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鉤藤

茜草科大型木質藤本

大葉鉤藤(學名:Uncaria macrophylla Wall.)為茜草科鉤藤屬大型木質藤本,別名大鉤丁、雙鉤藤,嫩枝方柱形或略有稜角,疏被硬毛,營養側枝常成對變態成鉤狀;葉對生,近革質,卵形或闊橢圓形。

大葉鉤藤產於中國雲南、廣西、廣東、海南;生於次生林中,常攀援於林冠之上。花期夏季。國外分佈於印度、不丹、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北部、寮國、越南。

西雙版納,當地傣族將大葉鉤藤稱為“懷免王”,意思是“有水牛角一樣彎鉤的藤”。據當地有關傣醫藥資料記載,大葉鉤藤味苦、微澀,性涼,具有清火解毒,消腫止痛,祛風通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多種病症,包括:肢體關節紅腫熱痛,屈伸不利;腰部疼痛,活動受限;肢體關節酸痛,活動不便;頭目脹痛等。

現代醫藥學研究則表明,大葉鉤藤還具有降血壓、調節神經機能、緩解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形態特徵


大葉鉤藤
大葉鉤藤
攀援狀大藤本,高12~15米。小枝壓扁,有褐色疏粗毛,每一節上有雙鉤,鉤幼時亦有疏粗毛。葉革質,寬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0~16厘米,寬6~12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圓形或心形,上面近光滑,下面有褐黃色粗毛;托葉2裂。頭狀花序圓球形,單生葉腋,開花時徑4~4.5厘米,花序柄長3.5~6.5厘米,有褐黃色粗毛;花淡黃色,長約1.6厘米,萼管長,5裂;花冠管狀漏斗形,5裂。裂片覆瓦狀排列;雄蕊5;子房下位,紡錘形,2室。蒴果有長柄,紡錘形,長1~1.5廈米,有粗毛。花期夏季。
大藤本,嫩枝方柱形或略有稜角,疏被硬毛。葉對生,近革質,卵形或闊橢圓形,頂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圓、近心形或心形,長10-16厘米,寬6-12厘米,上面僅脈上有黃褐色毛,下面被稀疏至稠密的黃褐色硬毛,脈上毛更密;葉脈上面微凹陷,下面凸起,側脈6-9對,脈腋有窩陷;葉柄長3-10毫米,無毛或疏被短柔毛;托葉卵形,深2裂達全長1/2或2/3,裂片狹卵形,外面被短柔毛,內面無毛或疏被短柔毛,基部內面具粘液毛;頭狀花序單生葉腋,總花梗具一節,節上苞片長6毫米,或成簡單聚傘狀排列,總花梗腋生,長3-7厘米;頭狀花序不計花冠直徑15-20毫米,花序軸有稠密的毛,無小苞片;花梗長2-5毫米;花萼管漏斗狀,長2-3毫米,被淡黃褐色絹狀短柔毛,萼裂片線狀長圓形,長3-4毫米,被短柔毛;花冠管長9-10毫米,外面被蒼白色短柔毛,花冠裂片長圓形,長2毫米,外面被短柔毛;花柱長約6毫米,伸出冠管外,柱頭長圓形。果序直徑8-10厘米;小蒴果長約20毫米,有蒼白色短柔毛,宿存萼裂片線形,星狀輻射,果柄長12-18毫米;種子長6-8毫米(連翅),兩端有白色膜質的翅,僅一端的翅2深裂。花期夏季。

生長環境


生於次生林中,常攀援於林冠之上。

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雲南、廣西、廣東、海南;國外分佈於印度、不丹、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北部、寮國、越南。
本種在雲南亦做中藥鉤藤使用。

主要價值


中文名:大葉鉤藤大葉鉤藤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大鉤丁(《廣西藥植名錄》),雙鉤藤(《雲南中草藥選》)。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大葉鉤藤的帶鉤莖枝。
性味:味苦、徽澀,性涼。入水、風塔。
功效:清火解毒,消腫止痛,祛風,通氣血。
主治:“攏蒙沙喉”(風濕熱痹證,肢體關節紅腫熱痛,屈伸不利),“攏梅蘭申”(風寒濕痹證,肢體關節酸痛,屈伸不利),“攏賀接答泵”(頭目脹痛)。
採收儲藏:春,秋季採收,除去葉片,切斷,曬乾。
臨床運用
大葉鉤藤花
大葉鉤藤花
1、用於治療高血壓病有一定療效。據100餘例的觀察,服藥后多數患者血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可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範圍。隨著血壓的下降,頭暈、頭痛、心慌、氣促、失眠等自覺癥狀亦相應減輕或消失。據部分病例觀察,血壓下降開始於服藥后2-7日,10日之後降壓效果即很顯著,有時還可繼續下降。血壓下降的曲線呈斜坡狀,顯示本品作用溫和。個別病例在服藥期間有回升現象,但波動的幅度甚小,且不伴有癥狀惡化。
2、對神經機能失調者療效甚顯著,服藥5-10天癥狀即可明顯減輕。病期愈早療效愈好,屬於第三期者多無降壓效果,但有些患者血壓雖無明顯變化,而癥狀卻有明顯改善。治療中未見副作用。用法:鉤藤加水煮沸10-20分鐘,使成20%濃度,每次20-30ml,日服3次;或每日用鉤藤2兩,放入沸水中保持沸點15-20分鐘,製成煎液20Oml,中、晚分服,4-6曰為一療程。
3、根據祖國醫學傳統經驗,鉤藤不宜久煎,否則影響效力;現代藥理實驗亦證明,鉤藤煮沸超過20分鐘時,降壓的有效成分便部分破壞、日用量3-5錢的療效不滿意,而以2-2.5兩療效較好。
4.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麻醉貓靜注鉤藤鹼(Rhy)鹽酸鹽血壓呈三相變化,先降壓,隨之回升,然後又下降[1.2]。腎性高血壓大鼠灌服或腹腔注射Rhy也有降壓作用。麻醉犬靜注異鉤藤鹼(iRhy)或腎性高血壓大鼠十二指腸注入iRhy均可降低血壓,並伴有心率減慢。iRhy使K+、去甲腎上腺素(NA)和Ca2+收縮離體兔主動脈條的量效曲線右移,最大反應降低。提示Rhy可阻滯外Ca2+內流和內Ca2+釋放,特點與維拉帕米相仿。Rhy對犬和貓具負性肌力作用,與阻滯Ca2+通道有關。Rhy和iRhy對電位依賴性鈣通道有阻滯作用。 iRhy靜注對麻醉開胸犬降壓作用強於 Rhy,且對腎血流量無不良影響。Rhy和iRhy可減低豚鼠右心房自發節律,抑制心房收縮力,上述作用與抑制心肌細胞膜Ca2+轉運有關。膜片鉗法也證明 Rhy抑制 L型鈣通道,還能抑制 K+通道。
5.抑制血小板聚集 Rhy對 ADP所致兔血小板聚集有促解聚作用並能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Rhy也明顯抑制花生四烯酸(AA)、膠原和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並可抑制膠原誘導的血栓烷A2(TXA2)的生成,對前列環素(Pgl2)的生成無影響。Rhy抑制凝血酶誘導血小板生成丙二醛,抑制血小板因子4釋放。靜注Rhy明顯抑制大鼠靜脈血栓腦血栓形成。Rhy可顯著降低血栓形成誘導劑ADP、膠原加腎上腺素靜注所致小鼠死亡率。
6.鎮靜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 Rhy能顯著延長環己巴比妥睡眠時間,使小鼠自發活動減少,增加下丘腦和杏仁核5一羥色胺(5-HT)含量,而皮質,杏仁核和脊髓的多巴胺(DA)減少,使培養大鼠腦片DA釋放增加,皮質和杏仁核5-HT釋放增加,但下丘腦釋放減少,對高K+所致5-HT及DA釋放則為抑制作用。
7.對平滑肌的作用Rhy和iRhy能抑制乙醯膽鹼引起的小鼠離體腸管收縮,呈非競爭性拮抗。Rhy對催產素和高K+去極化后Ca2+引起的大鼠離體子宮收縮均有抑制作用,對CaCl2。的量效曲線呈非競爭性拮抗。對結腸帶,Rhy,也與維拉帕米作用相似。
5.毒性 小鼠腹腔和皮下注射Rhy的LD50分別為162.3mg/kg和165mg/kg。iRhy腹腔和靜注的LD50分別為217ms/kg和80mg/kg。
附方
1.治“攏蒙沙喉”大葉鉤藤、無瓣棗、青牛膽寬筋藤各30g。加酒1000ml,浸泡l星期後內服,每次10~20ml。(勐臘縣傣醫波兒驗方)
2.治“攏梅蘭申”大葉鉤藤葉或藤、苦膽汁、小黃散、蟬翼藤、長序岩豆樹各等量。搗爛包敷患處。(勐臘縣傣醫波溜燕驗方)
3.治“攏梅蘭申”、“攏蒙沙喉”大葉鉤藤葉、毛葉民、巴豆、長序岩豆樹、石菖蒲、杧果藤、小木通各適量。煎水熏洗患處或全身。
4.治“攏賀接答泵”大葉鉤藤15g。煎湯內服。(3、4方出自西雙版納州傣醫院傣醫康郎臘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