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秉公

吉林大學德育科學系系主任

陳秉公 男,1941年12月生,吉林省長春市人。吉林大學德育科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導師。

人物經歷


陳秉公教授1965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畢業后留校任教。現任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導師。
陳秉公
陳秉公
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65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國家核心價值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項目首席專家、“2007(首屆)中國傑出社會科學家”、中宣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施綱要”起草組第二組負責人、全國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會顧問、全國首屆百名“兩課”優秀教師,吉林省高級專家、吉林省委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吉林大學人類文明與生存發展講座”首席主講教授。吉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名譽院長、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名譽院長,浙江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黑龍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二十餘所高校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主體人類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教育學原理。

主要貢獻


專著和國家級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21部、在《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政治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教育研究》《光明日報》等雜誌發表學術論文122篇。

學術思想

(一)原創性系統提出和論證了國家意識形態─“‘高勢位’建構與引領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是:意識形態或價值觀念具有結構性、流動性、內卷性和合法性,國家意識形態只有“高勢位”建構和“高勢位”引領,才能成功。所謂國家意識形態“高勢位”,指與其它意識形態相比其知識性、價值性、規律性、真實性和表現美的含量高,而且所使用的概念和範疇是“同位”概念或“上位”概念。一般而言,“高勢位”國家意識形態具有民族性品格、真理性品格、時代性品格、包容性品格和自覺性品格。這項理論還包括:國家意識形態“高勢位”建設的基本目標、基本規律、基本方法以及引領社會思潮、實現大眾化的規律、途徑和方法等理論。
所寫論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構”,入選“全國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理論研討會”。受中宣部邀請擔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實施綱要》起草組第二組負責人,同時參加中宣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讀本》寫作,為此,吉林大學和本人收到中宣部書面感謝函。
(二)原創性地系統提出和和論證了《主體人類學原理》理論系統,填補了兩個“人的知識”空缺——具體的“完整人”知識空缺和普遍的“類群”知識空缺。主要包括:1,“主體人類學”概念和研究對象。2、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包括:“人格結構與選擇”圖形理論和“類群結構與選擇”圖型理論,並以這兩種圖型理論填補上述兩個“人的知識”空缺。3、重構人類學學科體系。200年來,西方人類學的學科體系大體包含兩大分支學科:“體質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重構以後人類學學科新體系,包含三個大分支學科:“主體人類學”、“文化人類學”和“體質人類學”。每個大分支學科下面又包含若干小分支學科。4、人的生存方式構想──“合理生存”理論。包括,類群意識“高勢位”建構理論、“完全人格建構”理論等。5、“結構選擇論”──人的生命本體論、方法論和生存論的統一。
(三)原創性地系統提出和論證了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矛盾理論”。這一理論的基本含義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於解決它的基本矛盾。這個基本矛盾就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與受教育者現有水平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理論知識體系都是圍繞這條“基本矛盾”主線的發展而展開的。所寫專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獲教育部首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一等獎;所寫兩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教材分別被教育部審定為全國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
(四)原創性系統提出、實驗和論證了“完全人格教育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質是“建構完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人格動力結構??“三級結構十種力量”充分均衡發展。教育的根本性職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引導學生面對環境壓力,自覺建構“完全的人格”。被稱為國內三個教育流派之一─“完全人格教育學派”。
陳秉公
陳秉公
四、學科建設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和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發起人和創始人之一。並對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曾次作為第一方向的第一學術帶頭人,申報並獲得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博士點、“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培養本科生1030人,碩士生208人、博士生36人。其中,31人已被聘任為國內大學的黨委書記、校長、副書記、副校長。同時,湧現出一大批教授、博士導師、學科帶頭人黨政機關領導幹部。

代表性論著

1、《中國人格大趨勢》,1989年5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專著,獨立完成;
2、《大學生人格學》,1989年10月長春出版社出版,專著,獨立完成;
3、《思想政治教育學》,1992年5月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委審定,全國推薦使用教材;專著性教材,獨立完成;
4、《“千年期”人格通論》,1996年10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專著,獨立完成;
5、《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首席專家;
6、《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全國研究生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獨立完成;
7、“論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構”,《新華文摘》2008.13期全文轉載,原發《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年3期,獨立完成;被遴選參加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理論研討會;
8、“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念思潮的規律性”,《新華文摘》,2010年第4期,《江漢論壇》,2009年11期,獨立完成;
9、“‘以人為本’的德育本體論解讀?兼論由‘民本’思維影響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歷史性發展”,《新華文摘》2006年5期全文轉戴,原發《教育研究》2005年12期,獨立完成;2009年10月獲第五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10、“論教育省略了什麼”,《新華文摘》2009.1期全文轉載,原發《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9期,獨立完成;
11、“論民族振興與大學‘共同知識課程’體系建構??21世紀中國大學課程體系整體改革思路研究”,《新華文摘》2010.3期全文轉載,原發《中國高等教育》,2009年11期,獨立完成;
12、“論國家意識形態‘高勢位’建設的規律性─兼論30年國家意識形態建設成功經驗的理論解讀”,《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11期,獨立完成;
13、“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基本途徑”,《政治學研究》,2008.6期,獨立完成;
14、“論意識形態的結構、功能及功能實現方式”,《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11期全文轉載,原發《思想理論教育》2008.9期,獨立完成;
15、“馬克思主義公正觀與農民工市民化過程社會公正實現”,《政治學研究》,2007年3期,第一人;
16、“論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特殊‘雙主體’結構與教學規律”,《教育研究》,1998年1期,第一人。

獲獎記錄


獲全國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理論研討會入選論文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國家級和省部級獎16項。