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

《張遷碑》主人公

張遷(生卒年不詳),字公方,陳留郡己吾縣(今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黃崗鎮己吾城村)人。東漢時期大臣。

自幼稟賦聰慧,多才多藝,學習京氏易經。舉孝廉出身,擔任州郡小吏,出任轂城(今山東平陰縣東阿鎮)縣長。勤政愛民,勸課農桑,體恤罪人,尊重老人,其下化之,道不拾遺。遷盪陰縣令,抵抗黃巾軍衝擊,卒於任上。

中平三年(186年),部下韋萌紀念張遷功德,篆刻《張遷碑》,篆額題名《漢故轂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簡稱《張遷表頌》),矗立於東漢無鹽(治今山東省東平縣)境內。碑文書法樸厚勁秀,方整多變,碑陰尤為酣暢。現存於山東泰安岱廟。

軼事典故


碑文淵源

張遷碑
張遷碑
〈張遷碑》篆額題《漢故轂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有碑陰題名,刻於東漢中平三年(186年)無鹽(治今山東省東平)境內,於明代出土。張遷碑現存於山東泰安岱廟。《張遷碑》和《曹全碑》都為漢末名碑。碑中字體大量滲入篆體結構,字型方正,用筆稜角分明,具有齊、直、方、平的特點。張遷碑碑文記載了張遷的政績,是張遷故居韋蔭等為表揚他而刻立的。書體以方筆為主,結構嚴整、端正朴茂。張遷碑高九尺五寸,寬三尺二寸,共十六行,滿行四十二字。碑陰三列,上二列十九行,下列三行。書法樸厚勁秀,方整多變,碑陰尤為酣暢。明代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評張遷碑:“書法不能工,而典雅饒古意,終非永嘉以後所可及也。”傳世墨拓以“東里潤色”四字完好者為明代拓本。

碑文歷史

碑文1
碑文1
張遷碑出土較晚,保存完好。其書法以方筆為主,筆劃嚴謹豐腴不失於板刻,
樸厚靈動,堪稱漢碑中的上品。古今書家對此碑都給予最高評價,可謂漢碑集成之碑。全稱《漢故榖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碑石在山東東平州學(今山東東平縣)。原石今置泰安岱廟炳靈門內。漢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刻。明初出土。隸書。碑陽十五行,行四十二字:碑陰三列,上二列十九行,下列三行。碑額篆書題〖漢故榖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十二字。意在篆隸之間而屈曲填滿,有似印文中繆篆,人因以篆目之。碑文系故吏韋萌等對故令張遷的追念。碑文多別體,所以有人懷疑是摩刻品,但就端直朴茂之點而言,非漢人不能,所以決為當時之物。碑陰所刻人名,書亦雄厚多姿。
碑文2
碑文2
明王世貞評其書云:〖其書不能工,而典雅饒古意,終非永嘉以後所可及也。〗清萬經評其書云:〖余玩其字頗佳,惜摹手不工,全無筆法,陰尤不堪。〗孫退谷評其書云:〖書法方整爾雅,漢石中不多見者。〗楊守敬《平碑記》云:〖顧亭林顧炎武)疑後人重刻,而此碑端整雅練,剝落之痕亦復天然,的是原石,顧氏善考索而不精鑒賞,故有此說。〗又云:〖篆書體多長,此額獨扁,亦一格也。碑陰尤明晰,而其用筆已開魏晉風氣,此源始於《西狹頌》,流為黃初三碑(《上尊號奏》《受禪表》《孔羨碑》)之折刀頭,再變為北魏真書,《始平公》等碑。明拓本第八行〖東里潤色〗四字完好。清初拓首行〖煥〗字完好。杭州有翻刻本。此碑用筆以方為主,於方直中寓圓巧,筆畫粗細相間,生動自然。結構組合,端正中見揖讓錯綜,靈活變化,殊多生趣,而又沉著方勁。碑陽之字朴雅秀雋,碑陰之字稍見縱肆,皆高潔明朗。學漢隸者,都以此碑為最後范則。然而得其方秀者多,得其凝厚者寡蓋其含蓄內蘊得之不易也。深望智者能得其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