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會學論集

文化社會學論集

《文化社會學論集》所收錄的三篇論文大部分是曼海姆在德國的最後幾年中撰寫的。它們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意識形態和烏托邦》――即曼海姆在知識社會學領域中的主要研究著作――的續論,因為這三篇論文所涉及的也是意義的社會衍生過程。不過,該書不僅構成了對《意識形態和烏托邦》之主要論題的擴展和詳盡闡述,而且也構成了一個新的出發點。

正文


本書的選題和翻譯過程是這樣的。
1984年我開始研究知識分子問題。1985―1986年赴美國留學,在此期間閱讀了很多關於知識分子的論著。1987年回國,花費了一年時間完成了《知識分子研究》一書(未出版)。1988年開始組織翻譯“知識分子譯叢”。曼海姆的《意識形態和烏托邦》中論述知識分子的章節選進了我編輯的譯本中。但是直到1991年,我才發現曼海姆的這部書《文化社會學論集》。我首先閱讀的是該書第二部分“知識階層:它過去和現在的角色”。讀後驚嘆:自曼海姆去世至今已四十餘年,知識分子的研究幾乎無出其右這部著作顯然要比讀書界公認的曼海姆的代表作《意識形態和烏托邦》更出色。讀後一氣呵成翻譯完了“知識階層”這一部分――這種翻譯的衝動在我的學術生涯中是第一次。以後這篇長文分三期發表在兩個雜誌上。再以後知識產權在中國登陸,因聯繫版權的困難,這本書的出版被擱置。1999年時猛醒,曼海姆已經去世52年,版權問題不復存在了,便邀請艾彥、馮克利先生參加翻譯。
本書由三個部分組成:精神社會學,知識階層,文化的民主化。艾彥翻譯第一部分以及編者說明和引論,我翻譯第二部分,馮克利翻譯第三部分。艾彥先生翻譯過精神現象學著作,馮克利先生翻譯過民主理率的著作,我曾經研究知識分子問題。每個人都算得上熟門熟路。且因三部分所覆蓋的是各種獨立性較強三個領域,術語共用的特徵較弱,聯繫主要發生在深,故未作統校,三位譯者文責自負。
以下向讀者簡介曼海姆和他的這部著作。
曼海姆1893年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中。父親是匈牙利猶太人,母親是德裔猶太人。因為當時地緣政治的因素,曼海姆是在德國文化的氛圍中成長的。他曾在匈牙利大學學習哲學,1912―1913年赴德國柏林大學從師社會學家齊美爾。以後在布達佩斯加入左翼思想家盧卡奇組織的社團。 1918年匈牙利爆發共產主義革命,曼海姆雖未加入共產黨,但進入了共產黨人組建的布達佩斯大學任教。 1919年革命失敗后,逃亡德國。以後雖思想上仍傾向左翼,但遠離政治。1922年發表了博士論文《認識論的結構分析》,此後日益從哲學轉向社會學。1925年在海德堡大學任教。1933年因納粹的崛起逃亡英國。曾任倫敦經濟學院講師,倫敦大學教育系教授。社會學史的研究者認為,定居英國使曼海姆告別了德國文化。在適應英國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曼海姆的學術特徵發生了巨大變化。甚至認為他在英國的作品遜色於他在德國時代的作品。通常被視為曼海姆代表作的《意識形態和烏托邦》出版於1929年,而自30年代初期他開始寫作本書。本書英譯本編者說,曼海姆是將之作為首尾一貫的社會學研究著作來撰寫的。在德國期間完成了初稿,納粹的崛起使他亡命英國,在英國時曾對本書作出一些重要修改,終因新的環境中的壓力而將其束之高閣。逝世后才經後人整理出版。歐內斯特?曼海姆在英譯本引論中說:“本書不僅構成了對《意識形態和烏托邦》之主要論題的擴展和詳盡闡述,而且也構成了一個新的出發點。”這部書是曼海姆最成熟、最深刻的作品,是他在德國文化氛圍中的絕響。
理解往往主觀。客觀全面的介紹難乎其難。因此,筆者索性摘取本書中那些最令自己感動的觀點。希望它是遊歷曼海姆精神宮殿的一支路標。

目錄


原書編者說明
走向精神社會學:一個引論
一、對這個主題的首次探討
(一)重新考慮黑格爾――從精神現象學到精神社會學
(二)關於社會的科學和精神社會學。綜合的困難之處
(三)這種探究的試探性。它的最初目標:批判有關社會和精神的虛假概念
二、有關歷史和社會的虛假概念和恰當概念
(一)關於一種內在的思想史及其出現原因的理論――兼論藝術史
(二)“物質”屬性和“觀念”屬性的虛假的兩極分化過程
(三)有關歷史、辯證法以及中間狀態的虛假概念
(四)各種角色的間接特徵,各種感知和補充性情境的社會循環過程
(五)走向一種適當的社會概念
(六)對走向精神社會學之諸步驟的初步概括論述
(七)社會學的三種類型和精神社會學的相應層次;結構和因果關係
三、有關精神的恰當概念和不恰當概念
(一)對黑格爾的精神論的第二次回顧
(二)精神概念的發生
(三)精神的主觀表現和客觀表現,意義的社會發生
(四)意義的超個人特徵
(五)對作為一種觀念模型的隱德來希的批判
(六)說明的程序和揭示的程序,各種事件的結構
(七)關於世界是不是具有結構的問題
(八)重新考察的因果關係說明和揭示性說明
(九)與因果關係有關的結構概念和隨機概念,多重因果關係問題
(十)史學研究與結構觀點
(十一)作品的基質和行動的基質
(十二)發現作品和行動之間的結構性關係
四、精神社會學概要
(一)處於公理層次上的精神社會學,社會本體論及其與思想的歷史特徵的關聯
(二)處於比較類型學層次上的精神社會學
(三)處於歷史性個體化層次上的精神社會學
五、扼要重述:作為一個探究領域的精神社會學
(一)公理式的觀念
(二)比較類型
(三)關於個體化的社會學
知識階層:它過去和現在的角色
文化的民主化

書摘


黑格爾的思維趨勢是由於實證主義和經驗主義的思想習慣確立了牢固地位而終結的。然而,《精神現象學》的主題卻依然與我們同在。它使認識論的某些問題面對一種共同的衡量標準:各種觀念都具有某種社會意義——這種社會意義就是它們的內在意義,而人們對它們的正面分析並沒有揭示出這種意義。因此,我們可以在使人們得以設想和表達各種觀念的社會脈絡中研究這些觀念,而且,它們的意義正是在這種語義環境中變成了具體的東西。簡而言之,精神社會學已經繼承了黑格爾的思辨過程的主題。
如果黑格爾的著作所反映的只是一個人的思想,那麼,它在自己的時代里就不可能變得根深蒂固。《精神現象學》並不僅僅反映黑格爾個人的思想。它是一種對有關革命、復辟、啟蒙運動、以及浪漫主義的問題進行綜合的及時嘗試。黑格爾的體系並不單純是哲學,而且還是對以前各個時代的真知灼見之登峰造極式的表達。《精神現象學》之所以能夠在一段時間內支配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學術研究,原因就在於此。德國人所具有的、對文化進行有組織的研究的衝動,就是由這種哲學對它那個時代的現實情況的大膽總結引起的。這種哲學在當時是有能力把自身與分科研究之諸最錯綜複雜的細節聯繫起來的。從那以後,哲學在重新與現實建立一種如此緊密的聯繫方面再也沒有獲得過成功,而且,它也沒有能力再次斷言它相對於那些對人類事務的分科性關注來說具有至高無上地位了。隨著黑格爾主義的衰落,這種整合性的文化研究也流於各種各樣專業化的、獨立自足的追求,而且,哲學本身也在分科性學術研究方案中重新獲得了它以前的地位。
人們根據有關新的哲學綜合的、從來沒有兌現過的承諾所作出的,重新整合各種人文主義學說的周期性努力,是隨著那些專家作出的、通過存在於每一種學說內部的哲學取向發現它們
已經失去的聯繫的嘗試交替變化的。這些嘗試的失敗很容易具體表明下列事實,即經過分隔的經驗只會產生一種從一開始就被投入到這種經驗的觀念性圖式之中的哲學類型。作為一種學術主題的哲學在超越其各種傳統局限的過程中,也還沒有再次獲得成功。
歸根結底,人們通過恢復某種以前被公認為有價值的、但是現在卻毫無生機的傳統,不會有任何收穫。我們必須學會在每一種情境出現的時候就去面對它們,學會使自己不受那些莊嚴
神聖的思想習慣的阻礙。每一個時代都會提出它所特有的問題。下列情況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十分常見的,即對於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各種問題來說,實驗科學家和組織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