蹺腿

詞語

蹺腿(qiāo tuǐ)猶言抬腳舉步。出自 柳青 《種穀記》十:“老雄 說著,蹺腿出門。”

解釋


架腿而坐,蹺一腳,謂之二郎腿。不但川省有此說法,外省也有。這是二郎神的坐姿。鄙人故鄉川王廟正殿上所塑二朗神像,以及吾蜀都江堰二王廟舊時二郎神像,皆如此狀。二郎其人,傳說是秦時郡守李冰的次子,助其父鑿離堆,斬蛟除害,死後封二郎神。《封神演義》有二郎神楊戩,由傳說而小說,更荒誕不經了。

相關傳說


蜀中舊有孽龍神話,與水有關。以音求之,二郎就是孽龍。二,古音nì,與孽niè近。郎龍雙聲對轉。孽龍原為水害,被夏禹王收伏,協助治水有功,享祀為神。在屈原天問》里就是應龍。應龍以尾畫地成河,導洪入海。“河海應龍,何畫何歷?”問的就是此事。這類遠古神話,被儒家改造成有教育意義的人倫故事,龍變郎,孽變二,歸到郡守李冰名下做了次子。李冰是戰國秦昭王時人,事見《史記》。在李冰以前的兩千年前,龍治水的神話就有了。夏禹王自身就是一條龍(史學家顧頡剛說“禹是一條蟲”),活在神話里。
二郎神的坐姿絕對不合儒家規矩。所謂蹺二郎腿,用專業術語說,應是禹步。相傳禹治洪水,儘力溝洫,十年不入家門,患得偏枯之病(偏癱),一腿僵死,成了跛子。少時曾見巫師作法,一腳跳行,一腳蹺起,謂之禹步,就是在摹擬禹。都江堰的二郎神像塑成坐姿,右腿架擱左腿之上,也是在摹擬禹。前世紀的八十年代,改塑成立姿,手持鍬鏟,二郎腿也不見了,神秘之感喪失殆盡。舊塑留著遠古神話尾巴,表明我們從何處來,也算尊重古文化吧。改塑成修水利的民工,使二郎腿一詞失據,後人難以考索,實在不值。

危害性


很多人坐在椅子上,會習慣性地蹺二郎腿,覺得這樣比較舒服。一些職業女性還把蹺二郎腿當作一種優雅的姿勢。但專家提醒,蹺二郎腿可能引發不少病。為此,美國還專門發起一項運動,要求婦女“停止交叉雙腿一天”。
一:可能引發腿部靜脈曲張或血栓塞
專業的醫師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說,蹺二郎腿時,被墊壓的膝蓋受到壓迫,容易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兩腿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容易麻木,長時間的血液循環再受阻,很可能造成腿部靜脈曲張或血栓塞。“特別是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老人,長時間蹺二郎腿會使病情加重。”醫師也建議,感到兩腿肌肉麻木或酸痛時,應立即將其放平,用雙手反覆揉搓或拍打,以緩解疲勞,儘快恢復血液通暢。
二:影響男性生殖健康
“養成蹺二郎腿的習慣,對生殖健康很不利。”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李宏軍說。蹺二郎腿時,兩腿通常會夾得過緊,使大腿內側及生殖器周圍溫度升高。對男性來說,這種高溫會損傷精子,長期如此,可能影響生育。為此,李宏軍建議,蹺二郎腿最好別超過10分鐘,兩腿切忌交叉過緊,如果感覺大腿內側有汗漬滲出,最好在通風處走一會兒,以儘快散熱。“特別是坐公車時,如果遇到急剎車,交叉的兩腿來不及放平,容易導致骨關節肌肉受損脫臼。”
三:導致脊椎變形,引起下背疼
人體正常脊椎從側面看應呈“S”形,而蹺二郎腿時容易彎腰駝背,久而久之,脊椎便形成“C”字形,造成腰椎與胸椎壓力分佈不均。長此以往,還會壓迫到脊神經,引起下背疼痛。
四:出現骨骼病變或肌肉勞損
蹺二郎腿時,骨盆和髖關節由於長期受壓,容易酸疼,時間長了可能出現骨骼病變或肌肉勞損。如果感到腰酸背疼,可適當做兩分鐘伸展或擴胸運動,左右轉動頸椎,或靠在椅子上休息一會兒。此外,專家還建議,長期坐著的人,最好保持正確坐姿,少把腿蹺起來。如果一時改不過來,蹺腿的時間也不要過長,幾分鐘便應變換一種坐姿,或一小時后,站起來活動一下筋骨。
五:蹺“二郎腿”,對韌帶有不良影響
膝關節內外側的韌帶群受力不同,外側韌帶群習慣性的牽拉,時間久了,形成疲勞性的鬆弛,內側韌帶會順勢牽引腿骨在膝關節產生內旋,形成O形腿。長時間蹺“二郎腿”的結果是骨盆、膝關節、腰椎和脊椎偏位,不但會引發腰痛、下背痛、椎間盤突出,還有可能變成長短腿,導致胯骨變大和變形。同時常磨損的一側膝關節的軟骨組織,會提早退化,退化性關節炎會影響你的健康。
六:孕婦切記不可蹺二郎腿
孕婦在懷孕時腹中的胎兒會加重腰椎的壓迫力,如果再有蹺“二郎腿”的習慣,那腰椎就會承受雙重的壓力而“雪上加霜”,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懷孕期間胎兒正在下腹部,蹺“二郎腿”時胎兒也會受到壓迫,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因此,孕婦要特別注意別蹺“二郎腿”,務必要更加小心端正坐姿。
如果你因工作的需要確實需要坐著,那也要選擇正確的坐姿,加強保護措施,正確的坐姿應該是選擇有椅背的椅子,屁股貼緊椅背,腰后擺個椅墊,至少能讓腰椎有個可以支撐的東西,兩腿不要交疊,最忌諱的坐姿是屁股坐在椅子的前緣,脊椎向後仰著,這樣對脊椎的損傷是很大的。
蹺“二郎腿”有害健康,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應當盡量減少蹺“二郎腿”,經常保持雙腳平放地面的坐姿,以保持血流通暢。此外,工作一段時間要起身活動活動腰部和腿部,不要因為長時間採用一種姿勢而損傷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