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腫

婦科良性疾病

卵巢巧克力囊腫(chocolatecystofovary)又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病變。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內,受體內女性激素的影響,每月脫落一次,形成月經。如果月經期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隨經血逆流經輸卵管進入盆腔,種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異位囊腫,這種異位的子宮內膜也受性激素的影響,隨同月經周期反覆脫落出血,如病變發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經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內含陳舊性積血的囊腫,這種陳舊性血呈褐色,黏稠如糊狀,似巧克力,故又稱“巧克力囊腫”。這種囊腫可以逐漸增大,有時會在經期或經后發生破裂,但很少發生惡變。卵巢巧克力囊腫雖然是良性疾病,卻有增生、浸潤、轉移及複發等惡性行為。此類卵巢囊腫是25~45歲的生育年齡婦女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率為10%~15%。子宮內膜異位病灶會隨時間增加而變大,漸漸侵蝕正常組織,造成卵巢組織不可逆的損害。嚴重者需要手術處理。

病因


子宮內膜異位的發生主要有三種學說:種植學說,化生學說和上皮由來學說。在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研究中以種植學說最受推崇。種植學說:Sampsan於1921年首次提出該學說。這一理論認為,異位的內膜來源於子宮內膜組織,這些組織轉移到宮腔以外的部位,種植和生長。常見的傳播途徑有經血逆流、醫源性種植、淋巴傳播和血管播散等。此外還有免疫學說。

癥狀


● 巧克力囊腫一般沒有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可有月經異常、痛經、突發腹痛、不孕等不適。

下腹痛和痛經

● 疼痛是主要不適,典型表現是繼發性痛經、進行性加重表現。
● 疼痛主要為下腹部、骶腰部及盆腔中部,可放射到會陰部、肛門及大腿。
● 月經來潮時出現,並持續整個經期。
● 疼痛程度與病灶大小不一定呈正比。
● 少數可表現為持續下腹痛,經期加劇。
● 有部分患者無痛經。

不孕

● 40%的患者可出現不孕。

性交不適

● 性交時碰撞或子宮收縮上提引起疼痛,表現為深部性交痛,月經來潮前最明顯。

月經異常

● 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淋漓不盡或經期前點滴出血。

其他表現

● 伴有腹痛、腹瀉、便秘、周期性便血;尿頻、尿急、腰痛及血尿。周期性疤痕處疼痛和包塊,並隨時間延長而加劇。

檢查


1.病史
重點詢問月經史、孕產史、家族史及手術史。特別注意疼痛或痛經的發生髮展與月經和剖宮產、人流術、輸卵管通液術等手術的關係。
2.婦科檢查
雙合診外,應特彆強調必須進行三合診檢查。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者,在附件區可觸及與子宮或闊韌帶、盆壁相粘連的囊性腫塊,活動度差,往往有輕度觸痛,囊腫直徑一般小於10cm。
3.腹腔鏡檢查
腹腔鏡檢查是目前臨床上診斷卵巢巧克力囊腫效果最好的方法,主要是在腹腔鏡的輔助下對盆腔進行窺視,能夠精確的找到子宮內膜異位的位置以及病因,並且對其進行精確的診斷。
4.其他輔助檢
(1)影像學檢查陰道和腹部B型超聲檢查是最簡便易行的診斷方法。是鑒別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重要手段,其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均在96%以上,但直徑小於1cm不易測出。B型超聲檢查可確定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位置、大小、形狀和囊內容物,囊內有無乳頭,提示囊性還是實性,與周圍臟器特別是與子宮的關係等。超聲圖像一般顯示囊腫呈橢圓形、圓形,囊腫可為單房或多房,與周圍組織特別是與子宮有粘連,囊腫壁較厚且粗糙,囊內有點狀細小的絮狀光點。囊腫大小可隨月經周期出現一定的變化。由於囊腫的回聲圖像無特異性,不能單純根據超聲圖像確診。盆腔CT及MRI對盆腔內異症的診斷價值與B型超聲相當,但費用較昂貴。MRI對卵巢內膜異位囊腫的診斷和評估有意義。
(2)血清CA125測定中、重度內異症患者血清CA125值可能會升高,但一般均為輕度升高,多低於100IU/L。但CA125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均局限,且與多種疾病有交叉陽性反應,目前無任何一種腫瘤標記物為某一腫瘤專一獨特所有,因此不能單獨用做診斷或鑒別診斷。對於CA125值升高者,血清CA125水平可用於監測異位內膜病變活動情況,治療有效時降低,複發時升高。

診斷


據患者病史及相關輔助檢查不難做出診斷,最終診斷仍需手術探查。
● 醫生通過了解患者病史、臨床表現,結合體格檢查、輔助檢查,通常可做出診斷。
● 生育年齡女性有進行性加重的痛經、不孕、性交不適、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淋漓不盡等表現。
● 婦科檢查在一側或雙側附件處觸及與子宮粘連的、活動度差的囊實性包塊。
● B超檢查發現卵巢囊腫,圓形或橢圓形,與周圍粘連,囊壁厚而粗糙,囊內有細小的絮狀光點。
● 血清CA125水平可能升高。
● 腹腔鏡檢查見到卵巢囊腫,內容物為粘稠暗褐色陳舊性血液。

鑒別診斷


● 巧克力囊腫需要和異位妊娠、卵巢腫物蒂扭轉等疾病相鑒別。
● 出現進行性加重的痛經、不孕、性交不適、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淋漓不盡等表現,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醫生通過婦科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可採用藥物或(和)手術治療(保守性或根治性)。迄今為止,除根治性手術外,尚無一種理想的根治方法。無論是藥物治療抑或保守性乎術均有相當高的複發率。因此,應根據患者年齡、癥狀、體征、病變範圍以及對生育要求、患者的主觀願望等因素加以選擇,強調個體化治療。主張選對藥物積極治療並結合密切隨訪複查,注意卵巢囊腫的性質變化,再採取相應的對策。癥狀輕或無癥狀的輕微病變選用期待治療;有生育要求的輕度患者明確診斷後先行藥物治療,病情重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術;年輕但無生育要求的重症患者可行保留卵巢功能手術,並輔以藥物治療;癥狀及病變均嚴重的無生育要求患者可行根治性手術。
手術方式有開腹手術和經腹腔鏡手術兩種。腹腔鏡手術是本病最佳的處理方法。目前認為以腹腔鏡確診、手術+藥物為內異症治療的金標準。有條件的醫院,腹腔鏡手術應為內異症的首選治療方法。但腹腔鏡手術的選擇及效果在很大程度取決於設備、器械和手術者的經驗及技巧。開腹手術可用於腹腔鏡條件不具備或非常複雜的手術,如嚴重粘連和有多次手術史者。

藥物治療

● 選對藥物(甲羥孕酮米非司酮、孕三烯酮、達那唑、GnRHa等)積極治療並結合密切隨訪複查,
● 適用於包塊較小,有生育要求的輕度患者。
● 存在一定的複發率。

手術治療

● 有生育要求的囊腫較大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術。
● 年輕但無生育要求的重症患者可行保留卵巢功能手術。
● 癥狀及病變均嚴重的無生育要求患者可行根治性手術。

危害


● 痛經、月經異常會影響生活和工作。
● 可導致不孕。

預后


● 藥物和手術治療均可緩解癥狀,但只有手術治療能確診、進行臨床分期及去除病灶。因為巧克力囊腫較易複發,所以需要密切隨訪,以便及時發現複發。

預防


● 巧克力囊腫病因不清,其組織學發生複雜,預防作用有限。根據可能的病因及流行病學結果,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預防:防止經血逆流;藥物避孕;防止醫源性異位內膜種植。

臨床表現


1.痛經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最明顯的癥狀,卻是最容易忽略的先兆,常進行性加重。
2.性交疼痛
這也是一個明顯的信號,可能還伴有點狀出血,卵巢巧克力囊腫的癥狀並不是十分的明顯。
3.不孕及月經失調
在不孕的女性中,子宮內膜異位造成的不孕佔有很高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