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中動脈

頸內動脈的直接延續

是頸內動脈的直接延續,不參與大腦動脈環的組成。在進入大腦外側溝之前,發出許多中央支,供應內囊基底節;在大腦背外側面,其主幹行於大腦外側溝,最後終止於角回動脈,沿途發出許多皮質支,廣泛分佈於除額極和枕葉之外的大腦半球背外側面,包括額中回以下,中央前回和后回的下3/4,頂下小葉,顳上、中回及顳下回的上緣或上半、顳極內外側面及島葉皮質,枕葉枕外側溝以前的皮質區。其中涉及運動區、運動前區、體感區、聽區及聯絡區。若大腦中動脈的中央支(最常見為豆紋動脈)出血,即內囊出血,可出現典型的“三偏”癥狀,即出血對側肢體、下半面部肌和舌肌癱瘓,對側偏身感覺障礙,對側同向偏盲。

若大腦中動脈鄰近外側溝處阻塞,可產生對側上肢、面肌和舌肌癱瘓,對側上肢和頭面部感覺障礙,包括實體覺喪失和不能分辨不同程度的刺激;若發生在優勢半球,患者還可出現運動性失語,這是由於額下回後部語言運動區受累所致;累及緣上回時則產生運用不能或失用症;累及角回則出現失讀症;顳上回後部受累可發生感覺性失語;額中回後部受累則發生失寫症。

生理學結構


(一)行程
在影像圖像上,大腦中動脈通常被分為五段。
1.M1段 眶後段(水平段)。從頸內動脈C1段分出后,沿側裂池水平向外行,長約3cm。
2.M2段 島葉段(迴旋段)。在島閾前方呈“U”形行向後上方。該段發出顳前動脈。
3.M3段 外側溝段。該段較長,緊貼島葉的外側面至外側溝后支,沿途發出眶額動脈、額頂升動脈、中央溝動脈、中央前溝動脈和中央后溝動脈,如同蠟燭台樣,叫蠟台動脈。
4.M4段 即分叉段。為大腦中動脈分出頂后動脈、顳后動脈。
5.M5段 為大腦中動脈的終末支——角回動脈。
M2、M4、M5合稱大腦外側窩動脈組。
(二)分支與分佈
大腦中動脈的皮質支有額底外側動脈、中央前溝動脈、中央溝動脈、中央后溝動脈、頂后動脈、顳極動脈、顳前動脈、顳中間動脈、顳后動脈、角回動脈。其營養大腦半球上外側面的大部分與島葉。大腦中動脈的中央支為外側豆紋動脈,由10~20條不等的分支組成,均發自M1段,供應前連合外側部,殼的大部,內、外側蒼白球,內囊的上半及附近的胼胝體輻射,尾狀核的頭、體。

有關疾病


1.大腦中動脈瘤:大腦中動脈瘤約佔顱內動脈瘤總數的18%~20%。其中85%發生於大腦中動脈的超始段,即島閾部位(Limen isula),其餘的15%位於大腦中動脈的其他部位。巨大型及梭形者較多。癥狀以大腦中動脈供血區的缺血癥狀及局部佔位癥狀為多見,表現為抽搐、輕偏癱、精神癥狀等,位於優勢側者尚有失語。出血可引起自發性SAH或腦內血腫,半數有輕偏癱,約1/3可有失語。偏癱以上肢癱比下肢癱為重。在所有的顱內AN中大腦中動脈瘤是發生抽搐最多的一種。
2.大腦中動脈閉塞:臨床多見,占閉塞性腦血管病的79.6%,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女為3:2。臨床表現為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及同名性偏盲、完全性失語,可有嚴重的意識障礙及痙攣發作,可因腦水腫顱內高壓而發生腦疝(主幹閉塞)。或為內囊性偏癱(上下肢之間、肢體近端與遠端之間其癱瘓程度無顯著差異),不伴有偏盲與感覺障礙,早期出現萎縮(穿動脈中矢支—豆紋動脈閉塞,該動脈只供應內囊中的錐體束)。或為進展性卒中,皮層性對稱側偏癱(其癱瘓程度是頭面部與上肢重於下肢,四肢遠端重於近端),可伴有同向性偏盲,一般感覺障礙與複合感覺障礙,各種類型的失語,失用和失認,攣縮不明顯,可有痙攣發作。
3.大腦中動脈栓塞性腦梗死:
腦栓塞是指栓子進入血液循環驟然阻塞腦動脈系統的結果,故又稱栓塞性腦梗死。常突然發作,一開始即為完全性中風,占腦梗死的30%~50%。栓子的來源可分為三類:①心源性:主要見於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心房顫動的病人;②非心源性栓子:多見於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亦有脂肪、腫瘤、空氣栓子;③醫源性栓子:如血管造影及手術所致。本例為血管造影所致,發病急驟。
CT表現:①呈扇形或不規則形低密度區,與缺血性腦梗死表現相似;②大片梗死區內有出血的高密度或多處皮質區梗死灶,且伴有出血徵象;腦梗死有50%以上為出血性梗死,這是因為閉塞動脈的血栓常在1~5天內溶解,缺血區血管床再通,通透性增大和破壞,引起過度灌注而致使出血性梗死。
鑒別診斷主要為:腦栓塞與血栓形成的腦梗死鑒別,主要根據臨床病史摘要與發病急慢,CT發現梗死灶早期出血或多處梗死灶內伴出血,有助於腦栓塞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