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市鎮

衡陽市衡南縣下轄鎮

茶市鎮位於衡南縣東南部。西臨耒水與向陽鎮相望,北與泉溪鎮、雙林鄉毗鄰,東南與相市鄉為界。距衡陽市區27公里,歷來為耒水沿岸重要集鎮。茶市水陸交通便捷,被譽為“東鄉交通中樞”。特產油茶、花生、西瓜、紅薯、大豆、洋蔥等;特別是茶市年產“湘黃土雞”1000萬羽遠銷兩廣兩湖。

歷史沿革


明末時期,屬慕道鄉。
清乾隆時期,屬三十八郡。
清末時期——民國時期,屬仁和鄉。
1949年,屬衡陽縣。
1952年,划入衡南縣
1958年,設立茶市鎮人民公社。
1995年4月,撤區並鄉,石橋鄉併入茶市鎮。
地名由來
茶市古稱茶溪,其地“有二山,左曰龍,右曰虎”,龍山外有小溪入境內,有港達於耒水,稱之茶溪。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茶市鎮地處衡南縣東部,東臨相市鄉,南接雲集街道,西鄰泉溪鎮,北交洪山鎮,行政區域面積29.1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茶市鎮境內主要地形為丘陵,地勢東南略高,西部以低崗低為主,兼有平原,土壤肥沃。

水文

茶市鎮境北、境東有人造中型水庫林目水庫、龍塘水庫,其他村均有小型水庫,東南部有歐陽海灌區支渠到達,水利條件尚好。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1年,茶市鎮有耕地面積2745公頃,林地面積2.786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6000畝。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茶市鎮下轄3個社區:華光、昌閣、謝家塘,29個行政村:茶市、石子、關頭、界洲、功勝、廠塘、金鼓、賀新、吉慶、高屋、楊枝、江家、海會、怡谷、黃泥、紫霄、糧塘、大興、何祠、杉避、林目、石橋、冠山、僚塘、杜橋、沙壁、白田、董家、蓮花,下設9個居民小組,30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茶市鎮下轄2個社區,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茶市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430422103004121華光社區
430422103005121文昌閣社區
430422103231121茶市村
430422103232220石子村
430422103234220賀新村
430422103235220吉慶村
430422103236220黃泥村
430422103237220糧塘村
430422103238220何祠村
430422103239220石橋村
430422103240220僚塘村
430422103241220杜橋村
430422103242122江興村
430422103243112怡海村
430422103244220驕陽村
430422103246220蓮花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茶市鎮轄區總人口3506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584人,城鎮化率18.7%。總人口中,男性18574人,佔53%;女性16495人,佔47%。人口以漢族為主,達35010人,佔99%;2011年,人口出生率13.2‰,人口死亡率8‰,人口自然增長率5.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93人。
2017年末,茶市鎮常住人口有28238人。
截至2018年末,茶市鎮戶籍人口有3698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茶市鎮財政收入650萬元,比上年增加11.9%。
2018年,茶市鎮有工業企業3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農業

2011年,茶市鎮的農業總產值達到2.1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6萬噸,其中水稻2.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煙葉、油菜等。2011年,煙葉種植面積5340畝,產量1014.6噸,油菜種植面積18500畝,產量2960噸。畜牧業以豬、牛、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8萬頭,年末存欄4萬頭;牛飼養量3000頭,存欄1500頭;羊飼養量100頭家禽飼養量55萬羽。2011年,生產肉3054.5噸,其中豬肉2600噸,牛肉450噸,羊肉4.5噸;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的5.8%。
2011年,茶市鎮全年造林0.12萬畝,其中,封山育林0.1萬畝,低產林改造0.2萬畝,中幼林撫育0.21萬畝。漁業以淡水魚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水面1100公頃。2011年,人工水產養殖1000公頃,水產品總產量60萬噸。漁業總產值32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5%。2011年末,境內擁有農業機械200台(輛);名優農產品有煙葉、大豆、西瓜、油菜。農民人均年純收入5000元。

工業

2011年,茶市鎮的工業總產值達到6000萬元,比上年增加15%,實現工業增加值1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工業企業實交稅金200萬元,增長17%。工業企業吸納就業人數500人。

商業

2011年,茶市鎮的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9060萬元。有商業網點755個,職工850人;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825萬元。

金融

2011年,茶市鎮有中國農業銀行1家,農村信用社1家,各項存款餘額19572.80萬元,貨款餘額5388.30萬元。

交通


茶市鎮境內有公路S316穿過。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茶市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757人;小學9所,在校生213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85K,小學升初中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普遍高中1所,在校生1700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茶市鎮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劇場1座,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館(室)1個,藏書13000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皮影、雕刻。1992年10月,開通衡南縣廣播電視局茶市分台,2011年末,開通155個頻道,有線電視用戶2603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2606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
文化教育
造成農村義務教育發展滯后的原因,既有經濟的,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模式單一、速度遲緩;又有觀念的,傳統的慣性造成義務教育投資體制的城鄉“二元性”局面長期難以改變;還有制度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經費投入法的缺失。加速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促進城鄉教育發展達到高水平均衡,一是加強立法,確立農村教育投入占各級財政支出的比例關係,完善、規範並落實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二是規範管理,重新確立農村義務教育辦學條件的最低控制標準和農村教育政績考評標準,建立同級監督和上級督查的有效機制;三是抓質量,以教育質量評價體制建設為突破口,切實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的實際培養能力。由於教育資源的有限性和優先發展戰略的實施,城鄉經濟發展的高度不平衡性和地方政府財力的差距,中國義務教育的發展已嚴重失衡。從湖南情況看,“十五”前期,全省農村小學的生均教育經費支出不及城鎮的1/3;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占的比例和生均設備值農村小學不到城鎮的20%,農村初中也只相當於城鎮初中的一半。全省農村特別是經濟相對落後的鄉村,義務教育階段“三差兩低”的薄弱學校還較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按時畢業率長期難以提高。義務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僅會因為教育不公平造成社會不公平,並引發許多社會問題,而且最終會影響國民素質整體水平的提高和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在推進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特別是在經濟體制轉型、農村城市化的推進和目前農村稅費改革中,以農村義務教育的快速發展為重點研究省域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本調研旨在調查目前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狀況,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找出有效的破解辦法。調研的具體指標,一是農村義務教育的實際投入水平和義務教育財政體制建設狀況;二是農村學生享有的教育資源量;三是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四是農村義務教育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等。調查範圍以湖南省衡陽市為主;衡田地處湘中南腹地,轄5縣2市5區,鄉鎮209個(包括城區街道),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703萬(其中農村人口佔75%)。全市GDP在300億左右徘徊,年人均收入也在3000元以下,昔日輝煌不再,已漸淪為全省經濟欠發達地市。選擇衡陽作為其中的一個調研區域。對於研究湖南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茶市鎮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29個,醫療床位50張,執業醫師22人,註冊護士12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2.26萬人,參保率94%。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0%。
醫療機構
醫院始建於1951年,是一所全民所有制非營利性事業單位,隸屬於衡南縣衛生局。座落在耒水河畔,衡江公路穿鎮而過,水陸交通十分便捷的茶市鎮,醫院倚山旁水,環境優雅舒適。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固定資產230多萬元,日開設病床40張,現有職工123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17人。醫療設備有2035型B超機、日產心電圖機、200毫安X光機、纖維胃鏡、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內設中、西內科、皮膚性病專科、內兒科、普外科骨傷科、婦產科、五官科,是一所適合農村,以“預防為主,中西並重”,功能科室齊全的綜合一甲醫院。年門診人次在5萬以上,住院病人人次在800以上。中、西醫內科,能診治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雜症;普外科能正常開展腹部手術,如闌尾切除術、疝氣修補術、膽囊、胃次全切除手術,並與415醫院、縣人民醫院聯營,就近開展部分急診、高難度手術和骨外科手術;婦產科能正常開展新法接生,引流產、母嬰保健、剖宮產、子宮次全切除等,在當地均享有很高的聲譽。醫院曾獲湖南省“文明單位”、衡南縣“園林式”單位、“示範醫院”等榮譽稱號,並為衡南縣醫療保險定點機構。

社會保障

2011年,茶市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9戶,人數223人,支出45萬元,月人均168元;城鄉醫療救助4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人1202人次,共支出6.01萬元;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6人次,支出1.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85戶,人數837人.支出21萬元,月人均75元,農村五保供養155人,支出41萬元。農村醫療救助48人次,農村臨時救濟53人次,支出3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3人。2011年,新增就業人員207人,有103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6人,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8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5%,全年共幫助4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000元,比上年增加30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900元,比上年增加50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709人,參保率10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茶市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線單程總長度70千米,投遞點115個,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8000門,固定電話用戶3280戶,普及率45%。

城鎮文明

茶市系衡南工業走廊,屬衡陽市輻射的星級城鎮。寬敞硬化規範的街道,綠樹成蔭,華燈輝煌,門面旺鋪,琳琅滿目,市容整潔,街道舒暢,穿著入時,言語庄康;城鎮配套設施齊全,運行良好,新農村建設的通路、井、廁正在改建之中。

基礎設施

生產保障恢複電力、交通、供水、通訊、疾病預防控制、農業生產自救等各項工作。抽調49個縣直機關單位300餘名幹部到重點受災鄉鎮進行對口扶貧,解決百姓的實際困難。確保災民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地方住;確保災區通電、通水、通路;確保災區不發生役情,群眾有病能及時就醫;確保生產自救有成效,農業生產迅速恢復;確保災民情緒穩定,災區社會穩定、治安良好。衡南縣委縣政府各級各部門的紛紛深入災區一線,全力以赴幫助災民重建家園。縣建設局對每戶災民的房屋都及時勘察,認定被水浸泡過的房屋安全后才動員災民居住;衛生防役部門的40多支`醫療隊伍忙著免費義診送醫送葯,幫助災民屋前屋后,里裡外外嚴格消毒;民政部門送水送糧送食品,開設專門帳戶接受社會各界捐助;水電、通訊、交通、水利等部門迅速組織力量實施災后搶修;縣委辦、政府辦、組織部、移民局、煙草局、林業局等分別到外縣和未受災鄉鎮尋找求援補種秧苗;農業局組織群眾改種生育期較短的晚稻品種或其它經濟作物;農機部門組織農耕機具幫助災民搶種搶收;教育部門組織人員修復校園,不讓一個孩子因受災而失學。全縣各鄉鎮、各單位及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一批批救災物資不斷運往災區,僅本縣黨員幹部捐款就達30萬。

防洪工程

大源渡庫區茶山防洪堤應急處理工程指揮部正式成立。珠暉區副區長蔣炳炎、茶山坳鎮黨委書記廖永忠到場為工程指揮部揭牌。茶山防洪堤應急處理工程是衡陽城市防洪保護圈重點工程,大渡源庫區茶山防洪堤保護圈內有7萬人口,3.8萬畝耕地,京廣鐵路、衡大高速公路等多條國家、省、市交通幹線、幾十家企業以及千萬蔬果基地都在保護圈範圍內。因年久失修以及結構鬆散,其就加固維修一直是廣大村民的迫切願望和各級黨委、政府防洪的重中之重。2008年10月,該防洪堤應急處理工程正式立項實施,工程涉及6個村24個村民小組,將對茶山堤11.51公里範圍內的管涌、滑坡和涵閘等險情進行除險加固處理。高標準、高質量建好大源渡庫區茶山防洪堤應急處理工程,是廣大衡陽市民的熱切期盼,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視察防洪堤,並明確指示“要盡最快速度修好防洪堤”,應急處理工程於如期開工,衡陽市副市長蔣勛功出席了開工典禮並宣布工程開工。

文人概貌

農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后,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及農村勞務經濟的大力發展,使得農民收入穩步增加。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強,求知、求美、求樂、求健康、求參與成為廣大農民的共同要求。但農民的文化生活仍然十分單調:一是看電視,二是打牌,三是廟宇祭祀。農村文化隊伍人數增多,但整體素質亟待提高。衡陽市的茶市鎮文化站現有從業人員460人,比1995年增加123人。人數雖然增多了,但真正“撐”台的文化人才卻青黃不接。全鎮文化站人員中,有本科學歷的1人,專科學歷的22人,中專學歷的124人,而高中以下學歷的達313人,佔68%;有文藝專長的143人,僅佔31%。年齡40—60歲的鄉鎮文化專職人員331人,佔71%,30歲以下的129人,僅佔29%。農村文化隊伍素質不高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門檻不高”,“先天不足”。一些地方和單位將文化崗位作為幹部職工子女就業的“安置站”,不問有無文化專長,只要有“關係”都可以進,致使文化隊伍“先天不足”。二是體制不順,壓力不足。現有文化站的管理體制不順,條塊分割,難以協同。以塊塊管理為主的文化專職人員,身兼數職,有效投入文化工作的精力、時間不到20%;以條條(文化局)管理為主的文化專職人員,往往被“邊緣化”。茶市鎮9名文化專職人員,僅有站長1人在崗,其他8人或外出打工,或閑居在家。三是待遇不高,動力不足。全鎮文化專職人員現人均月工資為430元,為人均應發工資的50%。73個文化專職人員,其中20人每年工資2150元,43人每年600元包干,還有4人為自費編製,財政未撥一分錢工資。四是培訓不夠,後天不足。因經費困難,縣市文化部門已連續三年未組織一次文化專職人員的業務培訓。
2004年,全鎮農民自發開展的文化活動達816場次,是鄉鎮黨委、政府組織文化活動的8倍。衡南縣茶市鎮農民自發集資3萬多元,組建了“歡樂”、“健身”、“紅娘子”三支腰鼓隊,一支籃球隊。腰鼓隊有110人,平時健身,遇有喜慶活動就參與演出。衡南縣有文化庭院147戶,農閑時,每個庭院都聚集起附近的大部分村民。茶市鎮岳北村每戶村民自願集資300元,在短短几天時間裡,籌資4萬多元,成立了“騰飛”、“岳北”兩支龍獅隊,共有300多人,並制定了管理章程,包括管理機構、管理制度及違紀處理規定等,每逢春節,既在當地玩,又到縣城舞。與此同時,許多農民群眾自願湊錢“買”文化,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各類劇團被自發邀請下鄉演出達3600多場次。相比之下,政府組織開展的農村文化活動則顯得有些“清冷”。95%以上的農戶都購置電視機,許多農戶還購有音響設備。2003年至20004年間,絕大多數農戶都自願出資600—800元,積極配合政府實施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衡南縣茶市鎮農民自發集資40萬元,協助政府辦起了電視差轉檯,又有400多農戶爭先恐後開通了有線電視。與此同時,農民還自發籌資興建、改建文化陣地。衡山縣白果鎮農民集資80萬元對三處古文化建築進行了維修。農民自願捐款籌資近20萬元,分別改擴建了3個古戲台,興建了一個籃球場。此外,農民還積極興辦文化產業。2004年,全鎮有民間劇團、個體電影放映隊、個體圖書室及舞廳、網吧共2898家,全年收入3560萬元,成為滿足農民消費需求的主力軍。由於農村文化工作基礎薄弱,要改變農村文化工作的被動局面,“送文化”仍然是現階段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滿足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應切實加強和改進“送文化”的工作,使之步入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的軌道。要建立良好的機制,豐富“送”的內容,活躍“送”的形式,選擇“送”的時機。但從根本上說,要改變農村文化工作與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適應的現狀,還得立足農村文化的現實土壤“種文化”。首先,要保證農村文化工作有陣地:改造和利用好原有文化陣地,現有的小廣場、禮堂、戲台、堂屋等文化場所要添置設施,更新內容;開闢新的文化陣地,建設一批文化廣場、球場以及其他群眾文化場所。其次,要培植好的文化品種: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特色文化,如衡陽地方劇種祁劇花鼓戲;改良民俗民間文化;引進外來積極健康文化;培育新生優秀文化。再次,要培養文化工作者隊伍:培養一大批具有熱心公益事業的文化藝人和“土專家”,幫助他們更新知識,提高技能水平;扶持一批文化專業戶、科技示範戶、五好家庭戶
茶市鎮
茶市鎮

旅遊


茶市耒水有著名的“界子洲頭”“美女梳頭”“滴水岩洞”“樟園窯址”“吐霧峰巔”“麒麟水庫”“杜甫陵橋”“湘子漁浦”“小水亭庵”“茶市浴塘”等,美不勝收,娛樂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