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茶社
揚州最富盛名的早茶店
富春茶社位於得勝橋,屬於揚州老城區,始創於1885年。富春茶社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經營,逐步形成了花、茶、點、菜結合,色、香、味、形俱佳,閑、靜、雅、適取勝的特色,被公認為淮揚菜點的正宗代表。巴金、朱自清、冰心、林散之、吳作人、梅蘭芳、趙丹等大家及文藝巨匠都留下了墨寶和贊語。
富春茶社
民國初年,周穀人任揚州商會會長,他70多歲的父親周穎孝有一個嗜好,就是天天要上茶館吃茶。當時的富春茶社茶館店老闆都是安清幫頭目,茶館就是他們的“堂口”,不少流氓常在那裡做不正當的交易。周穀人不願父親和這些人接觸,擔心會影響到他的商會工作以及自己的聲譽,當時商會的“商業中心”庶務員陳步雲便向周穀人建議,在他的花局裡自辦茶館,專供老太爺和朋友們享用,於是,茶社就此開張,起初掛招牌,一直保留“花局”名義,以免清幫中人來找麻煩。後來,陳步雲才將花局改名為“藏春塢茶社”,又更名為“借園俱樂部”,最後定名為“富春茶社”。
富春茶社
富春茶社
富春茶社首先以茶出名。富春茶名為“魁龍珠”,由店家在本世紀20年代初自行窨制。它是用浙江的龍井、安徽的魁針,加上富春花園自家種植的珠蘭兌制而成。此茶取龍井之味、魁針之色、珠蘭之香,以揚子江水泡沏,融蘇、浙、皖三省名茶於一壺,濃郁淳樸,色清澈,味芳香,入口柔和,解渴去膩,令人神清氣爽,疲勞頓清。再配上別具風味的富春點心與佳肴,使眾多客人流連忘返。
富春茶社
1913年,一位俗稱“黃大麻子”的黃姓師傅,對傳統點心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製作方法進行了改進和創新,大受顧客歡迎。黃師傅製作的油糕通體半透明,柔韌異常,層層相疊又層層相分,甜糯適度而爽口;翡翠燒賣則以綠色菜葉為餡,口味有甜有咸,餡心綠色透過薄皮,形如碧玉。此二點被譽為揚州面點的“雙絕”。
另有一位師傅叫陳永祥,除了精於製作酥餅、雙麻燒餅等點心外,煨面是他的傑作。他煨的面入味而不爛,品種多,味道好,膾炙人口。
1915年黃師傅去世以後,領班名師尹長山在包子的花色品種上下了一番功夫,三丁包子即為他所首創。當時富春下面一律用雞湯,每天用雞量在50隻左右,這樣,雞肉、雞皮以及下腳料沒法處理,尹長山就和陳步雲老闆商量,將雞肉切成丁子,外加豬肉丁和筍丁,做成三丁包子。開始吃的人並不多,後來慢慢就大受歡迎了。同時,師傅們還用多餘的雞皮拌乾絲,或做成雞皮餃;雞翅、雞頭、雞爪則做成“飛、叫、跳”,供人下酒。這樣,既增加了品種,又避免了浪費。
1921年,富春又聘請了善制“席點”的高手張廣慶,於是,口蘑鍋巴、蛋糕、雞絲卷等開始在富春茶社供應。除引進細點外,富春還通過“粗改細”的方法增加花色品種,比如油餃子、開花饅頭,原是在燒餅店裡賣的一種粗點,經富春一改進,口味則別具一格,深受好評。顧客多了,生意大了,陳老闆更注重在花色品種上大做文章。端陽時有火腿粽子,夏天有西沙白菜、煎餅、糖藕、雙麻燒餅、蛋糕等,秋天又增加了蟹黃湯包,冬天則有雪筍包子、黑芝麻包子、野鴨菜包子上市。總之,富春每年都有新的點心品種與顧客們見面,幾十年來一直如此。僅近年來由富春創新的點心品種,就有裕果粉點、月宮玉兔、三鮮雪梨、沙仁鍋餅、脆皮包、素什錦包、明蝦杯等十餘種。幾代人的不斷創新,使富春的點心在全國點心行業中獨樹一幟。富春包子的特色最為顯著的是:在造型上,口似鯽魚嘴,形如荸薺,波浪式皺褶多達30餘個,在全國首屈一指;在口味上,講究配料,注重提鮮,每點一味,咸甜酸辣各味俱全;在品種上,因時而變;四季有別,應時上市。至於發酵油酥、水調麵粉等麵糰製品多達三四十種,這在全國實屬罕見。
富春茶社
茶社佳肴
茶社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