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大佛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雲岡大佛是位於山西大同市,雲岡石窟的那尊露天大佛,是第五窟三世佛的中央坐像,(民間俗稱雲岡大佛,)高達17米。大耳垂肩,是雲岡的標誌佛像形態端莊,是中國文化傳統的表現手法;但其臉部形象:額寬、鼻高、眼大而唇薄,卻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徵。雲岡大佛意義在於發展出佛教世俗化中國化,即常說的我佛如來,(皇帝即佛)。這些佛像在中國傳統雕刻藝術的基礎上,吸取、融匯了印度犍陀羅藝術及波斯藝術的精華,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性勞動的智慧結晶,也是他們與其它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主要展覽


基本內容

雲岡大佛
雲岡大佛
雲岡大佛(雲岡石窟)
規格:高13.7米
位置:雲岡石窟第20窟

文物介紹

第20窟大佛是雲岡石窟最輝煌之作,窟前最初也有窟頂與前壁,早年崩塌,遼時建有木構窟檐建築,不久也毀於兵火。大佛結跏趺坐,兩側各一立侍菩薩、一立佛,其西脅侍立佛與菩薩像已崩毀。後壁鑿有東西相通的隧道。窟前北魏時期修建的台階原掩於廢土層中,上世紀90年代初窟前考古發掘時重現。北壁禪定坐卧,高肉髻,廣額豐碩,眉間施白毫,鼻翼高聳,有八字髭。嘴角微微上翹,法相莊嚴。袒右肩式袈裟,質地厚重,衣褶用曲回的折帶紋表現,較多地保留了中亞犍陀羅藝術的成分。內著僧祗支,邊飾精緻的聯珠、忍冬紋帶。大佛身軀挺拔健碩,氣韻雄放,彰顯出北方游牧民族的彪悍與強大,是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和象徵,也是中國早期佛教雕刻藝術的空前傑作。

簡介


雲岡大佛是雲岡石窟的那尊露天大佛,大耳垂肩,祥和地屹立風雨中一千多年。
雲岡大佛
雲岡大佛
它的形象常常出現在畫冊之中,是雲岡的標誌。雲岡石窟是中國古代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博大精深;市內有雄偉壯觀的華嚴寺、古樸渾厚的善化寺;大同還素有龍壁之城的美稱,九龍壁號稱中國龍壁之冠。大同是晉北旅遊的中心地帶,恆山、應縣木塔、大同火山群等都令旅行者應接不暇。
概括簡述
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是第五窟三世佛的中央坐像,俗稱雲岡大佛,高達17米。佛像形態端莊,是中原文化傳統的表現手法;但其臉部形象:額寬、鼻高、眼大而唇薄,卻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徵。
基本信息
雲岡石窟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餘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雲岡石窟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5月8日,大同市雲岡石窟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已成為國內各界人士參觀遊覽的重要場所,也是國際友人傾慕和嚮往的旅遊勝地。
在這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巨石橫亘,石雕林立,蔚為大觀。他們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載歌載舞,神采飛揚,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懷抱琵琶,悠然自得,笑迎遊人。這些佛像、飛天、贊助者、供養人的面貌和衣飾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異域色彩。
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公元460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整座石窟氣魄宏大,外觀莊嚴,雕工細膩,主題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神態各異。在雕造技法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時期藝術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分,創建出雲岡獨特的藝術風格,對研究雕刻、建築、音樂、宗教都是極為珍貴的寶貴資料。

歷史沿革


大同市在公元5世紀初,是北魏的都城,當時稱為平城,至5世紀末遷都洛陽,在近百年間,這裡一直是中國北方封建統治的中心。初期的北魏王朝非常崇信佛教,並奉為國教。文成帝繼位后,首先恢復佛法。雲岡石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由當時一位著名和尚奉文成帝之命,役使了數以萬計的勞動人民和雕刻家動工開鑿的。處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雲岡石窟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藝術家們把它比喻成東方的羅馬石雕。有人發現這些石雕作品,融合了中西的藝術,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
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前後用了約30年的時間才基本上完成了這個浩大的藝術工程。整個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多個。石窟雕刻的題材內容,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
現存的雲崗石窟群,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象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鑲嵌在雲岡半腰。東部的石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中部石窟每個都分前後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布滿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修建的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后的作品。

石窟歷史


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窟中菩薩、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緻細膩,上承秦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義色彩之先河,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群”。
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頭。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會貫通,由此而形成的“雲岡模式”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轉折點。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中的北魏時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開鑿石窟五所,現編號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
雲岡石窟歷史久遠,規模宏大,內容豐富,雕刻精細,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形象,如佛、菩薩、弟子和護法諸天等;有風格古樸,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刀法嫻熟的佛傳浮雕;有構圖繁富,優美精緻的裝飾紋樣;還有我國古代樂器雕刻如箜篌、排蕭、篳篥和琵琶等,豐富多彩,琳琅滿目。
在雕造技藝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時代雕刻藝術的優秀傳統,又吸取和融合了印度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份,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品,在我國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雲岡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國古代歷史、雕刻、建築、音樂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資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來的實物佐證。
一千五百年來,雲岡石窟由於受到風化、水蝕和地震的影響,毀損較為嚴重,解放前也遭到人為破環,據不完全統計,被盜往海外的佛頭、佛像竟達一千四百多個,斧鑿遺痕,至今猶在。
建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對雲岡石窟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維修工程,使古老的藝術寶庫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十大看點

看名

雲岡石窟是北魏王朝建都平城即今大同期間留下的一座歷史豐碑,是世界遺產、國之瑰寶、大同文化名片,一批批中外遊人慕其盛名紛至沓來。

看形

武周山,亦名武州山,在大同城西山中。宋《太平寰宇記》引《冀州圖》云:“武周山在郡西北,東西數百里,南北五十里。山之南面,千仞壁立。”雲岡石窟即因武周山南緣斬山開鑿。
三看窟
雲岡石窟的洞窟類型多樣,結構複雜。主要有大像窟、佛殿窟、塔廟窟、僧房窟、禪窟等,其中前三種是雲岡洞窟的主要類型。

看佛

佛、菩薩、弟子、護法等作為宗教人物形象的出現,是伴隨著佛教美術軌跡發展而發生的。

看畫

掀開雲岡石窟這部精美的“石書”,便似打開了一幅絕倫的卷畫,在以佛、菩薩、弟子、飛天為主要內容的畫面中,亦點綴著一些佛經故事畫。這些故事畫,雖不為雕刻內容的主流,但它卻與石窟中的其他雕刻一樣,烘托著主題,扮靚了洞窟,使雲岡石窟這顆耀眼明珠,綻放出特有的藝術光彩。

看藝

雲岡石窟樂舞雕刻,是古代多元文化結合的產物,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民間樂舞藝術在此積澱。經調查統計,石窟中目前有22個洞窟雕刻樂器圖像,尚存各種樂器雕刻500餘件,27種,樂隊組合60餘組。有表現佛界或俗界的專門性伎樂,也有點綴於壁面空間的圖案化裝飾性伎樂;有規模宏大,形式俊麗的天宮伎樂,也有態勢縹緲悠逸、具有迴旋流動之美的飛天伎樂。

看史

鮮卑族拓跋部是一支興於陰山山脈以南大草原的游牧民族。公元386年,鮮卑拓跋崛起,在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建立了北魏政權。隨後,又威服塞北各族,於398年遷都平城今大同市,平城作為北中國政治、文化中心達96年。
鮮卑拓跋風俗淳一,原本不信佛法,與魏晉通聘后,特別是經過什翼犍的引進介紹,才開始接受佛教。

看人

1500多年來,雲岡石窟令多少文人墨客、名流學者、達官貴人為其傾倒、歌詠,留下了許多千年不朽的佳作,極大地豐富了雲岡石窟的文化內涵。

看聯

匾聯雅俗共賞,素為人們所喜聞樂見。雲岡石窟,歷代留下許多楹聯,為世界文化遺產增光添彩。
五窟正面懸特命總督兵馬侍郎佟養量於清順治辛卯1651夏題寫的匾[大佛閣]。門聯為:
佛境佛地乘建佛心成佛像
雲山雲嶺帶將雲水繞雲城
六窟里門正中懸康熙御筆題寫的匾[莊嚴法相]。
外門聯:
性本明慧鏡萬古靈光昭雲水含類群生都成就善男信女
心地從慈航千秋普度皈佛法微言廣訓共娛游壽世康莊
門楣聯:山色隨雲秀佛燈共日長

看寺

雲岡石窟早在窟前營造的木結構建築,稱“十寺”,又作“十名”。
“十名”之說約自遼代開始。金代十名尚存,皇統七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碑文中記載“……西京大石窟寺者,後魏之所建也,凡有十名,一通示,二靈岩,三鯨崇,四鎮國,五護國,六天宮,七崇教,八童子,九華嚴,十兜率……”
明成化十年(1474年)胡謚等修纂的《山西通志》卷五“寺觀”條云:“在大同府城西三十五里,後魏時建,始於神瑞,終於正光。凡七帝,歷百十有一年。其寺:一同升。二靈光。三鎮國,四護國,五崇福,六童子,七能仁,八華嚴,九天宮,十兜率。寺內有元載所修石佛二十龕,金皇統間修。”明·正德張欽纂修《大同府志·寺觀》卷四、明·嘉靖《大同府志》卷五補記載中均與“成化志”略同。清·順治胡文燁撰《雲中郡志·建置志》云:“石窟十寺……內有元載所修石佛二十龕。壁立千仞,面面如來。總督佟於順治八年率屬捐貲,大為修葺。俾殿閣樓台、香積禪林金碧瑩煌。巋然雁北一勝境也”。
“十寺”的荒廢,約在明中期以後。石窟正在遭到環境的污染、破壞。

分窟介紹


第一窟、第二窟兩窟為雙窟,位於雲岡石窟東端。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後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南壁窟門兩側雕維摩、文殊,東壁後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較完整;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窟內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后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立像各高6.2米。從這三像的風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紀)時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長方形立柱,南北兩面各雕六佛像,東西各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樂天人,手執弦管、打擊樂器,神情迥異,形象生動。他們手中的排簫,箜篌等古典樂器十分珍貴,是研究我國音樂的重要資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腳彌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與腿之間雕有一托臂力士像,這是雲岡石窟僅有的一例。南壁門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飾精美,姿態飄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東側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萬餘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雲岡石窟最早開業鑿的五個洞窟,通稱“曇曜五窟。”十六窟為平面呈橢圓形。正中主像釋迦像,高13.5米,立於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龕。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為交彌勒坐像,高15.6米。東、西兩壁各雕龕,東為坐像,西為立像。明窗東側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龕,是以後補刻的。雕三佛像。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紀年(公元520一525年)銘記,這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第五窟,位於雲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後室,后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兩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鍊,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檐,窟內分前後兩室。后室正壁上層刻有菩薩坐於獅子座上。東、西、南三面壁上,布滿雕刻的佛龕造像,南壁門拱上的六個供養菩薩,形象優美逼真。窟頂浮雕飛天,生動活潑,各以蓮花為中心,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第八窟,窟內兩側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東側刻有三頭八臂騎牛的摩醯首羅天,這種雕像在雲岡極為罕見。
第九窟,分前後兩室,前室門拱兩柱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龕、樂伎、舞伎,造像生動,動感強。
第十窟,與九窟同期開鑿,分前後兩室。前室有飛天,體態優美,比例協調。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構圖繁雜,玲瓏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達窟頂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薩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龕上滿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達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畫細膩,生動感人。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釋迦坐像,高16.8米,是雲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東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米,這尊佛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

窟頂考古


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學者水野清一等人在窟頂展開探溝考察,推斷石窟窟頂東部、西部均有北魏寺廟遺址。然而,真正讓這些廟堂“大白於天下”是2008年為配合雲岡石窟窟頂防滲水工程而開展的保護性考古調查。
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雲岡研究院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對窟頂防滲水工程區域開展考古調查、鑽探和發掘。
期間,在考古隊發掘範圍內發現現代層、明清層、遼金層和北魏文化層4個文化層,北魏層殘存一組較為完整的寺廟遺跡。
發掘時,位於明兵堡八字牆西部南北向的寺廟遺跡上,仍可見較為清晰的東、南、西、北四個廊房的夯土基、塔基和磚瓦窯等遺跡。考古學家推定遺址年代為北魏,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佛教寺廟遺址之一。
第二年,開掘的是明兵堡八字牆東部北魏遼金時期寺院遺址,寺院塔基內心是夯土方形,外圍是石頭砌成的八角型邊框,考古學家據此推定,這是一座早年修建於北魏的實心塔,到了遼金時期,又在北魏塔外圍加築了石塊,改成了八角形塔。
“此次雲岡窟頂寺院遺址的發現,足以印證雲岡石窟窟頂有寺廟存在,並有助於了解北魏時期寺院結構、布局和規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聯合考古隊領隊張慶捷說。

實物

考古學家在位於明兵堡八字牆東部的北魏遼金佛教寺廟中發現鑄造工場遺跡:一座深達2.4米,正方形狀的鑄造井台和30座熔鐵爐遺跡。
關於宋遼金時期的鑄造,在文獻中有詳細記載,比如,宋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但書中記載的鑄造工場究竟是什麼樣子,什麼布局,多大規模,一直沒有實物印證。
這座地穴狀的鑄造井台呈圓形檯面狀,圓形台中間有一個用土坯壘砌而成的模型內圈,口小底大,底部有灰燼和煙熏痕迹,底部有4個方孔通向作坊四角,和用筒瓦扣制而成的管道相連,四條管道分別斜向伸出地面。
同時,30座熔鐵爐遺跡環繞在井台周圍,而這些黑黝黝、平面呈長圓角形的實物當初出土時,給考古學家出了一個大難題,因為這些實物首次在寺廟遺址中發現,考古專家並不能推斷出其具體用途。
“我們還從未在考古中發現類似的實物。後來,向附近村子老人詢問,才知道他們使用類似的器具,加上鑄造井台和散落的坩堝,我們方知這些實物原來是熔鐵爐。”張慶捷說。
張慶捷推測,在遼金時代,雲岡寺院可能又進入一個建設高峰,由於修建寺院較多,鐵質用具和工具需求量較大,購買不便,便直接在山頂設立臨時鑄造工場,打造開鑿石窟用的鐵制工具,比如鐵鐘、鐵鐸及其它用具,以滿足寺院需要。

挖掘

“當時的僧人不僅僅懂藝術,同時是鐵匠,是工人。”雲岡研究院張焯院長告訴記者。
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大同雲岡石窟所在的武州山頂上,寺廟林立,生活著眾多僧人。晨起,僧人們有秩序地提著水桶去水井旁打水洗漱,然後到寺廟誦經,習佛之餘,他們會到鑄造工場,打造一些日常用具,在特殊的佛教聖日,他們會集體到山腳下的石窟虔誠膜拜……
如今,昔日景緻早已變做黃土,靜靜停留在雲岡大佛之頂。迄今,兩座寺廟挖掘面積近1萬平方米,為避免風吹日晒和風寒侵襲的回填工作已接近尾聲。
有人質問:“挖掘之後不保護,豈不是與盜墓沒有任何區別?”
張慶捷說,回填不是最佳的保護方案,最好的保護是讓它埋在地底,只要挖掘出能夠提供我們研究的東西,就能推進當代對古代史研究的進程。
張焯透露,將來有可能在雲岡石窟頂部籌建考古遺址公園,進一步的規劃正在設計論證中。

維修情況


給大佛打傘
大量窟龕和雕像日益嚴重的酸蝕風化現象,嚴重地威脅著雲岡石窟。為大佛佩戴“護身符”成為眾多遊客和有關專家的迫切心愿。經國家和省文物局發文批准,雲岡石窟首批保護性窟檐建設工程,於2011年4月下旬開工。作為北魏王朝的皇家寺院,雲岡石窟當年的洞窟絕大多數是有窟檐和閣樓保護的。隨著歲月流逝,特別是歷代戰火的侵襲,除了5窟和6窟以外,其它洞窟都淪為露天狀態,在洞窟的上方留下一個個深深的大梁窩。在雨水的沖刷和粉塵的污染下,整個石窟的立面和雕像的本體,遭受到越來越嚴重的腐蝕風化困擾。有的洞窟雕像殘破加劇,有的洞窟危岩聳立,不僅威脅文物本體的保護,也不利於遊客的安全。
此次經國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批准的方案,將對風化狀況最為嚴重的第3窟和“五華洞”進行保護性窟檐建設。工程結束后,上述洞窟不僅將擁有遮風擋雨的窟檐,有些洞窟也將恢復類似第5窟和第6窟那樣的封閉式多層閣樓。整個工程投資預算為5000萬元,工期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