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瑜伽師地論的結果 展開
- 佛教經典書籍
- 全九冊
瑜伽師地論
全九冊
《瑜伽師地論》是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玄奘法師譯。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
譯本 唐玄奘譯。100卷。但在玄奘以前,已有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10卷(相當於奘譯本35~50卷前半《本地分·菩薩地》,近年來發現有和闐文譯本殘篇)及《菩薩戒本》1卷(相當於奘譯本40~41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菩薩善戒經》9卷(相當於奘譯本《本地分·菩薩地》,和《地持經》相仿,但另有序品)和《優婆塞五戒威儀經》1卷(為《菩薩戒本》的異譯);陳真諦譯《十七地論》5卷(相當於奘譯本第1~3卷,已佚),《決定藏論》3卷(相當於奘譯本50~54卷)等幾種譯本行世。
此論梵本菩薩地部分,1930~1936年間由日本荻原雲來校訂印行。1936年印度羅睺羅於西藏薩迦寺發現此論,錄寫歸印。經校訂,於1957年由加爾各答大學部分刊行。藏文有題名為《瑜伽行地》譯本,分為前十二地(26卷)、聲聞地(20卷)、菩薩地(22卷)、攝決擇(43卷)、攝事(22卷)、攝調伏、攝異門、攝釋(以上三部分不分卷)等八部分。收在丹珠爾中。
內容 全書中心內容是論釋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性質及其所依客觀對象是人們根本心識——阿賴耶識所假現的現象;禪觀漸次發展過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禪觀的各種果位。以分析名相有無開始,最後加以排斥,從而使人悟入中道。全書分五部分:①本地分(1~50卷)。將瑜伽禪觀境界或階段分為十七地,即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無心地、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有餘依地、無餘依地;②攝決擇分(50~80卷)。論述十七地的深隱要義;③攝釋分(81~82卷)。釋十七地有關諸經,特別是《阿含經》的說法和儀則。初明說法應知的五分,次明解經的六義;④攝異門分(83~84卷)。釋十七地有關諸經,特別是《阿含經》所有諸法的名義和差別;⑤攝事分(85~100卷)。釋十七地有關三藏,特別是《雜阿含經》等眾多要義。初明契經事,次明調伏事,后明本母事。五分中以本地分為重點,后四分主要是解釋其中的義理。
註疏 印度註釋中最古的一種為最勝子等撰,有漢、藏兩種譯本。漢譯《瑜伽師地論釋》1卷,簡稱《瑜伽論釋》,唐玄奘譯。現存藏譯本有《菩薩地釋》,德光撰,燃燈吉祥智、戒勝同譯;《菩薩戒品釋》,德光撰,慧鎧、智軍同譯;《菩薩戒品廣釋》,勝子撰,慧鎧、智軍同譯;《菩薩地釋》,海雲撰,寂賢、戒勝同譯。
中國註疏 現存有唐窺基撰《瑜伽師地論略纂》16卷(為第1~66卷的註釋)、《瑜伽論劫章頌》1卷(為七言頌),遁論集撰《瑜伽論記》48卷,清素撰《瑜伽師地論義演》40卷。另有敦煌本《瑜伽師地論分門記》(已印出6卷)和《瑜伽論手記》(已印出4卷),均為唐法成講述,聽者筆記而成。近代有歐陽竟無撰《瑜伽師地論敘》2卷。此外,尚有20~30種註釋已散佚
彌勒,全譯梅特雷耶(Maitreya),又譯為慈氏。彌勒是姓,名阿逸多(Ajita),義譯無能勝。西元前六世紀人,與釋迦牟尼同時。生於印度波羅奈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他生而相好莊嚴,聰慧異常。按印度的習俗,生了孩子要請相師看相。相師驚異地說:‘此兒具足輪王相,長大必然要當轉輪聖王’。這話很快傳到國王耳里,滿朝文武惶恐異常,怕國內要發生政變。急欲覓得此子,加以殺害。其父預感大禍臨頭,即將其匿藏於舅父家中。及長,舅氏慮其禍終不能免,即令其見佛聞法,從佛出家。彌勒由於從小生活在經濟富裕的族氏家中,出家后,依然交遊族姓,喜愛穿著。如國王將一件金縷袈裟供佛,佛將它賜給諸比丘,大家看到這般華麗的袈裟,誰都不敢要。唯彌勒受之,並天天穿在身上,到處乞食。引起一些比丘議論,他聽了根本不放在心上。彌勒在《楞嚴經》里說:‘憶我往昔,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名利,好游族姓’《法華經序品》文殊也說他‘心常懷懈怠,貪著於名利,求名利無厭,多游族姓家’說明他這一習性的養成,並非始於今日,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由來已久。
彌勒學佛的歷史,比釋迦牟尼資格要老得多。但他因喜好交遊,愛吃穿,而重視慧學。勇猛精進,不如釋迦,結果是後來者居上了。在《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里,釋迦回憶說:‘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於其後乃發道意。於此賢劫,以大精進,超越九劫,得無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覺’。‘我以十事致最正覺:一者所有無所愛惜,二者妻婦,三者兒子,四者頭目,五者手足,六者國土,七者珍寶財物,八者髓腦,九者血肉,十者不惜身命。我以此十疾得佛道’。
彌勒出家后,生活或修學,不與小乘比丘為伍。而與文殊、普賢、觀世音、大勢至等大菩薩同事,所以在大乘法會上,彌勒都佔有重要的席位。如《華嚴經》彌勒故現樓閣,而令善財入於法界。《般若護國》為波斯匿王酬量希相,法華會上,而與文殊共任流通。《解深密經》釋迦以瑜伽了義之教,傳與彌勒,九百年後,暢弘於世。
釋迦牟尼在他的眾多弟子中,對彌勒總是另眼看待的。他選擇彌勒作接班人,予以授記,“次當作佛”。這件事引起一些比丘的非議。如在《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優波離問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說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釋迦牟尼回答優波離說:‘十二年後,彌勒于波羅奈國,劫波利村,大婆羅門家,本所生處,結跏趺坐,如入滅定。身紫金色,光明顯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天,其身舍利,如鑄金像,不動不搖。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密,字義炳然。時諸天人,尋即為起眾寶妙塔,供養舍利。時兜率天,七寶台內,摩尼殿上,獅子床坐,忽然化生,於蓮花上,結跏趺坐,身如閻浮檀金色,長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與諸天子各坐華座,晝夜六時,轉大法輪,度諸天子’。
在優波離等人的眼中,彌勒是一個‘不修禪定,不斷煩惱’,‘未盡諸漏’的一介凡夫。釋迦選這樣的一個人接班,授記作佛,是難以令人想得通的。說明二乘人心懷偏見,對一乘佛道不能望其項背。彌勒精神體現菩薩在艱苦條件下,行菩薩道,著重利他的大乘氣象,於利他中實現自利,完成佛國依正莊嚴。
漢譯大乘佛經,關於彌勒的記載,不勝枚舉,現僅從他的姓名窺知其思想具有兩大特色。
彌勒以修慈心觀而聞名。在《華嚴經?修慈分》里佛告彌勒,應修慈心,以自調伏。於念念中常修六波羅蜜,修慈心時,未離分別,未能不起我我所見。當得六種梵天之福。若離分別,離我我所,此則名為廣大之慈。所有先世所作罪障,皆得除滅,不久當證無上菩提。修慈心觀而上求佛道,是彌勒思想一大特色。還表現在彌勒於一切時一切處,不起殺想,不啖眾生肉。如《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說:在過去無數劫時,有一世界,名勝華敷,佛號彌勒。有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聞佛說《慈三昧大悲海雲經》即便信服,為佛弟子,尋發菩提心,誓願未來成佛,亦號彌勒。於是舍家入山,勤修梵行,八千歲中,少欲無事,乞食自活,誦持《慈三昧經》,一心不亂。時洪水暴發,不得乞食,一切智光明仙人,已七日不進粒米,生命垂危。時有兔王,母子二獸,為護法久住,投入火中,令己肉熟,供養仙人。兔王母子捨身護法的精神,對仙人教育很大。他看著燒熟的兔肉,即說偈曰:
寧當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啖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滿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
更發誓言,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恆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斷肉戒。語已,即投火中,與兔王母子並命,這是慈氏一姓的由來。
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了彌勒對一切眾生不起殺想的廣大慈心觀,即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寧破骨髓出頭腦,絕不啖肉食眾生’的堅定立場是絕不動搖的。
佛滅九百年頃,中印度阿瑜遮國,有無著菩薩入日光定夜升兜率天,參與內院法堂聞法,於彌勒處,受《瑜伽師地論》。晝為大眾宣講,弟子中有不信是彌勒說者,無著為釋眾疑,乃請彌勒降到人間,為眾說法。即於瑜遮那講堂,普施法雨。凡所說法,皆約為頌,無著依頌解釋,乃成彌勒五論。一、《瑜伽師地論》理無不窮,事無不盡,文無不釋,義無不詮,疑無不遣,執無不破,行無不修,果無不證。一百卷,玄奘譯。二、《分別瑜伽論》,顯觀行說,未傳我國。三、《大乘莊嚴論》,莊嚴大乘,十卷,波羅頗密多羅譯。四、《辯中邊論》,顯主法相,三卷,玄奘譯。五、《金剛般若經論》,顯實相說,一卷,達摩笈多譯。五論立義,罄無不盡。傳承彌勒學說,有無著、世親兄弟。無著造有《顯揚聖教論》,《大乘阿毗達摩集論》《攝大乘論》等。世親造有《攝大乘論釋》、《十地經論》、《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頌》等。世親之後,又有護法、安慧等十大論師,廣造諸論,使彌勒之學,極盛一時。
彌勒在兜率天,不動本際,應現十方,若凡若聖,不可限量。傳我國六朝齊梁時傅翕,五代梁唐時布袋和尚是彌勒的化身。
聖地法師,俗家名李海濤。十五歲入大學,年二十二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獲碩士學位,旋在原南京大學校長曲欽岳教授門下讀博士,中途因發心專志學佛而棄世學。後到北京協助韓鏡清老居士成立慈氏學會,是韓老的主要助手,並為校對韓老著述《瑜伽九種》、《成唯識論述翼》作了大量工作。九八年在五台山出家,法名聖地。后組織校對、編輯、出版民國“南歐北韓”之一的韓清凈大師的巨著《【瑜伽師地論】披尋記》十冊。十餘年來一直力圖在中國建立那爛陀寺式的道場,一掃中國佛教頹風。
聖地法師曾受過嚴謹的科學訓練,為探尋人生應當之路,89年放棄南京大學天文系在讀的博士學位,由科學、哲學、文化而宗教;由儒學、道學、基督、伊斯蘭而佛學,由禪學、凈土、密宗、教下而唯識;由瑜伽大論、深密、般若、華嚴、阿含而歸大論;己能切實皈依三寶,已發堅固菩提心,已得下手處,已能安心。聖地法師,依止三寶堅固難摧,願心廣大堅實無動;接慈氏菩薩之福德,引慈氏菩薩之智慧,欲承玄奘大師之法脈;以慈氏菩薩事業為事業,以慈氏菩薩之心為心。今欲依瑜珈大論而重樹正法幢,續佛真慧命,利樂諸有情。
卷一 本地分本地分中五識身相慮地第一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卷二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 卷三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三 卷四 本地分中有導有伺等三地之一卷五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二卷六 本地分中有導有伺等三地之三卷七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四 卷八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五 卷九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六 卷十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七卷十一 本地分中三摩咽多地第六之一 卷十二 本地分中三摩咽多地第六之二 卷十三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 卷十三 本地分中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卷十三 本地分中有心無心二地第八第九 卷十三 本地分中陽所成地第十之一 卷十四 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二 卷十五 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三卷十六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一卷十七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二卷十八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三卷十九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四卷二十 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卷二十一 本地分中聱盟地第十三初瑜伽處種性地品第一 卷二十一 本地分中聱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虞趣入地品第二 卷二十二 本地分中聱聞地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