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碑

東漢時期佚名隸書

張遷碑》又名《張遷表頌》,全稱《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是東漢晚期佚名書法家書丹,東漢碑刻家孫興刻石而成的一件隸書書法作品。此碑於東漢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現收藏於山東泰山岱廟碑廊。

《張遷碑》篆額題“漢故轂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12字,額字獨呈扁形,書意在篆隸之間;碑陽正文15行,行42字;碑陰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碑文。此碑是谷城故吏韋萌等為追念張遷之功德而立,銘文著重宣揚張遷及其祖先張仲、張良、張釋之和張騫的功績,並涉及到黃巾起義軍的有關情節,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張遷碑》是東漢隸書成熟時期的作品,書法造詣高。此碑自出土以來,為歷代金石、書法家所推崇。在眾多的漢代碑刻中,此碑以古樸、厚重、典雅取勝,字裡行間流露出率真之意,具有民間樸質之風,格調峻實穩重,堪稱神品。它起筆方折寬厚,轉角方圓兼備,運筆遒勁而曲折有力,落筆穩健,可謂是漢隸方筆系統的代表作。

作品內容


• 碑額釋文
碑額
碑額
漢故榖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
• 碑陽釋文
碑陽
碑陽
君諱遷,字公方,陳留己吾人也。君之先出自有周,周宣王中興,有張仲,以孝友為行,披覽《詩·雅》,煥知其祖。高帝龍興,有張良,善用籌策,在帷幕之內,決勝負千里之外,析珪於留。文景之間,有張釋之,建忠弼之謨。帝游上林,問禽狩所有。苑令不對,更問嗇夫,嗇夫事對。於是進嗇夫為令,令退為嗇夫。釋之議為不可:苑令有公卿之才,嗇夫喋喋小吏,非社稷之重。上從言。孝武時,有張騫,廣通風俗,開定畿寓,南苞八蠻,西羈六戎,北震五秋,東勤九夷。荒遠既殯,各貢所有。張是輔漢,世載其德。爰既且於君,蓋其繵縺。纘戎鴻緒,牧守相系,不殞高問。孝弟於家,中謇於朝。治京氏易,聰麗權略,藝於從政。少為郡吏,隱練職位,常在股肱。數為從事,聲無細聞。征拜郎中,除谷城長。蠶月之務,不閉四門。臘正之祭,休囚歸賀。八月筭民,不煩於鄉。隨就虛落,存恤高年。路無拾遺,犁種宿野。黃巾初起,燒平城市,斯縣獨全。子賤孔蔑,其道區別。《尚書》五教,君崇其寬;詩云愷悌,君隆其恩;東里潤色,君垂其仁。邵伯分陝,君懿子棠。晉陽佩瑋,西門帶弦。君之體素,能雙其勛。流化八基,遷盪陰令。吏民頡頏,隨送如雲。周公東征,西人怨思。奚斯贊魯。考父頌殷。前喆遺芳,有功不書,后無述焉。於是刊石豎表,銘勒萬載。三代以來,雖遠猶近,《詩》雲舊國,其命惟新。
於穆我君,既敦既純。雪白之性,孝友之仁。紀行來本,蘭生有芬,克岐有兆,綏御有勛。利器不覿,魚不出淵。國之良干,垂愛在民。蔽沛棠樹,溫溫恭人。幹道不繆,唯淑是親。既多受祉,永享南山。干祿無疆,子子孫孫。
惟中平三年,歲在攝提,二月震節,紀日上旬。陽氣厥析,感思舊君。故吏韋萌等,僉然同聲,賃師孫興,刊石立表,以示后昆。共享天祚,億載萬年。
• 碑陰釋文
碑陰
碑陰
故安國長韋叔珍錢五百。故從事韋少王錢五百。故從事韋元雅錢五百。故從事韋元景錢五百。故從事韋世節錢五百。故守令韋叔遠錢五百。故守令范伯犀,故吏韋金石錢二百。故督郵范齊公錢五百。故吏範文宗錢千。故吏范世節錢八百。故吏韋府卿錢七百。故吏范季考錢七百。故吏韋伯台錢八百。故吏范德寶錢八百。故吏韋公俊錢五百。故吏泛定國錢七百。故吏韋閏德錢五百。故吏孫升高錢五百。故吏韋公逴錢七百。故吏韋排山錢四百。故吏范巨錢四百。故吏韋義才錢四百。故吏韋輔節錢四百。故吏韋元緒錢四百。故吏韋客人錢四百。故從事原宣德錢三百。故吏韋公明錢三百。故吏范成錢三百。故吏韋輔世錢三百。故吏范國方錢三百。故吏韋伯善錢三百。故吏泛奉祖錢三百。故吏韋德榮,故吏范利德錢三百。故吏韋武章,故吏騶叔義,故吏韋宣錢三百。故吏韋孟光錢五百。故吏韋孟平錢三百。故守令韋元考錢五百。

創作背景


此碑石於東漢靈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于山東東平縣,是頌揚張遷執政谷城時多施惠政的政績;碑陰刻有立碑官吏姓名及捐資錢數。
碑主張遷,字公方,陳留己吾(今河南寧陵境內)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陽市西北)長,遷盪陰(今河南湯陰縣)令。碑文系故吏韋萌等為追念其功德而立。碑文書法多別體,未署書者姓名,刻石人為孫興。清初顧炎武《金石文字記》疑此碑為後人摹刻,但多數考古學家和金石學家則認為,其書風通篇方筆,古樸拙茂,非漢代人不能為之,碑面剝落的痕迹,也非人為所能做到,因此,當是漢代原碑無疑。

作品鑒賞


用筆

局部
局部
《張遷碑》運筆以方筆為主,用筆逆鋒堅實,萬毫齊力,方圓兼備,沉著飽滿。橫畫兩端都見方,粗重渾厚,有萬鈞不屈之力,如“言”、“善”等字。書寫時萬毫齊力,行筆似有反力相阻,右端回鋒上提收筆,欲左先右,無往不收。“蠶頭雁尾”的橫畫寫法也一樣,起筆處重頓后,漸提行筆,正鋒而行,筆壯墨飽,收筆時頓筆后迅速上提,挺直凝重而有力。豎畫的用筆方法是落筆逆鋒向上,提筆調鋒起筆處方厚飽滿,再調筆鋒向下,豎鋒運筆,收筆時或輕或重頓后,提筆向上回收筆鋒,如“之”、“中”、“尚”等字。折畫是在橫畫收筆處將筆鋒上提,換向後在原處入紙行筆,轉折處方整斬截又自然,略呈外方內圓,或內外皆方,如“月”、“巾”等字的折畫。
特別是此碑的撇畫比絕大多數知名的漢碑隸書都要豐富些,如“更”、“令”等字,其寫法下筆如同豎畫,藏鋒逆入,中鋒行筆順勢頓駐后逐漸上提后回收。撇畫是隸書中具有特色的筆畫,由於是向左方運筆,行時阻力大,力量強勁,圓轉道健,筆力暢達,如“命”字,部分字的豎鉤也可看作撇畫的一種,如“孝”字。撇畫的妙處在於收筆的變化,因輕重、長短、斜度的不同作相應處理,因此變化多姿。有的收筆回鋒圓渾,有的收筆方截,每一撇畫皆根據字形差異處理得恰到好處。
捺畫也是此碑極為突出的筆畫,主要是平捺和斜捺。此碑捺畫寫得厚重而雄健,落筆取逆勢,調鋒后提筆行筆,用力勻稱至捺腳稍頓后提鋒,然後順勢宛轉而出,筆鋒在空中作收勢,給人一種樸拙但不刻板的感覺。如“吏”字的捺逆鋒起筆,在行筆過程中,逐漸用力漸行漸按,鋪毫向右下行筆,行至捺端,提筆右上輕出,捺腳似方似圓,力含其中“敦”字之捺雖不粗壯,但筆畫含力在內,雄強剛勁,深沉有力。捺畫落筆常作蠶頭狀,捺腳作雁尾狀,與他碑橫畫“蠶頭雁尾”之狀相合。

結字

《張遷碑》結字巧中有拙,拙中寓巧,大巧若拙。它完全去掉了雕飾的成分,一任天然,真可謂道法自然,渾然天成。字的各部分關係處理得非常生動,挪讓呼應,顧盼有情,憨態可掬。
在整體上雖扁方,整飭劃一,又因字立形,順其自然,險中求正,字體端莊朴茂,筆短意長,有些字突出主筆橫畫和捺畫,以盡其勢。全碑各字穩而不呆,動感強烈,動中求穩,穩中求變。神采奕然的體態特徵在形體、筆畫的避讓、空間布白的處理、平正與險絕的錯落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看似簡單,實則妙趣橫生,有“險絕”后“復歸平正”之感。

章法

《張遷碑》章法不拘一格,生動活潑。漢代碑刻多有邊框方格,排列整齊,所以大部分漢碑字形大小一致,平均擺放,給人中規中矩的感覺。而《張遷碑》卻獨樹一幟,通篇取茂密之勢,但字間和行間都無嚴格的固定距離,疏與密適當,“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既嚴謹又空靈,疏處闊綽而不散漫,達到了疏與密的對立統一。同時,字形大小參差,正斜互用,疏密隨意,但整體上又相互呼應,左右顧盼,一派天真爛漫的景象。

作品評價


明·王世貞《州山人題跋》:“其書不能工,而典雅饒古意,終非永嘉以後所可及也。”
清·孫承澤《庚子消夏記》:“書法方整爾雅,漢石中不多見者。”
清·郭尚先《芳堅館題跋》:“漢碑嚴重平硬,是碑為冠。”
清·楊守敬《平碑記》:“(此碑)用筆已開魏晉風氣,此源始於《西狹頌》,流為黃初三碑《上尊號奏》《受禪表》《孔羨碑》之折刀頭,再變為北魏真書《始平公》等碑。”
現代碑帖鑒定家蔣文光:“《張遷碑》是漢碑中藝術水平很高的一件作品。書法渾厚方折,朴茂端嚴為漢碑中方整類的主要代表。書法用筆以方為主,兼用圓筆。筆畫端正,結體取勢平直,飽滿嚴密,筆致樸質古拙遒勁靈動,多有變化。同時,用筆與結體是相互為用的,不同書體,其用筆亦有所側重。筆致變化多端,往往在均衡的橫直線條和方折之中摻以一筆極其熟練而有力的弧線。看去既筆筆挺勁,氣勢雄渾,卻又在拙樸中見秀美,在端重中顯生動。全碑字字生動,變化生新,樸實自然,從而達到全局皆活的奇妙效果。”

作品影響


《張遷碑》對清代隸書影響極大,直至近代仍有著獨特的地位。與東漢時期其他名碑相比,它是對東漢桓靈時期講究規則整飭的流行漢隸的一種創新,為漢碑帶來活潑的意態,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該碑不僅為漢人分書之代表,而且其用筆結體之奇肆跌宕已開魏晉風氣,對清代書法藝術的發展起了承啟的作用。

歷史傳承


《張遷碑》於漢靈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山東東平縣。明代初年被掘地發現,最早著錄見於明代都穆金薤琳琅》。明初出土時立於東平儒學明倫堂前,當時銘文尚完好可讀。至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東里潤色”四字尚完好,僅殘缺五字。清乾隆間(1711—1799年),“東里潤色”的“東”字泐半,“潤”字的“水”旁僅存中點,“色”字與下“君”字皆泐大半。光緒十八年(1892年)碑毀於火,常熟翁氏就原碑重新剔刻,但神氣全非,幸碑陰文尚完好如舊。解放后,在東平縣府院內建亭,將碑置於亭內。1965年移岱廟炳靈門內,外置玻璃罩保護。1983年9月移于山東泰山岱廟碑廊,后一直陳列收藏於此。現殘泐六十八字,其中二十二字全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