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是河北省民政廳直屬正處級事業單位,位於省會石家莊市中山西路343號,是我國興建早、規模大、建築規格高的著名烈士陵園之一。
是1948年秋經朱德總司令提議,為了紀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犧牲在華北大地的革命烈士而修建,1954年建成並對外開放,是我國興建較早、建築造型藝術較高的烈士陵園之一。犧牲在華北大地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
園內安葬著馬本齋、周建屏、常德善、包森、周文彬等歷次革命歷史時期犧牲在華北地區的318位團職以上的革命烈士,安放著650多位烈士和老紅軍的骨灰,國際主義戰士諾爾曼·白求恩和柯棣華大夫均安葬於此。
陵園佔地21萬平方米,主要紀念建築物有:烈士紀念碑、影視廳、迎賓廳、烈士紀念館、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華北局紀念亭、白求恩墓、柯棣華墓、烈士墓區和頗具規模的銅像群以及董振堂、趙博生紀念亭等。
2017年1月,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4月,入選河北省先進國防教育基地。
2020年2月,為了致敬奮戰在防控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們,華北軍區烈士陵園自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持有醫師證、護士證的醫務工作者實行免費遊覽。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1948年秋,朱德總司令來石家莊視察時,提議利用當時的"勝利公園"舊址建立烈士陵園,以紀念犧牲在華北大地的革命烈士。隨後,中共中央華北局、華北行政委員會、華北軍區決定修建"華北軍區烈士陵園"。1950年3月正式動工。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劉伯承、鄧小平、賀龍、陳毅、徐向前、聶榮臻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為陵園的建立題詞。
1953年6月,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竣工。
1954年8月1日,華北軍區烈士陵園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儀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原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國家內務部)、中共中央華北局、政務院華北行政委員會、華北軍區及河北、山西、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的黨政機關代表參加了大會。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的建立,充分體現了華北人民對曾經戰鬥和犧牲在華北大地的革命先輩深切的緬懷之情。
綜述
園區建築為軸對稱布局,南北呼應,東西對稱,層次分明。中軸線上的建築由南向北依次為陵園大門、綜合廣場、革命烈士紀念碑、著名烈士銅像區、烈士墓區、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東側建築由南向北依次為迎賓廳、柯棣華塑像及陵墓、烈士紀念館、董振堂紀念碑亭。西側建築由南向北依次是影視廳、白求恩塑像及陵墓、白求恩·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烈士紀念碑亭、戎冠秀銅像、趙博生紀念碑亭。
綜合廣場
綜合廣場
第一部分:印記。植物以梅花為主體。在瞻仰莊嚴肅穆的紀念卧碑后,花崗岩門牌兩側梅花傲然開放,寓意著風雨送春歸的意境。
第二部分:瞻仰。植物以楓樹為主體。拾級而上,是雕塑廣場。台階象徵著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和崎嶇坎坷。兩側鮮活的烈士雕像兩兩相對,加上中心的革命浮雕,形成中心鼎的象徵。彰顯了先烈們的革命犧牲精神和大無畏的高貴品質。
第三部分:凝聚。植物以菊花為主體。通過菊花的海洋進入音樂噴泉廣場。廣場周邊是松樹映襯下的革命浮雕矮牆。音樂廣場中心為世界地圖。在雄壯的紅色革命交響樂中,觀賞跌宕起伏的噴泉演出,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心靈震撼,從中感受烈士與世長存的浩然正氣和革命的艱辛、和平的美好。
第四部分:深思。懷著對革命烈士偉大精神的崇敬來這裡瞻仰拜謁,經過松柏列陣,迎面是修剪整齊的花壇映襯的華北戰爭史館。大炮和坦克威嚴護立,寓意著戰爭的殘酷,警示著忘戰必危。
革命烈士紀念碑
革命烈士紀念碑
紀念碑兩側,建有表現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兩個大型寫實雕塑。雕塑在暗紅色花崗岩石料上,整體長7.5米,寬3.2米,高9.1米,底座材質為水泥澆築,外掛灰色花崗岩。
紀念碑西側雕塑,表現抗日戰爭題材,雕塑由四名奮勇殺敵的八路軍戰士組成。一名戰士右手高舉大刀挺立中央,向敵人怒吼著。兩側各擁立著一名緊握鋼槍的戰士,還有一名戰士身背大刀,手握長槍緊隨於后。這座雕塑象徵著八路軍將士抗戰必勝的堅定信心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紀念碑東側雕塑表現解放戰爭題材,雕塑共有四個人物造型。中間的指揮員左手向前揮動,右手高舉手槍,彷彿高聲大喊,指揮衝鋒;一名戰士吹響衝鋒號;另一名戰士手握衝鋒槍目視前方,俯身衝鋒;緊隨其後的戰士手握手榴彈匍匐前進。這座雕塑象徵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了解放全中國,前赴後繼、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
著名烈士銅像區
著名烈士銅像區
三組大型銅鑄雕像,是由我國著名的雕塑家張松鶴、溫建寬和著名畫家蔣兆和等設計塑造。1952年7月建成。中央的主群雕由3名全副武裝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組成。塑人物高舉"八一"軍旗,目視前方,象徵著我軍勇往直前,無往不勝的英雄氣概。像座兩側是"參軍"、"支前"兩幅漢白玉浮雕,與像座前的180平方米的倒映池水相輝映。東側一組是由兩名手握鋼槍的八路軍戰士組成,象徵著八路軍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大無畏精神。西側一組由兩名警戒埋雷的男女民兵組成,象徵著我黨領導的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
著名烈士半身銅像,於1998年落成,位於主群雕前兩排松柏間,董振堂、趙博生、周建屏、李力、常德善、王遠音、李永安、王先臣、周文彬、馬本齋等十位著名烈士半身銅像,巍然矗立,莊嚴肅穆。
著名擁軍模範"子弟兵母親"戎冠秀的大型銅雕,2007年8月落成,矗立在園區的西部。
烈士墓區
烈士墓區
墓區中烈士墓採取前冢后碑的形式,墓身為全封閉拱形,青石覆蓋。烈士墓規格一致,墓碑為花崗岩石鑲嵌漢白玉碑心,底座正面刻有閃閃發光的紅五星。墓區四周翠柏圍牆,莊嚴肅穆;墓區內綠草如茵,清新寧靜。
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
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
柯棣華塑像及陵墓
柯棣華塑像及陵墓
烈士紀念館
烈士紀念館
董振堂烈士紀念碑亭
董振堂烈士紀念碑亭
1937年1月12 日率部在甘肅高台縣城同國民黨軍浴血奮戰,彈盡糧絕,於20日壯烈犧牲。
董振堂犧牲后,中共中央在延安為他舉行了隆重追悼大會,毛澤東等多位領導親自參加。1946年8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將董振堂家鄉新河縣命名為“振堂縣”以資紀念。解放后,黨和政府在甘肅高台縣和華北烈士陵園分別建有董振堂紀念碑。朱德、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了輓詞。
2009年經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在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部、統戰部等十一部委,在全國範圍組織開展的“雙百”人物評選活動中,董振堂入選全國"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白求恩塑像及陵墓
白求恩塑像及陵墓
白求恩墓位於烈士紀念碑正西方。墓體為方形,墓頂為弧形,坐西向東,漢白玉石碑上刻著“白求恩大夫之墓”七個鎦金大字。墓前廣場中央高大的花崗岩石座上,矗立著白求恩的漢白玉全身塑像,像高3米,石座正面用中文和英文鐫刻著白求恩的的姓名和生卒年。這個墓位景觀不僅成為了學習紀念白求恩的重要場所,而且成為中加人民友好的象徵,每年吸引大批國內外觀眾瞻仰拜謁。
白求恩·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
白求恩·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
趙博生烈士紀念碑亭
趙博生烈士紀念碑亭
2009年經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在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部、統戰部等十一部委,在全國範圍組織開展的"雙百"人物評選活動中,趙博生入選全國"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該亭採取我國傳統的民族風格設計。碑亭高10米,徑寬9米,頂部呈弧形。下邊由六棵水磨石石柱支撐。亭內矗立著一幢大型漢白玉石碑。紀念碑的正面鐫刻著原中共中央華北局的題詞。東西兩面分別鐫刻著原華北行政委員會和華北軍區的題詞。
綜述
《白求恩·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內展區並列3個大廳,中間為序廳,西側為"白求恩事迹陳列廳",東側為"印度援華醫療隊事迹陳列廳"。
白求恩事迹陳列廳(西側)
白求恩事迹陳列廳
第二空間是陳列的重點部分,表現了白求恩在晉察冀前線救死扶傷和對工作楕益求精,與晉察冀軍民同甘共苦、生死與共的偉大壯舉。在陳列形式上,版面通欄背景的運用也是本館的一個特點,宏大的富有地域特徵的背景與陳列內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有節奏有韻律的布置圖片和文物,作到情錄交融,錄觀"白求恩逝世時的房厘"的運用,更是烘託了陳列的藝術氛圍,提高了陳列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白求恩事迹陳列共分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探索醫學、追求真理。反映了他自幼喜愛醫學,為追求醫術,踏遍西歐六國。由於精心鑽研、勤於實踐,成為胸外科專家、醫學博士。加入加拿大共產黨后,率醫療隊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第二部分,萬里來華、援助抗日。反映了他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率加美援華醫療隊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拒絕了國民黨的優越條件,攜帶大量醫療器械和藥品到達延安。受到毛主席的親切召見。並主動要求到抗日最前線去。
白求恩使用過的物品
第四部分,轉戰冀中、救死扶傷。反映了他率醫療隊一起在冀中巡診,以高超的醫術,挽救了眾多生命,創造了戰場救護治癒率最高的紀錄。
第五部分,鞠躬盡瘁、精神永存。反映了他創辦衛生學校,並親自編寫教材。以及為搶救傷員,受到致命感染病逝后,人們的悼念活動。
白求恩事迹陳列共展出包括當年著名戰地記者沙飛和吳印咸同 志拍攝的歷史照片80多幅,白求恩使用過的醫療器械等珍貴文物15 件。其中一級文物白求恩設計發明並使用過的"鐵制助理醫生"和"肋骨截斷器",白求恩從加拿大帶來的"藥箱"和"針管"及使用過的"汽燈",白求恩衛校當年編寫的教材,還有原軍城白求恩陵墓前矗立的"白求恩全身漢白玉雕像"等輔助展品有中央美院教授閆明魁先生製作的反映白求恩與醫療隊奔赴晉察冀前線的雕塑作品和油畫、木刻畫、國畫等展廳內有大屏幕背投影電視,用於播放有關白求恩的音像資料。
醫療隊事迹陳列廳(東側)
醫療隊事迹陳列廳
屏風是一組醫療隊五位隊員的雕像,背景是他們戰鬥生活過的巍巍太行,地台上的鵝卵石象徵著當時的坎坷歲月。屏風的有機組合、主題鮮明,使觀眾一目了然。景觀"柯棣華生活了一年多並在此逝世的房屋"在形式上也獨具特色,克服了場地和空間的制約,房屋用實景拍攝照片按1:1比例製作放大,屋前按原樣製作立體的石板和樹木,側面的歷史圖片和柯棣華使用過的物品,加上富有生活氣息的點綴,使觀眾身臨其境。
印度援華醫療隊事迹陳列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遠涉重洋,援華抗日。表現了抗戰爆發后,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寫信給印度國大黨主席尼赫魯,希望國大黨能夠為八路軍提 供醫療物資,並派遣有經驗的戰地醫生援華抗日。印度國大黨第五十 二次會議決定為中國派遣醫療隊。
第二部分,歷盡艱險,到達延安。表現了醫療隊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種種困難,到達了革命聖地——延安,受到了邊區軍民的熱 烈歡迎。醫療隊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忘我的工作中。
印度援華醫療隊成員使用的物品
第四部分,中印友誼,萬古常青。表現了醫療隊結束歷史使命后,繼續為發展中印友誼做著不懈努力。
印度援華醫療隊事迹陳列共展出歷史照片79幅。醫療隊使用過 的注射器、針頭、鑷子、酒精燈等醫療器械,柯棣華母親送給柯棣華 的刻有"不要忘記媽媽"的銀杯,柯棣華在唐縣葛公村使用過的桌椅和生活用品。巴蘇華的日記手稿和醫療隊的護照等。
綜述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共收藏有近、現代革命文物一萬兩千餘件,這些革命文物都是在當年與革命烈士相伴、革命烈士使用的物品,它們是歷史的見證,表現了革命志士的生活環境,革命志士參與事件的時間與空間。它們與革命烈士共同經歷了時代的風雨,凝聚著革命志士的思想文化和高尚情操,賦予了這些原本十分普通的物品以特殊含意,真實地記錄了艱難曲折、波瀾壯闊的中國近、現代歷史。
白求恩全身漢白玉雕像
漢白玉雕像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病逝於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次年2月,晉察冀軍區決定在唐縣軍城南關修建一座規模宏大的白求恩陵墓,並在墓前立白求恩全身漢白玉雕像一尊。雕刻任務由出身雕刻世家的劉庭芳擔任。劉庭芳以白求恩的照片為依據,經歷了十幾個日夜,終於將雕像完成,並將其安放在白求恩墓前。1941年日軍兩次對白求恩墓進行轟炸,當地軍民提前將白求恩漢白玉雕像秘密埋藏在北側城牆下,保證了雕像的安全。1953年3月,這尊漢白玉雕像與白求恩的靈柩一起遷到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柯棣華使用過的銀杯
白銀質地,高12厘米,腹圍18.5厘米,口徑8厘米,底徑6.5厘米。現存完整。
抗日戰爭時期,正義的中國人民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1938年9月,在印度國大黨的支持和籌備下,組建印度援華醫療隊並啟程前往中國。柯棣華是印度援華醫療隊的成員之一,來中國前夕,母親送給他一隻刻有“不要忘記媽媽”字樣的銀杯。這隻銀杯一直陪伴柯棣華在中國救死扶傷,為抗戰貢獻了自己的全部力量,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柯棣華病逝后,這隻銀杯作為柯棣華的遺物幾經周折又回到了柯棣華母親的手中。1988年,柯棣華的親人將這隻珍貴的銀杯贈送給了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
白求恩肋骨截斷器
肋骨截斷器
由於當時醫院裡用來剪斷肋骨的器械十分笨重,白求恩一直嘗試設計一種既輕便又好用的器械。他從修鞋匠用的一種特殊剪子收到啟發,設計出了這種截斷器。它的柄比剪刀頭長9倍,充分利用了槓桿原理,使用起來比較省力;剪刀尖採用較硬的鋼材,且略鈍一點;柄上安裝有橡皮抓手,以增加摩擦力。該器械一經使用,立刻獲得成功,被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且被命名為"白求恩肋骨截斷器"。
鍘下高蠡暴動八烈士頭顱的鍘刀
底座為木質,鍘刀為鐵質,長133厘米。現存完整。
1932年8月,根據中共河北省委的指示,保(定)屬特委發動著名的“高(陽)蠡(縣)暴動”,建立紅軍游擊隊。8月27日,暴動開始。8月31日下午游擊隊被敵人駐安國的一個騎兵連包圍在高陽北辛庄,激戰兩個多小時,支隊長宋洛曙英勇犧牲,第三大隊指揮蔡書林仍堅持戰鬥,直到打完最後一顆子彈,光榮犧牲。殘暴的敵人用鍘刀鍘下了宋洛曙、蔡書林等八位烈士的頭顱,分別懸掛在高陽城門、辛橋等地示眾。高蠡暴動經過5天激戰,犧牲47人,以失敗告終。暴動雖然失敗,卻將革命的種子播撒在人民群眾心中,為後來動員民眾進行抗日鬥爭和解放鬥爭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白求恩從加拿大帶來的藥箱
藥箱
此藥箱是白求恩於1938年春從加拿大帶到中國的。捐贈者是原瀋陽市藥材公司經理胡玉心同志。他當時在延安後方醫院任司葯工作,衛生部一位同志把這個藥箱交給他,並說明這是白求恩從加拿大帶來的。藥箱里的藥品用完后,胡玉心將藥箱保存下來。1986年10月18日,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到瀋陽,從胡玉心處將藥箱徵集回來。
解放張家口時蘇軍軍官贈送給唐延傑的懷錶
鐵質地,直徑4厘米,圓形。現存完整。
1945年,前蘇聯紅軍配合我解放軍解放了張家口。一位前蘇聯軍官為了表示中蘇友誼,將此懷錶贈送給了時任冀晉軍區司令員的唐延傑同志。1962年,北京軍區將此懷錶移交給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孫老常砸死日軍的尖稿
鐵質地,長65厘米。現存完整。
1943年,日軍向河北易縣發起"掃蕩",強迫人民修公路。劉家溝村武委會主任孫老常經區委同意,帶領民兵混入民工中,趁日軍分頭監工時,用尖稿砸死日軍兩名,奪取機槍一挺、步槍、手槍各一支,並榮獲"殺敵英雄"稱號。1962年,北京軍區將此尖稿移交給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鐵制助理醫生
鐵制助理醫生
白求恩在加拿大維多利亞皇家醫院工作時,一次協助北美著名外科醫生動手術,他負責拿著拉開刀口的牽開器。手術下來,累得筋疲力盡。他決心要改造這種原始的器械。在以後的幾個星期中,他刻苦鑽研,設計了兩個機械臂,可以在幾秒鐘內安裝到任何手術台上,比任何人力都有效,並且能省下一個助手去做別的工作。白求恩為它取名為"鐵制助理醫生",它的問世受到醫療界廣泛讚譽。
1973年10月13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訪華時,將白求恩肋骨截斷器和"鐵制助理醫生"作為珍貴禮物贈送給中國人民,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人民愉快地接受了這兩件禮物。後來經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申請,中共中央辦公廳決定將這兩件珍貴文物陳列於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白求恩紀念館中。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 李永安(1912-1943) 字國瑞,山東省寧津縣人。1931年考入寧津縣鄉村師範,1932年加入中國共黨,1933年因進行革命活動被開除學籍,從事小學教育工作。1935年任中共寧津縣東區區委副書記。1937年入伍,歷任教導員、政治主任、武裝縣長等職。原渤海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1943年2月在陽信鐵營窪,遭受大批偽軍包圍,在戰鬥中犧牲。時年31歲。 |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 周建屏(1890-1938) 江西金溪人,1922年參加辛亥革命。1924年加入黃埔軍官學校學習。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開始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營長。1927年參加八一南昌起義。1930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成立,任軍長。后紅十軍改編為紅十一軍,繼任軍長。1934年2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共執行委員會委員。1937年8月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副旅長,參加平型關戰役。1937年11月率部開闢晉察冀軍區第四軍分區,任司令員。1938年6月病逝於河北平山。 |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 周文彬(1908-1944) 原名金成鎬,朝鮮人。1914年隨父來華,僑居通縣。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周文彬從潞河中學畢業后,開始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先被派往遼寧撫順煤礦做地下工作。1938年受黨的派遣,周文彬到冀東參加領導開灤煤礦工人大罷工和冀東抗日大暴動。冀東抗日大暴動后,周文彬擔任中共冀東地委書記兼八路軍第一支隊政治部主任。1939年7月,中共冀東地方委員會改為中共冀熱察區委員會冀東區分委,周文彬任分委委員。1943年冀東地委改為中共冀熱邊特委,周文彬任冀熱邊特委組織部部長。1944年10月16日在豐潤縣楊家鋪戰鬥中壯烈犧牲。 |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 常德善(1912-1942) 山東嶧縣人。曾參加西北軍。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編入第二軍團警衛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繼而在警衛團升任排長、連長、團長等職。在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中,常德善任紅二軍團第六師參謀長,擔負阻擊敵人追擊、掩護主力前進的任務。1937年8月隨八路軍一二O師開赴晉西北,任挺進支隊支隊長。1938年底,率部挺進冀中,先後任冀中軍區八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1942年5月,指揮部隊參加著名的"五一"反"掃蕩"鬥爭。6月在肅寧縣突圍戰鬥中,身中20餘彈,壯烈犧牲。被賀龍元帥讚譽為“人民軍隊的堅強幹部”。 |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 李力(1913-1942) 原名李雙福,后更名李幼賢。河北省冀縣煙家霧村。1930年高小畢業後到北京學徒。后赴天津投親。九一八事變后,目睹了國難當頭的現狀,李力開始走向追求真理的道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初,受中共北方局委派,回到家鄉,以教書為掩護在城東一帶村莊發展黨員、發展黨組織。同年秋在煙家霧村建立了黨支部。1934年重建河北省立第六師範學校黨組織,領導了著名的六師學潮運動。1935年參加了直南暴動。抗日戰爭后,到一二九師東進縱隊舉辦的軍政幹校受訓,1938年任冀南一分區地委書記。1940年秋任冀南區黨委委員、武裝部長。1942年奉命到太行黨校學習,6月,在左權縣敵人掃蕩中光榮犧牲。 |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 王遠音(1915-1942) 原名鴻業。山西省五台縣人。在中學時期,他積極參加學生會組織的驅逐反動校長的學生運動。1935年加入革命組織"社聯",當選為太原市學生聯合會委員,並在學校組織學生抗日救國會。1936年,太原市"社聯"遭當局破壞,被通緝。同年夏赴北平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奉命到東北軍做政治工作。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與王之力等組織北平西郊抗日游擊隊。后改編為晉察冀軍區冀中第五總隊,任支隊政治部主任。1939年調晉察冀軍區冀中八分區政委,在冀中平原與日軍搏戰。“百團大戰”期間,指揮了"任河大肅"戰役,並獲勝。1942年5月,日偽軍5萬餘人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與司令員常德善率部與敵血戰。同年,於肅寧縣張庄戰鬥中壯烈犧牲。時年27歲。 |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 王先臣(1915-1945) 江西省吉安縣人。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一二O師三五九旅七一八團三營教導員。1938年該師組成特務團挺進冀中,與冀中軍民合編為民眾抗日自衛軍,任一縱隊政委。同年10月,敵人糾集了3個縣的日偽軍500餘人分3路進攻冀中軍區機關,被一縱隊擊潰。年底,一縱隊改編為冀中警備旅一團,任政委。翌年秋,在百團大戰中,率部隊對石德鐵路束鹿至深縣前磨頭段破擊27次,粉碎了日軍11月份的通車計劃。又在敵人"模範區"趙縣豆腐庄殲敵300餘人,繳槍200餘支,受到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司令員的表揚。1942年9月任冀中六分區司令員。1945年7月1日,在趙縣大昌戰鬥中不幸犧牲。 |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 董振堂(1895-1937) 字邵仲,河北新河人。1920年,入保定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后入馮玉祥部,歷任排長、師長、警備司令等職。1931年董振堂率二十六路軍與趙博生等在寧都起義,他被任命為紅五軍團的副總指揮兼十三軍軍長,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因指揮作戰有功,毛澤東主席親自將紅旗勳章別在董振堂胸前,並稱讚他是敬業的指揮員、常勝將軍。1934年10月,長征開始后,紅五軍團奉命擔任後衛,掩護全軍安全轉移。根據中央"掩護部隊應不顧一切阻止及部分地撲滅尾追之敵"的命令,董振堂率部與國民黨"追剿"軍展開激烈血戰。1935年1月,董振堂率紅五軍團在遵義城東南布防阻止國民黨“追剿”軍的追擊,確保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1937年敵人開始向紅五軍團所在的高台縣發動攻擊,形勢危急。董振堂帶領守城戰士浴血奮戰,壯烈殉職。 |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 馬本齋(1901-1944) 回族,河北獻縣人。1921年參加奉軍,后升任團長。在舊軍隊中他潔身自好,治軍嚴明,立下了“救國家,救人民,不怕死,不愛錢”的誓言。九一八事變后,因不滿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馬本齋毅然返鄉。全面抗戰爆發,馬本齋在家鄉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奮起抗日。1938年6月,馬本齋率部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編為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所部改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任支隊司令員。1942年赴冀魯豫地區,任三分區司令員。率領回民支隊多次重創日軍,從1937年至1944年,經歷大小戰鬥870餘次,殲滅日偽軍36700多人。1944年2月7日,在河南濮陽不幸病逝。 |
2010年8月30日,河北省民政廳廳長谷懷璞陪同新任石家莊市委書記孫瑞彬向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
2011年3月29日,石家莊市副市長王大虎在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古懷璞的陪同下到華北軍區烈士陵園進行現場調研。
2011年6月18日,廣東省惠州市文聯副主席、著名詩人、書畫家安想珍向華北軍區烈士陵園捐贈“紀念白求恩”書法作品。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王保珍參加了捐贈儀式並做了重要講話。
2012年11月1日,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命名揭牌儀式在陵園紀念碑廣場隆重舉行。
江澤民題詞
毛澤東的題詞是:“為國犧牲,永垂不朽。
朱德題詞是:"為人民解放事業,為保衛世界和平而光榮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劉伯承、鄧小平題詞是:"華北軍區在抗日戰爭中、在人民解放戰爭中、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人民解放、為保衛祖國、為保衛世界和平偉大事業而光榮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江澤民題詞是:"學先烈精神,創中華偉業。"
1986年10月,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第一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1995年1月,被民政部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
1995年5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首批重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6年9月,被國家教育委員會、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部聯合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1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3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第一批省級國防教育基地"稱號。
2003年,被全國城鎮婦女"巾幗建功"活動領導小組授予"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稱號。
2004年6月,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授予"愛國援軍模範單位"稱號。
2004年12月,被民政部授予"全國民政基層單位行風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2005年,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等7個部委命名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2009年11月,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管理處被民政部評為民政事業發展成就展先進單位並受到通報表彰。
2009年11月,華北軍區烈士陵園被河北省風景園林協會授予河北風景園林"經典園林獎"。
2010年12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城鎮三年大變樣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2011年1月,在中共河北省紀委、河北省監察廳、河北省文化廳舉辦的河北省廉政文藝作品徵集評選調演活動中,報送的戲劇小品《正氣歌》榮獲一等獎。
2012年6月,被民政部評為全國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範單位。
2012年7月,被河北省直屬機關工會工作委員授予"工人先鋒號"。
2012年8月,被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授予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稱號。
2012年9月18日,中共河北省委命名為河北省首批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2012年10月,被中共河北省省直文明委評為2010—2011年度省直文明單位。
2016年12月,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
園區開放時間:早上6:00—晚上10:00
展館開放時間:周一閉館檢修
5月1日至9月30日:早上9:00—早上11:30 下午2:30—下午5:30
10月1日至4月30日:早上9:00—早上11:00 下午2:00—下午5:00
到達烈士陵園正門(南門)的公交車有:1、78、325、326、旅遊5、夜觀光4等共6條線路,烈士陵園站下車。
到達烈士陵園北門的公交車有:9、314等共兩條線路,新華區政府站下車。
門票價格:園區及紀念館實行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