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器

清代玉器

滿清入關以後,經順治康熙帝勵精圖治,掃清叛亂,發展生產,雍正帝肅整吏治,繁榮經濟,出現了“康乾盛世”。康熙時吳三桂追擊南明永曆帝入交趾,開通了緬甸翡翠進入中原的路線。乾隆時期在西域用兵,又打通了和田玉內運的通路,使和田玉大量運進內地,促進了玉器工藝迅速發展,出現了我國古代玉器史上最為昌盛的時代,也是我國玉文化的第三個高峰,清代玉器得以發展。

工藝特色


清代玉器
清代玉器
總的來說,清代宮廷用玉直接受清內廷院畫藝術的支配和影響,其做工嚴謹,一絲不苟。有的碾琢細緻,如雕似畫,有的在拋光上不惜工本以顯示其溫潤晶瑩之玉質美。清代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黃玉極少,也受到愛重。民間用玉以兩江產量最多也最精。清朝最負盛名的碾玉中心是蘇州專諸巷,蘇州玉器精緻秀媚,內廷玉匠也多來自該地。揚州玉作發展很快,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其玉作豪放勁健,特別善於碾琢幾千斤甚至上萬斤重的特大件玉器,《大禹治水圖玉山》即其代表作。清代玉工善於借鑒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陽線、平凸、隱起、鏤空、俏色等多種傳統做工及歷代的藝術風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來藝術影響並加以揉合變通。

歷史傳承


清代玉器
清代玉器
此外清代各個時期玉作亦有所不同:順治、康熙年戰亂頻頻,民不聊生,玉器行業也處於蕭條狀態,產量很少,但宮廷用玉仍不乏精品。雍正朝經濟復甦,手工業大為發展,玉作也重新崛起。乾隆、嘉慶年間為清玉的昌盛期。這時宮廷玉器充斥各個殿座,各主要大城市玉肆十分興旺。民間觀玉賞玉之風興盛,玉器的用途更加廣泛,陳設、器皿、佩飾、祭器、偶像、文玩、用具、鑲嵌等等,品類齊全。乾隆時所稱的痕都斯坦玉器是具有阿拉伯風格的莫卧兒王朝玉器,乾隆中晚期時已大量進入內廷,得到乾隆的喜愛,其風格波及北京、蘇州、揚州等玉肆。新疆維吾爾族玉器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與宮廷玉器和痕都斯坦玉器有所不同,雖屬阿拉伯風格,但器形、紋飾均較單純,光素器較多,不重磨工,稍顯粗糙。道咸間戰端又起,內憂外患,國家經濟嚴重受挫,新疆玉貢完全停止,宮廷玉器日漸衰落,有時甚至停止碾制。地方大城市的玉肆,也因原料不足及經濟衰退而逐漸衰落。特別是太平天國起義以及前後兩次鴉片戰爭,戰火遍布兩江,蘇、揚二地正好處在戰爭中心地帶,所受禍害可想而知。從此之後清代玉作就再也沒有振作起來了。

藝術價值


清代玉器
清代玉器
清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玉器在這一時期得到了空前發展,形成了我國古代玉器史上的又一個高峰。清代玉器的品種和數量很多,以陳設品和佩飾最多,也最為精美。陳設品有仿青銅器的仿古器皿,還有各種寓意吉祥的動物造型。新增的品種有山水、花鳥、玉山子、浮雕圖畫式的玉屏風等等。玉佩飾的種類更是非常的豐富。此外還有各種玉質的實用器皿、文房用品。清代玉器善於借鑒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陽線、鏤空、俏色等多種傳統做工及歷代的藝術風格之大成,創造與發展了工藝性、裝飾性極強的玉器工藝,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藝術造詣。
清代玉器中有不少大型的觀賞性“玉山”,以山水畫為藍本,就地取材,加以設計製作。其做工嚴謹,一絲不苟。如“桐蔭仕女圖”,作者利用玉的白色和紅色,巧妙的琢製成茂密的樹木,假山和石桌石凳,很有江南庭院的詩意。

特徵


清代玉器
清代玉器
清代玉器
清代玉器
清代玉器無論在品種數量和製造工藝上都形成了玉器史上的一個發展高峰期。形成了不同風格和技術特色的"南玉","北玉"制玉中心。
清代玉器品種和數量繁多,以陳設品和玉佩飾最為發達。陳設品有按青銅器為祖型的仿古形式器皿及各種仁獸,瑞禽的造型,新增的品種有山水、花鳥玉山,浮雕圖畫式的玉屏等。玉佩的品種更為豐富,成為各階層民俗事項和服飾廣泛佩戴使用的裝飾品和吉祥物。此外兼有實用功能的各種玉器皿,文房用品數量和品種也較歷代多有增加。清代玉器在製作上以乾隆時代為分界線,前期治玉重視選料,由於開採條件改善,採集到的優質白玉、羊脂玉數量之多,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材質的精美,為這一時期能產生許多珍寶性藝術品,提供了物質基礎。在工藝加工方面,琢工精巧,光工細膩。乾隆時代的玉器皿的輪廓線都極規則,橫平豎直外緣及子口轉折嚴整挺拔。稜角多呈勁挺鋒銳狀。起凸的浮雕圖案邊緣,也處理成鋒利邊線,觀之剔透,觸之扎手。在拋光工藝上也很講究,一般細光處看不見琢鏃的痕迹,細光能達到玻璃光亮度。清代中期以後,玉器生產漸入衰落,不但規模減退,工藝製作上取巧偷工造成規格越益粗糙。如所琢樹木花草枝梗,不再精到的琢出圓潤的,符合生態的形象,僅以兩面削琢的角形凸起代替。花卉圖案也不再細緻地琢出枝葉穿插、花葉翻卷的形態,太多取平面的淺浮雕處理。尤其是器皿輪廓線大多拖泥帶水,轉折含混。許多該作圓雕處理的玉陳設品、玉人、玉山,甚至小件玉佩、玉附的背面,也採取用工極少的粗處理方式。

辯偽


清代玉器
清代玉器
清代玉器與現代仿品的鑒別是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雖然清代玉器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但距今並不久遠。因此玉器在現代風格、工藝技術、設備和材料等方面相對與現代仿品比較近似。另一方面,無論是出土或傳世的清代玉器,其本身所產生的各種變化也不很明顯,在現代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能夠比較容易地進行模仿製造。仿製清代玉器不像仿製高古玉器那樣從風格、工藝和材料、光亮與質感、腐蝕與受沁、生坑或熟坑等等方面下功夫,清代玉器只需從風格工藝和熟舊效果上進行模仿,也就比較容易地做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在這種情況下,便給我們的鑒別與收藏造成了比較大的困難。要從跟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從玉器的加工設備、工藝技巧、加工手段、機械效果和玉器的質感變化上,進行細緻的技術分析和科學的論證,否則沒有其它更準確有效的手段解決這種難題。當我們掌握了真偽玉器之間存在的差異、細微變化和不同的特徵時,就可以準確地把現代仿品從清代玉器中分離出來。下面筆者採用分析對比的方式把這些區別作一論述。
一、清代玉器原材料與現代仿玉所用材料對比
清代玉器用料主要是新疆和田玉,除此之外,清白玉料、黃玉、碧玉、墨玉等玉材也
被廣泛使用。一般高白玉料用於官品及精品的加工,其餘均為民間用玉。清代玉器一般說玉質好的工藝也精緻,玉質差的工藝比較一般。有柳裂、有臟、有皮的玉料大多用於一般玉器和仿古玉器的加工。
現代制玉除使用少量的高白玉料製作玉墜、玉牌等外,很少有大料或用大料製作仿古玉器的情況。較廣泛的是用青白玉料,殘舊料和其它玉材改制。由於材料來源較困難,作偽者還經常使用新開發出來的代用料,這種代用料的玉質結構、硬度、密度都與和田玉材有明顯的差別。
二、清代制玉設備與現代仿玉設備的精度對比
清代制玉設備還沒有電動裝置,更沒有無級變速裝置,且設備的材料、結構、精度都比
較原始。由於設備的機械化程度低,設備的材料結構較差,必然導致設備與材料的自我磨損,會使設備精度、穩定性差,磨製加工效率低。因此工藝誤差大是清代玉器加工中無法避免的工藝缺陷和工藝特徵。這種缺陷和特徵清晰地反映在玉器的藝術效果上,這一點可從清代玉器中發現,其工藝精度存在著不小的誤差,如對稱方面的誤差,線條磨製與平行方面的誤差,磨製基面上的誤差等也充分顯示了清代制玉設備與技術方面的水準。
在高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製作玉器的設備和精度、材料和結構、工具和介質、效率與穩定性、加工技術和加工精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提高。並且在加工過程中採用一些輔助性工具,如:平行靠尺、角度尺、平面研磨設備等,大大提高了玉器加工的效率和精度,縮短了加工周期,使玉器的圖案紋飾更為精確細緻,規格更為標準。利用現代技術進行制偽,其效果幾可亂真。但是現代手段也不可避免地留下現代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時代烙印。清代加工設備上必然產生較大的差別。這種差別是我們識別真偽玉器極其重要的一種手段。
三、清代玉器與現代仿玉的繪畫對比
清代書法繪畫,不但繼承了傳統的繪畫藝術,同時也創造和發展了本時代的藝術風格,並不斷影響著其它藝術門類。玉器繪畫藝術就是藉助清代各門類的藝術風格,以玉器特有的表現形式充分反映了清代的歷史文化,因此清代玉器的繪畫設計帶有濃厚的時代感。
現代玉器的繪畫,由於所處的時代不同,以現代繪畫技法和風格仿製清代畫風,其效果總欠於傳統風格。因此仿製成形的玉器,從繪畫風格上就可以分辨出真偽。如果仿製者採用現代照相製版技術,解決了繪畫設計方面的問題,其仿製結果也要取決於玉工在磨製工藝上是否完全能表現出這種模擬效果。如果製造者缺乏一定的美工基礎,不充分領會傳統風格,達不到美術與工藝的統一,也仍然製作不出足以亂真的仿製品。因此,完全可以從繪畫的風格上找到仿製上的不足和差別。
四、清代玉器與現代仿玉的工藝對比
清代制玉設備存在著精度差、轉速低、磨削量小等方面的落後狀況。因而在玉器的加工精度上必然存在著一定的誤差。主要表現有:規格與標準方面的精度、對稱度、線條平行度、基面平整度、稜角過渡誤差等等。這些工藝誤差是設備精度、磨削介質與工具造成的,不是磨製技藝所能改變得了的。但是玉工完全有能力掌握磨製效果。利用低轉速,低磨削量,可以進行反覆磨削和修飾,直到磨製出充分顯現玉器的藝術效果為止。雖然加工周期長,效率低,但可以體現玉器的藝術效果,做到各部位磨製細膩均勻。由於轉速低磨削介質細膩,玉工手握玉件可以把握控制磨削量和磨削力度,當玉器成形后,就能達到一定的光潔度,給最後拋光工藝打下很好的基礎。由於設備的精度極限和玉工的磨製技巧,形成了清代玉器特有的藝術風格和工藝特徵。
現代的設備與工具要比清代的先進得多,不但精度高同時穩定性能好。有條件採用現代的磨削介質和先進的磨削工具進行加工,利用輔助工具提高加工精度,用其它一系列的革新手段提高仿製效果。這種效果表現在:玉器的紋飾圖案比清代精細得多,微雕工藝要藉助放大鏡才能看清楚,磨製光潔度與清代玉器光感極相似。說明利用現代技術設備不但完全有能力仿照清代玉器,在一些方面還大大超過了清代制玉水平。但現代設備、工具、技術又會造成一定的工藝缺陷和不足。由於精度高、轉速快、磨削量大,會造成線條過渡不均勻,磨削深淺不一致,磨削線條不好,整體光亮度差等。從以上的效果進行一些技術分析能夠發現哪些玉器是清代傳統工藝製作的,哪些是現代設備技術仿照的
五、清代制玉與現代仿玉所用磨削介質的對比
清代制玉所用磨削介質是傳統的石英沙(俗稱沙漿)。這種沙漿顆粒篩選細膩,純度較低並攙雜其它岩石顆粒。這種介質會提高玉器的光潔度,能夠使圖案文飾磨製過渡性好,表面光滑細潤,沒有鋒利的磨削划痕,加工過程中便於控制磨削量。所以,清代玉器給我們的總體印象是:工藝柔和舒服、磨削適量、手感好、光亮適度、紋飾清晰,完整地體現了玉器的藝術效果。
現代制玉採用高純度金鋼沙或鑽石粉。這種磨削材料耐磨性能好,顆粒鋒利,磨削速度快,磨削量大,加工周期短。磨製出的玉器,紋飾圖案線條極其精細。但由於手工操作很難控制磨削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會造成磨削力度控制不穩,產生線條、弧面、曲線,過渡性也不好,磨削光潔度差。這種不足很難有重新修飾的餘地。、
使用現代磨削材料加工玉器,產生的工藝效果與清代沙漿工藝產生的工藝效果有比較明顯的差別。從這些差別可以準確地辨別玉器的真偽。
六、清代玉器的腐蝕與現代仿玉作沁的對比
清代玉器由於年代延續較短,玉器被腐蝕的部位較輕微,只是在玉器的柳裂部位或邊角有不同程度的腐蝕和沁色,對玉器整體影響不大。有些柳裂部位有極細微的裂痕並有鋸齒形腐蝕帶,沁色有油質光澤並帶有輕微的滲透過渡現象。有些生坑玉器表面粘附著氧化鐵鏽斑,當這種銹斑剝落以後,表面會留下清洗不掉的淡紅色沁斑,並有輕微的表皮滲透。傳世玉的表面無論是收藏或是把玩盤帶都會產生程度不同的氧化現象,人們稱為“包漿”。由於玉器表面硬度不均勻,會在表面產生極細微的腐蝕點。另外玉器的邊角受腐蝕後會使腐蝕部位硬度降低,產生輕微的腐蝕殘跡。這種殘缺沒有鋒利的尖角,殘痕過渡自然。
現代仿品作腐蝕的方法,主要採用人為碰殘,然後進行強化染色,以此假冒玉器的自然腐蝕。仔細觀察會發現,這種人為制殘產生的殘痕結構與自然形成的明顯不同,其殘痕尖利,染色后殘痕中存留著染料沉積物,這種人工染色很容易被清洗掉。另一種作沁是使用傳統的提油法,其結果會使玉器表面失掉光澤沒有透潤感。由於人為強化作沁,致使柳裂部位形成雜質封填現象,並帶有生硬的色帶,沒有向縱深滲透過渡現象。玉器經強化處理后表面會有明顯的油膩感,特別是在手中把玩,這種感覺更為明顯。這種現象的形成,是由於玉器在一定溫度下,強化滲透物不斷向外溢出造成的。這種認為強化與自然滲透受沁,效果是大不一樣的,我們在實踐中能夠充分地體驗出來。
七、清代玉器與現代仿品的質感對比
清代玉器的質感,包括光亮感、手感、熟舊感、透潤感、油質感、物質滲透程度等幾個方面。生坑玉器一般保持原有的光亮感,無論是成形后及入土,還是生前盤帶后入土,表面都會粘附一些沉降物質,並有腐蝕受沁現象。生坑玉器由於受地下溫度、濕度的長期滲透,出土后經盤磨很快就會出現油透的質感。熟坑玉器一般經人體溫度、汗液、水氣、酸鹼等物質長期滲透,並受外部環境的輻射氧化,經長期的把玩盤帶逐漸使玉器產生油質感、透潤感和熟透感。這主要取決於玉器本身的硬度和密度。玉石本身存在著可滲透性,經長期滲透會使玉石內部折射加強,因此人們感覺玉器的透明感越來越好。玉器的熟舊質感是通過長期盤帶把玩形成的,由於盤磨使玉器的稜角過渡逐漸圓潤,手感更好。通過放大觀察,可以看出其表面有不規則划痕和碰殘痕迹。在光透下觀察,玉表面白度與內部白度有細微差別。隨時間的延續與傳世把玩,玉器會逐漸呈現細膩油潤的質感。
現代仿品無論怎樣進行表面質感的強化處理都不會產生自然熟舊的質感效果。這種短期強化與長期自然形成的效果區別很大。主要表現在:玉表反光度極強,或者玉表沒有光澤。這兩種仿製光度,都不能充分達到清代玉器的質感效果。玉質內部由於沒有長期把玩的過程和物質滲透過程,也不會出現折射形成的透潤感,而且有些玉器仍存在明顯的磨削和光亮划痕,更不會產生由於長期盤帶留下的自然划傷和自然碰殘現象。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仿製品沒有這樣的時間、環境和條件,因此也決不會產生出自然熟舊的質感效果。
八、清代玉器與現代仿玉的拋光對比
清代玉器的光亮效果與玉器的前期磨製有很密切的關係。當清代玉器成形以後,總體光亮度已有很大提高。由於拋光材料細膩,經拋光以後玉器總體光亮適中,很少發現玉表有划痕現象,並且玉器的圖案紋飾仍保持前期磨製的清晰效果。
現代仿品在前期磨製過程中,總體粗糙,光亮度差。為了達到高光亮度,就需要較長時間的強化拋光。雖然光亮度有了提高,但是由於強化拋光,致使玉器圖案、文飾受損,甚至造成精細紋飾模糊不清。有透雕工藝的玉器內壁較粗糙無法進行有效的拋光,造成各部位光亮產生誤差。現代制玉採取高效率,高精度加工,在這種情況下所產生的工藝缺陷是很難克服和補救的。
使用的拋光材料很難使仿品達到清代玉器的光亮效果。
九、清代玉器與現代仿玉在磨製平面、透雕、浮雕方面的對比
清代玉器的基面是採用人工鏟磨面成的,平面有細微的波浪感。透雕是採用線切割的方法進行的,其斷面不但垂直度好,斷面與平面夾角鋒利,切割光亮度高且一次性切割成形。浮雕採用人工校準修磨,不依靠任何輔助工具,而且玉器的弧面、凹面等過渡圓滑,很少有磨削過火或不均勻的現象。
現代仿品,例如玉牌及其其它帶有平面的玉器,一般使用平面研磨設備進行加工。這種工藝可以使平面及其平整但與浮雕接觸夾角過渡不好。玉牌的邊框線是採用平行靠尺磨製而成的,線條的粗細磨製,一致性極好,而且高度、平行度也十分精確。現代浮雕工藝,由於很難控制磨削力度與磨削量,會造成多磨或少磨,線條不均勻和深淺不意義的現象。透雕工藝雖然也採用線切割方式,但切割垂直度不好,切割面粗糙,與平面夾角部位角度不鋒利。
採用現代設備和新工藝製作的仿品,很容易產生仿製缺陷,我們根據仿製技術所產生的不足和漏洞,以及仿品所暴露出來的工藝差距來尋找與清代玉器的不同之處,就可以做到準確的辨別真偽。
總之,通過上述分析與對比,我們能夠清楚地認識到,清代玉器的工藝效果是與清代設備的機械化水平分不開的,設備的精度誤差必然會造成產品的精度誤差。根據這些基本的機械原理,結合清代玉器所反映出來的時代特徵與藝術效果,可對清代的手工業發展水平有更深的認識。
另一方面分析也看到,現代仿玉使用的設備及其技術、精度等方面的發展水平。利用現代設備技術製造玉器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準,不但繼承了傳統文化而且發展了玉器文化。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利用先進技術仿製偽品,以此達到獲取暴利的不正常現象。
一些仿品使很多人上當受騙,有些偽品甚至進入了拍賣市場。收藏家與行家們只能依靠自己的鑒別能力和辨偽水平進行收藏,而廣大的愛好者也只能採取真品當偽品價格買的方法應付,或者盲目購買,交了很多不該交的學費。造成這種後果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現代制偽技術,沒有掌握一系列辯偽要領,輕信冒牌行家。所以只有深刻地總結經驗教訓,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主要形制


清代玉器
清代玉器
清代的玉器已經運用到生活的很多方面,玉器的種類自然也是豐富了許多。
主要有壁、圭、特謦、印、山子、花插、插屏、香薰、神獸、象生動物、玉人、童子飾、如意、杯盞、盤碗、執壺、帶鉤、帶扣、翎管、扳指、香囊、鼻煙壺、牌形佩、透雕花片、龍鳳佩、仿漢佩、朝珠、圓雕墜飾、鐲子、扁簪、硯滴、筆筒、筆洗、臂擱以及仿古彝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