場服務和接待服務”,使鄭場鎮成為綏陽縣的“特色門戶鎮”和空中來客進入綏陽的第一接待站。並將其溶入“洞林山水、詩歌綏陽”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地形地貌


鄭場鎮地形複雜,地貌多樣。為中低山丘陵地帶。東北部稍高,地貌逐步向中南、西部傾斜。最高處為沙坡境內的老鷹岩山,海拔1400米,最低處為清源大土河邊,海拔800米。境內有萬畝大壩1個,即鄭場大壩。3000畝至5000畝大壩有3個,即清源壩、雙虹壩、麻家壩。其餘壩子有上坪壩、趙村壩、底壩、十甲壩等。這些壩子或呈圓型或顯長帶狀。境內主要河流萬里河、發源於底壩村關木石盆河,流經鄭場大壩、在獅山村石塘出縣境入遵義縣新舟鎮綠塘河與洛安江匯合。境內流程14.5公里。

氣候特徵


鄭場鎮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東無嚴寒,夏無酷暑。最高氣溫36℃,最低氣溫-3℃,年平均氣溫15.1℃,年平均降雨量1156毫米。無霜期287天。歷年平均日照數為1113.6小時,全鎮糧食作物主產水稻、玉米、紅苕、洋芋、小麥等。經濟作物主要產油菜、辣椒、茶葉、除蟲菊、金銀花等。全鎮煤礦儲量豐富,僅清源礦區儲量就達877.9萬噸。境內永山砍電石原材料石灰石貯量就達3.075億噸。清源、上坪兩處貯藏有重要的陶瓷原料高嶺土

文化特色


鄭場鎮曾經有過“一打鼓、二永興、三鄭場”黔北三大名鎮之稱。是全市較大的商貿集鎮。鄭場大壩三面環山,西面平坦延伸,視野遼闊。兩條老街建於壩子中間,其中有風格獨特,歷史悠久的四合院,有鄭商貿鼎盛時期留下的商行。近幾年,在鄭場鎮兩屆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修通了北環路,修建了步行街,建成了停車場、農貿市場等。硬化了鄭場集鎮5公里以內的所有通村公路。鄭場街道集鎮總人口已達81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