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曇寺
中國古代建築
瞿曇寺(qútánsì),位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縣城南21公里處的馬圈溝口,面朝瞿曇河,背靠羅漢山,北依松花頂,南對照碑山。藏語稱“卓倉拉康果丹代”,又稱“卓倉多傑羌”,意為“卓倉持金剛佛寺”,始建於建於明洪二十五年(1392年),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該寺因所藏珍貴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畫而聞名。瞿曇寺是典型的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築群。歷史上瞿曇寺曾領屬十三寺。
瞿曇寺是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西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規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築。
瞿曇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賜名“瞿曇寺”,並任命三丹羅追為西寧僧綱司都綱。明朝初年的四位皇帝(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先後下了7道敕諭,派太監率工匠歷時36年修建完成瞿曇寺。其中,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下令擴建瞿曇寺,並且用行政命令擴大了該寺上層僧人的宗教首領地位及經濟特權。明仁宗、明宣宗進一步擴大了該寺的政治經濟特權。
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仿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瞿曇寺隆國殿完工,瞿曇寺的規制更加宏偉。明朝初年,朝廷封瞿曇寺創寺僧人三羅喇嘛(即三丹羅追)為大國師,授西寧衛僧綱司都綱,並封土地、划林地,派兵保護寺院,連年布施及賞賜寶物,使瞿曇寺成為安多政教合一的大寺,是明朝同青海藏區進行聯繫,推行“撫邊”政策的樞紐。
瞿曇寺的僧眾到明朝末年達到500多人,清朝末年為300多人,1949年前夕為60多人。1958年前夕,該寺僅餘18戶34人(其中活佛2人(智合倉活佛倉成善、卓倉居巴倉活佛梅居巴),完德12人)。瞿曇寺內設有時輪學院。
1958年後,瞿曇寺成為青海省獲得保留的11座藏傳佛教寺院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間,瞿曇寺被關閉,直到1980年重新開放。
1982年2月,瞿曇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4月,青海省瞿曇寺數字化保護項目第一期成果展示發布會15日在故宮博物院舉行。這座素有“小故宮”美譽的藏傳佛教寺廟遺存,首次建立了完整準確的壁畫檔案。
瞿曇寺平面示意圖
寺院建築基本採用漢式廟宇形制,佔地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全寺由前、中、后三進院落組成,並在一條中軸線上。從山門起的的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金剛殿、瞿曇殿、寶光殿、隆國殿等大型宮殿式建築,兩側則對稱地建有御碑亭、小鐘鼓樓、迴廊、寶塔、配殿、經堂、大鐘鼓樓等。其中,前區基本呈漢地佛寺“伽藍七堂”格局。後區巍峨壯麗,冠於全寺的隆國殿,兩翼有呈向上朝拱之勢連綴抄手斜廊,還有造型端莊的大鐘樓和大鼓樓對峙左右,則明顯仿自明代北京紫禁城的奉天殿(太和殿)和兩翼抄手斜廊以及文樓(體仁閣)、武樓(弘義閣)的布局意象。金剛殿是前中後殿的分界和過道,面積約110平方米,採用樑柱結構,不施斗栱。瞿曇殿居中院前部,面積為170平方米,平面布局。前設有比較深的半敞式抱廈三間,而其他三面則為封閉式迴廊,是比較典型的喇嘛寺院的格局。
瞿曇寺
•山門:面闊三間,面積約150平方米。
•金剛殿:前院西側有金剛殿,為前院、中院的分界及過道。
•御碑亭:藏語稱為“四門碑亭”,兩座,分別位於前院左右兩側。
•瞿曇寺殿:位於中院前部,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清朝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並改建。
•三世佛殿:位於瞿曇寺殿前東北側。
•護法殿:位於瞿曇寺殿前西南側。
•小鐘樓、小鼓樓:小鼓樓位於瞿曇寺殿和三世佛殿之間。小鐘樓位於瞿曇寺殿和護法殿之間。
•鎮煞佛塔(看趣塔):四座,白色,分別位於瞿曇寺殿外四角。四座塔中,以“度母塔”最為古老。
•寶光殿:位於中院後部,明朝永樂十六年(1418年)完工。
•小經堂:兩座,分別位於寶光殿左右。
•隆國殿:俗稱大殿,和瞿曇寺殿、寶光殿位於同一中軸線上。建於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隆國殿為瞿曇寺最高大的建築,面積大約900平方米,重檐廡殿頂,四面設有明廊,立於須彌座台基上,前有月台,月台左右各設九級踏垛,四面圍以紅砂石欄桿。
•大鐘樓、大鼓樓:位於隆國殿前左右兩側,上設有隔扇檻窗,平台外加護欄。
•壁畫廊(七十二間走水廳):內有巨幅彩色壁畫,面積大約400平方米,繪有佛教傳說,如《叨利天眾迎佛升天宮圖》、《善明菩薩在無憂樹下降生》、《凈飯王新城七寶衣履太子體》、《龍王迎佛入龍宮圖》、《六宮娛女霧太子歸宮圖》等。壁畫形象生動,色彩鮮艷。
•囊謙院落(活佛宅院):位於寺院主體建築外的東北側。
瞿曇寺壁畫
據寺碑記載:明代以前,在樂都縣南山坳里背山面水的地方就建有廟宇。公元1392年(明洪二十五年),朱元璋派兵到青海北部一帶追剿元兵殘部,當地藏族人不明情況也跟著亂跑,形成混亂局面,三羅喇嘛憑藉聲望寫信招撫,是藏族部眾歸順了明王朝,這件事不僅使得青海地區結束了改朝換代造成的混亂局面,也使得朱元璋認識到了以三羅喇嘛為代表的宗教勢力和在青海地區的作用和地位。公元1393年,三羅喇嘛去南京進貢並請求對他的寺院給予護持和賜名,其實在當時來說就是一座小小的佛堂而已,因寺院主三羅藏擁護明朝,朱元璋皇帝御賜題為"瞿曇"的金匾。,並且下令撥款建寺,這就是瞿曇寺得名的由來。從此,這座廟宇便定名"瞿曇"。十五世紀初的明永樂年間,朱棣皇帝又賜三羅藏之侄班丹藏卜"頂凈覺宏濟大師"頭銜,令其主持寺院,提高了寺院地位。經明朝洪熙、宣德兩代的擴建,使瞿曇寺有了較大的規模。
瞿曇寺
“花兒”是流傳於我國西北部民間的一種山歌,亦稱“少年”,主要流傳於甘肅、青海、寧夏與新疆等省區,在回、漢、東鄉、保安、藏、裕固等民族中廣泛流傳,被譽為“大西北之魂”、“活著的《詩經》”。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瞿曇寺“花兒會”演唱曲令有《碾伯令》、《白牡丹令》、《尕馬兒令》、《水紅花令》、《三閃令》等。它的最大特點是兩個陣營的對歌。瞿曇寺“花兒會”是研究大型民俗活動與地方文化發展關係最好的典型個案。
桑傑扎西:瞿曇寺創始人,宗教高僧。
班覺丹增:第一世(不計追認)智合倉活佛,清朝康熙年間獲清朝封為“灌頂凈覺弘濟大國師”。
阿旺宗哲(班覺丹增其侄):被封為“灌頂凈覺弘濟大國師”。雍正元年,羅卜藏丹津反清,瞿曇寺受牽連,寺主阿旺宗哲被清朝囚禁於蘭州七年,清朝所賜的印誥也被收回。此後,瞿曇寺逐漸衰落。
海喇嘛:瞿曇寺開創者第一世智合倉,並成為該寺寺主。
智合倉活佛(倉成山):現任寺主,青海省平安縣人,1984年出家,師從卻藏活佛、卻西活佛,畢業於青海民族學院。曾任平安縣政協秘書長,現任青海省佛教協會理事。
西寧汽車站(火車站對面)乘到樂都的長途客車,路程80公里左右,票價10元左右,每20分鐘左右一班;樂都到瞿曇寺有班車,車程30分鐘,單程5元。
位於青海省樂都縣曲壇鄉所在地,南距縣城約1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