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碑
東漢時期佚名隸書
《張遷碑》又名《張遷表頌》,全稱《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是東漢晚期佚名書法家書丹,東漢碑刻家孫興刻石而成的一件隸書書法作品。此碑於東漢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現收藏於山東泰山岱廟碑廊。
《張遷碑》篆額題“漢故轂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12字,額字獨呈扁形,書意在篆隸之間;碑陽正文15行,行42字;碑陰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碑文。此碑是谷城故吏韋萌等為追念張遷之功德而立,銘文著重宣揚張遷及其祖先張仲、張良、張釋之和張騫的功績,並涉及到黃巾起義軍的有關情節,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張遷碑》是東漢隸書成熟時期的作品,書法造詣高。此碑自出土以來,為歷代金石、書法家所推崇。在眾多的漢代碑刻中,此碑以古樸、厚重、典雅取勝,字裡行間流露出率真之意,具有民間樸質之風,格調峻實穩重,堪稱神品。它起筆方折寬厚,轉角方圓兼備,運筆遒勁而曲折有力,落筆穩健,可謂是漢隸方筆系統的代表作。
• 碑額釋文
碑額
• 碑陽釋文
碑陽
於穆我君,既敦既純。雪白之性,孝友之仁。紀行來本,蘭生有芬,克岐有兆,綏御有勛。利器不覿,魚不出淵。國之良干,垂愛在民。蔽沛棠樹,溫溫恭人。幹道不繆,唯淑是親。既多受祉,永享南山。干祿無疆,子子孫孫。
惟中平三年,歲在攝提,二月震節,紀日上旬。陽氣厥析,感思舊君。故吏韋萌等,僉然同聲,賃師孫興,刊石立表,以示后昆。共享天祚,億載萬年。
• 碑陰釋文
碑陰
此碑石於東漢靈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于山東東平縣,是頌揚張遷執政谷城時多施惠政的政績;碑陰刻有立碑官吏姓名及捐資錢數。
碑主張遷,字公方,陳留己吾(今河南寧陵境內)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陽市西北)長,遷盪陰(今河南湯陰縣)令。碑文系故吏韋萌等為追念其功德而立。碑文書法多別體,未署書者姓名,刻石人為孫興。清初顧炎武《金石文字記》疑此碑為後人摹刻,但多數考古學家和金石學家則認為,其書風通篇方筆,古樸拙茂,非漢代人不能為之,碑面剝落的痕迹,也非人為所能做到,因此,當是漢代原碑無疑。
局部
特別是此碑的撇畫比絕大多數知名的漢碑隸書都要豐富些,如“更”、“令”等字,其寫法下筆如同豎畫,藏鋒逆入,中鋒行筆順勢頓駐后逐漸上提后回收。撇畫是隸書中具有特色的筆畫,由於是向左方運筆,行時阻力大,力量強勁,圓轉道健,筆力暢達,如“命”字,部分字的豎鉤也可看作撇畫的一種,如“孝”字。撇畫的妙處在於收筆的變化,因輕重、長短、斜度的不同作相應處理,因此變化多姿。有的收筆回鋒圓渾,有的收筆方截,每一撇畫皆根據字形差異處理得恰到好處。
捺畫也是此碑極為突出的筆畫,主要是平捺和斜捺。此碑捺畫寫得厚重而雄健,落筆取逆勢,調鋒后提筆行筆,用力勻稱至捺腳稍頓后提鋒,然後順勢宛轉而出,筆鋒在空中作收勢,給人一種樸拙但不刻板的感覺。如“吏”字的捺逆鋒起筆,在行筆過程中,逐漸用力漸行漸按,鋪毫向右下行筆,行至捺端,提筆右上輕出,捺腳似方似圓,力含其中“敦”字之捺雖不粗壯,但筆畫含力在內,雄強剛勁,深沉有力。捺畫落筆常作蠶頭狀,捺腳作雁尾狀,與他碑橫畫“蠶頭雁尾”之狀相合。
《張遷碑》結字巧中有拙,拙中寓巧,大巧若拙。它完全去掉了雕飾的成分,一任天然,真可謂道法自然,渾然天成。字的各部分關係處理得非常生動,挪讓呼應,顧盼有情,憨態可掬。
在整體上雖扁方,整飭劃一,又因字立形,順其自然,險中求正,字體端莊朴茂,筆短意長,有些字突出主筆橫畫和捺畫,以盡其勢。全碑各字穩而不呆,動感強烈,動中求穩,穩中求變。神采奕然的體態特徵在形體、筆畫的避讓、空間布白的處理、平正與險絕的錯落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看似簡單,實則妙趣橫生,有“險絕”后“復歸平正”之感。
《張遷碑》章法不拘一格,生動活潑。漢代碑刻多有邊框方格,排列整齊,所以大部分漢碑字形大小一致,平均擺放,給人中規中矩的感覺。而《張遷碑》卻獨樹一幟,通篇取茂密之勢,但字間和行間都無嚴格的固定距離,疏與密適當,“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既嚴謹又空靈,疏處闊綽而不散漫,達到了疏與密的對立統一。同時,字形大小參差,正斜互用,疏密隨意,但整體上又相互呼應,左右顧盼,一派天真爛漫的景象。
明·王世貞《州山人題跋》:“其書不能工,而典雅饒古意,終非永嘉以後所可及也。”
清·孫承澤《庚子消夏記》:“書法方整爾雅,漢石中不多見者。”
清·郭尚先《芳堅館題跋》:“漢碑嚴重平硬,是碑為冠。”
現代碑帖鑒定家蔣文光:“《張遷碑》是漢碑中藝術水平很高的一件作品。書法渾厚方折,朴茂端嚴為漢碑中方整類的主要代表。書法用筆以方為主,兼用圓筆。筆畫端正,結體取勢平直,飽滿嚴密,筆致樸質古拙遒勁靈動,多有變化。同時,用筆與結體是相互為用的,不同書體,其用筆亦有所側重。筆致變化多端,往往在均衡的橫直線條和方折之中摻以一筆極其熟練而有力的弧線。看去既筆筆挺勁,氣勢雄渾,卻又在拙樸中見秀美,在端重中顯生動。全碑字字生動,變化生新,樸實自然,從而達到全局皆活的奇妙效果。”
《張遷碑》對清代隸書影響極大,直至近代仍有著獨特的地位。與東漢時期其他名碑相比,它是對東漢桓靈時期講究規則整飭的流行漢隸的一種創新,為漢碑帶來活潑的意態,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該碑不僅為漢人分書之代表,而且其用筆結體之奇肆跌宕已開魏晉風氣,對清代書法藝術的發展起了承啟的作用。
《張遷碑》於漢靈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山東東平縣。明代初年被掘地發現,最早著錄見於明代都穆《金薤琳琅》。明初出土時立於東平儒學明倫堂前,當時銘文尚完好可讀。至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東里潤色”四字尚完好,僅殘缺五字。清乾隆間(1711—1799年),“東里潤色”的“東”字泐半,“潤”字的“水”旁僅存中點,“色”字與下“君”字皆泐大半。光緒十八年(1892年)碑毀於火,常熟翁氏就原碑重新剔刻,但神氣全非,幸碑陰文尚完好如舊。解放后,在東平縣府院內建亭,將碑置於亭內。1965年移岱廟炳靈門內,外置玻璃罩保護。1983年9月移于山東泰山岱廟碑廊,后一直陳列收藏於此。現殘泐六十八字,其中二十二字全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