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颱風艾雲尼的結果 展開
- 2018年第4號熱帶風暴
- 2006年第3號颱風
- 2012年第18號強熱帶風暴
颱風艾雲尼
2018年第4號熱帶風暴
颱風艾雲尼(英語:Severe Tropical Storm Ewiniar,國際編號:180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5W)為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4個被命名的風暴。“艾雲尼”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提供,是密克羅尼西亞特路加群島傳統的風暴之神。
2018年6月6日6時25分,第4號颱風在廣東湛江市徐聞縣新寮鎮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6日14時50分,在海口市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7日20時30分,廣東陽江海陵島再次登陸,最大風力8級。當天14時50分前後在海南海口沿海再次登陸。8日18時解除了颱風藍色預警。6月9日6時,中央氣象台發布暴雨藍色預警。共造成受災21.47萬人,因災死亡5人,直接經濟損失4.6億元。
2018年6月3日上午8點鐘,南海熱帶低壓的中心位於中國西沙永興島南偏西方大約370公里的南海南部海面上,就是北緯13.6度、東經111.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7級(1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1002百帕。
2018年6月5日上午8點鐘,南海熱帶低壓在南海中部海面加強為2018年第4號颱風(熱帶風暴級,中央氣象台),上午10點鐘其中心位於海南省文昌市以南大約230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緯17.5度、東經111.1度,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6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00公里。
2018年6月6日6時25分,第4號颱風(熱帶風暴級)在廣東湛江市徐聞縣新寮鎮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
2018年6月6日9時,日本氣象廳予以命名。
2018年6月6日14時50分,颱風“艾雲尼”(熱帶風暴級)在海南海口沿岸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18米/秒),995百帕。第4號颱風“艾雲尼”(熱帶風暴級)的中心於7日晚上20時30分前後在廣東陽江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2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0百帕。
2018年7日20時30分,第4號颱風“艾雲尼”在廣東陽江海陵島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在瓊州海峽盤旋數小時后,“艾雲尼”又於當天14時50分前後在海南海口沿海再次登陸。
2018年6月8日17時,颱風艾雲尼減弱為熱帶低壓,中央氣象台在8日18時解除了颱風藍色預警。
2018年6月9日6時,廣東中東部、江西中部和南部、福建西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
直接經濟
截至2018年6月8日16時,廣東省梅州、江門、陽江、湛江、雲浮部分地區受災,受災21.47萬人,因災死亡5人,直接經濟損失4.6億元。轉移避險7.26萬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3.64萬人),因災失蹤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67萬公頃。
各級民政部門共派出2683個工作組1.5萬人次到基層組織開展災害救助工作,開放3277個應急避護場所,集中安置8194人,下撥救災資金29萬元人民幣,累計發放帳篷30頂、摺疊床899張、毛巾被147張、礦泉水540箱、速食麵706箱以及麵包、大米等應急物資一批。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2018年6月2日,在南海海面生成熱帶低壓后,它以每小時僅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並逐漸向海南東南部沿海靠近。
由於“艾雲尼”在副熱帶高壓南側生成,在它生成並向海南東南部靠近期間,副熱帶高壓處於東移減弱階段,颱風與副熱帶高壓距離拉遠,致使其引導氣流變弱,移速緩慢。隨著副熱帶高壓西進,“艾雲尼”加速移至海南東北部近海。其後進入高空鞍型場的大氣環境中,東西兩側均有高空反氣旋控制,東側的高空反氣旋要引導它向北運動,西側的反氣旋則要引導它向南運動。東西兩側反氣旋的掣肘,使得它在雷州半島南部到海南北部一帶徘徊少動,出現逆時針打轉路徑。
針對其盤旋北上的特殊行進路徑,颱風“艾雲尼”所處的引導氣流比較弱,在其第一次登陸徐聞後向南偏折,是因為受到了它西側高壓環流的影響。而後“艾雲尼”向南行進登陸海口,在第二次登陸后,其東側外圍副熱帶高壓的較弱引導氣流又在引導“艾雲尼”向偏北方向移動,這使得它於7日夜間在廣東第三次登陸。
粵西、海南北部和珠三角等受颱風和暴雨影響停課。
數據顯示,1979年至2002年高考期間(7月6日—9日)登陸或影響廣東的颱風共5個,其中影響最大的是2001年第4號颱風“尤特”;而在2003年至2017年,沒有颱風在高考期間(6月6日—9日)登陸或影響廣東。對此,錢奇峰特別提醒廣東、海南、廣西等華南沿海地區的考生和家長關注最新天氣預報,合理安排行程,以免降雨、內澇等影響赴考。
2018年第4號熱帶風暴
5日以來,華南中東部、江南東部等地累計降水量達100毫米至200毫米,海南島北部、廣東沿海和雷州半島南部局地達250毫米至430毫米,廣東汕尾、海南文昌和海口的降雨量分別達到481毫米、473毫米和439毫米。
7日8時至8日8時,海南島北部、廣東中西部、廣西東部以及湖南東南部、江西西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廣東西南部和沿海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區伴有雷電、短時強降水和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南海西北部海域、瓊州海峽以及海南島東部和北部沿海、廣東中西部沿海、珠江口附近海域或地區將有6—7級大風,其中,南海西北部海域、廣東西南部沿海等地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有8—9級,陣風可達10—11級。
颱風艾雲尼影響
6月5日11時,中國氣象局領導簽發命令,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四級應急響應。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預報與網路司、綜合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公共服務中心、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立即進入四級應急響應狀態。
7日20時至8日20時,廣東西南部和南部沿海部分地區發生中小河流洪水的氣象風險較高。受強降雨影響,廣東部分中小河流水位出現明顯上漲,其中惠州市淡水河、五華縣琴江、陸豐新田水出現超警洪水。7日19時,上述江河水位已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
7日18時,自然資源部與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計7日20時至8日20時,四川中部、湖南南部、廣東西部、廣西東部等地部分地區發生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較高。其中,廣東西部局部地區發生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高。
9日,“艾雲尼”將后逐漸轉向偏東方向移動,強度緩慢減弱。受“艾雲尼”影響,預計7日夜間到9日,廣東強降水仍將持續,8日粵中西部海面仍有8級大風。
2018年6月1日,廣東省防總召開防禦會商會,分析研判當前三防形勢並部署防禦措施。廣東省副省長、廣東省防總總指揮葉貞琴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和地區密切關注颱風動態,及時做出預報預警,做好防禦各項準備。
2018年6月2日報道,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已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南海中部海域作業漁船在2日前、西沙附近海域作業漁船在3日前回港避風,粵西附近的養殖漁排以及漁船作業人員在5日前上岸避風。氣象、水文、海洋等部門密切監視天氣動態,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指引公眾防災避險。
2018年6月6日,廣東省防總已將防風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並派出2個督導組赴粵西指導防風工作。
颱風回襲“艾雲尼” 海口暴雨傾盆
4日,受2018年第4號颱風(熱帶風暴級)影響,瓊州海峽航線於當日15時全線停航防颱避風,預計持續到8日。此外,進出島列車也受颱風影響停運。
監測暴雨中心位於吉安市井岡山市及遂川縣一帶,點最大為遂川縣五斗江鄉五斗江站219毫米,井岡山市黃坳鄉光裕村站214毫米次之。受強降雨影響,贛江中游蜀水、遂川江出現明顯漲水過程,蜀水林坑水文站發生超歷史洪水,8日7時30分洪峰水位90.95米,超警戒水位4.45米,超歷史最高水位1.63米,漲幅近7米,此外,遂川江有2米以上左右的漲幅。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強降水過程,受災較重的有遂川縣、井岡山市、萬安縣、泰和縣、永新縣,部分沿河地勢低洼鄉鎮、村莊受淹,遂川縣五斗江鄉、衙前鎮圩鎮受淹水深達1米以上。為保證群眾生命安全,吉安全市緊急轉移人口1088人,其中遂川縣980人。暴雨洪水損毀了遂川縣大坑鄉下長龍村公路,塌方導致於新公路中斷,萬安縣高陂鎮公路中斷,泰井高速K61+150發生邊坡塌方。
吉安市於8日9時啟動防汛Ⅳ應急響應,遂川縣於7日17時30分啟動防汛Ⅲ應急響應,井岡山市於7日20時30分啟動防汛Ⅳ應急響應,萬安縣於8日2時20分啟動防汛Ⅳ應急響應,吉安市水文局於8日4時啟動防汛水文測報Ⅲ應急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