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光化寺的結果 展開

光化寺

山東泰安徂徠山

光化寺景區位於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東端,是公園六大景區之一,地理環境優越,景色奇迹,景觀資源豐富,具有典型的山地自然風光景觀。光化寺寺創建於北魏,隋代稱光化寺,宋易名崇慶寺。元初兗州軍節度使時珍重修。

基本簡介


簡介
光化寺
光化寺
這處寺廟,規模頗大,結構完整,大雄寶殿結構壯觀,瑰麗嚴整,殿身寬五間,進深四間,八架椽,單檐九脊頂。除大雄寶殿外,還有四天王殿、鐘鼓二樓、山門及兩楹護法、左右禪院、廊廄牆垣等。前檐走廊一間,檐頭簡潔疏朗,在駝峰角背、蜀柱以及梁枋規制方面,還保留宋金手法,是研究宋金時代建築向元代發展變化的重要實物資料。據碑文記載,光化寺始傳於魏都,繼於隋世,歷唐、宋、元、明之朝。屢興屢廢,閱日月歲時之久,時盛時衰。距今已有1540餘年歷史,是佛教的盛地。經千餘年的風霜雪雨,寺廟已破爛不堪,1995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公園管理委員會組織進行了重修。景色光化寺位於徂徠山藍溪之陽,山坳之中,左右兩山擁抱,南望諸山,如翠屏疊嶂。該寺創建於後魏,有山門、配殿及大雄寶殿,大雄寶殿主奉如來佛祖,殿內繪明、清代的兩層壁畫,色彩絢麗,人物形象生動,把佛教故事渲染得惟妙惟肖。寺內有古松、古柏各一株,樹齡均在千餘年以上。柏名"三義柏",一本三株,氣宇軒昂,葉色濃翠,整齊如結義三兄弟。古松名"鳳松",似丹鳳展翅,起舞弄姿,濃蔭匝地,冠蓋畝余。光化寺寺創建於北魏,隋代稱光化寺,宋易名崇慶寺。元初兗州軍節度使時珍重修。寺居山嶴,左右雙峰如抱,前有諸山如翠屏遙列,後有山泉引流入庭。今寺院正殿內四壁有清代《西遊記》故事壁畫,院中配房分列,古柏挺立。東山門內有清乾隆、光緒年間重修碑。院西南有古松,冠蓋如傘,遮地畝余,傳為唐植。寺北門路東有巨石,名將軍石,高1.9米,寬2.4米,厚1.2米,上刻北齊武平元年(570年)梁父縣令王子椿隸書《大般若經》,計89字,字徑13厘米。寺東南路西有墓塔林遺址,今存塔石數十塊,均為元明遺物。墓塔林東是映佛岩,聳峙陡險。其巔有巨石,南壁刻王子椿隸書《般若波羅密經》,存85字。其字古拙蒼潤,為歷代書法家所推崇。宋代趙明誠金石錄》、清代馮雲鵬金石索》均載其文。映佛岩東為黑山,又東為松山,上有松岩洞;東南為周蒙山,山上有周蒙洞,兩洞可通。景點介紹
光化寺
光化寺
自然景點有:古松、三義柏、鷹嘴石、蓮花盆、周猛洞、戲台石。人文景點有:光化寺、大悲庵、姑姑庵、波羅蜜經、大般若經、塔林、仙人橋,寺內有乾隆九年重修光華寺的碑文,還有光緒十年重修時的碑文,正面是大雄寶殿。 1 、寺廟殿閣“山近朱濃翠,精廬返照明。到門千樹合,過澗一僧迎。水石澄寒色,松風起梵聲。此時塵鞅客,心跡亦雙清(成城《宿光化寺》)”。在徂徠薤山藍溪之畔,有一座古代名剎光華(化)寺。據元代《重修光化寺碑.》記載:“徂徠光化寺者,其來運矣,始創基於後魏,至隋朝而有光化之名。唐有天下三百餘年,衣缽相傳,宗派不泯。”近年曾在寺址出土北魏太和三年(479)羊銀光造像題記刻石,可證寺創北朝之說確有史據。至北宋祥符七年(1014)賜號崇慶。金代毀於戰亂,“殿宇堂廡盡為灰燼”。蒙古定宗元年(1246),左副元帥時珍重整寺宇,盡復舊觀。益津高詡為撰記碑,刻石至今猶存。清代乾隆、光緒間鄉人皆相繼增修,形成今天所見之規模。光化寺“寺當山奧,左右兩峰如抱,前亡望諸山,如翠屏遙列”(《岱覽》卷二十二)。寺內有山門、配收殿,大雄寶殿為寺之正殿,共有三間,為硬山前廊式,氣象宏麗。殿內四壁繪有清代壁畫。東山門內有乾隆、光緒重修碑。寺東南二里為墓塔林,為本寺歷代高僧埋骨之所,至元明時列塔猶多留存。寺內有古松、古柏各一株,樹齡均在千年以上。柏名“三義柏”,一本三株,軒邈競上,筆立堆翠;松稱“蔽寺松”、“一畝松”,狀似丹鳳展翅,冠蓋畝余。松下有山泉流過,淙淙竟日,清人沈桂清《徂徠光化寺》詩中的“僧卧峰巔閣,鶴巢松頂雲”,便是描摹寺松的佳句。近年光化寺林場對寺宇進行整修,翻建了山門、正殿,寺中雖已無梵聲禪唄,但“山中有寺名光華,……丹黃照眼秋葉濃於花(成城《游徂徠山》)”,勝景依舊,每年重陽,都有大量遊人來此觀光。 2、大悲庵 在光化寺東北約200米的小山上有大悲庵遺址,只剩下斷壁殘垣及乾隆四十四年刻的一塊碑文,庵有一巨石,風水先生說這是龍頭,後面的山是龍身,巨石兩側各有一泉,是大悲庵的用水水源,無論冬夏,從未乾涸,有古石刻《三笑處》、《山高月小》 。 3、毛姑庵 在光化寺北山坳里,現存遺址。 4、北齊摩崖石刻中國書法的瑰寶摩崖石刻是我國出現最早的一種石刻形式。據史載,遠在商周以前已有之。所謂摩崖,是指利用天然石壁刻文記事的石刻。許慎說文》:“崖,山邊也;摩,研也。”清馮雲鵬《金石索》云:“就其山而齒之曰摩崖。”摩崖石刻有它自身的顯著特點,從製作方面看,既能就地取材,簡便易行,免卻伐山採石之勞。又富有天然之美,增名山大川之壯麗。內容也非常豐富,或記事,或頌德,或題名題記題詩。光化寺附近有摩崖石刻有兩處。一處位於光化寺北門外東側,另一處位於寺東的映佛岩(梁父山)上。光化寺北門外東側500米處的石刻,刻於一大自然石上,俗名將軍石,石高1.9米,寬2.4米,上刻“大般若波”經。經刻直書15行,每行6-9字;字經22厘米,計89字,題有“冠軍、將軍梁父縣令王子椿造”。東側治書2行,中有“武平元軍”字樣。刻石內容為:“大般若經曰內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空有為空為為空空為如空散空空法空自自王世貴法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冠軍將軍梁父縣令王子椿息道慧道昂道道恂作真。中正胡賓武平元年。”光化寺東大約3華里的映佛岩石刻,與光化寺北巨石上的石刻相比,氣魄更大更見瑰麗,該石刻經文刻於自然石上,分三層刻。上層豎刻“般若波羅蜜經主冠軍將軍梁父縣令王子椿”計2行18字,隸書,其中“子椿”2字並列,可能因石面不足所致。中層刻“普喜武平元年僧齋大眾靠邊維那慧游”計3行15字,亦隸書。下層石面較大,高140厘米,寬340厘米,未加磨礱,刻經文14行,行7字,凡98字,字經17厘米,比光化寺北刻石字經略小。其刻文曰:“文殊師刻的佛言:‘世尊,何故名般若波羅蜜。'佛言:‘般若波若蜜,無邊,無際,無名,無相,非思量,無歸依,無州渚,無犯,無福,無悔,無明,無法界,無有分,亦無限數。是名般若波羅蜜,亦名菩薩摩珂薩,行處非行,非不行處,一乘名非行處,何以故,無念無作故。'般若波羅蜜經主、冠軍將軍、梁父縣令王子椿。普喜武平元年僧齋大眾造,維那慧游。”根據刻文落款時間推稱,北齊武平元年即是公元570年,據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在長達1400多年的歷史風雨中,這些石刻經文字跡除少數泯來不清之外,大多清晰如初。在歷史風雨和自然風雨的侵淫下,愈見其蒼勁雄渾與久遠。從書法藝術角度看,兩處刻石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字體以隸書為主,卻摻有草情篆韻,字體雄沉朴茂,遒勁有力,因其高超的藝術魅力深受歷代書法家的推崇,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與泰山經石峪刻經、鄒縣鐵山刻石齊名,是研究書法藝術的寶貴資料,明清以來,許多學者對其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大都認為其與泰山經石峪、鄒縣鐵山摩崖刻石出自一人之手。這兩塊刻石還引起了海外人士的注意。1987年,浙江美術學院日本留學生在川澈奉其父之命登梁父山考察刻石。這位日本留學生在驚嘆之餘,揮毫寫下了“一星勝月,春光萬里”的條幅,以示敬仰。 5、佛爺松 光化寺西南側有一棵古松叫佛爺松,樹榦三人不能環抱,樹冠遮天蔽日,樹勢龍干虯枝,展臂迎客,歷經千餘年,風霜雪雨,雖軀幹盤曲而生機勃勃,猶如條條蛟龍在雲中飛舞盤旋。 6、三義柏 光化寺大殿西側,樹高20米,其上分為三枝,徑粗皆60厘米以上形似義字,寓意三兄弟和平相處共生一體,故名三義柏,冠高近8米,冠幅16米,冠形酷似蘑菇雲。 7、蓮花盆在光化寺東側一山坳處,形似大盆,周圍山石樹木似蓮花朵朵,故稱蓮花盆。 8、周猛洞 在光化寺景區最東端,有一個山洞,相傳周猛在此隱居。 9、仙人橋 光化寺南側百米處有一石橋,只有一孔,橋石只有一塊(但足有4-5噸重)用眼看看似不起眼,但橋上能通兩輪地排車三輪車。 10、凡仙台(也稱戲台石)在光化寺北深山溝,有一巨大平面石頭,當地老百姓叫戲台石,相傳古時候每年三月三,徂徠山有一個凡仙大會,在光化寺凡仙台召開,凡人和仙人都來此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