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節

埋藏在兩側大腦半球深部的一些灰質團塊

基底節又叫基底核,是埋藏在兩側大腦半球深部的一些灰質團塊,是組成錐體外系的主要結構。它主要包括尾狀核、豆狀核(殼核和蒼白球)、屏狀核以及杏仁複合體。

簡介


基底節(basal ganglion)又稱基底核(basal nucleus),位於近大腦半球底部的白質中,是大腦半球深部最大的核團,它由紋狀體(corpus striatum)、屏狀核(claustrum)和杏仁體(amygdaloid body)所組成。紋狀體包括尾狀核(caudate nucleus)和豆狀核(1enticular nucleus)。而豆狀核又分為殼核(putamen)和蒼白球(globus pallidus)。尾狀核在頭端和腹側部與殼核連接,兩者合稱為新紋狀體,蒼白球被稱為舊紋狀體。舊紋狀體一蒼白球系統在鳥類動物中是最高的運動中樞,它與丘腦底核、黑質等有密切聯繫。新紋狀體,特別是尾核是大腦皮質發育的產物,它接受大腦皮質發來的衝動,並對舊紋狀體和丘腦底核和大腦腳的神經核發生密切聯繫和調節。

豆狀核


是由殼核和蒼白球組合而成的,因其外形近似板栗板,故稱豆狀核。蒼白球在豆狀核的內側部,借外髓板與豆狀核外側的殼核分開,而其自身又被內髓板分為外側與內側部。其寬闊的底凸向外側,尖指向內側。豆狀核的外側借薄薄的一層外囊纖維與屏狀核相隔。豆狀的內側鄰接內囊,其尖部構成內囊膝部的外界。內囊後肢分隔著豆狀核與丘腦,內囊前肢介於殼核與尾狀核頭部之間。故豆狀核的前緣、上緣和后緣都與放射冠(進出大腦皮質的重要傳導束所在處)相鄰。內囊由傳入大腦和由大腦向外傳出的神經纖維組成,是人體運動、感覺神經傳導束最為集中的部位。

尾狀核


外形側面觀略呈豆點狀,頭部膨大,突人側腦室前角內,構成側腦室前角的下外側壁。全長與側腦室的前角、中央部和后角伴行,分為頭、體和尾3部分。在前穿質的上方,尾狀核與殼核融合。尾狀頭借內囊膝部與後方的丘腦前端相隔;自頭端向後逐漸變細稱為體;沿丘腦背側緣並與丘腦背側之間以終紋為界,至丘腦後端轉向腹側形成尾部。尾部深入顳葉構成側腦室下角的上壁,並向前終於尾狀核頭的下外側、杏仁核的後方。進人中腦的大腦腳的內囊纖維,把尾狀核與丘腦分割開;內囊的豆狀核下部和外囊把尾狀核與豆狀核分開。

其它


此外,與錐體外系功能有關丘腦底核、黑質和紅核,也可視為基底節的組成部分,它們為更靠下部的神經核團。
丘腦底核:即Luys核,為一梭狀結構,位於間腦的基部和中腦腳的移行處,中腦大腦腳的背面,正好是內囊轉人大腦腳的轉折處。目前認為它可能為黑質的延續。在人類中此核較大。
紅核:左右各一,位於中腦中線的兩側,黑質之背內側。橫斷面呈微紅色的圓形核團,接受小腦的神經纖維,併發出紅核脊髓束。紅核及其聯繫神經受損時,可引起小腦性動作性震顫或小腦性共濟失調
黑質:位於中腦大腦腳的背側面,是中腦最大的細胞核團。斷面上為一半月形的黑色團塊,它貫穿於中腦的全長並向上延伸到間腦的尾側部。黑質細胞的變性、減少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學基礎。

總結


上述諸神經核團,實質上是神經細胞體集中的區域。核團與大腦皮質、核團與核團以及核團與脊髓之間有著廣泛的神經聯繫,並組成神經束。在高等動物和人類,這些神經結構與大腦皮層和小腦共同起到控制和調節運動的功能。基底核被稱為一組皮層下的運動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