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輔彬

廣西工程職業學院院長

萬輔彬,男,漢族,1942年9月20日生於安徽省繁昌縣舊縣鎮(現新港鎮),中共黨員,教授,廣西民族大學(原廣西民族學院)原副校長,現任廣西工程職業學院院長。1992年被評為廣西優秀留學回國人員。1992年作為在高等教育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被評為廣西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主要履歷


1947年-1953年7月,先後在繁昌縣舊縣鎮(現為新港鎮)小學、義合小學、城廂小學讀書.
1953年9月-1956年7月,在繁昌縣初級中學讀書。
1956年9月-1959年7月,在安徽師範大學附中(現為蕪湖市第十一中學)高中讀書。
1959年9月-1963年7月,在安徽大學物理系學習。
1963年9月-1973年6月,在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任編輯,撰寫科教電影劇本7部,全部投入拍攝發行。
1970年5月至1973年6月在湖北咸寧文化部“五七”幹校勞動。
1973年7月,由文化部“五七”幹校調入廣西民族學院(現更名為廣西民族大學)任教至今。先後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並先後擔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院長助理。其間1989年4月至1990年7月,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進行學術訪問。
1993年8月—2002年11月,任廣西民族學院副院長。
2007年12月—— 任廣西工程職業學院院長

教學與科研兼職


1.1998年以來,任廣西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2.2006年4月起被聘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3.2006年4月起被百色市人民政府聘為百色職業學院顧問。
4,2007年7月起被聘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兼職博士生導師

學術團體兼職


1. 中國科技史學會理事、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少數民族科技史專業委員會主任
3. 中國科技考古學會理事
4. 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常務理事
5.廣西軟科學研究會理事長
6. 廣西留學生聯誼會(歐美同學會)副會長
7. 廣西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長
8. 廣西行政管理學會副理事長
9. 廣西領導科學研究會副會長
10. 廣西老教授協會副會長
11.廣西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
12.廣西徽文化懇談會負責人
13.廣西安徽商會顧問

主持的研究項目


1.北流型銅鼓礦料來源及鑄造遺址研究,廣西重點課題,1985-1986年。
2.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銅鼓礦料來源與聲學特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0-1992年。
3.世界銅鼓王的鑄造工藝研究及複製 廣西九五攻關項目 1996-1998年,資助額度8萬元
4.麻江型銅鼓振動模式及調音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1-2002年,資助額度6萬元,學院配套6萬元
5.運用現代物理技術對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古樂器銅鼓進行綜合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01年12月——2005年12月,資助額度17萬元,學院配套17萬元。
6.“越南銅鼓鉛同位素考證”,廣西民族學院重點資助項目,2001年9月至2002年12月,資助額度0.5萬元。
7.銅鼓文化的保護、繼承與發展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資助額度7.5萬元,學院配套7.5萬元
8.壯族銅鼓生律傾向研究,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資助額度4.5萬元,學院配套4萬元。
9.科技進步是企業永恆發展的動力,中國石化茂名石化分公司項目,2003年8月至2005年5月,資助額度20萬元。
10. “參與式”實驗室評估研究與實踐,廣西新世紀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 2001年9月至2004年8月,資助額度4.2萬元(含學院配套)。
11.中國與越南合作建設“兩廊一圈”可行性研究,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重大項目,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資助額度85萬元。
12.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瀕危傳統工藝調查研究,英國劍橋大學人類學系,2006年4月到2007年3月,資助額度1200英鎊。
13.中加合作項目:廣西少數民族農村發展政策選擇研究,2007年至2008年,資助額度22萬加元
14.國家軟科學重大項目:科技支撐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戰略研究,2007年至2009年,資助額度70萬元(含廣西配套經費)。
15.國家軟科學重大項目:廣西在中國東盟開放合作中發揮橋頭堡戰略作用的戰略研究——以越南為例2011年至2012年,資助額度35萬元(含廣西配套經費)。

發表的主要著作和論文


著作

1.《中國古代銅鼓科學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10月
2.《北流型銅鼓探秘》,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
3.《探索原子世界的奧秘》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
4.《技術進步企業發展的永恆動力》,南寧:廣西科技出版社,2005年5月
5.《后發展高校“參與式實驗室評估”理論與實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8.《銅鼓》,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年3月
6.《人類學視野下的傳統工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7.《中國科技史研究方法》,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編著

1..《弘揚民族科技——促進西部開發——第五屆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8月
2.《歷史深處的民族之光》,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3.《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9年10月

學術論文

(1)天文學史上科學與宗教的鬥爭 《物理教師》(廣西)1981年第1期
(2)中國古代共鳴史話 《物理教師》(廣西)1981年第1期
(3)充分發揮物理學史對物理教學的作用──重溫錢三強給《物理教學》的一封信 《物理教學》 (江蘇)1985年第4期
(4)波爾、原子科學、哥本哈根精神 《廣西物理》1985年第4期
(5)物理學史與物理教學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85年第2期
(6)試談物理學前沿與基礎物理教學 《物理通報》1985年第8期
(7)關於推導輸運係數的討論《廣西物理》1987年第3期
(8)阿佛伽德羅的分子假說和阿佛伽德羅常數 《物理》1988年第7期
(9)廣西北流型古代銅鼓的鉛同位素考證(第二作者) 《科學通報》1988年第5期
(10)俚人鑄造銅鼓考 《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第二輯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本文 的英文稿在英國劍橋第6屆中國科技史國際會議上宣讀)
(11)廣西冷水沖型銅鼓的礦料來源研究 《文物》1989年第1期(合作)
(12)廣西崇左歸龍斜塔考察《廣西民族學院學報》(社科版)1989年第2期
(13)古代銅鼓調音問題初探(第二作者)《自然科學史研究》 1989年第4期
(14)譯文:關於邊遠地區的物理研究──澳大利亞的早期物理學史,《物理學史》1989年第 2期
(15)古代銅鼓礦料來源的鉛同素考證《物理》1990年第3期
(16)麻江型銅鼓的鉛同位素考證《自然科學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7)雲南早期銅鼓礦料來源研究──兼論銅鼓起源問題 《考古》1991年第1期(合作)
(18)論靈山型銅鼓《考古》1991年第3期(合作)
(19)如何編好民族地區科技史志之管見《雲南科技志通訊》1992年第1期
(20)嬰啼頻譜分析與初步研究(第三作者)《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第2期
(21)現代物理技術在銅鼓研究中的應用《廣西物理》1995年第3期
(22)中國與西方金丹術比較,《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年第1期(合作)
(23)試論田東出土的萬家壩型銅鼓《廣西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
(24)論冷水沖型銅鼓的三個地方類型(第二作者)《廣西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
(25)文理交叉的科研道路無限寬廣──我的科研之路 《廣西物理》1997年第4期
(26)在生態農業的良性循環中脫貧致富──恭城瑤族自治縣科技興農紀實(在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第四屆國際會議上宣讀)見《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第4期
(27)夜郎國銅釜的鉛同位素考證《在第四次國際金屬史會議(日本島根上發表)》1998年5月
(28)高等院校科研工作與科技創新《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第3期
(29)駁“超常哲學”和“超常科學”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 1999年第3期
(30)科協應大有作為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第2期
(31)龍膽村訪古散記,《民族藝術》,2001年第3期
(32)古代南方少數民族銅鼓鑄造技術的發展傳播及文化多樣性 第九屆中國科技史國際會議(香港)2001年10月
(33)唐代以前廣西冶銅鑄銅成就概覽 第五屆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國際會議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第2期
(34)從少數民族科技史到科技人類學,《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第三期
(35)銅鼎與銅鼓的社會文化多樣性的比較研究——兼議技術發展中的文化多樣性,第六屆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國際會議,2002年8月
(36)從少數民族科技史到科技人類學,《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37)銅鼎與銅鼓的社會文化多樣性的比較研究——兼議技術發展中的文化多樣性,第六屆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國際會議,2002年8月
(38)銅鼓與銅鼓社會文化功能比較,《廣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39)越南東山銅鼓再認識與銅鼓分類新說,《廣西民族學院》(哲社版),2003年第6 期
(40)第六屆少數民族科技史國際論文集序三,歷史深處的民族之光,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41)銅鼓科學研究方法,歷史深處的民族之光,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42)科學史家席澤宗院士,《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第1期
(43)院士慧眼觀天文——科技史學家訪談錄之一,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第1期
(44)科學史家柯俊院士,《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第2期
(45)“鋼鐵大師”的冶金情緣——科技史學家訪談錄之二,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第2期
(46)科技應用:科技人類學本土化的新走向,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第2期,
(47)科學史家李迪院士,《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第3期
(48)走進少數民族科技史——科技史學家訪談錄之三,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第3期,
(49)建立參與式實驗室評估互動機制的基本原則,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第3期,
(50)在互動中評估 在評估中建設——高等學校“參與式”實驗室評估研究與實踐,南寧:《學術論壇
(51)獨立設實驗課帶動實驗教學改革(第二作者),上海:《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年第7期,
(52)廣西高校實驗室評估工作特點和基本經驗,南寧:《高教論壇》,2004年第2期
(53)著名數學家家吳文俊院士,《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第4期,
(54)著名科技史學家朱清時院士,《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第1期
(55)中華傳統科技文化必將復興,《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第1期
(56)中國科技史建制化與走向世界,《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第2期
(57)疑似之跡 不可不察,《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第3期
(58)科技史學家劉廣定教授,《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第3期
(59)銅鼓起源、發展、傳播與文化多樣性,《科學與藝術》,2005年第二期
(60)技術工具理性與道德價值理性的時空追問,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5年第1期(第2作者)
(61)用技術預見整合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改革與戰略,2005年第8期(第2作者)
(62)越南銅鼓及相關器物金相分析,桂林工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第3作者)
(63)聽從內心的呼喚,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5年第4期,(第2作者)
(64)“席澤宗星”永遠照耀著我們,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9年第2期
(65)與科技史家對話,向學者睿智問津,《中國科技史雜誌》,2011年第32卷,第一期(總130期)

科學史家訪談錄系列

(1)(萬輔彬/問,席澤宗/答)院士慧眼觀天文,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4年第1期
(2)(萬輔彬/問,柯俊/答)“鋼鐵大師”的冶金史情緣,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4年第2期
(3)(萬輔彬/問,李迪/答)走進少數民族科技史,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4年第3期
(4)(萬輔彬/問,朱清時/答)中國科學文化必將復興,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4年第3期
(5)(萬輔彬問,劉鈍答)走向世界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事業,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5年第2期
(6)(萬輔彬/問,劉廣定/答)疑似之跡,不可不察,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5年第3期
(7)(萬輔彬/問,江曉原/答)聽從內心的呼喚,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5年第4期
(8)(萬輔彬問,張秉倫答)科技史研究應文獻與實證並重,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6年第1期
(9)(萬輔彬問,何丙郁答)樂為中西文化架橋鋪路,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6年第2期
(10)(萬輔彬/問,陳美東/答)觀時順變 應勢有為,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6年第4期
(11)(萬輔彬/問,華覺明/答)“銅心”未泯,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7年第1期
(12)(萬輔彬問,李志超答)傳承國學薪火,闡發天人古義,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7年第2期
(13)(萬輔彬/問,黃一農/答) 從天文到人文,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7年第4期
(14)(萬輔彬/問,陳久金/答)探索·創新·解碼,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8年第1期
(15)(萬輔彬/問;吳國盛/答)走向西方科學史 走向科學通史,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9年第2期
(16)(萬輔彬/問;王渝生/答)從科學史家到科普名家——中國科技館研究員王渝生訪談錄,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9年第3期
(17)(萬輔彬/問;干福熹/答)讓中國古玻璃研究走向世界——干福熹院士訪談錄,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09年第4期
(18)(萬輔彬/問;李家冶/答)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的心路歷程,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10年第1期
(19)(萬輔彬/問;趙匡華/答)文獻鉤沉鍊金術 實驗求證化學源,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10年第2期
(20)(萬輔彬/問;席龍飛/答)席龍飛教授的古船情結,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10年第4期
(21)(萬輔彬/問;廖育群/答)終嘗之約——口述史會議中的“訪談”與“口述”,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11年第1期
(22)(萬輔彬/問;陸敬嚴/答)研究中國機械—廣索博求 復原古代兵器—鍥而不捨——科技史家陸敬嚴研,廣西民族學學報(自然版),2011年第2期

省級以上獲獎科研成果


1.北流型銅鼓礦料來源與鑄造遺址研究(廣西區科委項目)經廣西科委鑒定,1988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
2.“古代銅鼓礦料來源的鉛同位素考證”(發表在《物理》雜誌上的論文)獲1992年度廣西科協授予的優秀論文一等獎。
3.《北流型銅鼓探秘》專著,1993年獲廣西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第二作者)。
4.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銅鼓礦料來源與聲學特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廣西科委委託廣西教委鑒定,1995年12月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
5.“越南東山銅鼓再認識和銅鼓分類新說”,獲2004年第八屆廣西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6.后發展高校參與式實驗室評估研究與實踐,獲國家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7.《河池銅鼓》獲廣西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8.“科技支撐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戰略研究”獲2011年政府決策諮詢三等獎。

學術講座


5月12日,外國語學院東南亞研究所“百家講壇”之“萬輔彬教授談銅鼓文化與銅鼓研究”專場講座在基地樓202室舉行,萬輔彬教授講述了銅鼓文化、銅鼓文化的傳播、研究以及保護等方面的內容。
萬輔彬教授分別從銅鼓的含義、起源、社會文化功能等方面對銅鼓文化進行闡述。他說,數以千計的銅鼓出土於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其“鑄銅為之,虛其一面,覆而擊其上”,極具地域特色。眾所周知,銅鼎在古代有著多重的社會文化功能。萬輔彬教授則認為,銅鼓比銅鼎具有更豐富的社會文化功能。銅鼓作為打擊樂器問世,又作為權力象徵的禮器,具有傳遞信息,指揮軍陣的功能。銅鼓還可用以賽神、祭祀,同時也是財富的象徵。萬輔彬教授說,銅鼓是流傳千古的青銅藝術瑰寶。它雄渾的鼓聲給眾多古老民族世世代代帶來歡樂,它以無窮無盡的奧秘,誘發著人們不斷去思考和探索。
萬輔彬教授還結合圖片介紹了有關銅鼓的類型、主要紋飾等方面的知識,並提出自己的分類新說。同時指出,為了便於國際學術交流,最好還是採用黑格爾分類法,適當加以補充和修訂。銅鼓文化是跨國文化,應該有國際視野,應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銅鼓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財富。
對於銅鼓的研究,萬輔彬教授認為銅鼓不僅是一本不成文的民族文化百科全書,而且也是一個豐厚的民族科技史的資料寶庫。目前隱藏在銅鼓上的很多信息還未提取,很多秘密還未揭示,銅鼓研究呼喚自然科學研究者的加入。最後,萬輔彬教授以自己做過的工作為例,就自然科學研究方法在銅鼓研究中的作用做了詳細說明。他說,銅鼓文化必須加強多學科、跨學科的合作,人文社會科學的專家期待與自然科學的專家結成聯盟,開拓銅鼓研究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