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雲山鎮

齊雲山鎮

齊雲山鎮於齊雲山白岳峰前方而得名為岩前。1988年改“岩前”為“岩前區”。1992年撤區並鄉后,為適應發展齊雲山旅遊形勢需要,樹立齊雲山旅遊品牌,特改“岩前區”為“齊雲山鎮”。

2017年7月28日,齊雲山鎮入選為第二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

歷史沿革


齊雲山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古稱“岩前”,因位於齊雲山白岳峰前方而得名為岩前。

旅遊資源


齊雲山鎮
齊雲山鎮
齊雲山鎮境內有著古山、古水、古橋、古村落等眾多的人文古迹,自古就以“環境 清幽、風景優美”而自居,更是以境內有齊雲山山上山下協調發展,依託齊雲山等豐富優美的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帶動城鄉一體化發展。不斷加大旅遊投入,在抓好齊雲山上風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接待設施建設的同時,搞好齊雲山同山下小城鎮的規劃與建設,準確定位和完善集鎮的旅遊休閑功能,不斷提升經濟強鎮的服務層次和水平。一方面立足於增強中心鎮的綜合功能和帶動能力,突出重點,統籌規劃,形成布 局合理的小城鎮體系;另一方面在高起點規劃建設小城鎮的同時,重點加強城鎮旅遊休閑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吃、住、行、游、購、娛”旅遊六要素服務功能,尤其是吃、住、購、娛方面的設施功能建設,從而不斷提高齊雲山鎮旅遊接待能力和接待檔次。

基礎建設


齊雲山鎮
齊雲山鎮
2000年以來,該鎮投入了420萬元修建了齊雲山客運索道,改善了景區旅遊交通問題;投入了3000餘萬元修復了登山古道、景區亭台樓閣和廟宇等,同時開發了月華街、樓上樓、橫江田園風光三 大遊覽區近200多個旅遊景點,2006年又向上爭取資金1000餘萬元興建了齊雲山旅遊登山公路,極力解決景區旅遊交通頸瓶問題等;投入2000餘萬元對橫江沿街一線的街道進行了拆遷和改造,使得整個街道達到了“顯山、現橋、露水、透綠”的理想效果;投入了800餘萬元建設了玄天大道、景區北大門;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我鎮又理出以“發展鄉村旅遊建設新農村”的路子,帶領全鎮人民建設農村新型家園。如岩腳村成立了生態旅遊農民合作社,開發了水上遊樂中心、生態果木觀光園等項目,成立了白岳吉慶獅龍表演隊,對地方風俗民情進行深度挖掘。通過2000年2008年大力對旅遊業的開發與建設,齊雲山景區旅遊直接從業人員達260餘人,另外還吸引當地農民從事旅遊相關行業為1050人,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2005年全鎮GDP1.05億元,其中,旅遊總收入佔GDP的30%以上,旅遊接待量達20.4萬人次,其中進入齊雲山風景區的達12.4萬人。

新村規劃


齊雲山鎮
齊雲山鎮
根據齊雲山鎮總體規劃要求,在鎮區西部建一條集吃、住、購、娛為一體的商業街,既改變該鎮臟、亂、差現象,提高齊雲山鎮的總體形象,與齊雲山名勝區高品位風景資源相輝映,又能為遊客提供一個購物的好去處,還能使齊雲山周邊地區豐富的農副特產品通過這個窗口打出去,使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 勢,促進周邊農村經濟發展,還可為眾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建設內容為登封步行街北至慈張線公路,南通登封橋,全長310米。道路設計寬15米,該路段北面為農田,南面主要為民房,考慮到小城鎮開發的有序漸進性,在該步行街北面開發建成農民新村,主幹道按15米控制,兩側建設用地14米作為街面樓布置,建築層數為二、三層,農戶住宅為二層,新村內建築採用徽派建築風格,力求與風景區景貌相協調,體現地方特色。在後續階段再在農民新村的基礎上打通至登封橋的通道,建成一條南北向的商業步行街。
建設規模:農民新村規劃總佔地面積32043.55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27230.00平方米,其中
①農戶住宅63戶(每戶建築面積179.21平方米,佔地面積151.47平方米,總佔地面積9542.61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1290.23平方米)。
②街面樓採用連體分段設計,運用徽派建築的坡屋面及馬頭牆和仿古花窗、掛落等細部處理,同時做好步行街的入口和出口及小區內交叉路口的設計,力求體現徽派古民居特色(佔地面積6240平方米,單戶面積約為56平方米,約合110戶)。
③整個新村容積率0.85,建築密度34.1%,綠化率20.1%。

人口數據


總人口4714
2379
2335
家庭戶戶數1450
家庭戶總人口(總)4690
家庭戶男2367
家庭戶女2323
0-14歲(總)1018
0-14歲男529
0-14歲女489
15-64歲(總)3278
15-64歲男1669
15-64歲女1609
65歲及以上(總)418
65歲及以上男181
65歲及以上女23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366

下轄村組


岩前、岩腳、張村、東亭、塢口、珊坑、蘭渡、江村、典口、環居、西館、半源、龍源、北山、青春、白雲

歷史人物


齊雲風光
齊雲風光
歷來的文人名流,仰慕齊雲山的自然風景和人文之勝而紛至沓來,留下許 多傳世的詩文名篇和摩崖石刻。後者多達千餘件,至今保存完好的仍有七百餘件,堪稱書法藝術的珍品,齊雲山遂成為摩崖石刻文字眾多的名山之一。
齊雲山古稱白岳,36奇峰,峰峰入畫,72怪石岩岩皆景。山奇、石怪、水秀、洞幽、林木道觀點綴其間,碑銘石刻星羅棋布。古往今來,齊雲山以它的美姿妙態、奇觀佳景吸引著眾多的名流逸士、文人墨客,他們慕名而來,接踵而至;瀝瀚墨於煙霞之上,寄豪情於翠巒之間,或賦詩題詞,或寫書作畫,或來此勒石樹碑,競相讚頌這座名山。李白、朱熹、海瑞、唐寅、戚繼光、徐霞客袁枚、郁達夫等歷代名人都曾登臨此山,留下了豐 富的文化遺產。清代乾隆皇帝巡遊江南時,稱讚此山為“天下無雙勝 境,江南第一名山”。
明代大詩行家徐霞客於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和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兩次游齊雲山,著《游白岳日記》。清代乾隆皇帝雙弘曆巡遊江南時稱此山“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現代文學家郁達夫游此山後發出感嘆,稱齊雲山“奇特偉大”、“廟貌雄麗”,“看了齊雲山,遊了白岳,就是黃山不去,也可以向人說說的了。”(郁達夫《游白岳齊雲之記》)此外,李白、朱熹、海瑞、程必、唐寅、王守仁李時珍、戚繼光等歷代名人的足跡都曾在齊雲山停留,以致名篇佳作迭起,詩詞歌賦紛呈,為齊雲山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使具有神話色彩、傳奇色彩的白岳又蒙上濃厚的文化氣息。
(徐霞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齊雲山天設神就,鍾靈毓秀。三步一景,五步一畫,人動畫移,宛若仙境。遊人漫步其間,如同置身於一幅構思巧妙、布局協調的山水畫卷之中。說齊雲山是皖南風景旅遊區的一顆“明珠”,的確名不虛傳。不過,“縱有千般風情,妙處難與君言”。

第一的由來


山以集聖而靈,名更應時而顯。縱觀綿綉河山,無不因受寵而獲恩,遠馳名而招客。賓朋紛至則名揚天下。齊雲山從古至今一千二百餘年,有著許多“第一”的故事,現採擷其中之一二,以饗讀者遊客。
一、“第一”題名“第一名山”——清乾隆皇帝游江南后御題齊雲山:“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齊雲風光
齊雲風光
“奇為第一”——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徐霞客於公元1616年冬遊齊雲山時,觸景生情,發出“珠簾飛灑,奇為第一”之慨嘆。
“了解地球,始於齊雲”——2002年,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程藝教授考察齊雲山地質地貌及恐龍化石遺跡后題書:“了解地球,始於齊雲”。
二、第一著作明代《齊雲山志》——明萬曆(1575年)休寧知縣魯點編撰,為齊雲山歷史上第一部珍貴志書巨著。
現代《齊雲山志》——1990年齊雲山管理處編纂、國畫大師劉海栗封面題籤,黃山書社出版,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第一部齊雲山志書。
《天開神秀齊雲山》——1984年由張啟立編著、徽州師專(現黃山學院)書畫家黃澍題籤封面,是齊雲山開發旅遊事業第一本宣傳圖書。
《齊雲山導遊圖》——1985年由省美術家宋子龍繪圖設計,張啟立撰文攝影,黃山書社出版發行,系齊雲山第一張導遊圖。
三、第一名賢龔棲霞——唐朝乾元人,公元758——760年間來齊雲山隱岩修真,奠基宗教大業,為開山鼻祖第一人。
李清泉——1980年,安徽省副省長李清泉上齊雲山視察調研旅遊資源,是策劃開發齊雲山第一位省級領導人。
孫起孟——198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孫起孟登上齊雲山,成為建國后視察齊雲山第一位國家領導人。
觀光外賓——1986年,齊雲山第一次迎接來自美國、英國、聯邦德國和法國的15位外賓。
四、第一次“觸電”電視劇《齊雲鄉思》——1985年,汪維編劇,齊雲山管理處投資,省電視台攝製的單集電視劇,為齊雲山第一次“觸電”之作。
電影《神丐》——1986年,廣西電影製片廠在齊雲山外景地拍攝的武打故事片,開景區拍攝影視劇之先河。
五、第一設施石門佛寺——唐元和四年(809)歙州刺史韋綬夢古貌高僧,遂建石門寺於岐山石橋岩,為齊雲山第一座佛教寺廟。
齊雲索道——1993年,從園林站至望仙台的客運索道正式投入運營,此乃齊雲山亘古以來第一條現代交通工具。
橫江漂流——1987年,齊雲山管理處增設南坑至登封橋下欄河壩竹筏、遊船漂流項目,齊雲山北大門第一次有了水上遊覽活動。
旅遊公路——耗資3000多萬元正在興建中的旅遊登山公路,全長12公里,是齊雲山盤古至今第一條旅遊(防火)公路。
有線電話——1985年,休寧縣郵電部門架通了管理處至月華街有線電話,齊雲山從此有了第一隻“順風耳”。

齊雲山淵源


位於黃山市西33公里處的休寧縣境內,城西15公里,距屯溪33公里。齊雲山古稱白岳,因其“一石插天,與天並齊”,明嘉靖年間改名為齊雲山。
齊雲山方圓110.4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區150平方公里。屬低山山嶽風景區,最高海拔為585米。境內峰巒四起,峭壁聳立,飛雲、流泉、雲海、佛光;四時變幻,綺麗多姿。有月華街、雲岩湖、樓上樓三大遊覽區。山中36奇峰,72怪岩,岩岩皆景,洞、澗、池、泉遍布其間,全山地質構成為層積砂岩,赤如硃砂,燦若紅霞,為典型的“丹霞地貌”。白岳嶺、齊雲岩、獨聳岩、紫霄岩等為著名勝景。山奇、岩怪、水秀、洞幽,李白、朱熹、唐寅、海瑞、戚繼光、徐霞客、袁枚、郁達夫等歷代名人學士都留有佳句墨寶。山中的石門寺始建於唐元和四年,寺廟建築宏偉壯觀,寺內歷代雕刻佛像、道家繪畫、各種碑記數以千計,著名的有明代唐伯虎撰文的石碑。
齊雲山與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鶴鳴山並稱中國四大道教聖地。齊雲山為全國四大道教聖地之一,道教歷史悠久,道教活動始於唐乾元年間,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道教香火播及華東及東南亞各國。今全山有宮、殿、院、壇、閣等108處,道觀27處,道房12家。齊雲山的道教繪畫、摩崖石刻和碑刻數以千計,幾乎峰峰有題詞、洞洞有刻銘,清代乾隆皇帝讚譽齊雲山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齊雲山交通便捷,北距黃山風景區64公里,東南距屯溪33公里,處在黃山、黟縣古民居屯溪、歙縣遊覽線上,歷史上黃山、白岳並稱,有“新安多佳山,而齊雲岩與黃山為最黃山白岳相對,細看從來無厭時”的佳句。
齊雲山景點集中,物產豐盛,氣候溫和適合四季遊覽。齊雲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森林公園

齊雲山七景


玉虛宮

位於長生樓西不遠處,此宮在紫霄崖下,由“太乙真慶宮”、“五虛闕”、“治世仁威宮”三個石坊組成,石坊上有神鳥異獸圖案的浮雕,宮內便是石洞。洞內供奉的每尊神像都有道教有關神仙的傳說。如今,玉虛宮是善男信女燒香求神、祈禱福壽的聖潔之地。

小壺天

位於月華街長生樓下,它是明代一個石坊構成,石坊上有“小壺天”三字,石坊門洞呈葫蘆形,進門后,便是一個長20米、寬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一側為萬丈深淵,站在窟側,有“無限風光在險峰”之感,當遊人想後退一步,便見崖壁上有“思退崖”、“石上流泉”、“一線泉”、“飛升所”等石刻,據傳這是道士飛升成仙的地方。

香爐峰

此峰在月華街太素宮前,山峰獨立挺拔,形似香爐,故名。此峰底座小而穩健,爐身粗壯,頂端與底座大小几乎相同,傳說頂上的鐵亭、香爐當初是朱元璋所賜,可惜鐵亭和香爐1958年大鍊鋼鐵時被毀,鐵亭是1983年重建的。每當雨後初晴,雲霧飄渺之時,香爐峰或隱或現,有詩讚其妙曰:“山作香爐雲作煙,嵯峨玉觀隱千年”。

太素宮

此宮佔地1600平方米,十分壯觀。清乾隆皇帝曾稱齊雲山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太素宮在文革中被毀,1994年已按原樣重建,1997年神像開光,向香客和遊人開放。

月華街

月華街是道士與山上居民雜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遊人住宿之地。月華街現有古道房8座,還有許多徽派民居,它們與宮觀、院房組成一個密集建築群。

真仙洞府

崖壁下有許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依次是八仙洞、圓通洞、羅漢洞、雨君洞、文昌洞。以前修行的道士就居在洞中。它是齊雲山風景精粹之一。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而圓通洞供奉的卻是佛教中的南海觀音;羅漢洞供奉著真武帝君,兩旁卻又供奉著十八羅漢。應當說這都是道士們富有想象力的創作;雨君洞供奉龍王;文昌洞供奉文曲星,文曲星主宰功名,竟被道教“收編”上了道教神壇。從齊雲山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濃厚的儒、道、佛合璧的氣息。頗有特色。真仙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開神秀”四個大字,氣勢不凡,為真仙洞府的顯著標志。

洞天福地

遊客下索道后就進入景區大門――望仙亭,出亭後走過桃花澗即到洞天福地,此景頗為壯觀,有棲真岩、忠烈岩、壽字崖三處摩崖石刻。據傳,棲真岩是齊雲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棲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關公的地方;而壽字岩的壽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筆,這個巨大的“壽”字,直徑達到230厘米。走過壽字崖,便見一個寬敞的石洞,遊人可以通過,純屬天工所造,為“崖下窟窿”,稱之為一天門,門摩崖石刻和碑銘,數目很多,琳琅滿目,為“白岳碑林”。

獲得榮譽


2016年12月,齊雲山鎮入選全國第四批美麗宜居小鎮
2017年7月,齊雲山鎮入選為第二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8年3月,齊雲山鎮入選安徽省首批旅遊小鎮。
2019年2月,齊雲山鎮被授予“安徽省首批健康小鎮”稱號。
2020年6月,齊雲山鎮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
2021年5月8日,被安徽省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領導小組命名為安徽省首批特色旅遊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