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

中國作家

郁達夫,男,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學日本,畢業於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現名古屋大學)和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

是新文徠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代表作《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懷魯迅》等。

1945年九月十七日,郁達夫被日軍殺害於蘇門答臘叢林。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郁達夫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證書。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896年12月7日出生於浙江富陽滿洲弄(今達弄)的一個普通家庭。三歲喪父,家庭窘迫。兄弟三人,大哥干農活,二哥打工。七歲入私塾。九歲便能賦詩。

教育經歷

1908年就讀於富陽縣立高等小學堂。
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學堂(與徐志摩同學),后又到嘉興府中學堂和美國教會學堂等校學習。因參與學潮被校方開除,次年春改讀蕙蘭中學。
1913年,9月隨長兄郁曼陀去日本留學。
1914年7月考入日本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醫科部。畢業后被分發至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三部。
1914年7月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后開始嘗試小說創作。
1916年改讀法學部政治學科。
1917年7月畢業,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學習。

寫作經歷

19徠11年起,開始創作舊體詩,並向報刊投稿。
1921年6月,郁達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組織成立創造社,擔任《創造季刊》《創造月刊》《洪水》半月刊編輯,同年10月,出版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由此奠定了郁達夫在新文學運動中的重要地位。
1926年底,返滬後主持創造社出版部工作。《洪水》半月刊,發表了《小說論》《戲劇論》等大量文藝論著。
1926年3月16日,郁達夫、成仿吾、馮乃超等一群年輕孤傲的創造社作家發起創刊了自己的刊物《創造》,用以發表他們自己的文學主和實驗作品。
1928年加入太陽社,並在魯迅支持下,主編《大眾文藝》。
1932年12月1日,小說《遲桂花》發表於《現代》2卷2期。后收入《懺余集》。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寫了大量山水遊記和詩詞。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編《星洲日報》等報刊副刊,寫了大量政論、短評和詩詞。

獲得榮譽


1952年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認為革命烈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於1957年6月頒發了烈士證。

社會活動


1930年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為發起人之一。
1933年初,加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1936年任福建省府參議。郭沫若、郁達夫、王獨清、成仿吾。
1938年,赴武漢參加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的抗日宣傳工作,並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大會上當選為常務理事。1938年底,應邀赴新加坡辦報並從事宣傳抗日救國,星洲淪陷后流亡至蘇門答臘,因精通日語被迫做過日軍翻譯,其間利用職務之便暗暗救助、保護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難友、愛國僑領和當地居民。

主要成就


文學主張

郁達夫
郁達夫
郁達夫在文學創作上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因此,他常常把個人的生活經歷作為小說和散文的創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飾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個性和人生際遇,郁達夫的自傳體小說代表作品是《沉淪》,郁達夫在《沉淪》中大膽地描寫了男女性愛、性心理,同時也發出了“祖國呀祖國!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來吧!強起來吧!”“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裡受苦呢”的悲號。郁達夫在自傳體小說中,除了反映下層知識分子失意、苦悶外,還有一些作品通過知識分子的視角反映處於社會底層民眾的疾苦,表現了對勞苦大眾的同情和關懷,如《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達夫的小說創作因為對傳統道德觀念提出了挑戰,並且首創了自傳體小說這種抒情浪漫的形式,對當時一批青年作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國文壇一股浪漫派的壯觀潮流。郁達夫還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位在世時就已出版日記的作家。

創作特點


摧折的女性之美
郁達夫照片
郁達夫照片
郁達夫雖然在散文中傷感得無以復加,但他也並沒有放棄對理想的追求,他的心中總有一個誘惑著他的理想。這個理想談不上崇高,也不具備多麼深刻的內涵,但對郁達夫來說,卻具有巨大的人生魅力,是推動他奮鬥,創造的動力,這就是女人的愛。郁達夫對女性的這神聖、痴想的情感,一方面當然是“自我”理想的表現,另一方面有分明映射著五四人的發現的光芒。郁達夫將女性作為自己的理想來追求,這種行為和藝術傾向,雖然在力度,深度上都不具備“崇高”的屬性,但反封建的民主意識卻是鮮明可見的。
感傷的表現形式及其意義
在郁達夫散文中,其強烈的傷感情緒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頹廢,一是憎恨。郁達夫主要是以這種病態來發泄一個從封建禮教羈絆中覺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悶。這種不健康的色彩下面仍有著五四“人的發現”所寄寓的積極的意味。與之相比,郁達夫由感傷所發生的憎恨情緒其積極意義就更為鮮明了。郁達夫以憤世嫉俗的筆調,在幾分玩世不恭,幾分無奈,幾分感慨中將社會的黑暗,下層人的不幸,來了個痛快的揭露,將自己對社會的憎恨作了十二分的強烈的表現。郁達夫將他的所有不幸,所有煩惱,所悲苦,一齊傾向這個黑暗的時代,向一個不人道的制度發出了一個哀鳴著的青年的控訴,表現了顯而易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傾向,這種傾向雖不能說很深刻,但鮮明的態度、強烈的情緒卻也給這種傾向塗上了積極戰鬥的色彩。
感傷情調的積極意味
這種積極的意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郁達夫的頹廢以及這種頹廢的具體表現——性苦悶,不僅是一己的感受,而且是作為一個社會問題提出來的。這種頹廢和性苦悶,是當時青年的普遍心態,郁達夫則以自己的感受,集中地表現了這種“時代病”,從而將一個尖銳的問題提到了歷史與社會面前,所以,具有積極性。第二,郁達夫的感傷、頹廢包含著對封建舊道德的自覺的挑戰。

個人作品


著作

名稱備註初版信息
沉淪短篇小說集1921,泰東圖書局
蔦蘿集小說、散文合集1923,泰東圖書局
小說論理論著作1926,光華書局
戲劇論理論著作1926,商務印書館
文學概說理論著作1927,商務印書館
日記九種日記集1927,北新書局
孤獨者的愁哀戲劇集1927,創造社
達夫代表作小說、散文合集1928,上海春業書店
在寒風裡小說、散文合集1929,廈門世界文藝書社
懺余集小說、散文合集1933,香港天馬出版社
達夫自選集小說、散文合集1933,香港天馬出版社
浙東景物紀略散文集1933,浙江鐵路局
屐痕處處散文集1934,現代書局
達夫日記集日記集1935,北新書局
達夫短篇小說集小說集(上下冊)1935,北新書局
達夫遊記散文集1936,上海文學創造社
達夫散文集散文集1936,北新書局
閑書散文集1936,良友圖書公司
我的懺悔散文集1936,良友圖書公司
藤十郎的戀劇本1937,上海文化書局

譯作

名稱備註初版信息
小家之伍小說集([德國]F·蓋斯戴客等人著)1930,北新書局
幾個偉大的作家文藝論文集([蘇聯]高爾基等人著)1934,中華書局
達夫所譯短篇集短篇小說集([德國]F·蓋斯戴客等人著)1935,生活書店

人物事件


1945年的8月29日,也就是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的兩周,郁達夫沒有迎來凱旋的歡呼,卻迎來了他的噩耗。那晚8時許,郁達夫正在家中與幾位朋友聊天,忽然有一個土著青年把郁達夫叫出去講了幾句話,郁達夫隨即回到客廳,與朋友打個招呼就出去了,從此便再也沒有回來。1985年9月27日,中國官方新華社報道: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郁達夫被日本憲兵殺害之事已從日本學者鈴木正夫收集的第一手資料得到證實。鈴木正夫早在1968年就開始了對郁達夫南洋流亡生活的研究。在查閱了大量資料后又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等地作實地調查,先後尋訪了上百名了解情況的日本人士。

後世紀念


富陽故居

郁達夫故居,在富陽市區郁達夫公園內、低矮圍牆,一方庭院,郁達夫故居客堂,迎面就是斯人的一幅畫像清瘦、儒雅,蕭然獨立。在陳列窗里,兩張先後由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和民政部頒發的烈士證書,成為人們今日追思郁達夫抗戰事迹一個最近的起點。樓房的客堂里陳列著郁氏故交互贈的字畫,其中有魯迅先生《自嘲》七律詩軸。

杭州故居

郁達夫故居建於30年代,屬中式花園別墅,位於杭州市上城區大學路場官弄63號,叫“風雨茅廬”,是1933年4月郁達夫為暫避國民黨的政治迫害,從上海舉家移居杭州時購置的寓所。故居由當時學人馬君武題為“風雨茅廬”,由郁達夫自己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