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位於中國京杭大運河的博物館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運河文化廣場南側,毗鄰大運河南端終點標誌——拱宸橋。
博物館投資一億多元人民幣,建築面積一萬餘平方米,展覽面積五千餘平方米,分序廳和“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大運河的利用”、“運河畔的城市”、和“運河文化”四個展廳等。目前收集、展出的上千件文物和史料,充分展示了大運河在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館二帶二場三園六埠十五橋”為重點的運河系列景觀,2006年十月一日正式開放。中共前領導人喬石為博物館題寫館名。
2002年10月28日上午,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舉行開工典禮。
2004年5月,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土建結頂。
2004年6月21日,拱墅區成立了以區委副書記為組長的運河博物籌建領導小組。
2004年8月,《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文本正式定稿。作者: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嚴建強。
2004年11月4日,杭州日報刊登了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陳列布展設計招投標公告。
2004年11月19日,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陳列布展設計招投標會議在拱墅區政府會議室召開。
2004年12月21日,杭州日報刊登了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徵集文物資料啟事。
2004年12月31日,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陳列布展設計方案評審會議在拱墅區政府會議室召開。
2005年1月7日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陳列布展設計方案評審會議在拱墅區政府會議室召開。
2005年3月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土建竣工。
2006年10月1日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正式開館。
館內陳列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展覽區共分五個展廳∶
序廳——《地球上的運河、中國大運河》;
第一展廳——《運河的開鑿與變遷》;
第二展廳——《大運河的利用》;
第三展廳——《大運河杭州段的綜合保護》;
第四展廳——《運河文化》。
各展廳通過圖片、實物、模型等形式,展示和解釋大運河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不是一座單純的、普通意義上的博物館。它一方面是一個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和展現運河自然特性、人文精華等各個方面的大型博物館,另一方面又是運河文物、文獻資料等的徵集、收藏中心和運河文化的研究和展示中心,同時結合運河文化廣場功能又是運河旅遊的中心樞紐和遊客綜合服務中心。可以說運河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多樣功能和多種特性的綜合性運河文化中心。
序廳
序廳圖冊
第一展廳: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
進入展廳,有一組單色群雕——運河的開鑿者。開鑿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凝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從文獻上記載來看,中國大運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吳國的國王夫差為了北上爭霸,開鑿了從邗城到末口的邗溝。在“古運河圖”中可以清楚看到,在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鑿的邗溝,從末口到邗城(即今天的揚州到淮安)一段,全長150公里,是最早就文字記載的一條人工河道。
一展廳
第二展廳:大運河的利用
二展廳
展廳內最具歷史價值的是清代“蘇州府”官斛,這種木製錐形器皿,是當時政府向百姓收糧用的一種計量工具,過去運河上都是漕船載糧,交糧時將米由艙內取出用斛量,叫“起米過斛”。一斛相當於五斗,約三十五點八公斤。還有一幅七百多平方米的環形銀幕,十八台投影儀播放著當年運河漕運宏大場面,氣勢壯闊。
第三展廳:大運河(浙江段)申遺陳列廳
三展廳
展廳地上是一條流動的運河,閃閃發光。原來,這裡用微縮模型做出了大運河及兩岸的九座城市,放在玻璃地面下。第三展廳還有個“模擬運河之旅船艙”,坐進去,能看到實景拍攝的大運河沿途風光。
第四展廳:運河文化
四展廳
展品數量:藏品數量467件套,珍貴文物37件套。
運河博物館開放時間:周二--周日(周一閉館) 9:00--16:30
優惠措施:免費開放
乘車路線:公交70路,醫院K591路運河廣場站下。公交33路,151路,347路,K63路, K403,k47路上塘路舟山路口下,沿衢州街前行即到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運河文化廣場1號
注意事項:夏日穿背心、拖鞋者不得進內。館內禁止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