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臨池竹應制

賦得臨池竹應制

《賦得臨池竹應制》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虞世南酬和唐太宗《賦得臨池竹》的應制詩。太宗詩曰:“貞條障曲砌,翠葉負寒霜。拂牖分龍影,臨池待鳳翔。
第三句仿效竹子和龍之間的無數傳統聯繫,說明窗口的竹影與龍相似。第四句用的是鳳凰只肯棲息竹林的傳說。但是在第二句里,太宗出了一個不得體的差錯,把竹子耐寒的主題寫入春天或夏天的景象里。
虞世南的和詩《賦得臨池竹應制》第五句采自伶倫的傳說。伶倫是黃帝的樂師,被派往生長著各種奇異竹子的嶰谷采割竹子,製造一套排簫。虞世南的詩既含蓄又明確地“糾正”太宗的絕句。太宗沒有扣緊描寫與水池相關的竹子這——題目。在第一聯詩里,虞世南將竹子的“高”————自然高度、色彩、光亮、高尚精神,這一切都與雲相似————與其在池中倒影的“低”相對照。第二聯是不一致主題的出色描述:被風攪動的水波抓住迎風婆娑的竹子(或解釋成竹子的倒影隨著水波蕩漾,彷彿被風吹動,而實際上竹子是不動的),大量的水流嘲笑般地困住能夠避開小量的水————露珠的竹枝。在第三聯里,虞世南向太宗顯示了如何引進龍和風的聯繫,而同時切合水中竹影的主題:水池變成反映“龍影”的嶰谷之溪,鳳凰來臨的倒影似乎“拂動漣漪”。
在向太宗示範了處理主題的“恰當”手法后,虞世南指出那首絕句中的明顯錯誤:必須等到冬天才談竹子的耐寒。竹子的這一性質具有很強的道德聯繫,與常青樹一樣,竹子是正直和堅韌耐苦的象徵。這樣,虞世南暗示了只有當竹子受到考驗時,才能讚美它的這些品質。
虞世南總是以學問淵博的類書編纂者、文化上自鳴得意的南方人及儒家道德家的綜合面目出現的。虞世南同唐太宗唱和時,流露出一種洋洋自得的教師語氣,使他難堪,這極大地考驗了這位皇帝的耐性。

作者簡介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越州餘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歷仕陳、隋二代,官拜秘書郎、起居舍人。隋朝滅亡后,被竇建德任命為黃門侍郎。李世民滅竇建德后,引虞世南為秦王府參軍、記室參軍、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等共掌文翰,為“十八學士”之一。貞觀年間,歷任著作郎、秘書少監、秘書監等職,先後封永興縣子、永興縣公,故世稱“虞永興、虞秘監”。被李世民敬重,被稱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
虞世南善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日本學界稱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為“初唐三大家”。其所編的《北堂書鈔》被譽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原有詩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國張壽鏞輯成《虞秘監集》四卷。
貞觀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年八十一。獲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懿”,配葬昭陵。貞觀十七年(643年),繪像凌煙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