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飯

中華民族的主食之一

白米飯是中華民族的主食之一。

製作方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基礎配料:
紫菜2~3片
米飯250克
菠菜100克
黃瓜1根
雞蛋3個
胡蘿蔔1根
腌蘿蔔1根
火腿罐頭半罐
熟白芝麻適量
米醋適量
適量
芝麻油適量
升級配料:
金槍魚罐頭1個
沙拉醬適量
胡椒粉適量
肥牛5條
蒜泥適量
醬油適量
適量
適量
芝士片2片
辣白菜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處理基礎材料:菠菜在沸水中焯30秒,過涼,瀝干水加芝麻油、鹽、熟白芝麻拌勻,切條的胡蘿蔔在油鍋中炒至斷生,蛋液攤成厚厚的蛋餅,切條狀,煎好的火腿、腌蘿蔔、去瓜瓤的黃瓜切條;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處理主食材,可以在下面的4個食材中挑選其一加入:罐頭金槍魚瀝干水分,加沙拉醬、白鬍椒粉調味,用醬油、鹽、糖、蒜泥腌制的肥牛卷煎熟,擠干水分的辣白菜切條,芝士片切條;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包制:趁著米飯溫熱,加米醋、鹽和芝麻油攪拌均勻;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取一個竹簾,放上一片紫菜,均勻鋪上米飯,末端留2厘米左右的空擋,然後在米飯的三分之一處鋪上配菜,卷的時候一定要用力壓實,同時向前推,這樣才不會鬆開;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最後在收口處刷上芝麻油或凈水幫助粘合,最後頂上再刷一層芝麻油,撒些熟白芝麻,切成一口大小即可。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大米適量
少許
少許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米量根據人數加減。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洗凈加涼水浸泡15分鐘。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然後倒掉一半的水,然後加熱水,一定是要熱水哦,這樣可最大限度的保留米里的營養成分不流失,並且使米飯更有嚼勁。然後加2克鹽,再倒一點點油。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鹽和米都是加少量的哦,不可加太多。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攪拌均勻。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水量就是這樣,比米高出一點點就可以了,當然這還要看你的大米的吸水量。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電飯鍋開精煮一小時,等待、等待、時間到,不要開鍋,繼續悶10分鐘。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開鍋了,看,晶瑩剔透,吃起來鬆軟有嚼勁,顆顆分明,這樣的米飯用來炒飯是最好不過的了。

營養價值


主要成份
米飯的主要成份是碳水化合物,米飯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人體容易消化吸收。糙米飯中的礦物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含量都較精米米飯中的要高,但米飯中的賴氨酸含量較低。
度量單位熱量(可食部分熱量)
1碗(樂扣碗)米飯(100克)116大卡
1碗(瓷碗)米飯(150克)174大卡
1盒(快餐飯盒)米飯(250克)290大卡
標準(100克)116大卡
功效不同
1、最滋補的是粳米
糙米
日常用來做米飯的普通大米又稱粳米或精米,呈半透明卵圓形或橢圓形,出米率高,米粒膨脹性小,但黏性大。作為日常食用米,粳米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煙酸、維生素C及鈣、鐵等營養成分,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熱量。谷萬里介紹說,用粳米煮粥以養生延年,在中國已有2000年的歷史,粳米粥最上一層粥油能夠補液填精,對滋養人體的陰液和腎精大有裨益,最適宜病人、產婦和老人。粳米具有健脾胃、補中氣、養陰生津、除煩止渴、固腸止瀉等作用,可用於脾胃虛弱、煩渴、營養不良、病後體弱等病症,但糖尿病患者應注意不宜多食。
2、最助消化的是糙米
所謂糙米,就是將帶殼的稻米在碾磨過程中去除粗糠外殼而保留胚芽和內皮的“淺黃米”。糙米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都比精白米多。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於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消化道疾病有效。糙米較之精白米更有營養,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幾率。糙米適合一般人群食用,但由於糙米口感較粗,質地緊密,煮起來也比較費時,谷萬里建議煮前可以將它淘洗後用冷水浸泡過夜,然後連浸泡水一起投入壓力鍋,煮半小時以上。
3、最補腎的是黑米
黑米
黑米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鈣、磷、鐵、鋅等物質,營養價值高於普通稻米。它能明顯提高人體血色素和血紅蛋白的含量,有利於心血管系統的保健,有利於兒童骨骼和大腦的發育,並可促進產婦、病後體虛者的康復,所以它是一種理想的營養保健食品。
谷萬里指出,黑米具有滋陰補腎、益氣強身、健脾開胃、補肝明目、養精固澀之功效,是抗衰美容、防病強身的滋補佳品。經常食用黑米,對慢性病人、康復期病人及幼兒有較好的滋補作用。由於黑米不易煮爛,應先浸泡一夜再煮。因此腎虛應多食黑米飯。消化功能較弱的幼兒和老弱病人不宜於食用。
4、最排毒的是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深受大家喜愛。糯米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2、多量澱粉等營養成分。因此青春期應多食糯米飯。
5、最養顏的是薏米
薏米又稱薏仁米、苡米。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世界禾本植物之王”。薏仁米營養豐富,含有薏苡 仁油、薏苡仁脂、固醇、氨基酸、精氨酸等多種氨基酸成分和維生素B1、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谷萬里介紹說,中醫認為,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經,對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等症有治療和預防作用。因此愛美女士以及脾胃虛弱煮米飯時應加薏米。
6、最養胃的是小米
小米
小米又稱粱米、粟米、粟谷。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2、煙酸和鈣、磷、鐵等營養成分。由於小米非常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故被營養專家稱為“保健米”。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腎氣、清虛熱、利小便、治煩渴的功效,是治療脾胃虛弱、體虛、精血受損、產後虛損、食欲不振的營養康復良品。因此胃病患者應多食小米飯。谷萬里指出,由於小米性稍偏涼,氣滯者和體質偏虛寒、小便清長者不宜過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