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68條詞條名為李傑的結果 展開

李傑

同濟大學教授

1957年10月生,原籍安徽臨泉廟岔鎮(父親李冠武為廟岔鎮人後遷至河南沈丘),生於河南沈丘。丹麥奧爾堡大學榮譽博士。

徠2021年8月1日,入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技術科學部)。

人物經歷


同濟大學李傑教授
同濟大學李傑教授
1978.1~1981.12,鄭州工學院,工民建,本科;
1982.1~1984.12,重慶大學,結構工程,碩士;
1985.1~1988.12,同濟大學,結構工程,博士。
1988年畢業於同濟大學結構工程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
徠曾任鄭州工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化工部抗震防災研究室主任,工程防災研究所所長。
1996年3月調回同濟大學。
1999年1月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首批特聘教授。
現任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所長,同濟大學結構工程學科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獲得榮譽


獲得國家級、部省級科技進步獎勵20餘項。
時間榮譽
1996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及證書。
1998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併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人選;
1999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首批特聘教授,並受聘於同濟大學結構工程學科特聘教授崗位;
1999年被人事部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2001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2003年所帶領研究群體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計劃;
2004年被上海市授予“勞動模範”和“優秀學科帶頭人”稱號;
2005年入選上海市“科技領軍人才計劃”;
2008年獲得“李國豪結構工程大獎”一等獎;
2012年李傑教授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2016年李傑教授主持完成的“工程結構抗災可靠性設計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論”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20年李傑教授主持完成的《複雜建築結構精細分析與整體抗災性能調控關鍵技術》,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21年8月1日入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李傑教授長期在結構工程與地震工程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在隨機動力學、混凝土損傷力學、工程結構與工程網路可靠度研究中做出了創新性學術貢獻。在工作中,他提出了物理隨機系統研究的基本思想,創造性地發展了隨機結構與隨機系統分析理論,包括:提出了隨機結構分析的擴階系統方法與隨機建模準則;建立了隨機系統分析的廣義概率密度演化方程;基本解決了結構動力可靠度分析與整體可靠度分析問題;在混凝土隨機損傷本構關係和結構動力作用的物理隨機過程模型研究中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針對大型複雜工程網路的抗震可靠性分析與設計問題,長期努力,形成了系統的研究成果,包括:發展了以結構函數遞推分解為核心的網路連通可靠性分析理論;建立了大型複雜工程網路功能可靠性分析的矩法體系;提出了以網路拓撲優化理念為核心的工程網路抗災優化設計基本技術途徑、並進行了多方位的理論研究,為解決大型生命線工程網路的抗災設計與優化改造問題奠定了理論基礎。他還在國內外率先提出並系統進行了城市地震災場模擬與系統控制的研究工作。在工程系統抗震方向的研究成果,已經成功地應用於7個大型工業系統、1個省級電力網路系統的抗震可靠性分析和8個城市的生命線工程抗震改造之中。

主要貢獻

先後出版《地震工程學導論》(地震出版社,1992)、《隨機結構系統——分析與建模》(科學出版社,1996)、《生命線工程抗震——基礎理論與應用》(科學出版社,2005)、《Stochastic Dynamics of Structures》(John Wiley & Sons 2009)等5本學術著作;在國內外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收錄80餘篇、EI收錄200餘篇;論著被他人引用5600餘次。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國家“十五”科技攻關、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等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40餘項,先後10餘次應邀在國際系列學術會議上做大會報告或特邀報告,組織並主持14次國際或國內學術會議,擔任20餘次國際系列學術會議科學委員會委員等。

社會任職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隨機振動專業學會理事長;
中國建築學會結構計算理論與工程應用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建築學會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與工程應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安全與防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兼任國際結構安全性與可靠性協會(IASSAR)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國振動工程學會隨機振動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建築學會結構計算理論與工程應用專業委員會主任、《Structural Saf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等刊物編委會委員等20餘個學術團體及期刊的學術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