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銅鼓
壯族銅鼓
銅鼓是中國古代一種打擊樂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歷史,以廣西數量最多,分佈量最廣。最初銅鼓是作飲器之用(即釜),后才演變為敲擊樂器。據裴淵《廣州記》和劉恂《嶺表錄異》說:壯族銅鼓有的“面闊丈余”,有的“厚(僅)二分以外”,“其身遍有蟲、魚、花、草之狀(花紋)”,製作極其精巧。
壯族銅鼓
古壯人所鑄銅鼓
4.古代壯族氏族酋長,由人民公僕變作人民主宰.正如上述嘗以銅鼓為權力表徵,《南史·歐陽頠傳》載:‘欽南征夷獠,擒陳文徹,所獲不可勝計。獻大銅鼓,累代所無,頠預其功,還為直閣將軍。’可見古代封建王朝對少數民族戰爭,擄得銅鼓后,表示勝利。少數民族失去銅鼓.表明失去統治權。廣西其他少數民族沒有這種風俗,足以證明銅鼓是壯族最先鑄造。”
北流型六蛙銅鼓-故宮藏品
萬家壩型銅鼓;大約在公元前八世紀,即春秋時代早期(以雲南楚雄縣萬家壩古墓群出土銅鼓為代表而得名)。其特點是;鼓面窄小,鼓胸特別膨脹,鼓足短,足徑大,體型小而略扁;器壁渾厚,器表粗糙,有的通體無紋,有的裝飾稚拙簡樸的花紋,包含著後繼銅鼓裝飾藝術的萌芽。大約經歷了三百年,主要分佈於雲南省中部偏西地區,此外,在廣西西部,越南西北部和泰國北部也有此型銅鼓發現,說明早期已有銅鼓開始向東,向南發展。
冷水沖型銅鼓;以廣西藤縣冷水衝出土銅鼓為代表而得名。由石寨山型銅鼓發展演變而成,流行時代約為東漢初至北宋年間(公元一世紀至公元十二世紀)。其最大特點是;花紋密集且高度圖案化,立體裝飾豐富。
靈山型銅鼓;以廣西靈山縣出土銅鼓為代表而得名,流行時代約為東漢至唐代(公元三世紀至公元十世紀)。其造型與北流型銅鼓大體相似,亦崇尚高大,鼓面背部也有調音鏟痕。
據研究,銅鼓的年代最晚到清代中晚期,也就是說,中國民間鑄造銅鼓活動在清代以後就己經停止,鑄造技術也隨之失傳。198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與北京鋼鐵學院冶金史研究室(今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合作,對八大類型92面銅鼓取樣,分別採用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和金相檢驗的方法,對這些銅鼓的合金成分及金屬材質進行分析。同時對每面銅鼓的體形大小、器壁厚薄、鼓高與鼓身最大徑的比值等進行精確的測量。
冷水沖型銅鼓
其工序主要有如下幾道:
1、制模型
首先用木料做成一個鼓形木模 作為范芯骨架,然後敷以摻有穀殼的粗泥料作范芯的底層,再敷上摻有草灰、牛糞的細泥料作表層,使表面光滑並且有較好的透氣性和退讓性。最後,捏塑四個實心耳安在耳的部位。
2、翻外范
先在泥模型鼓表面塗以牛油,防止粘連,然後分塊(面范一塊、身范二塊或面范一塊、身范四塊)敷以細泥料和摻加草盤、麻絲等的粗泥料,形成外范,在外范上按設計留好澆口,拆開外范后在范面刻印花紋。
3、做芯范(內模)
鼓芯范是由泥模型鼓減薄而成,其做法是在泥模型鼓周身嵌人一定數量的銅芯墊,然後按芯墊印痕厚度颳去一層泥料,並磨光即成。
壯族銅鼓紋
第一種是鼓面向上的台范;第二種是足沿向上的合范.合范后,用泥把各條范縫封嚴,並以繩索把整個范綁紮緊,經低溫烘烤,使泥范中的水分蒸發,干透硬化。
5、澆注
先將鼓范烘烤預熱,達600C0左右,然後從鼓面中央或足沿的澆口杯內注人台金熔液,使之進人型腔。
6、拆范及整理
澆注之後,拆開外范,取出內范.鋸鑿掉澆冒口,清除內外壁上的泥料,修飾花紡及立體裝飾物,使銅鼓表面光滑,花紋清晰。
7、定音
銅鼓作為樂器,對音響有一定要求,必須請專門鼓師進行調音,調音台格后,則可以使用了。
其工序是:
1、做芯范
壯族銅鼓
首先在芯范上敷蠟並按設計厚度均勻地刮平,然後在蠟面上制花,形成與銅鼓一樣的蠟模型鼓。
3、制外范
把細泥敷在蠟模上做外范,各塊都要均勻填實,以保證鑄型輪廓和花紋的清晰,又在細泥外敷上一層粗泥料以增加強度.制范時注意在鼓面中心太陽光體處留出澆口,在蛙的眼位穿出氣孔,在足沿留出蠟口,使外范成為一個渾然一體的完整鑄范。
4、化蠟
用小火烘烤化蠟,蠟從足沿出蠟口流出后空出型腔,選就是澆鑄鼓體的空間.
5、澆注、拆范和修整
與泥型合范法基本相同,不過拆范時要特別小心留意,以免損傷了立體造型裝飾.拆范修整后便竣工了。
據一些學者判斷,冷水沖型、北流型、靈山型及部分石寨山型等體形較大的銅鼓可能採用了蠟模泥范法.它採用了泥型合范與失蠟法兩者的優點.其工序與失蠟法大體相同.也是先做芯范,然後做蠟模,但不同的是不在蠟面上刻印花紋,而是在泥制外芯上壓印花紋。
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產。而銅鼓身上豐富的紋飾,則像一座無比豐富的資料寶庫,儲存著壯族古代社會生活的眾多信息。銅鼓沿面的蛙塑像是銅鼓身上最有特色的立體裝飾物。它們不僅富有民族特色且造型十分生動活潑。對於古代的壯族人民來說,銅鼓是一件重器,相當於中原的鼎,在人們的心目中是非常神聖的。銅鼓上的紋飾,包括青蛙塑像,都是鑄造者與使用者精心設計並鑄造上去的,有著古老而深刻的內涵。
蛙飾銅鼓
歐陽若修等著《壯族文學史》記載壯族地區流傳的《螞拐歌》:“青蛙和螞拐,它媽在天上,名字叫蚜雷,專管風和雨。蚜雷將螞拐,派遣在人間,幫它媽報訊,好來定雨晴。”歌中將青蛙和螞拐並提,兩者都是蚜雷的兒女。螞拐便是蟾蜍的俗稱。古代壯族銅鼓上的蛙立雕,也包含了蟾蜍。該書稱,壯族先民最初的圖騰很多,不同的氏族有不同的圖騰。從所搜集到的資料看,如鳥、雞、蛇、蛙等等,都曾被某些支系作圖騰崇拜過。後來,大概是因為崇拜青蛙這一支系強盛起來並取得了支配地位,青蛙(包括蟾蜍在內)遂發展成為大家所承認的全民族的標誌。這也是對古代壯族銅鼓上的蛙圖騰的又一個詮釋。
累蹲蛙飾變形羽人紋銅鼓
壯族“滿飾幾何人鳥紋面鑄騎乘巨蛙銅鼓”是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珍藏的15面銅鼓之一,是其鎮館之寶。該鼓體形高大,鼓胸圓凸,胸腰間界線明顯,有寬大的辮紋帶空扁耳兩對,腰足間以一凸棱分界。鼓面單弦分為20 暈,中心為12芒太陽紋,芒間夾翎眼紋。其外有水波紋、圓圈紋等。鼓面邊緣逆時針環列線帶大蛙4隻,蛙間有兩處立體騎乘。賞析 該鼓年代久遠,鑄造技術精湛,紋飾繁縟複雜,存世數量稀少,極為珍貴。
自漢代以後,廣西銅鼓鑒於文獻記載者,可謂史不絕書。廣西發現銅鼓的類型比較齊全,在中國境內已發現的八個類型當中,廣西已發現的就有七個類型,即:北流型、靈山型、西盟型、石寨山型、冷水沖型、遵義型、麻江型。發現的類型如此之多,實為全國之最。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廣西各級文物部門收集保存的銅鼓有610面之多。北流縣六靖鎮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銅鼓,號稱“銅鼓之王”,在中國古銅鼓分類上被命名為粵系“北流型”(甲型),存於廣西博物館。
壯族銅鼓紋
壯族傳世銅鼓
師宗三個民族鄉的傳世銅鼓,壯語稱“嘟勒碾”,多為明清時期傳入,型號麻江型、遵義型兩種。按收藏者敘述,他們使用的銅鼓又可分為“公鼓”和“母鼓”,實際上是根據鼓壁的厚度和音響區分,公鼓壁厚,頸長,鼓面紋飾和鼓體較為輕巧,聲音圓潤而宏亮,母鼓又比公鼓貴重,壯族傳世銅鼓的社會作用和其它文化產品一樣,是隨著其民族族的社會發展而變化的。關於師宗壯族地區銅鼓的功能作用,說法較多,但主要是作為娛樂及禮儀工具使用,最原始的功能如傳訊與財富象徵等已逐漸淡佚,但作為禮器的神聖性至今猶存。將師宗壯族地區傳世銅鼓的傳訊和使用演奏以及各具特色的紋飾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對壯族先民政治,經濟,文化及他們對銅鼓的神聖崇奉反映出來的心理素質及社會狀況的了解。
師宗壯族傳世銅鼓,是少數民族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遺物,數百年來,一直保留著它傳統的使用風格,由於各民族村寨分佈區域不同,它的使用方法和社會功能也是多種多樣的,但自古至今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作為一種伴奏樂器使用。形式雖然古老,乍一看似乎單調乏味,然如身臨其境,就會體驗到其強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鼓音的節奏變化中引起人們的生理的不同反映,從而使人們對它產生特殊的神秘感覺。如果離開這一點,銅鼓的珍貴,權威,神聖,通靈,魅力等等便無從產生了。
師宗龍慶地方的壯大族,十分敬奉銅鼓,他們視銅鼓如神,平時不準隨便亂敲,必須珍藏在家供奉,祈求它驅除邪惡,保佑人口平安、六畜興旺,即使逢年過節,也要先用酒、肉祭獻,把銅鼓“請”出來方可使用。在龍慶的各壯族村寨中,大年初一的頭一件事就是祭銅鼓,凌晨一二時許,挑當地三溝匯合處的清水將銅鼓洗凈,舂一個大糯米粑粑,放在篩子里,上擺肉一刀、茶一杯、酒兩盅、菜六碗(四葷二素),再將篩子放在銅鼓上,由主祭人邊叩頭,邊禱告。其祭詞是:
走老抱家,認老抱家,
銅鼓神,銅鼓神,
今年過年,請你臨門。
酒肉茶飯來獻你,吃的喝的樣樣全,
四葷二素都辦到,請你保佑降吉祥。
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全家老小,健康成長,
在家無病無痛,出門逢凶化吉。
好人多相與,惡人遠遠離。
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國泰民安,天下太平。
祭畢,即可敲響銅鼓。敲時,除南擊鼓者外,另有一人持木桶於鼓后與之合韻,產生共鳴,使銅鼓發出嘿嘿……嗡嗡……的響聲,非常悅耳。由初一敲至初二即收藏起來,這一風俗沿襲至今未變。
壯族銅鼓舞
銅鼓在古時還是象徵權力和財富的重器,只有部落首領或村寨的頭人才擁有銅鼓。《隋書·地理志》說:“有鼓者號為都老,群情推服。”888“都老”是壯語“老者”的意思,意譯為“頭人”。壯族銅鼓傳說《銅鼓老祖包登》278-280中說把壯族的重甲人把銅鼓尊奉為保護神,把包登①尊奉為波掌——世界上的大能人。每個重甲人的村子里,都有一名包登,專為人們求神問卜,消災免難、驅邪捉鬼。凡是做包登的人家裡,都供有一面無底的銅鼓。反映了古時只有部落首領或頭人才擁有銅鼓的歷史事實。
銅鼓傳說反映了壯族民間使用銅鼓的一些習俗,這些習俗有的至今保存,有的已經消失,說明銅鼓在壯族人民生活中的功能是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變遷而發生變化的。
雲南銅鼓以其類型最豐富,使用時間最早、最長,出土有伴出物,數量居全國第一而佔有重要地位。
銅鼓類型劃分是銅鼓研究的基礎,使我們可以據此進一步探討銅鼓各類型的年代、地域分佈、相互間發展演變關係、起源、傳播及族屬等。1898年德國人A·B邁爾和W·富瓦,在所著《東南亞的青銅鼓》一書中,首先將52面銅鼓分為六類。1902年奧地利人F·黑格爾發表了《東南亞古代金屬鼓》,書中將收集的146面銅鼓劃分為四個基本型和三個過渡型。此書被譽為銅鼓研究劃時代的巨著。其後,國內外學者又進行過一些新的分類。1978年~1980年,在全國開展銅鼓的收集工作,得到國內六十餘家銅鼓收藏單位的支持。共收集國內現存的1388面銅鼓資料,並用標型分類與綜合分類相結合的方法,首次將其劃分為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沖型、遵義型、麻江型、北流型、靈山型,西盟型這八個類型,並於1980年按此分類,編印出《中國古代銅鼓實測、記錄資料彙編》。
河池金城江銅鼓廣場
東蘭壯族銅鼓為何如此之多?這還得從紅水河地域說起。東蘭縣位於雲貴高原南緣群山王國之中,紅水河自北向南穿過縣境。早在新石器時代,壯族先民就在紅水河沿岸生息繁衍,從事狩獵農耕。面對山險水惡和生產力低下,他們產生了許多幻想,銅鼓被當作了“神物”“靈器”。相傳壯族始祖布洛陀開通紅水河時,水綠河綉,那時叫綠水河。後來圖額(水神)發癲狂在河底打架,堵塞流水,山間一片汪洋,水黑如墨,人和鳥獸跑上山洞,向布洛陀報苦情。布洛陀用黃岩泥捏成兩面公母銅鼓,鼓面上放個太陽,金光四射。銅鼓飛下河水,和圖額開打十天十夜,圖額逃進深潭暗洞,遍體鱗傷,血流成河,黑水變紅水,所以叫紅水河。圖額斗敗后並不死心,又在水裡作惡。這次銅鼓鬥不過它,被它嵌進石縫裡,掙扎幾天才回到岸上來。人和鳥獸都來勸銅鼓,請它不要再下河。
首屆東蘭國際銅鼓文化旅遊節圖集-楊峰攝
東蘭傳統壯族銅鼓舞
天明之後,銅鼓由青壯年男子扛到村中心敲打,全村男女老幼和著銅鼓的鼓點唱歌跳舞,歡度新春佳節,氣氛十分活躍。從正月初一到十五,銅鼓除了活動需要扛出外就懸掛於藏鼓人家裡。過了正月十五之後,鼓就由藏鼓者妥善保管,或藏在家裡,或藏在山上,總之不能讓銅鼓丟失。
上那紅村年逾七旬的壯族老人王廷光說,解放初,上那紅村有3面傳世銅鼓,其中“公鼓”兩面,“母鼓”一面。“公鼓”響聲沉悶渾厚,“母鼓”聲音清脆響亮。3面銅鼓合奏,響聲一高兩低,十分和諧。1958年“大鍊鋼鐵”運動時,兩面“公鼓”被毀,剩下的1面“母鼓”保存於王廷光家,上那紅的村民年年的大年初一都到他家祭銅鼓、喝銅鼓酒。
1978年的一場大火,王廷光家的房子化為灰燼,那面珍貴的銅鼓也未能倖免於難,燒得只剩下鼓心,后被當時的一位村幹部當廢鐵賣了。銅鼓被火燒了之後,上那紅村祭銅鼓、喝銅鼓酒的習俗就從此中斷。但中那紅村至今都還保留有1面銅鼓,祭銅鼓、喝銅鼓酒的習俗依然沿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