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綠茶

湖北省大悟縣特產

大悟綠茶,湖北省大悟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大悟縣位於湖北省東北部、大別山南麓,地處東徑114°02′—114°35′,北緯31°18′—31°52′之間,土壤多位黃棕壤,pH值4.5—6.0;屬副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潤,溫差較大,四季分明,多為酸性或微酸性砂壤土,獨特的山地氣候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大悟綠茶烘焙極其講究,以生長在大悟縣境內特殊氣候條件下茶樹新梢的芽葉,經過攤青、殺青、做形、乾燥、精選等工藝加工而成的保持綠茶品質特徵,香氣嫩香持久,滋味鮮嫩爽口,湯色嫩綠明亮。

2012年12月1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大悟綠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湖北名優茶》對大悟綠茶的品質特色介紹如下:“色澤翠綠,滋味醇厚,湯色黃綠明亮,香氣清高持久,葉底嫩綠勻齊,飲后止渴生津,令人心曠神怡、齒頰留香,回甘潤喉,沖泡耐久”。
大悟綠茶
大悟綠茶

營養價值

大悟綠茶具有很好的解毒治病、強身健體之功效,有可能同大悟綠茶的品質很有關係。大悟綠茶葉脈細,肉質厚,礦物質豐富,茶綠素含量高,據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大悟綠茶營養物質成分中“茶多酚24.13毫克/100毫克、氨基酸4.15毫克/100毫克、咖啡鹼4.44毫克/100毫克、可溶性糖3.07毫克/100毫克、兒茶素總量13.749毫克/100毫克、葉綠素a0.424毫克/100毫克、葉綠素b0.320毫克/100毫克、葉綠素總量0.744毫克/100毫克、類胡蘿蔔素0.0281毫克/100毫克。”
大悟綠茶所含氨基酸、兒茶素、葉綠素等成分較高,有著其他地區不同的品質。

工藝特色

大悟綠茶炒制工藝獨特,主要有扁平茶、毛尖茶壽眉茶等製作工藝,基本加工工藝流程為鮮葉攤放、殺青、揉捻(做形)、乾燥等。殺青是大悟綠茶加工過程中的關鍵工藝,高溫殺青,以抖為主,結合悶炒,適當旋轉抖炒,達到失水、鈍化酶化性,停止內含物質發生變化的目的。殺青鍋溫控制在150—180℃,投葉量200—250克,歷時5分鐘左右。起鍋后的殺青葉,放置在竹匾內抖散冷卻後進行揉捻。揉捻過程要注意解塊散熱,以防止葉色悶黃,香味欠爽。揉捻歷時5分鐘左右。大悟綠茶初制后,經人工揀剔,把成條不緊的粗老茶葉和黃片、茶梗及碎末揀剔出來。上等大悟綠茶含水量不超過6%。

產地環境


孝感市大悟縣位於湖北省東北部,地處大別山西端南麓,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境內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9—15.7℃,降水量在1049—1170毫米之間,無霜期在227—242天。
《湖北省氣候志》記載,大悟縣地處南北分水、上下氣流過渡帶,雨量充沛,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區多雲霧、少日照。出露地層主要由前震旦紀地層和侵入岩構成,以花崗岩、片麻岩等為主,土壤多為黃棕土。土壤呈微酸性,土壤中礦物質營養豐富,富含磷、鉀、鈣、鎂、鐵、銅、鉬等中微量元素。
大悟綠茶茶樹生長在大悟縣境內海拔300米以上地區,終年雲霧繚繞,枯枝落葉多腐爛為土,為有機質豐富的森林土,pH為4.5—6.5,土壤有機質含量≥1.5%,土層深厚鬆軟。相對濕度一般為80—90%。土壤相對含水量70—80%,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非常有利於茶樹生長。
大悟綠茶
大悟綠茶
大悟縣介於北緯31°18′—31°52′高緯度地區,是公認的茶葉優生緯度,這裡的溫度、濕度等外在因素,特別適宜茶樹生長,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內含物的積累。大悟縣優質的氣象因素、特定的地理特徵,形成了大悟綠茶特殊的品質。

歷史淵源


據考證,從唐代起,大悟茶就成為朝廷貢品。
20世紀70年代,在大悟縣宣化店鎮玄壇村觀音廟廢墟中出土的400年前石人像后坐上刻有“霧芽吸脂露春芳,竹爐湯沸翻碧浪;山中習靜觀朝槿,窗下談玄噴清香”的詩句,生動地再現了古時當地人們泡茶、飲茶的情形。
清末,大悟綠茶形成其獨特的品質,躋身當時的名茶之列。《孝感縣誌》記載,清朝詩人李涉遊覽大悟寺品茶賞景,對大悟綠茶讚不絕口,作詩:"萬事吾姑舍,大悟便是家,穿雲尋古寺,和露摘綠茶"。巧妙的將大悟綠茶隱藏在詩中,體現出詩人對大悟綠茶的喜愛和讚美。
《大悟民俗文化》記載:“大悟綠茶”聞名遐邇,當地老百姓清早披衣下床第一件事就是燒水泡茶喝,“一壺茶在手,皇帝也叫不走”。在大悟縣人們將茶與孝道聯繫在一起,世代保留著“晨起一杯茶,媳婦敬婆媽”的尊老習俗。
大悟綠茶主要產地為大悟城關雙橋一帶,屬條形烘青綠茶,於20世紀80年代初,由國營雙橋茶場研製而成。得到了全國知名茶葉專家的好評。
2004年,大悟縣成立了茶產業協會,為“大悟綠茶”生產、經營提供系列服務。
2004年,在《湖北省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基地發展規劃》中,大悟縣被湖北省政府確定為湖北省5個產茶大縣(五峰、鶴峰、竹溪、大悟、英山)之一和全省四大茶葉產區中"鄂東大別山優質綠茶產業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產情況


2016年,大悟縣茶葉種植面積28.6萬畝,畝平產值4000元,總產7866噸,產值11億元。
2017年,大悟縣茶葉面積達到27萬畝。茶葉生產加工企業240餘家,其中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達5家。年產值100萬元至500萬元規模企業近20家。

獲得榮譽


1983年,大悟綠茶被評湖北省名茶。此後,先後8次獲省級以上名茶金獎,還分別被《湖北名茶》、《湖北名優新特商品大全》、《湖北名優茶》、《中國茶經》、《中國名優茶選集》等專著收錄。
1998年,大悟綠茶被推薦為國際名茶。
2010年,大悟縣被中國茶葉學會評為“中國名茶之鄉”。
大悟綠茶
大悟綠茶
2012年12月1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大悟綠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20年7月,大悟綠茶入選首批獲准使用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新版地理標誌專用標誌的市場主體名單。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大悟綠茶產地範圍為湖北省大悟縣城關鎮、陽平鎮芳畈鎮、新城鎮、劉集鎮、夏店鎮、河口鎮、呂王鎮黃站鎮、宣化店鎮、豐店鎮、高店鄉、大新鎮、三里城鎮、東新鄉、彭店鄉、四姑鎮17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鄂茶1號、福鼎大白茶等適制大悟綠茶的茶樹良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海拔300米以上,土壤pH值4.5至6.5,土壤有機質含量≥1.5%,土層厚度≥80厘米,土質疏鬆,通透性良好,不積水。
大悟綠茶
大悟綠茶
三、栽培管理
1.種植:大行距1.5米,小行距0.40米,株距0.33米,雙行雙株種植,每公頃種植8至9萬株。種植時間2至3月。
2.施肥:10至11月根據土壤肥力和茶樹長勢合理以重施腐熟有機肥,配施氮、磷、鉀肥。
3.修剪:根據樹齡、長勢和樹型要求分別採用定剪、輕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養優化高產樹冠。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摘
1.採摘時間:3至5月。
2.採摘標準:一芽一葉達5%至6%時開園採摘。
3.採摘方法:按標準分批提手采,不應捋采和抓采,保持芽葉完整,新鮮、勻凈。
五、加工
1.工藝流程:
(1)扁形茶:攤青→殺青→造形→輝鍋→精選→包裝→入庫。
(2)毛尖茶:攤青→殺青→揉捻→初烘→理條→乾燥-提香→包裝→入庫。
(3)壽眉茶:攤青→殺青→搓揉→輝鍋→烘焙→揀剔→包裝→入庫。
2.工藝要求:攤葉厚度2厘米至5厘米,攤放時間5小時至6小時,減重率為10%至15%。
六、質量特色
大悟綠茶按加工工藝不同分為扁形茶、毛尖茶、壽眉茶。
1.感官特色:
(1)特級:扁形茶扁平光潤,挺直尖削;毛尖茶條索緊細微曲;壽眉茶,略扁直顯鋒苗。香氣嫩香持久,滋味鮮嫩爽口,湯色嫩綠明亮,葉底軟亮、勻整。
(2)一級:扁形茶扁平光潤,挺直;毛尖茶條索緊細,光直;壽眉茶,緊結。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醇爽口,湯色嫩綠尚亮,葉底明亮、勻整。
(3)二級:扁形茶扁平挺直尚潤;毛尖茶條索緊,稍曲;壽眉茶尚緊實。香氣清香,滋味鮮醇尚爽,湯色綠亮,葉底尚明亮、尚勻整。
2.理化指標:水分≤6.0%,總灰分≤6.5%,碎茶≤2.0%,粗纖維≤14.0%,水浸出物≥38.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大悟綠茶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大悟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大悟綠茶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歷史文化


陸羽傳說
在大悟縣黃龍寺有一個神奇的傳說,陸羽編撰《茶經》,曾雲遊天下,考察茶種,於中原諸州考察畢,懷挾佳種,取道九里關南歸,途徑黃龍寺,遠聽寺中誦經之聲朗朗,近見殿里拜佛之客甚眾,因幼時受僧撫育,亦僧亦俗,頗具佛緣,便去參拜住持。懇談之際,覺住持乃得道高僧,悉暫住學道。偶見寺中小僧,於參禪之際,昏昏欲睡,便惠茶種,並傳制茶之法,乃去。臨別留言:飲之可提神醒腦,有益參禪。數年,陸羽復經黃龍寺,住持奉上香茗,陸羽飲之大驚。此茶之形、之香、之色、之味俱佳,細品一口,醇厚柔滑,神清氣爽,堪稱極品。住持道:“此茶乃君所授,君必熟之,何故驚詫?”陸羽曰:“別處種植此茶,其味雖佳,卻不及今日所飲,故而驚異。”住持道:“茶種雖同,而水土不同,味故相殊,此乃一山出一物也。”羽聞之首肯,並留住數月,改進位法,傳授僧眾。
楊八姐傳說
在大悟縣三里城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宋朝時,楊門女將中楊八姐奉宋仁宗皇帝之命率三千將士,在三里城四靈廟剿滅欺男霸女、危害百姓的鐵頭和尚。第一次交戰宋軍被武藝高強的鐵頭和尚及其僧兵衝散,被困在九里關西邊山上,眾將士靠野菜充饑,漸漸染上怪病。楊八姐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一日,來了一個鶴髮童顏的道長,將其自製香茶送予八姐,囑將士每日飲之,就能治好怪病。言畢變成一條黃龍向西飛去,消失在高山上的一片茶園裡。果然,眾將士飲完道長送的茶后,不僅治好了病,而且精神抖數,神力倍增。楊八姐打敗了鐵頭和尚,宋朝仁宗皇帝命楊八姐率楊家兵馬駐紮於此。在三里城北4千米處的九里關西側山上,有擂鼓台、觀陣山,據說就是當年楊八姐練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