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聞新秩序
世界新聞新秩序
世界新聞新秩序是在世界新聞信息傳播不平衡、不合理的情勢下,不結盟國家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提出的口號,即改變世界新聞由北向南、由西向東的非均勻流向,建立合理的世界新聞流向。世界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消息來源集中於只佔世界人口七分之一的地區。其次,四個擁有世界通訊社的國家仍然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他們的新聞可以傳遍全球,但傳播和接收這兩者是極不平衡的。只要檢查一家西方大通訊社發出的消息,就可以發現,來自發達國家的消息和來自其他地區的消息是何等懸殊,而且,即使有第三世界的消息,也幾乎總是介紹他們的缺陷或災難,而不是他們的努力和成功。從世界新聞機構的分佈上可以看到,不平衡的現象是十分明顯的。
第三世界國家為改變國際新聞報道和傳播中的不均衡和不公正狀況而要求建立的新的世界性新聞格局。
2、廣電:在80年代初,西方發達國家佔有了全世界無線電頻譜和衛星運行軌道的90%。發展中國家平均每40人才能佔有一台的電視機。至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絕大多數家庭仍然買不起一台電視機,而一個美國的五口之家完全可以擁有4台電視機。
3、網際網路領域:美國的公民中有一半以上是網民,而且上網方式多是在家庭上網,而在阿拉伯國家、非洲和南亞網民尚不足總人數的1%,並且上網多在網吧。
目前,全球網際網路業務中有90%在美國發起終結或通過;網際網路81%的網頁是英語的;網際網路中訪問量最大的網站終點中,有94個在美國境內;全球的數字鴻溝——對現代技術的掌握和使用的差距——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澳大利亞78% | 日本58% |
德國59% | 義大利49% |
法國48% | 英國72% |
美國影片在海外主要市場的佔有率
“把它們製作的那些經過他們過濾、剪裁和歪曲的新聞傳播給發展中國家。跨國的新聞媒介把它們自己的觀點強加給發展中國家”。
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100多個遭受殖民統治的國家先後獲得獨立,成為國際政治舞台上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但是,它們在世界新聞體系中的地位,如同他們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地位一樣,與之遠遠不相適應。到20 世紀 60年代中期,這一問題開始在國際上引起重視。1968年在南斯拉夫的盧布爾雅那召開的“大眾傳播媒介和國際了解”討論會上,一些專家學者提出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存在著新聞和信息傳播不均衡和不平等的問題,會議討論了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的必要性。1969年,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就衛星直接廣播問題展開辯論。美國主張自由廣播,一些國家反對,最後建議用衛星直接廣播必須取得接受國政府的事前同意。
從1970年起,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屆大會和一些國際組織召開的國際會議上,以上問題成了引起爭論的重要議題。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指責西方四大通訊社的國際報道忽視第三世界國家,對這些國家抱有偏見和不負責任。美國等少數西方國家則強調新聞媒介有在任何地方自由搜集、傳遞和發表新聞的權利。在1970年教科文組織第16屆大會上,幾個發展中國家明確提出了傳播媒介分佈不平等的問題,要求組織更加合適和更加均衡的國際新聞交換系統。1972年教科文組織第17屆大會通過的一般性辯論決議草案指出:“新聞工具如被濫用,也可成為控制世界輿論的工具或成為道德、文化污染的根源。此外,如果通訊的傳播被少數國家壟斷,通訊的國際流通常常是單方向的,這就可能導致對其他國家的文化價值的嚴重損害。”這兩次大會先後決議,反對將大眾傳播媒介用於宣傳戰爭、種族主義和種族隔離,要求就這方面提出一項基本原則宣言。在後來的討論中,發展中國家的代表要求擺脫具有壟斷性質的為私人利益效勞的外國大媒介機構的影響,譴責某些國家的傳播媒介不能理解和報道其他國家和民族關心的事情和願望,認為各國有權採取措施保護自己,以對付不負責任的報道。
1973年,第4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指出,絕大多數國家已淪於少數幾個中心播發的消息情報的消極接受者的境地。1976年,不結盟國家舉行傳播問題討論會,首次提出建立“世界新聞新秩序”。同年,教科文組織第19屆大會設立了世界傳播問題研究委員會,由愛爾蘭人S.麥克布賴德任主席。該委員會於1979年提出題為《多種聲音,一個世界》的報告,認為在傳播問題上各國根據不同的傳統、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的格局以及需要和可能,採取不同的解決辦法,十分重要;把預先設想好的模式拿到所有地方普遍應用是行不通的;應當高度重視消除傳播及其他各種機構中、特別在消息情報流通中存在的不均衡和懸殊狀態,各國應根據自己的情況、需要和傳統來發展自己的傳播格局,從而加強統一、獨立和自力更生。
1978年教科文組織第20屆大會通過了《大眾傳播媒介致力於加強和平和國際了解,促進人權和反對種族主義、種族隔離和戰爭煽動的基本原則宣言》。同年,第33屆聯合國大會根據上述宣言通過33/115號決議,指出需要“在新聞自由流通及更廣泛更均衡地傳播新聞的基礎上,為加強和平和國際了解而建立新的更公正和更有效的世界新聞和傳播新秩序”,並決定成立“聯合國新聞政策和活動審查委員會” 。1979年第3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34/182號決議將該委員會改稱為“新聞委員會”,規定其職責為審查聯合國的新聞政策和活動及促進上述目標的實現。1984年中國被委任為該委員會新的成員國。
1981年 5月,以發達國家為主的 20 多個國家的代表在法國塔盧瓦爾舉行會議,通過《塔盧瓦爾宣言》。重申“新聞自由”的重要性,嚴厲抨擊麥克布賴德報告有默認甚至鼓動政府從事新聞檢查的傾向。會後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要求教科文組織停止為世界新聞新秩序起草標準,否則美國將停止承擔為教科文組織提供經費的義務。1984年美國宣布退出教科文組織。在此之後,發達國家又提出“交流權”問題,認為不受限制地傳播新聞是人權的內容之一。這種觀點遭到發展中國家的反對。1985年,教科文組織第23屆大會繼續就“交流權”問題進行辯論。
建立世界新聞新秩序問題,同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問題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一個符合世界各國利益的世界新聞新秩序的建立,還須經過長期的努力。
1968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眾傳播和國際了解”大會 1970 在UnESCO第16屆大會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NWICO的問題
1973 第四屆不結盟國家政府首腦會議
1974 UnESCO第18屆大會
1975 在UnESCO召開的政府間大會上,就新聞自由和政府及傳播工具的責任問題展開嚴肅的討論
1976 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立“世界新聞新秩序”的口號
UnESCO第19屆大會
這次會議在世界新聞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會議指示教科文組織總幹事研究當代社會在傳播過程中存在的全部問題。為此組織了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16位專業人事組成的“國際交流問題研究委員會”。
1980年UnESCO第21屆大會通過《多種聲音 一個世界:交流與社會今天與明天》。
1981年發達國家在法國召開塔盧瓦爾會議,重申“新聞自由”的重要性。
1983年UnESCO專家會議,展開自由與責任之爭。
1983年UnESCO第22屆制訂了1985-1989年建立NWICO的中期計劃。建立世界新聞新秩序的鬥爭在聯合國範圍內贏得廣泛支持。
1983年底,美國國務卿舒爾茨通知UnESCO美國將於1984年12月31日退出該組織。1985年美國和英國先後退出UnESCO。
《多種聲音,一個世界》,又稱“麥克布萊德報告(The McBride Report)”。這份報告是隸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傳播問題研究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s Problems,又稱McBride Commission)對世界信息基礎組織結構和傳播資源進行三年調查研究而得出的成果。它在許多方面反映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對平等、公平的傳播結構的立場、觀點與合理要求。
麥克布萊德報告對建立國際信息新秩序提出了82點建議。指出,“個別傳播大國對世界信息流通系統的支配是推行文化擴張主義的過程,而發展中國家的牽制和反抗是抵制文化侵略的過程”。
UnESCO決定暫停有關NWICO的爭論
不結盟國家強調為建立自由而平衡的NWICO而繼續鬥爭
更多的國家認識到保持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
部分發達國家的本國文化保護
美國重返UnESCO
《文化多樣性宣言》
文化多樣性是發展的動力之一,它不僅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而且還是個人和群體享有更加令人滿意的智力、情感和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捍衛文化的多樣性與尊重人的尊嚴是密不可分的。每個人都有權利用自己的語言,特別是自己的母語來表達思想,進行創作和傳播自己的作品。
目前世界上文化物品的流通和交換存在的失衡現象是對文化多樣性的一種威脅。要消除這種威脅,就必須加強國際合作和國際團結,使發展中國家和轉型期國家能夠開辦一些有活力的在本國和國際上都具有競爭力的文化產業。
《世界文化多樣性公約》
這個文件得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的支持。中法兩國還發表聯合宣言,要共同推動文化多樣性,支持並願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起草的文化多樣性國際公約的各項活動,一致認為亞歐會議能夠推動世界不同文化與文明之間的對話、理解和相互尊重作出貢獻。
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要遵守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共同原則,一國不能凌駕於一國之上,要尊重文化多樣性原則,只有這樣人類才可能通過對話和相互尊重,達到和平、民主和進步的目的。呼籲大會通過一個保護文化多樣性的法律。菲律賓也表示支持文化多樣性原則。
但是美國與英國、荷蘭等批評法國是打著文化多樣性的旗號實行文化保護主義。
發展中國家:關於建立世界新聞新秩序的主張已在聯合國得到廣泛支持和理解
發展中國家新聞事業有了較大發展
發展中國家間的合作增加
西方國家:西方國家的技術優勢短時間內不會喪失
發展中國家間意見不甚統一
鬥爭的結果最終取決於經濟實力和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