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灌頂的結果 展開
- 漢語詞語
- 灌頂法
灌頂
漢語詞語
佛教的一種儀式,凡繼承闍梨位或弟子入門的,須先經師父用水或醍醐灌灑頭頂。
在本尊壇城中,依次透過用寶瓶的甘露水、咒幔、本尊法相、鈴杵及水晶等具有不同意義的法器,配合修持儀軌,用以驅散行者的所知障及煩惱障,或清凈身口意之罪業,並注入智能之力,讓受灌者透過不同的觀想,及咒力的加持,覺悟自己心性本質的訣竅,達到內在身口意、氣脈明點當下凈化,成為佛的身語意三門金剛。灌頂使受灌者成熟為修密之容器,猶如世間之授權,從此可聽聞修習殊勝之金剛乘。
灌頂
我們先說說灌頂的含義。在《佛說灌頂王喻經》中講了這麼一個例子:有三剎帝利王。於三時中。在於某方。受王灌頂。也就是王權更替的時候,行灌頂禮,進行權力的傳遞。從這裡我們知道灌頂,通俗的講就是一種儀式,一種權力,職位交接的儀式。《華嚴經》中也說過:得法王位。無量自在。譬如世間。灌頂受職。這說明灌頂並不是佛教,或者宗教特有的東西。這是個禮節性的儀式,是權力地位交接的一種儀式。
佛法的灌頂和世間的灌頂有不同的含義,因為其所傳遞的完全不同,但是其作為傳遞、傳授的含義不變。《楞伽經》講:諸最勝子眷屬圍繞。從一切佛剎來佛手灌頂。這裡講的是十地菩薩受佛灌頂,就如同轉輪王太子接受王權灌頂一樣。由此我們大致明白灌頂是什麼意思。
佛法灌頂和世俗灌頂的區別體現 在傳遞的是佛法智慧。《華嚴經》講:佛子。菩薩摩訶薩。得如來灌頂。無礙辯才。到於一切文字言音。開示秘密究竟彼岸。菩薩得到諸佛灌頂,可以得到無量辯才。獲得究竟秘密佛法的鑰匙。這個灌頂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灌頂是藏傳佛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宗教儀式,也是每個相當層次的僧人所必須履行的過程,它帶有強烈的密宗色彩。
藏傳佛教認為,佛教僧人的修行,是一個不間斷的傳承,而這個傳承必須來自一位德高望重上師,才能夠信任;而且,這份體驗必須由沒有間斷的修證者傳達給下一代,從而得到證悟。因此每個佛教徒都必須與這個重要的傳承接觸,這項接觸就是透過灌頂來實現的。
藏傳佛教還認為,接受灌頂能夠喚醒修行者心中的特別能量,讓弟子與上師之間建立起一種溝通,啟發弟子內在的潛能,走上良好的修行道路,直到圓滿成就。接受灌頂需要上師和門徒親自參加,一般在寺院里指定的地點,在特定的時間舉行。在舉行儀式時,還要有專門的僧人誦經奏樂,宗教氣氛十分濃厚而神秘。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取得灌頂呢?是不是非要某位‘上師’灌頂呢?不是的。首先,要達到相應的成就才可以。《楞伽經》講:最勝無邊善根成熟。離自心現妄想虛偽。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無量剎土諸佛灌頂。得自在力神通三昧。如果我們能夠見到自心妄想流住,了知自心的虛妄境界,那麼無量佛土的諸佛都會為您灌頂。這樣的灌頂是比任何人灌頂都殊勝的。事實上這個要求,正是《占察善惡業報經》中所傳授的唯心識觀的專長。如果我們認真修習此法,一定可以得到諸佛灌頂。《華嚴經》同樣說到:善根具足。諸行究竟。一切如來。所共灌頂。如果我們的善根圓滿,菩薩行究竟,那麼一切如來都會為我們灌頂。
不過這些條件都很高啊。我們有這樣的功德善業不容易。佛法也有方便。而且不是一種。比如《楞嚴經》中為我們開示的灌頂法:戒成已后,著新凈衣,然香閑居,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遍,然後結界,建立道場。求於十方現住國土無上如來,放大悲光來灌其頂。
首先要以戒律為基礎,必須清靜,然後於清潔安靜之道場。念誦楞嚴神咒,祈求十方如來大悲灌頂。當然後面的儀軌有比較詳細的解說,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灌頂是我們修行成就的一種標誌,也是諸佛加持的方式,是智慧的傳遞。其實獲得灌頂的方法還有不少。除了上面說的楞嚴咒(其實此咒本就稱為灌頂咒),還有很多方法散在於大藏經中,大家可以參考學習。但是無論如何灌頂並不是想有就有的,而是我們如法修行后自然的結果。
灌頂
這個方法有興趣的同修可以試試,我建議大家最好能夠在修幾天八關齋戒的基礎上修這個方法,比較好。佛菩薩的慈悲無量,願以一切方便引大家入門,絕無私有私藏之法。唯在我們是否能如法修行,是否能承擔如來家業。
補充(2005-8-2):很多同修說不知道灌頂到底是什麼儀式,那麼在柬埔寨西哈努克傳位給他的兒子時,大家還可看到灌頂的遺風。
唐法崇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疏》:“所謂灌頂者,若初修道者,入真言門先訪師主大阿闍梨,建立道塲,求灌頂法,入修三密,願證瑜伽,猶如世間輪王太子,欲紹王位,以承國祚,用七寶瓶,盛四大海水,灌頂方承王位,故號佛子。”唐顧況 《行路難》詩之三:“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蒙古源流》卷八:“至 蒙古國,與汗灌頂,病立愈,遂興禪教。”
天台宗灌頂法師
灌頂承繼天台宗法系,接掌國清、玉泉兩大叢林。隋大業十年(西元六一四年),著《涅盤玄義》、《涅盤經疏》,歷經五年才告完成。時值隋末兵亂,群盜競起,灌頂形容當時為“何年不見兵火,何月不見干戈”、“菜食水齋,冰床雪被”。章安大師晚年駐錫會稽稱心精舍,宣講《法華經》。當時知名高僧嘉祥寺吉藏法師,先前曾疏解《法華》,后聞章安之道,乃廢講散眾,投足請業,法席集一時之盛。除了上述著作外,灌頂編輯有天台宗的宗史《國清百錄》及《智者大師別傳》,並鞏固了天台教團的組織。
灌頂(561-632)為智者大師的大弟子之一,后被尊為天台宗四祖。有關他的身世史事,一般多依道宣《續高僧傳》,然僧傳紀事多據傳聞,未必完全可靠。今據灌頂《大般涅盤經玄義》卷下之自述經歷,輔之以《國清百錄》等史料,與僧傳對照,以期對其後期的經歷有一個近乎史實的鉤划。
灌頂在智者生前的史事是比較清楚的,僧傳記載雖有顛倒錯亂之處,但總的來說還是明白的,但對於其在智者身後即其後期的經歷則錯誤較多,以致傳訛後世。
據《玄義》,灌頂於智者卒后本欲隱身潛修,"更伏灰場,口誦石偈,思愆畢世",然而由於繼智者綱維天台僧眾的大師兄智越的派遣,也為了天台一派的利益,他不得不多次充任僧使,擔負起溝通天台一眾與隋王朝特別是楊廣之間的聯繫的重任。
從開皇十七年(597)至仁壽四年(604)七月楊廣繼位八年期間,灌頂前後數次充任僧使,皆不辱使命,既加強了天台宗與隋王朝之間的聯繫,又擴大了天台宗的影響。
智者於開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入滅,其前三日即二十一日特作遺書於晉王楊廣,智者卒后,智越派灌頂、普明二人持遺書及《觀心論》、凈名疏三十一卷送於晉王,這是灌頂首次出使。楊廣大概於威脅強求智者出山、以致智者入滅一事心懷慚德,對於先師遺命一一遵從,對長期充當智者侍者的灌頂、普明也親禮有加,令揚州總管府司馬王弘送二人還山,為智者設千僧齋,並開始營建國清寺。
仁壽元年(601)楊廣入嗣東宮,位居儲副,成為夢寐以求的隋朝皇太子,智顗又派灌頂、智越奉啟入賀,以示天台一眾與楊廣的特殊關係。
同年十月,天台新寺落成,智越再派灌頂、智顗入京謝聞,十一月初三,楊廣特請灌頂、智顗入內齋,詢問智者卒后的種種神異,灌頂應對如意,楊廣遣員外散騎侍郎張乾威送其還山,且多有賞賜。
仁壽二年(602),灌頂又應命入東宮。據僧傳,楊廣致書云:夏序炎赫,道體休宜,禪悅資神,故多佳致。近令慧日道場庄論二師講凈名經,全用智者義疏判釋經文。禪師既是大師高足,法門委寄,令(一作今)遣延屈,必希霈然。並法華經疏,隨使入京也。遲來儀,書不盡意。僧傳以此為楊廣宣召灌頂的令旨,但據《國清百錄》皇太子弘凈名疏第八十一,此說亦有問題。
據《百錄》,仁壽二年,右庶子張衡宣令,慧日道場僧慧庄、法論二師,於東宮講凈名經,全用智者義疏,判釋經文,一日二時躬親臨聽,令揚州府總管遣參軍張諧到天台,有諳委智者法華義者一人,仍齋疏入京。使到寺,寺差灌頂隨使應令。
這表明,楊廣只是派人到天台,命遣"諳委智者法華義者一人"及法華經疏入京,並未點名要灌頂,灌頂應召是智越的派遣,並非楊廣的宣令。因此為《百錄》所不載的前述令旨若非誤傳,便不當為楊廣給灌頂的書信,而更象是寫給智越的。因為灌頂雖然在後世地位很高,當時卻只是天台一宗的第二或第三號人物,與智顗、普明、智顗等名位相亞,"大師高足"尚不為過,"法門委寄"卻難承當,因為繼智者綱維僧眾、傳持教法的是智越,從《百錄》可以明確得知,天台宗與楊廣往來書信皆以智越領銜,楊廣當然不好越過智越直接邀請灌頂,且灌頂向以精通教法著稱,並不習諳禪修,稱其為禪師不妥。
或許楊廣本欲邀請智越,智越有綱維一眾的職責,不便遠行,又自謙於法華義疏不及灌頂精擅,便差遣灌頂代行。從楊廣書中可以看出,邀請一事出於其年夏天。書中慧日道場建於楊廣開府揚州之時,《百錄》王重遣匡山參書第四十雲"始於所居外援,建立慧日道場,安置照禪師以下,江陵論法師亦已遠至。於內援建立法雲道場,安置潭州覺禪師以下"。照禪師即是智者同學,於南嶽門下禪法第一,江陵論法師即是渚宮法論,曾為智者作傳記,慧庄不知何人,想來亦是曾居慧日道場的智者弟子。
據《百錄》,灌頂齋智者法華義疏到京后,先付有司繕寫,后經灌頂校勘,勘后入宮受持供養。其後右庶子張衡宣令灌頂入辭,面奉仁壽二年八月十八日令旨,道是"弟子重先師法門,故相勞苦,師亦須為法,勿以為辭,今遣大都督段智興送師還寺,為和南大眾,好依先師法用行道,勿損風望也"云云,這次入京傳法頗受楊廣嘉賞,除天台山寺得到大量賞賜外,灌頂本人也受到金縷成彌勒像等重賞。
據灌頂自記,此次夏日入京,八月辭還,時間並不太久,其主要任務也是送疏並校勘,講解不多,或許灌頂自重,不欲渲染其為太子講經一事,唯言"勘訖入宮受持"。此與僧傳所載有較大的差距,其雲"頂持衣負錫,高步入宮,三夏闡弘,副君欣戴,每至深契,無不伸請,並隨問接對,周統玄籍"。
僧傳所記楊廣請教灌頂的具體情況大概屬實,雖為灌頂所未道,推之情理,亦非過言。問題的關鍵是此次灌頂在京城究竟呆了多長時間,到底是三年還是數月。灌頂明言仁壽二年八月十八日楊廣令旨有"今遣大都督段智興送師還寺"之語,故不應有再留二年之事。然僧傳此說亦非無據,灌頂於《玄義》自道"迫不得止,戴函負封,西考闕庭。私去公還,經途八載",從開皇十七年(597)送遺書於晉王始,至仁壽四年(604)晉王登基,正好八年,而據《百錄》,自仁壽二年送疏入京至仁壽四年之間,灌頂未再出任僧使,太子登極,代表天台出使奉賀的是智顗,若灌頂仁壽二年九十月間便回天台,便不應有"私去公還,經途八載"之說,若依僧傳"三夏闡弘"之說,則正好八年。或許灌頂有仁壽四年奉弔文帝之喪的使命,然既為《百錄》所不載,難於確定,亦或《百錄》廣略二本不同,今存之略本恰巧漏載了此事,因為文帝駕崩,天台肯定會派人入吊,今不言其事,當是漏脫。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即《百錄》傳本有誤,誤將仁壽四年八月十八日抄作仁壽二年,若是仁壽四年八月楊廣始令灌頂還山,則正與"三夏闡弘"說相應,又符合"經途八載"之說。
僧傳對於大業元年(605)至七年之間事缺載,《百錄》和《玄義》可以補之。據《百錄》,大業元年煬帝駕巡江都,九月天台僧使智顗於楚州華林園參見,煬帝特詢問灌頂的情況,智顗答道灌頂在寺,本應來參,只是由於身患痢疾四十餘日,無法前來。煬帝初登大寶,志得意滿,對天台大加賞賜,並敕度四十九人出家。灌頂奉命為新度的四十九人起法名。
據《玄義》,灌頂於大業年間又曾因日嚴諍論召入咸陽,何事諍論,始於何時,皆為史書所不載。按《百錄》所記最後之事為"口敕施幡第九十二",記智顗於大業三年(607)二月二十七日引入殿內辭行,口敕施幡一千二十五張,其後之事則不載,這一方面表明《百錄》編成的時間可能是在此年,另一方面也暗示灌頂因諍論追入咸陽就發生在其年以後,因為此後灌頂歷經磨難,無暇再編撰《百錄》了。
《玄義》稱"日嚴諍論追入咸陽,值桃林水奔而夜亡其伴。又被讒為巫,收往幽薊。乘冰濟北,馬陷身存。臨危履薄,生行死地。悼 兢兢,寧可盡言",這段艱難困苦的經歷對灌頂來說可謂鏤骨銘心,卻為他書所不載。
日嚴寺在咸陽,楊廣為晉王時,於京師曲池施營第林,造日嚴寺,後來成為楊廣籠絡的各地高僧大德雲集講論之地。一時名德如智脫、法澄、道庄、智炬、辯義、明舜、慧乘、吉藏等皆住止此寺,同時此處也是經常舉行法會、相互辯論的地方。雖然無法弄清導致灌頂追入咸陽的諍論究竟何事,但當時有一個為後人所不大注意的事實,即頗受煬帝看重的天台宗竟然在京城沒有一個得力的代表人物,或許法論可以視為天台宗人,但《續高僧傳·法論傳》對此卻不置一詞,煬帝既然自命為智者弟子,對於這一情況大概是不能滿意的,眼見著僧璨、吉藏等人出盡風頭,煬帝或許想讓本宗的人也來亮一亮相,為自己爭一爭面子,而天台一眾精通教法、辯才無礙的高僧,當首推灌頂,故他不得不依命前來。
灌頂此次入京似乎早已註定了不順利,當他走到華陰桃林山時,夜間山洪突至,為避大水,他與同伴四散奔走,相失於道。等到了咸陽,不知何故他又蒙受讒言,被誣為巫師,惑亂世人,煬帝竟聽信讒言,將他流放到河北幽薊一帶。
灌頂記事頗簡,或許其中有不忍言、不欲言之隱情。既為諍論召之入京,肯定會讓他參與論爭,一顯天台宗門的威風。那麼灌頂與何人辯論,又是否取勝了呢?如果他獲勝了,不單大張天台一宗之勢,而且為楊廣掙足了臉面,楊廣又何以聽信讒言,施以重法呢?
日嚴高僧雖多,但以辯才名世者無過於僧璨、吉藏二人。僧璨自號"三國論師",聲若風卷,辯如懸泉,然他以研精十地著稱,未聞與灌頂有何關聯,而吉藏更是"神辯飛玄,望重當世",而且尊崇智者,留意法華,這就必然與灌頂發生關係了。
據《續高僧傳·灌頂傳》,灌頂"晚出稱心精舍,開講法華,跨朗籠基,超於雲印,方集奔隨,負篋屯涌。有吉藏法師,興皇入室,嘉祥結肆,獨擅浙東,聞稱心道勝,意之未許。求借義記,尋閱淺深,乃知體解心醉,有所從焉。因廢講散眾,投足天台,餐稟法華,發誓弘演"。
僧傳將此事記為灌頂隨智者東歸台岳之後,智者圓寂之前,其實這段時間灌頂是沒有可能跑到浙東開講法華的。所謂"晚出",當不應發生在智者去世之前,而灌頂受楊廣之邀於大業年間在京城開講法華是完全可能的。若然,灌頂既然號稱跨朗(法朗)籠基(慧基),超過雲(法雲)印(不知何人),勝過了吉藏的老師興皇法朗,破斥諸宗、無人能敵的吉藏當然不會服輸,其與灌頂的較量也就不可避免了。
吉藏與灌頂的論辯不僅是三論宗與天台宗之爭,也是釋門辯才第一人之爭。由是不由不想起大業五年(609)吉藏與僧璨之諍。隋齊王暕欽禮僧璨,對於吉藏以辯才著稱於世頗不服氣,總想找一時機加以摧折,於是以大業五年在西京王第設一法會,邀致京師論士三十餘人,請吉藏升座設擂,令僧璨為首,率諸論士輪番向吉藏發難。這場辯論大會進行了三天,儘管僧璨等人也充分顯示了自己的辯才,但最終還是吉藏取得了勝利。這場辯論使得吉藏順理成章地取得了辯才第一的美譽,自然也有力地提高了三論宗的地位。
對於這件轟動一時的大事,天台宗人不能不受到震動。楊廣自然會為吉藏的勝利感到高興,因為吉藏是他早就請入內道場的高僧,算是他的親信,但他高興之餘,或許也會為天台宗的缺席感到遺憾,產生由天台宗人再向吉藏發動挑戰、看一看究竟誰是天下第一的興頭。
由此吉藏與灌頂的論戰很可能發生在大業五年(609)法會之後,也許就在其年之末。煬帝登基之後,多巡幸於外,而大業五年九月返駕長安,十一月始幸東都。灌頂於桃林遇水,表明其時在夏秋之際,故有可能就在大業五年九十月間。論戰的結果如何呢?按照灌頂本傳的說法,好象是吉藏服輸了。但在吉藏本傳中卻未提此事。如果真是灌頂在辯論中取勝,就不應有被讒遠謫之事,天台宗人也會對此大書特書,不會略而不言,僧傳所謂吉藏"求借義記,尋閱淺深",方知其所從,表明灌頂不是在辯論中令吉藏欽服,而是吉藏讀其著述之後才"體解心醉","投足天台"。
即便灌頂辯論失敗,也只是表明吉藏的辯才確實無人能及。楊廣可能對灌頂有些失望,然為此懲除灌頂則不大可能,因為雙方誰勝誰負對楊廣無關緊要,要論起與楊廣的關係,吉藏恐怕更勝一籌,因為他早就是楊廣內道場的高僧,算是楊廣的親信。對於一個失敗者,世人更習慣於給予同情,辯論失敗更和巫術不沾邊,灌頂為何被誣為巫師呢?
吉藏破斥百家,無人能敵,卻對灌頂投足頂禮,這恐怕另有緣故。單是讀了灌頂的義記,便對之如此欽佩,很難讓人相信。天台宗教觀兼行,定慧雙修,對於禪法一向重視,而作為興皇法朗傳人的吉藏則只重教理,於禪行所知不多,是否灌頂在辯論時顯露了什麼神通法術,令吉藏為之折服呢?
若是灌頂只憑教理辯術取勝,當然和巫術不沾邊,不可能被誣為巫師。如果他憑禪定功夫折服對方,就可能落下把柄。歷代帝王對於有神通法術的僧人都是又敬又怕的,敬其異能,懼其聚眾,楊廣對智者一直緊追不捨,欲其時時在自己身邊,就是這個道理。楊廣曾經問灌頂智者卒后的種種神異,恐怕不只是好奇而已。
楊廣的擔心並非毫無根據,大業六年(610)正月,京都便發生了一件大案,幾十個身穿白衣、自稱彌勒者進入建國門,守門者皆斂手為禮,不加阻攔,他們又搶奪衛士手中杖,把守的衛士竟然不敢反抗,幸虧齊王暕路過,喝令手下加以擒拿,才避免了一場大亂。其月角抵大戲於端門街,天下異技奇能之士聚集京城表演,這次匯演進行到月底,楊廣竟然親自數次微服往觀。
這兩件事恐怕對楊廣的刺激很大,表明他對身懷神異之士的密切關注和警惕。或許灌頂的被謫與此有關。不然的話,以楊廣與天台的密切關係,即便有人告狀,他也不好意思輕易貶斥灌頂。灌頂自己也未明言何人誣陷於他,但從"負罪三讒驅馳於西北"來看,也許與後宮之人有關。昔晉獻公之世,三子皆為驪姬所讒,太子自盡,重耳、夷吾出奔於外,灌頂也許得罪了煬帝的寵姬,不能自明,故以此為喻。
煬帝將灌頂收往幽薊,其用意不言自明,他就是想讓灌頂離天台越遠越好,一個身懷法術的智者高足活動在遠離京城的東南高山,身邊又有無數個同道弟子,怎麼能讓他覺得放心呢?這下可苦了不耐北方酷寒的灌頂,他不得已乘冰北渡,結果馬陷冰而死,幸虧他自己保住了性命。從這一情況來看,他有可能是在大業五年底或次年初天氣正寒時離京北上的。開始他還有馬可騎,表明不完全是以罪犯的身份北行的,煬帝對他還有一念之慈,但他自己清楚自己的處境和地位,故一路上戰戰兢兢,創巨痛深。
生為南人的灌頂在當時尚屬邊野之地的幽薊開始了他的流放生活,其艱難困苦,難以備述。個人生活的艱辛倒在其次,最讓他痛苦的是智者所傳一代教觀尚未整理,當弘未弘,當興未興,他焦急地等待著出籠的那一天,可他得罪的不是別。人,而是當今 天子,而且他萬里遠謫,根本沒有辯解的機會。
大業七年(611),他的命運忽然有了轉機。煬帝欲東征東麗,駕臨河北涿郡,使得他有了解脫的機會。僧傳道是煬帝"追思智者,感慕動容,下敕迎頂遠至行所,引見天,敘以同學之歡,又遣侍朗吳 送還台寺",這一說法是很成問題的。其實煬帝追思智者為真,召見同學也不假,但召見的並非灌頂,而是智顗。《續高僧傳·智顗傳》雲其"七年又往涿郡參,勞謝遠來,施寺物五百段,遣五十人執仗防援還山",可見"遠至行所"者乃是智顗。灌頂是否以罪臣蒙召還屬疑問,但他無疑成了這次東征的受益者。智顗肯定會藉此機會說項,楊廣或許會因"感念智者"而寬恕並無實罪的灌頂,僧傳所載的禮遇肯定不會有,但灌頂為此被釋放則有可能。
慈雲灌頂法師何時南歸不得其詳,但最遲於大業十年(614)十月他已經回到了久違的天台山。他本想安定下來作智者所未及作之涅盤經疏,但時至隋末,天下大亂,就連偏居海隅天台山也放不下一張書桌了,他不得已匿跡沃洲、安洲等地,在兵荒馬亂、衣食不繼之際歷時五載,終於完成了十二卷的涅盤經疏及玄義一卷。
慈雲灌頂法師一生歷盡坎坷,卻排除萬難,完成了對智者教觀的整理,對於天台宗的貢獻可謂巨大。對於其後半生的極盡艱辛,人多不知,或受僧傳之惑,謂其多受隋帝尊崇扶持。究其實際,從智者到灌頂,隋室對天台宗的真實態度可用"不放心"三字表示。只是楊廣礙於師資之禮,對於智者尚存體面,對於當時名氣遠不如智者的灌頂就沒有那麼客氣了。今重提舊事,並非意在再論天台宗與隋王室的是非恩怨,而是使時人得知古人弘法之難,"為志之堅",生思齊之心,起興邦之意。
灌頂前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