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即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四大徽班當中多以安徽籍藝人為主,故名。

四大徽班介紹


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
中國清代乾隆年間北京劇壇4個戲班。即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多以安徽籍藝人為主,故名。乾隆五十五年(1790),為給乾隆帝弘曆祝壽,從揚州徵召了以戲曲藝人高朗亭為台柱的三慶班入京,以唱“二黃”聲腔為主,是為徽班進京演出之始。之後又有四喜、啟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戲班相繼進京。在演出過程中,6個戲班逐漸合併為四大徽班。時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簧、崑曲、梆子、啰啰諸腔的基礎上,兼容並蓄,出現了“四徽班各擅勝場”的局面。
嘉慶、道光年間,漢調(又稱楚調,西皮調)進京,參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習楚調之長,為匯合二簧、西皮、昆、秦諸腔向京劇衍變奠定了基礎,在京師與徽班造成了西皮與二黃合流,形成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里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音”的特色。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做“京戲”,也叫“京劇”。因此,四大徽班進京,被視為京劇誕生的前奏,在京劇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清末,四大徽班已相繼散落。

徽班由來


徽班演出舊址
徽班演出舊址
明末,安徽青陽,徽州聲腔已趨流行,同時安徽優伶技藝已顯頭角。清乾隆五十五年(西元一七九○年),高宗八旬萬壽盛典,三慶徽班率先入京祝厘,自此繼來徽班又有四喜,和春,春台等班,合稱「四大徽班」乾隆時,戲曲已分雅,花兩部,雅部即指崑腔;花部又名亂彈,泛指崑腔外之一切地方聲腔,徽班則特有其地力之「二黃調」,但僅是以二黃調為基本聲腔,再融合流行之京,秦兩腔,萃集其他劇種所長。是以嘉慶年間,徽班不但擅演花部諸戲,崑腔也是常演戲目,演員亦不僅安徽人,徽班只是為安徽人所主宰之劇團而已。這種兼容並蓄的作法,因而博得觀眾的歡迎,不但徽班聲譽日隆,二黃調也因之身價日增。
道光年間,四大徽班已領先各類劇團,而四大徽班又各有特色:四喜以崑腔見長;三慶以連演新戲見長;和春以武戲見長;春台以童伶見長。至咸豐時,三慶班老生程長庚以二黃調突出於伶界,與四喜班擅長西皮之老生張二奎,及春台班做工取勝之老生餘三勝鼎足而三,皮黃君臨天下之勢已成。同治,光緒年間,各班生,旦,凈,丑偕濟濟多士,皮黃調於此大成。故京劇之興,與四大徽班之起,息息相關。
一般認為中國京劇的產生是源於所謂"四大徽班"的進京,指的是為了慶賀乾隆皇帝80大壽有關方面將"三慶"、"四喜"、"春台"、"和春"這四個原來在南方演唱"徽調"的班社調進北京,才使後來發展成為京劇。實際上這"四大徽班"並不是同時進京的,最早進京的是"三慶",後來是"四喜"等。當時的"徽調"和湖北的"漢調"都是同屬"皮黃腔"類的地方戲曲,而且兩種戲曲的藝人還可能同在一個班社中。如曾對早期京劇形成作出很大貢獻的著名演員餘三勝原來就是工漢調的。當然,這些班社的進京確實有助於"徽、漢"兩調在京的合流,最終至清道光年間真正形成為"京劇"。而這四個班社,後來實際上也就成為早期京劇的重要班社。
清初,徽劇盛行於安徽及江浙一帶,在南方流布甚廣;清中期,風靡全國。清乾隆年間,“三慶”、“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後進入北京演出,名噪華夏,這就是著名的徽班進京。清道光、咸豐年間,徽劇在北京同湖北漢劇等劇種結合,逐漸演變成京劇。清代後期,京劇興盛,徽劇藝人多改學新腔,但徽劇在徽州部分地區仍然流行。徽劇是一個包羅萬象、五彩繽紛的藝術寶庫,是新安文化燦爛篇章的重要一頁。

徽班歷史


節目單
節目單
徽班是中國清朝中期興起於安徽、江蘇等地的戲曲班社,以唱“二黃”聲腔為主,兼唱崑曲、梆子等,以揚州一帶為最盛,因藝人多來自安慶等地,而得名徽班。徽”指的是徽調或徽戲,“徽班”是指演徽調的戲班。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徽調在南方非常受歡迎,有許多著名的徽班。其中最著名的是:三慶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當時被稱為“四大徽班”。四大徽班在表演上各有所長、各具特色。
當時有這樣的讚譽:三慶班的軸子、四喜班的曲子、春台班的孩子、和春班的把子。“軸子”(讀“咒”),意思是說三慶班擅長演有頭有尾的整本大戲。“曲子”是指崑曲,意思是說四喜班擅長演崑腔的劇目。“孩子”指的是童伶,意思是說春台班的演員以青少年為主,生氣勃勃。“把子”是指武戲,意思是說和春班的武戲火爆,最受歡迎。

徽班發展


由於徽班聲腔及劇目都很豐富,逐漸壓倒了當時盛行於北京的秦腔與崑劇。許多秦腔班演員轉入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崑劇演員也多轉入徽班。道光年間湖北演員進京后,帶來了楚調(西皮調)。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逐漸演變為今日的“京劇”。

徽班曲目


臉譜
臉譜
徽劇中的青陽腔劇目,除目連戲外,大多為明清的傳奇。解放后,安徽省徽劇團整理並演出了《出獵·回書》、《磨房會》、《雙下山》、《貴妃醉酒》等近十齣青陽腔劇目。徽劇中的徽戲劇目還包括了部分四平腔(如《借靴》、《審烏盆》)、昆弋腔(如《昭君和番》、《蘭關渡》、《百花贈劍》等十多出)劇目,和大量吹腔、撥子、西皮、二黃的劇目(如《水淹七軍》、《齊王點馬》、《打百彈》……等)。
徽昆以演出《七擒》、《八陣》、《八達嶺》、《英雄義》等摮∶嫦窋和武戲形成自己的特點。徽劇的表演講究群歌齊舞的雄偉氣派,高台、平台的武功技巧均注重舞台畫面和身段、亮相的雕塑美。旦角的表演因早期沒有水袖,故有很多手腕、手指的舞蹈動作。凈角亮相雙手過頂,似舉千斤,用“滾喉”喑嗚叱吒,輔之以頓足,令人驚心動魄。
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
徽劇的文場曲牌也很豐富,現已記錄了210多首。徽劇青陽腔和徽戲各有一套鑼鼓經,打擊樂音色低沉、渾厚,並常以大鈸和大鼓的悶擊,造成獨特效果。

徽班影響


徽劇在清代乾隆以後,廣泛流傳於長江流域和東南各省。在川劇湘劇贛劇閩劇、粵劇、滇劇黔劇、婺劇、淮劇等兄弟劇種里,都可以找到徽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